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静电场知识点总结在物理学科内,电学与力学结合最紧密,在高考中,最复杂的题目往往是力电综合题。今天我们研究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问题,运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力学部分的。一. 电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1. 力的角度: 电场力:F= Eq F= kQ1Q2 / r2电场强度: E= F/q E= kQ/ r2 匀强电场(理解d的意义),平行板电容器中(与单位面积的电荷量有关)。2. 能的角度:电势差 : UAB= WAB /q U=Ed电场力做功: WAB = qUAB W= Fscos电势能: 功能关系: 三. 基本解题思路1.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前提)2. 确定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过程分析(不变量、变量、关联量)。(关键)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过程分析四. 解题的三条基本途径和优选策略1. 力与运动的观点: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规律运动学规律:静止,匀速直线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匀变速曲线运动规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规律(以点电荷为圆心运动或受装置约束运动),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周期性运动及往复运动。二、物理量1.电场强度(E):正电荷:电场力与电场方向相同;负电荷:电场力与电场方向相反。(2)定性分析:看电场线疏密,电场线越密,( )看等差等势线,等差等势线越密,( )(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一定会受到电场力。粒子轨迹与电场线重合的条件:电场线是直线 仅受电场力从静止开始或有初速度,初速度与电场线平行。2.电势():标量,单位V。从能量角度上描述电场的物理量。在电场中,某点电荷的电势能跟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单位正电荷由电场中某点A移到参考点O(即零势能点,一般取无限远处或者大地为零势能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与其所带电量的比值。定性分析:沿线降势(沿着电场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离场源正电荷越近,电势越高;离场源负电荷越近,电势越低。 AB连线:E:大小:大小(0)大 AB连线:E:大小:大小大 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方向:向右:先降低,后升高 :降低CD,OC:E:大小:小(0)大小 CD连线:E:大小:小大小方向:向上 方向:向右 :降低 :等势线,等于无穷远,零电势4.电势差UAB=A-B,标量,单位V。电势差的绝对值叫电压。匀强电场中,任意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的电势差相等。5.电势能EP=q,定性分析:正电荷:EP;负电荷:EP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降低;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升高。6.电场力做功: 7.图像斜率表示E,图像斜率表示F。7.电容: (1)电容与电源连接时,U不变;与电源断开,Q不变。(2)静电计:张角越大,电压越大。三、静电屏蔽1.静电平衡特点: (1) (2)尖突的地方,Q多,E大。(3)任一点的场强方向跟该点的表面垂直。 (4)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上。(5)导体为等势体,外表面为等势面。2.两种形式:空腔导体不受外界电场影响。接地的封闭空腔导体内部电场对外界没有影响。重点题型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 匀强电场(理解d的意义),平行板电容器中(与单位面积的电荷量有关,在非匀强电场能帮助分析问题)。1 .如图(1),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B、C三点电势分别为1.0V、2.0V、3.0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10V/m B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V/mC电荷量为1.61019 C的正点电荷从E点移到F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61019 JD电荷量为1.61019 C的负点电荷从F点移到D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4.81019 J2 如图所示,在平面内有一个以为圆心、半径R=0.1m的圆,P为圆周上的一点,、两点连线与轴正方向的夹角为。若空间存在沿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则、两点的电势差可表示为Oox(cm)y(cm)A(6,0)B(0,)CoEooABC. D. 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 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0 V,点处的电势为6 V, 点处的电势为3 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 A.200V/m B.200 V/m C.100 V/m D. 100 V/m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极板面积为S,电容为,其中是常量。对此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当增加两板间距时,电容器极板间A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变大 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不变C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不变 D电场强度较小,电势差减小q1q2PQR5 如图,电荷量为q1和q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P点和Q点。已知在P、Q连线至某点R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且PR=2RQ。则 Aq1=2q2 Bq1=4q2 Cq1=-2q2 Dq1=-4q2 6在点电荷 Q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当一个q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则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点的电势分别为( )A B C D7. 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A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点大 B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指向aC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 D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8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B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C 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D 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9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A、B、C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把电荷量C的点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J,再由B点移到C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J,取B点的电势为零,求A、C两点的电势及场强的方向10、 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写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A打到下极板上 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 11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电势能逐渐增加C.动能逐渐增加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1712、A、B两点各放有电量为Q和2Q的点电荷,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将一正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动到D点,则()(A)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B)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C)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D)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17. (95上海,三、B、6)如图1061所示,一绝缘细圆环半径为r,其环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与圆环平面平行,环上穿有一电量为。质量为m的小球,可沿圆环做无摩擦的圆周运动。若小球经A点时速度的方向恰与电场垂直,且圆环与小球间沿水平方向无力的作用,则速度=_。当小球运动到与A点对称的B点时,小球对圆环在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航空航天行业火星殖民计划技术探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物流行业物流成本控制认证考试-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优化效果成本效益评估考核试卷
- 2025泰山集团泰安华电热工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成都市成华区2025年面向社会公开考核招聘38名卫健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调整及专业能力测试相关事项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垫江县纪委监委招聘3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团公开招聘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南湘江新区招聘勤务协助人员108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广州市海珠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招聘街道微型消防站队员50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天水海林技工学校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绵阳涪城区下半年考核招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藤县埌南永泽养殖场生猪养殖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云南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优化:基于公路局视角的深度剖析与创新路径
- 英语数字教学课件
- 贫血护理查房课件
- (人教A版)必修一高一数学上册期中模拟卷01(解析版)
- 胸痛患者转运课件
- 基于PLC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设计
- 2025-2026学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每课教学反思
- 办理诈骗案件汇报
- GB 21256-2025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5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