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_第1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_第2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_第3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_第4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课标与考纲1新课标第41 页上对理解文言实词的表述是:“能根据语言环境正确把握重要词、句的意思;能记住常见通假字。能结合语言环境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2高考要求:“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3. 学习重点:范围:常见实词,即浅易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内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同义复词、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二. 知识梳理(一)常见文言实词(120个)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二)常见通假字案:通“按”; 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罢:通“疲”; 疲劳。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暴:通“曝” 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露,显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倍:通“背”, 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被:通“披”; 穿着。 “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在肩背上 “同金生皆被绮绣,”辟:通“避”; 躲避。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弊:通“敝”; 困顿,失败。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徧:通“遍” 遍及,普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辩: 通“辨” 分辨,区别 “不辩牛马。”宾:通“傧”; 迎接客人的人。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不:通“否”; 不。 “或师焉,或不焉。” 句末语气词“吗”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材:通“才”; 才能。 “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裁: 通“才” 仅,只。 “城中兵不满千,户裁及万。” 刚刚。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藏:通“脏” 脏腑。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唱:通“倡”; 倡导。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雠:通“仇”; 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绌:通“黜”; 罢免官职。 “屈平既绌。”从:通“纵”; 与“横”相对,合纵。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通“挡”; 遮挡。 “坦墙周庭,以当南日。”卒:通“猝”; 仓促,突然。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得:通“德”; 感恩。 “所识穷乏者得我钦?”度:通“渡”; 渡过,越过。 “一夜飞度镜湖月而:通“尔”; 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反:通“返” 返回。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奉: 通“捧” 两手托着。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曷:通“何” 什么。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衡:通“横” 与纵相对 “外连横而斗诸侯。”华:通“花” 植物的繁殖器官。 “混黄华叶衰。”还:通“环” 绕。 “秦王还柱而走。”恍:通“恍” 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 “恍惊起而长嗟。”纪:通“记” 记载。 “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见:通“现” 暴露,露出来。 “图穷而匕首见。” 出现。 “路转溪头忽见。”景: 通“影” 影子。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具:通“俱” 全,都,引申为详细。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距: 通“拒” 把守。 “距关,毋内诸侯。”决:通“诀” 诀别,离别。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雷:通“擂鼓” 敲击。 “擂鼓大震,北军大坏。”离:通“罹” 遭遇。 “离骚者,犹离忧也。列:通“裂” 分裂。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陵:通“凌” 凌侮。 “几为巡骄傲所陵迫死。流离:通“淋漓” 流滴的样子。 “两股间脓血流离。”录:通“碌” 平凡,平庸。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没:通“殁” 死。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甿:通“氓” 耕田的人。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莫:通“暮” 日落的时候,晚上。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内: 通“纳” 接纳。 “亡走赵,赵不内。”女:通“汝” 你。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殴:通“驱” 驱逐。 “今殴民而归之农。”禽:通“擒” 捕捉。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取:通“娶” 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阙:通“缺” 缺点。 “必能裨补阙漏”生:通“性” 资质,禀赋。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识:通“志” 标志,记号。 “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记住。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受:通“授” 给,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孰:通“熟” 仔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说:通“说” 高兴,喜悦。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竦:通“耸” 高。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汤: 通“烫” 用热水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田:通“畋” 打猎。 “今王田猎于此。”庭:通“廷” 国君听政的朝堂。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亡:通“无” 没有。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郤:通“隙” 隔阂,嫌怨。 “令将军与臣有郤。”县:通“悬” 挂着。 “胡瞻尔庭有县廛兮?”乡:通“向” 刚才,以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 对着,朝着。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炎:通“焰” 火焰。 “顷之,烟炎张天。”厌:通“履” 满足。 “暴秦之欲无厌。要:通“邀” 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以:通“已” 太、甚。 “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翼:通“翌” 明(天)。 “翼日进宰。”有:通“又” 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辙生十有九年。”与:通“欤” 吗。 “可得闻与?”豫:通“预” 预先,事先。 “豫备走舸,系于船尾。”蚤:通“早” 早上,早些。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振:通“震” 震动。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通“赈” 救济。 “大命将泛,其之振救。”知:通“智” 智慧。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直:通“值” 价值。 “玉盘珍羞直万钱。”质:通“锧” 铁砧。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属:通“嘱” 嘱托、托付。 “属予作文以记之。”著:通“着” 穿。 “著我旧时裳。”转:通“啭” 鸟宛转地叫。 “蝉则千转不穷。”