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泽林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鄂州市泽林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鄂州市泽林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鄂州市泽林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鄂州市泽林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泽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 (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角色(jio)楔子(xi)伺候(c)燕侣莺俦(chu)b. 罗绮(y)倾圮(p)乞骸(hi)骨羽扇纶巾(gun)c. 刹那(ch)倨傲 (j)罪孽(ni)连辟公府(b)d. 罪愆(qin)汗涔涔(cn)埋怨(mn)乍暖还寒(hun)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嫡亲委屈求全暮霭舞榭歌台b. 郁热刎颈之交烦燥败坏伦常c. 辨认皇天后土惶恐白璧无瑕d. 料峭古陌荒阡忤逆义气用事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电视荧屏送了一缕清风。有人以“数字时代,唤回书写热情;娱乐时代, 原创危机;喧嚣时代,回归传统文化” 其意义。是的,今天信息高速公路已将全球连成一个村庄, 你的作品可能进入不同语言,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但即使如此,有些深层次的东西仍然无法转译转达,无法获得对等理解。它们涉及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 、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它们都被封存在母语里,对一些人会敞开,对其余人却长久缄默。a. 拯救 概括 不管 理念 b. 抢救 囊括 尽管 意识c. 抢救 囊括 不管 理念 d. 拯救 概括 尽管 意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校园建设一般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而制度文化的建设又体现在不断健全和建立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b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格外重要。c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本着良心用笔杆服务世界的作家,要从人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d节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劳资纠纷纷纷进入高发期,为了避免让“流血讨薪”的惨剧不再发生,九部委联合发力,紧急部署,要求确保农民工工资节前按时足额支付。5、以下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b曹禺的四幕话剧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悲剧名篇,最后的结局是:四凤、周冲、周萍三个年青人在雷雨之夜死去,侍萍和繁漪因这一系列变故而发疯,家破人亡的周朴园饮弹自尽。c关汉卿是元杂剧代表作家之一,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d为了复仇,哈姆莱特误杀了恋人奥菲利娅的父亲,致使奥菲利娅精神恍惚落水而死。克劳狄斯挑拨奥菲利娅的哥哥同哈姆莱特比剑决斗,并在暗中准备了毒剑和毒酒,想借机除掉哈姆莱特。最后,哈姆莱特与奸王同归于尽。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元代的戏剧叫元杂剧。元杂剧不仅是一种成熟的高级戏剧形态,还因其最富于时代特色,最具有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元杂剧最初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流行于北方。元灭南宋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元代的剧坛,群星璀璨,名作如云。 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从艺术的自身发展看,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恰恰此时的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从社会现实方面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只比乞丐高一等,居于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于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他们有一个以“书会”为名的行业性组织,加入书会的剧作家,称为“书会先生。这些落魄文人在团体内,又合作又竞争,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与从前的偏于抒发主观心绪意趣的诗词不同,元杂剧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己任。显然,这是由于作家们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有着深切了解和感受的缘故。 元杂剧的剧本体制,绝大多数是由“四折一楔”构成。