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是问题的问题 安徽省宿松县实验小学 石沉香 近几年来,听了不少公开课,不同级别的课例带给人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因为在县城小学教书,所以农村课例便见得更多,下面就公开课普遍存在的需要克服的问题作一整理,以利规整。一、“装腔作势”问题“文以情动人,情动而辞发”,读者,通过用心悟读,与作者交流,与文本对话,期待情感共鸣,这一过程是读者的读、思过程。作为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有一个过程,要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常常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熏陶。在许多次公开课上,如丰碑十里长街送总理最后一头战象再见了,亲人这样的文章,都是情感非常丰富,蕴含着深厚的浓浓的情味的文章,笔者听过教者的引导和启发后,有时总觉有些遗憾。他们往往不能把自己的心,放在学生的身上,不能俯下身子、低下头,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常常受到预设教案的约束,故作深情,故弄玄虚,连学生正确的解读和领悟都不能适时地、准确地评价并生发开去,甚至连学生没读熟书或读错了书都不知道,让人感觉教者是游离在学生与教本之外,游离在课堂之外,游走在预设教案之中,表现出的特征便是“装腔作势”。二、“面面俱到”问题公开课区别了平常课有它的特点,它的确应该有一定的启示性、导向性、示范性、前瞻性、研讨性等,但是笔者发现许多公开课或许是受到整体阅读思想影响,在一节课中布置许多需要阅读的相关内容,例如教完最后一头战象,便把沈石溪的所有作品的题目都展示出来,要学生在课外或借、或买、或网上搜索阅读,仿佛不这样做就不能表现大语文教学观的思想,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是:临近下课,PPT出示“阅读链接”,请学生快速阅读题目后,要求课余去读,结果是许多学生连题目都没读完就下课了,即使读完了哪里记得了那么多,记得了那么多又哪里去照要求做了,全班有一两个学生去做了就了不得,学生学得迷糊,题目要求虽具体,但没有过程,昙花一现,学生收获不大。再比如,有一教师教三年级学生顿号,题目是:“读句子,注意顿号的用法”,例句是带有顿号的几个句子。教者在教学时,不仅把顿号的概念、顿号的作用、顿号的用法,练习给句子加顿点等只要是有关顿号的知识和运用,全部一股脑儿讲完,一堂课,被“号”被困,仿佛不讲深讲透,讲全面,讲彻底,课就没有特色,课就不彰显示范性。然而,“一口就吃个胖子,毕其功于一役”,毕竟违背了规律,小学课本在编写时,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的,并且小学生学知识,遵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先感知再理解最后运用的规律。违背规律,必然走向愿望的反面。三、“喧宾夺主”问题表现1:多媒体辅助设备在语文课中滥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在课堂中的有效利用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许多的公开课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辅助设备,其结果却与愿望相悖。语文课最基本的学习手段必须是读,通过阅读文字,浮现画面或逻辑思考获得知识与通过屏幕直接看到文字变成的画面,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作用是完全不同的,看一本小说三国演义和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提升语文水平和能力,其结果是迥然不同的。配乐朗读中所配音乐声音之高,足以将朗读声淹没。听课文录音代替教师课堂范读,不但没有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反而影响了课堂效果,反客为主,本末倒置,怎么行? 因此,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使之有效地辅助教学才符合课堂的必然。表现2: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突出。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其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首先要建立的根本理念。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虽然在此方面迈出了大步,但是还不够,要从根本上得到彻底的落实,还需在每个小环节、小步骤、小片断上更加细致,缜密地设计,让学生主体思想得到全方位落实,请看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两则不同的案例。案例一: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从文中感受到了小女孩的悲惨,请看这句话:先生,您买火柴吗?请用希望的语气读。生:(大声朗读)先生,您买火柴吗?请用恳求的语气读。生:(声音稍低些读)先生,您买火柴吗?请用乞求的语气读。生:(声音再低了些读)先生,您买火柴吗?请用失望的语气读。生:(声音更低了)先生,您买火柴吗?案例二:师:同学们,当富人家的孩子依偎在妈妈怀抱时,当万家灯火阖家团聚时,当我们围坐火炉前取暖说笑时,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走着。(出示:先生,您买火柴吗?)她遇到第一位客人时,满怀希望地问生:(充满希望她)先生,您买火柴吗?