坐:通“座” 座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三)常见古今异义词语1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荫相如列传)2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 古义:妻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3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绝。 (赤壁之战)4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缘故(名词)。 例如: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 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6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7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 (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如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9稍稍 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10更衣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11无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 古义:不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12殷勤 今义:热情、周到; 古义:关切、问候。 例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13卿卿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古义:织布机声。 例如: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叹息声。 例如: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 (琵琶行)14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古义: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 英雄人物。 例如: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伶官传序)15往往 今义:常常; 古义:处处。 例如:且日,卒中往往语 (陈涉起义) 时常,常常。 例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行)16何苦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哪怕,伯什么;怎怕。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17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 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判论战)18鱼肉 今义:鱼的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组,我为鱼肉。 (鸿门宴)19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20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 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21其实 今义:实际上(副词); 古义:它的果实。 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曼子伎楚) 那实际情况。 例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李固与黄琼书)22春秋 今义 春季、秋季;时代名称; 古义:年龄。 例如: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 一年。 例如:峻姑不知春秋。 (庄子追逐游) 书名。 例如: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腺文公章句下)23陇断 今义:把持独占; 古义:山川阻隔。 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愚公移山)24美人 今义:美貌女子; 古义:歌伎、宫纪。 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荫相如列传)25左右 今义:大致范围(方位词);控制(动词); 古义:侍卫人员。 例如:王顾左右而言它。 (孟子)26结束 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古义:整装。 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冯婉贞)27约束 今义:限制; 古义:盟约。 例如:素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廉颇荫相如列传) 法令制度。 例如:其游情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 (治平篇)28大风 今义:大的风; 古义:麻风病。 例如:可以已大风。 (捕蛇者说)29一切 今义:所有的; 古义:一律、一概、任何。 例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梦溪笔谈)30宣言 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 古义:公开扬言。 例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额面相如列传)31烈士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例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32牺牲 今义:为正义而死; 古义:作祭礼的牲畜。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判论战)33交通 今义:来往和运输; 古义:勾结。 例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 互相通连。 例如:枝校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34扶老 今义:扶着老人; 古义:拐杖。 例如:策扶老以流愁。 (归去来今辞)35秋天 今义:秋季; 古义:秋季的天空。 例如: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6可恨 今义:令人憎恨; 古义:痛惜。 例如: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马钧传)37留意 今义:当心、注意; 古义:考虑。 例如:先生可留意矣。 (中山狼传)38举手 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 古义:动手。 例如:先生举手击狼 (中山狼传) 告别时的动作。 例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39老子 今义:父亲;自我的粗俗称谓; 古义:老人。 例如:遥望老子杖黎而来。 (中山狼传)40鞠躬 今义:行礼; 古义:弯着身子。 例如:我鞠躬不敢息。 (中山狼传) 恭敬地、谨慎地。 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41小生 今义: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 古义:青年人。 例如: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小石潭记)42虽然 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 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 例如: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公输)43一毛 今义:一角钱; 古义:一很小草。 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一根汗毛。例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尽心上)44怠慢 今义:冷淡、待人不够殷勤; 古义:松懈、轻忽。 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劝学)45口舌 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 古义:口和舌,指说话。 例如: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舌动也。 (后序)46不好 今义:坏; 古义:不美。 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人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47丈人 今义:岳父; 古义:老人。 例如:乞丈人一言而生。 (中山狼传) 长辈。 例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48风流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古义:杰出、英俊。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例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杖甫咏怀古迹)49操持 今义:料理、筹划; 古义:拿着。 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族尽落。 (苏武传)50开张 今义:店铺开业; 古义:广泛。 