四折,是四个情节的段落,像做文章讲究起承转合一样。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这有点类似于后的“序幕”。元杂剧在艺术上是以歌唱为主、结合说白表演的形式。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联成一个套曲,全套只押一个韵,由扮演男主角的正末或扮演女演员的正旦演唱。这种“一人主唱”可以极大地发挥歌唱艺术的特长,酣畅淋漓地塑造主要人物形象。念白部分受参军戏传统的影响,常常插科打诨,富于幽默趣味。将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统一起,达到体制上的规整,这表明元杂剧艺术上的成熟和完善。6、下列关于“元杂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元代的戏剧,是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有了很厚实的积累之后,走向成熟的一种高级戏剧形态。b元代唐诗宋词这些传统诗文依旧繁荣,但是元杂剧因其最富于时代特色,最具有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c元杂剧最初以大都为中心,流行于北方。元灭南宋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极为繁盛,群星璀璨,名作如云。d元杂剧的创作除了依靠艺术家外,还要依赖那些修养颇高但沉入社会底层的文化人,他们共同创造了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是因为戏剧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达到了成熟,同时也因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把文化人贬到低下的地位,使他们有机会出创作。b元杂剧作家因为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极为了解,剧作以广泛反映社会现实为己任,而唐诗宋词则偏重于抒发主观心绪意趣。c受传统戏剧的影响,元杂剧的念白部分常常插科打诨、富于幽默趣味,因此让戏剧更妙趣横生,更容易酣畅淋漓地塑造人物形象。d元杂剧将“四折一楔”的剧本体制,和以歌唱为主、结合说白表演的艺术形式统一起,已经达到体制上的规整,表明元杂剧的艺术成熟和完善。8、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做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将文人置于百姓及娼妓之下、乞丐之上,由此可以知道元代是文人们饱受摧残、最为痛苦的一个朝代。b落魄文人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转而走向勾栏瓦肆消磨时光、寻求生路,可见那时的勾栏瓦肆一定比宋朝时更为热闹。c元杂剧剧本体制的“四折一楔”,“四折”和文章的起承转合一样,意味着它在情节上是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组成的。d元杂剧为了极大地发挥歌唱艺术的特长,采用“一人主唱”的模式,这在社会上极易捧红很多歌唱艺术家,有如今天的明星。三、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也。季叔颇,当时通儒,有人伦之鉴,尝谓所亲曰:“门户所寄,唯在此儿耳。”开皇末,为奉礼郎。及颇坐汉王谅反事被诛,珪当从坐,遂亡命于南山,积十余岁。高祖入关,除太子中舍人,寻转中允,甚为太子所礼。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巂州。建成诛后,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贞观二年,代高士廉为侍中。太宗尝闲居,与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之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太宗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窃以圣心为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时太常少卿祖孝孙以教宫人声乐不称旨,为太宗所让。珪及温彦博谏曰:“孝孙妙解音律,非不用心,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以惑陛下视听。且孝孙雅士,陛下忽为教女乐而怪之,臣恐天下怪愕。”太宗怒曰:“卿皆我之腹心,当进忠献直,何乃附下罔上,反为孝孙言也!”彦博拜谢,珪独不拜。曰:“臣本事前宫,罪已当死。陛下矜恕性命,不以不肖,置之枢近,责以忠直。今臣所言,岂是为私?不意陛下忽以疑事诮臣,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而罢。翌日,帝谓房玄龄曰:“自古帝王,能纳谏者固难矣。昔周武王尚不用伯夷、叔齐,(周)宣王贤主,杜伯犹以无罪见杀,吾夙夜庶几前圣,恨不能仰及古人。昨责彦博、王珪,朕甚悔之。公等勿以此而不进直言也。”十三年,遇疾,寻卒,年六十九。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指示之曰指示:指给看b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顾问:回头问c不以不肖不肖:没有才能d臣本事前宫本事:本侍奉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珪“直言进谏”的一组是( )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陛下忽为教女乐而怪之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abc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珪的叔叔王颇是当时大儒,认为王珪很有能力,但王珪却因罪躲在南山中十多年,未能施展才能。