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狱政制度的演变一、监狱设置 (一)奴隶社会夏、商、周的监狱设置 据竹书纪年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所谓“圜土”,即用土构筑的圆形的围墙,夏代即以此为监狱,拘押囚犯。有人认为“夏台”为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 商承夏,仍称监狱为“圜土”。商代还把监狱称之为“囹圄”。 西周时期,监狱仍称“圜土”或“囹圄”。 (二)封建社会时期的监狱设置 秦朝的监狱分中央与地方两类监狱:中央设廷尉狱;地方郡、县则分别设关押其所属管辖的一般案犯的监狱。 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廷尉狱,武帝后又在中都洛阳设置二十六所中央监狱,汉朝地方普遍设狱,史称当时“天下狱二千余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监狱机构设置有所发展,其表现: 一是曹魏时在军中设狱。 二是西晋在其都洛阳设两狱,从而开中央设两狱制度之先河。 唐朝的监狱设置已成体系:在中央设大理寺狱;在京师设京兆狱和河南狱;在地方,“凡州县皆有狱”。 宋朝初年,将大理寺狱移至御史台,称“台狱”。后又恢复大理寺狱,但仍保留台狱。 元朝监狱设置与唐宋不同的是,首次在刑部设立监狱。当然这与元取消大理寺不无关系。另外,元实行司法机构多元化,因此其监狱机构也相应多元。 明朝监狱设置可分为中央、地方和特务组织厂卫监狱三大类,厂卫监狱主要监禁政治犯。 清代监狱设置与明代基本相同,但由于清朝司法机构多元,相应地设有一些专门监狱。 (三)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监狱设 清末仿资本主义国家监狱,改旧式为新式监狱,促进了中国监狱设施的现代化。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继续清末进行监狱改良,并着手筹建各类“新式监狱”,但据记载,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全国共设置监狱一千七百余所,直到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统计,全国新式监狱也仅建六十三所,其余仍为旧式监狱。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监狱设置分几类: 第一,普通监狱。分新式与旧式两种。 第二,军人监狱。关押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 第三,少年监狱。用于监禁未满十八岁的刑事案犯。 第四,拘留所。拘留所是警察机关直辖的监狱设置。 第五,法院看守所。各级法院均有设置。 南京政府还没有一些特殊监狱机构,主要有:反省院、集中营、宪兵司令部看守所和“保安处分”执行场所。 二、监狱管理制度 (一)封建社会时期的监狱管理制度 我国封建社会的监狱管理制度形成于秦汉,成熟于隋唐,以后历代又进行了一些完善。 据史料记载,秦朝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监狱管理制度。主要从三个方面作了较具体的规定: 一是在监押管理上,秦除专设狱吏,还以轻刑犯监管重刑犯。 二是在生活方面,保证了囚徒的基本生活。 三是在劳动管理方面,有定额和质量要求,达不到者将受到处罚。 两汉形成了一套基本完备的监狱管理制度。汉除继承秦的一些制度外,新的规定主要有: 第一,在监押方面, 一是规定禁止囚徒与外界人员交往,违者治罪; 二是囚徒私自解脱刑具、囚衣者,罪加一等; 三是建立了“呼囚”即晚点名制度; 四是建立了“颂系”制度,即老幼、孕妇、侏儒和老师等可不戴刑具的制度。 第二,在生活方面,一是规定囚徒有病官府给医药,若死于狱中或服役处所,无家归葬者,由官府埋葬;二是“纵囚归家”,即在年终或一些特殊情况下,允许犯人暂时归家并按期返狱的做法。 晋代专立监狱法狱官令,其为中国最早的有关监狱管理的单行法规。其中对犯人衣、食、住、病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标志着中国古代监狱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隋初定开皇律,对监狱管理制度作了较详尽的规定。 唐代的监狱管理制度相当详密:在监管上,实行贵贱有别、男女异狱,并据罪行等级分别囚禁;罪行轻重不同,所戴刑具亦相异,老、幼、疾、孕者免戴刑具。在生活待遇方面,狱囚衣粮家近者由家属提供,家远者由官府供给;居住上“诸狱皆厚铺席荐,夏月置浆水,其囚每月一沐”对于病囚,狱方负责请求医药救疗,病重时许家人探视。为使这些规定得以切实贯彻,唐对掌狱官吏严加规制,若狱官不兑现法规给予狱囚的应有待遇,要处罚,因此造成囚犯死亡者,要负刑事责任,重者绞。 宋朝的狱制基本承唐制,而且宋朝已出现对一些犯罪官吏可保释的制度。 元朝监狱管理的最大特色是,实行“南北异制”方针:蒙古人囚犯可不戴刑具,汉人和南人为囚犯,不仅要戴刑具、服苦役,而且倍受狱官百般虐待,甚至折磨至死。另外,元朝规定,孕妇生产可取保在外。 明朝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唐宋以来的监狱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增加了矜恤老幼、废疾尤其是妇女的狱制规定。 第二,狱囚生活待遇规定更加具体、细致。 第三,创立提牢点视制度。“指提牢官或司狱官定期巡视牢狱安全、查点狱囚人数的监狱管理制度。 