例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51学者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例如: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张衡传)52妖怪 今义:迷信传说中的怪物; 古义:妖异、奇怪的现象;反常的现象。 例如: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 (天论)53有意 今义:居心; 古义:愿意。 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 (冯援客孟尝君) 有某种打算。 例如:将军岂有意乎? (隆中对)54地方 今义:泛指空间的一部分;民间;地区; 古义:当地的事。 例如: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 (方腊起义) 土地方圆。 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本纪) 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例如:天圆地方。 (淮南子天文训)55山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义:指战国时泰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例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 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例如:晋兵先下山东。 (史记晋世家)56不避 今义:不躲开; 古义:不次于。 例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 (论贵粟疏)57人情 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 古义:人的常情。 例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论贵粟疏) 人心、世情。 例如: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原君)58把握 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古义:手掌内。 例如: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论贵粟疏)59县官 今义:知县、县令; 古义:朝廷。 例如:今募天下人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论贵粟疏)60致意 今义:表示问候; 古义:把自己的心意表达于人。 例如:宁可致意耶? (柳毅传)61反复 今义:重复; 古义:扭转形势。 例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令,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 书信往返。 例如: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62从容 今义:不慌忙; 古义:文采华丽、纵横华丽的言辞。 例如: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列传)举动。例如:从容中道。 (中庸)63慷慨 今义:大方;古义: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例如:韧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指南录后序) 感慨、悲叹。 例如: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柳敬亭传)64便宜 今义:物品价格低; 古义: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例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列传) 方便。 例如: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65无赖 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古义:胡作非为。 例如:王子睬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邯州,纵士卒无赖 (段太尉逸事状) 活泼好玩。 例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66故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古义:先例,旧事。 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当两个词解。 例如: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67南面 今义:南边; 古义:面南而坐,即称帝。 例如: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68老大 今义:长兄,长子; 古义:年龄大。 例如: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69可怜 今义:值得怜悯; 古义:可爱。 例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值得同情。 例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70小子 今义:北方人称男孩;对青年人的鄙称; 古义:小孩子(有贬义)。 例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孔雀东南飞) 长辈称晚辈。 例如:小于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71逢迎 今义:奉承、拍马; 古义:迎接。 例如:新妇识马声、摄履相逢迎。 (孔雀东南飞)72斗争 今义:泛指对抗性行为; 古义:吵闹,打架。 例如: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羌村三首)73同志 今义:革命群众的互称;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例如: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 (徐光启甘薯疏序)74活人 今义:活着的人; 古义:养活人。 例如: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 (徐光启甘薯疏序)75于是 今义:承接连词; 古义:在此。 例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76中心 今义:文章的主旨;主要场合或指挥机构;事物的重心; 古义:心里。 例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叶公好龙)77中间 今义:当中; 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 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78束手 今义:没办法; 古义:投降。 例如:近者奉辞伐罪,旌摩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之战)79指示 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古义:指出,给人看。 例如:壁有理,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80行为 今义:举动; 古义:行,品行;为,做。 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81父兄 今义: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 古义:有时单指兄。 例如: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82赤子 今义:小孩子; 古义:百姓。 例如:皆我东南赤子膏血也。 (方腊起义) 初生婴儿。 例如:赤子之心。 (孟子离娄)83以为 今义:认为; 古义:以,把;为,当做。 例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84可以 今义:能够; 古义:可,可以;以,凭,靠。 例如:忠之局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85从而 今义:连词;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86至于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古义:终于达到某种程度。 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 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例如: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收之、讳、允之任也。 (出师表) 到达。 例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游褒禅山记)87初一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古义:刚刚开始。 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88祖父 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祖辈和父辈。 例如:思跃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89会汁 今义:会计,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古义:会,聚会;计,商议。