b王珪曾侍奉东宫太子李建成,很得太子信任。不久,建成被杀,王珪既而侍奉唐太宗,依然继续为官,但很多时候,太宗对他还是心存戒备的。c王珪借古事劝谏君主,唐太宗虽不采纳,但是认为他说的有道理。d本文一方面塑造了敢于劝谏君主的“谏臣”王珪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塑造了一个善于反思、勇于自责的唐太宗的形象。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高祖入关,除太子中舍人,寻转中允,甚为太子所礼答:_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答:_昔周武王尚不用伯夷、叔齐,(周)宣王贤主,杜伯犹以无罪见杀。答:_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着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耳尚有当时所画题志甚明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丰中,以退之从享文宣王庙,郡县所画,皆是熙载。后世不复可辩,退之遂为熙载矣。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释】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日“浮生”。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1)上片“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情与景是如何结合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本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15.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 (5分)(1)_,怒涛卷霜雪。(2)今宵酒醒何处?_,_。(3)人生如梦,_。(4)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5)_,尽西风,季鹰归?(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7)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_,到黄昏,点点滴滴。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马语莫言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马,原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没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悚,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马说:“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无限辛酸的往事。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军官用皮鞭抽打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原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不,我瞎了”马说着,掉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16、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以“我”与马的重逢为线索,主要描写了两个场面:一是久别重逢时的情景,一是重逢后马的自述。b小说以马开口向人倾诉这一荒诞手法写“我”和马重逢,写人与马的情感交流,蕴含着深刻哲理,给人以启示。c小说通过写马对主人“一往情深”而主人却因女人被摔而打马、骂马,谴责了那些背信弃义不顾友情的人。d小说巧设悬念,反复渲染“我”“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e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说“不,我瞎了”,这里写出了马因一件小事败坏了自己之后的沉痛懊悔。17、小说多处描写了马的形象,同时也描写了鸡和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8、小说写马在诉说自己“为什么瞎了眼睛”之前,先讲述琴女春琴等三个故事,其用意是什么?(4分)19、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后半生“装瞎”。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依据文本加以探究。(8分) 五、语言运用(共12分)20. 仿写下面的例句,请以你熟悉的其他作家及作品为素材,另写两句话,构成排比句。(4分)如果苏东坡是气势磅礴、滚滚东去的大江,那么“执手相看泪眼”的柳永则是静立河畔的依依杨柳。 21.下面是雷雨中的一个片段,请写出画线句的潜台词。4分)周蘩漪 (喝一口) 苦得很,谁煎的?鲁四凤 我。周蘩漪 太不好喝了,倒了它吧!鲁四凤 倒了它?周蘩漪 嗯?好,(想起朴园严厉的脸)要不,你先把它放在那儿。不,(厌恶)你还是倒了它。鲁四凤 (犹豫)嗯。周蘩漪 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答:_22. 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准确生动。不超过60字。(4分)2月22日,南京一老汉在公交站台下车时,不慎跌倒在地,跟在身后的乘客没人上前扶他。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听了这话,五六名乘客上前将老汉扶起。