师:她遇到第二位客人时,满含恳求地问生:(恳切地)先生,您买火柴吗?师:第三位、第四位不知走过了多少客人,她不断地乞求道生:(充满乞求地)先生,您买火柴吗?师:她不断地乞求道(强调“不断”)生:(比上一句语气急了点,声音低了点)先生,您买火柴吗?师:但没有人回答她。天越来越黑,风越来越猛,雪越来越大了,她失望地问生:(低沉、缓慢、无力、失望地)先生,您买火柴吗?师:没有人回答,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可怜的小女孩,蜷缩在角落,彻底绝望了。两则案例相比,显然第二则案例活化了文本形象,让学生以主人公的心态走进文本,深入感悟文本,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成了文本中的“主人翁”,成了光脚乞讨的小女孩。正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感的体悟在感同身受中自然而然地深化了。两则案例,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四、“千篇一律”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千篇一律,死板、僵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会让一节本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课显得死气沉沉、呆板压抑。今年我县举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大赛上,有的课千变万化,教者神彩飞扬;有的课千篇一律,教者一脸无奈。根本原因在于教者的教学素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者与吃老本、被动教条者给人留下的印象天壤之别。例如,课始,30位选手其中有27位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课,然后板书课题。但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一位选手却在板书时故意不写“百年的”的“百”字,引导学生提问、读书、解疑;执教我为你骄傲的选手,以“骄傲”的两种不同含义开篇;执教草船借箭的选手披文入情,以诗引入学文。这三位选手的导入就能引人入胜。还有课中,老师请学生发言,每次都是说:“请你来”,请十个学生就说十次“你来”,重复频率太高,教师语言匮乏与丰富,口语单调与富有个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的一定大相径庭。文似看山不喜平,课似赏水麦浪文。写到此,不禁想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薜发根执教青藏高原一枝柳时,品读文章前四个自然段,体会悬念的作用的教学:师:这篇课文一看题目,本来一开始就应该写柳树的形象,为什么到第五自然段才写呢?这就好比揭盖头,为什么盖红盖头?生:盖上了,新郎在新房里才揭下来。师:是啊,新娘啥样呢?新郎不知道,洞房花烛夜,掀下盖头才知道是怎样的美人,给人以神秘感,让人有种种猜测,产生悬念。(简略回顾15自然段内容后)师:第一自然段说这是一棵平常的柳树,你脑中浮现出柳树的形象了,不想看。第二自然段说这是一棵神奇的柳树,你想看,他不写。却写见到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这时你想看,他不给你看,然后说这是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柳树,你特别想看,他就是不给你看,急死你!直到第五自然段才掀开盖头,一看,不是女子,却是一条生:汉子。(齐说)师:他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写柳树的样子是高原的汉子?为什么要遮遮掩掩,让人以为是个大美人,最后却是个猛张飞呢?生:让人产生悬念,曲曲折折,千呼万唤,更吸引人。师:对呀,这就是悬念的作用。这样幽默、生动、风趣的课,既教了知识,又富有生机,学生当然爱听,教者根据课文特点,用适合的课堂语言,且一波三折,层峦叠嶂又层层推进,学生岂有不愿听之理?除此之外,教学中还表现出“口是心非”问题、“画地为牢”问题、“知错不改”问题,“平铺直叙”、“自相矛循”、“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诸暨洗车小知识培训课件
- 说明文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家用电器微波炉买卖合同
- 2025使用场地合同范本
- 红色的画课件
- 诗词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2025年绿色能源项目合同范本
- 红楼梦前二十回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预警与防护技术应用策略报告
- 红楼梦人物课件教学
- 临时占用城市绿地施工方案
- 脓毒症指南课件
-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
- 五年级上册语文摘抄笔记
- 对颈椎概念和命名的再认识
- 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
-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泄漏爆炸着火事故警示教育
- 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 服装零售业概况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专升本03297企业文化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