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90不必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 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91作文 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古义:写文章。 例如:属于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92以往 今义:从前; 古义:从这里开始,向那里 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荫相如列传)93感激 今义:深深的感谢;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 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94因而 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 古义:趁此。 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廉颇荫相如列传)95具体 今义:明确,不抽象,细致;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例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96智力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古义:智,智谋;力,力量。 例如:殆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97前进 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 例如:于是相如前进击,因跪请秦王。 (廉额面相如列传)98或者 今义:选择连词或副词; 古义:有的人,有些人。 例如:或者日: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封建论)99即使 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 古义:即,就;使,让,叫。 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姬投之河中。 (西门豹治邮)l00弟兄 今义:同辈之间;旧时军队称士兵; 古义:有时指兄。 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101精神 今义: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宗旨,主要的意义; 古义:指神志。 例如: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 (促织) 指灵魂。 例如: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 (订鬼)(四)常见偏义复词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7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8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9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10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1冀缓急或可救助 12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13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 14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15去来江口守空船 16孰与君少长? 17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18死生,昼夜事也 19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20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2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2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4噌吰如钟鼓不绝 25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27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28曾不吝情去留 (五)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类别例句普通名词作状语表比喻 “像一样”常以身翼蔽沛公表态度 “像对待那样”吾得兄视之表工具 “用/靠/以”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表方式 “用,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表情理 “按照”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表处所 “从/向/在”卒廷见相如方位名词作状语表趋向骊山北构而西折时间名词作状语“每日/月/年”,表动作行为的频繁或经常。日食饮得无衰乎?“一天天/月月/年年地”,表发展变化。相邻之生日蹙“往日、从前”、“及时、按时”,表追溯过去当时。秋水时至,百川灌河2. 名词作动词类别例句解释出处名词+宾语驴不胜怒,啼之。蹄:用脚踢黔之驴名词+补语项王军霸上军:驻扎鸿门宴副词+名词二月草已芽芽:发芽采草药能愿动词+名词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鸿门宴所+名词(名词+者)所友者以百数友:结交的朋友廉颇蔺相如列传“而”前后的名词试使斗而才才:发现有才能促织名词+名词使将将其军归魏将:率领信陵君窃符救赵方位名词作动词左右既前,斩荆轲前:上前荆轲刺秦王3. 动词作名词类型例句解释出处动词(作主语)+谓语吾射不亦精乎?射箭的本领卖油翁谓语+动词(宾语)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4. 形容词作名词类型例句解释出处形容词(作主语)+谓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师说谓语+形容词词(宾语)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陈涉世家5. 形容词作动词类型例句解释出处形容词+宾语素善留侯张良交好鸿门宴所+形容词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近鸿门宴能愿动词+形容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游褒禅山记6. 使动用法类型例句解释出处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命鸿门宴名词的使动用法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鸿门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使抬高促织7. 意动用法类型例句解释出处动词的意动用法(表示心理活动)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感到羞愧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的意动用法则席地倚墙而坐以为席左忠毅公逸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为美,认为美促织三高考原题(一)2005年高考上海卷17题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知杭州仁和县( ) 以谢平昔奖进( ) 于是不复冀其相知( ) 所忧者气竣而骄( ) 解析:此题考查常用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第句中的“知”带有宾语“杭州仁和县”,可见“知”是谓语动词,作“主持、掌管”讲。第句中“平昔”修饰动词“奖进”,“平昔”表时间,在语境中可解作“往常”、“往昔”、“平日”等。第句中“冀”为动词,前句是“鞠大失所望”,本句却说“不复冀其相知”,由此可将“冀”释作“希望”。第句中“峻”原意是“高而陡峭”,或“高”、“大”、“峻”与“骄”并列而陈述“气”,结合语境,可推知“峻”是“高傲”的意思。答案:掌管 往常 希望 高傲 (二)2004年高考上海卷19题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注牸牛:母牛。夷吾;即管仲。咎繇:人名,法官。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以臣名之名( )(2)臣故畜牸牛畜( )(3)公诚愚矣诚( )(4)管仲正衿再拜曰正(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第(1)句中的“名”带上宾语“之”,活用作动词,释为“命名”。第(2)句中“蓄”带上宾语“牸牛”,活用作动词,释为“饲养”、“养”。第(3)句中“诚”在语境中,可解释为“确实”、“果真”、“真”。第(4)句中的“正”后面的“衿”,意为衣襟,“正衿”意为“整理好衣襟”,“正”释作“使正”、“整理好”均可。答案:19(1)命名(2)养(3)确实(或:真)(4)使正(或:整理好)四. 思考与感悟:题示:理解文言实词的一般方法:1、 根据学过的诗词确定词义。2、 根据上下文意思确定词义。3、 借助熟悉的成语确定词义。4、 依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确定词义。5、 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确定词义。6、 利用相邻的字来确定词义。7、 根据分析字形结构确定词义。8、 利用通假关系确定词义。五.迁移与实践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闾丘先生对曰:“惟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