答: _六、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个故事说,一个小孩认真地跑,因为他想要超过自己的影子。可是,不管他向前跳多远、跑多快,影子总是在他前面。后,有个大人告诉他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你只要面对太阳,影子不就跑到你背后去了吗?”是啊,面对光明,阴影永远在我们身后。根据上则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2014年秋泽林高中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 d (a 角色ju b 罗绮q c 倨傲j)2. c (a 委曲求全 b 烦躁 d 意气用事)3d(拯救与抢救:意义与适用对象不同。拯救:援助使脱离危难。抢救:在危急情况下突击救护,如:抢救病人。 “囊括”:全部包罗。概括:加以归纳或总结。 不管:做连词时,常与“都”“总”“也”等搭配。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转折。 意识: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理念:于柏拉图的哲学观,“观念”。通常指看法、思想。) 4、b( a语序不当,应为“建立和健全”。c句式杂糅,“从为出发点”,可把“从”改为“以”。d“避免让流血讨薪的惨剧不再发生”多重否定不当,应改为“避免流血讨薪的惨剧再次发生”。)5、d(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b饮弹自尽的是周萍,周朴园是在孤独寂寞中苟活。c王实甫应为郑光祖。)6、b(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 )7、c(“一人主唱”可以极大地发挥歌唱艺术的特长,酣畅淋漓地塑造主要人物形象) 8、b(文中无此依据)9b(顾问:询问) 10d 11b12唐高祖入关,王珪被任命为太子中舍人,不久转任中允,太子李建成十分尊重他。郭国君主,喜欢善良的人但是不能用,厌恶有罪恶的人但是又不能除去,这是它灭亡的原因。 从前周武王尚且不用伯夷、叔齐,周宣王是贤明的君主,杜伯还因无罪被杀。13(3分) 此乃江南韩熙载耳尚有当时所画题志甚明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多断一处扣1分,错两处扣1分)【参考译文】世人画的韩愈,面部小而且有漂亮的胡子,戴着纱帽,其实这是江南的韩熙载。还有当时的画可以作证,画上的题记说得很清楚。韩熙载的谥号是文靖,江南人称他为韩文公,因此大家就将他误以为是韩愈。韩愈胖而且胡须很少。元丰年间,用韩愈附祭文宣王庙,郡县画的韩愈像,都是韩熙载。后世不能再辨认,韩愈就成了韩熙载了。14(1)融情于景(1分),作者赋予“云”、“雁”、“日”等物象以“淡”“孤”“寒”等孤寂、凄清的感情色彩,(1分)极写离人孤单寂寞、飘零之苦。(2分) (2)上片实写,描写饮散离亭西去后的所见所感;(1分)下片虚写,描写想象中的今夜停泊之地以及愁绪满怀的凄苦情状。(1分)虚实相生,把别离之情、羁旅之苦淋漓尽致的表达出。(2分)15. (1)云树绕堤沙 (2)杨柳岸,晓风残月(3)一尊还酻江月(4)竹杖芒鞋轻胜马(5)休说鲈鱼堪脍(6)赢得仓皇北顾(7)莫道不销魂(8)梧桐更兼细雨16、ce(c、理解上偏离了主题。小说是马通过自己被打骂一事说明自己看错了人,而不是为了谴责什么样的人,且背信弃义的说法也无文本依据。e、“因一件懊悔”错。自己为主人出生入死,而主人却为“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骂自己“瞎马”,是对自己投错了主人,是“睁眼瞎”的沉痛的悔恨。)(全答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17、本文勾勒了马“巍然”、“粗壮”、“削竹般的耳朵”等外貌特征,又用牛和鸡衬托,意在突出马出类拔萃的形象以及“我”对马的深厚情感。一匹杰出的战马在遭到不公正对待后自我毁弃的抗争,与平庸的牛、鸡安享平凡的生活形成对照,表达了对遭逢不幸、自我惩罚者的同情与感慨。(答对一点2分,共4分)18、意在说明世界上一些自残者,是为了各种目的心甘情愿地自残的;为其自叙经历进行铺垫;暗示出“以马喻人”的写作意图。(答对一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4分)19、答“值得”的,参考要点:突出了命运对它的不公,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这样一种悲剧性的结局对主题(怀才不遇)的表达显得更深沉有力;即使不在战场上驰骋,也可以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尊严,这同样是自身价值的体现。答“不值得”的,参考要点:它可以继续为军官服务,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没“瞎”;它可以跑到别的部队,继续驰骋疆场;没必要后半生“装瞎”,它可以睁大眼睛堂堂正正地驾辕出力,体现自身价值。(说明:要有观点,有分析。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有理就可给分。8分)20. 如果说徐志摩是潇洒飘逸、任意西东的云彩,那么“剧怜病骨如秋鹤”的郁达夫则是莫愁湖畔的忧郁石头。如果书辛弃疾是气吞万里、豪情万丈的猛虎,那么“载不动,许多愁”的李清照则是独橫愁海的一叶扁舟。如果说李白是潇洒浪漫、空灵明净的皓月,那么“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杜甫则是飘零江渚的萧萧落木。21. 我受尽了精神折磨,吃尽了周朴园的苦头。22. (1)救人可能产生误会,甚至被诬告、讹诈;但社会需要公德,扶危济困是一种责任,我们不能明哲保身。(2)拯救日渐消逝的恻隐之心,除了个体的忏悔和救赎,还需要完美鼓励善行的制度和法律,如此,善行者不会被麻木和忌惮止住脚步。附加文言文翻译:王珪,字叔玠,太原祁县人。小叔叔王颇在当时是博学的儒士,有辨别评述人的才能,曾经告诉亲属们说:“我们家的希望,只有在这个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