清代的狱制较明代更加完备,凡收监、出监、保外就医、囚衣、囚粮、囚病、每日点视、封监等事项,清律均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并尤其强调狱官责任,狱官若未按律办事,尽其职责,造成后果要承担刑事责任。(二)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监狱管理制度 1、清末狱制改革 1903年,清政府批准了改良狱制的新举措,建立了京师模范监狱,该监狱模仿西方标准,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此后,各省纷纷效仿,从而促进了中国狱制的近代化。1910年,大清监狱律草案完成,作为中国第一部监狱专律,尽管该草案未及颁行,但却成为民国定监狱法之蓝本。 2、中华民国时期监狱法制的建立与实施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于1913年修订大清监狱律草案,颁布了中国首部监狱法典监狱规则,该监狱法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监狱规则,在收监、监禁、戒护、劳役、教诲、给养、卫生、释放等诸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 南京政府建立后,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监狱法规法令,规定了收监、监禁、戒护、劳役、教诲教育、给养、赏罚、卫生与医疗、接见与书信、假释和释放等各项制度,条文大都抄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监狱法律,属于相对先进的近代监狱管理制度。 三、狱具制度 从商代甲骨文中记载可知,商代监狱已使用梏和拲等狱具。西周时狱具有桎、梏、拲。桎是束缚脚的;梏是束缚手的,并两手分别加戴;拲是戴在两手之上的,所谓“两手共一木”。都是木制的器械。 秦朝时,囚犯一般要戴称作木械、黑索和胫钳的狱具。 汉代一般囚犯都要戴狱具。但汉朝自景帝起始建“颂系”制度,即老、幼、残、疾、弱之人犯免戴狱具的制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狱具称谓:如西晋的“枷”,一种束颈的械具;南梁的“杻”,一种木制的手械;南陈的“锁”,一种脚镣。 唐朝在健全狱具制度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规范狱具尺寸,明确施用对象。 第二,仿汉制,建立“颂系”制度。 第三,严禁违反狱具施用制度 宋代的狱具制度一如唐制,正规狱具主要也是枷、杻、钳、锁和盘枷。 明朝的狱具制度较唐宋更为完备,明律的卷首便列有刑具图,狱具有枷、杻、索(铁链)、镣等,尺寸均有明确规定。而且明朝对不依法严守狱具制度,对囚犯应械而不械者,不仅处罚直接责任人,相关管理官员亦同罪。 清朝的狱具制度基本沿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I 420-2024颈部除皱注射操作规范
- 2025年环保行业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嵊泗县2025浙江舟山市嵊泗县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省2025年山东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姚安县2025云南楚雄州姚安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呼伦贝尔市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就在北疆”“职引未来”高校毕业生退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昌市2025江西南昌市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招聘劳务派遣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省2025云南文山州丘北县事业单位紧缺岗位第二次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2025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财务秘书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机电控股集团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招聘市场营销安全员等岗位共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培训课件
- 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大学博士竞赛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彩钢瓦施工工艺与技术交底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
- 梁启超家教家风课件
- DB31∕T 1545-2025 卫生健康数据分类分级要求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初中毕业证在哪里查询
- 名词语法讲解
- GB/T 5796.4-2022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