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阅读技巧一、说明文的四要素:A、说明的对象:事物或事理B、说明对象的特征: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C、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D、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这几类的说明文)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事物说明文)、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多用逻辑顺序)二、说明文的结构A、总分式: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 事物说明文,“分”的部分又常以并列式安排)B、递进式:层层剖析 (事理说明文)三、解析阅读方法(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的方法:1、寻找说明对象: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2、把握事物特征:a.看题目;b.看段首;c.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d.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逐层、逐段加以归纳概括。(二)、概括说明内容:1.摘取每段中心句。2.把文段中并列的内容联结归纳。(三)、掌握说明方法及作用:1、根据标志,判断所用说明方法。2、把握大方向,结合语境查实作用。a步骤:方法+效果+特征b格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判断说明方法,还要注意两种情况:一是不能把带有年号的句子看成是列数字;二是注意区分作诠释和下定义。下定义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作诠释只是说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不同的说明方法,有不同的作用: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四、把握说明顺序及结构的解题方法:1.把握说明顺序。a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事物说明文多采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在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中都可能用到。B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所以,把握这些语言“标志”,可顺利的理清说明顺序。2.分析文章结构。认清说明对象,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五、鉴赏说明文语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对数量的多少、范围的大小、程度的深浅、次序的先后等方面作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反应。题型如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不可以 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内容换后意思有何变化】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a.表态(删还是不删);b.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c.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d.*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4.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六、谈感想、建议: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题型如下:1结合文章内容或对某个问题谈感悟。2.对人类关注的问题等提出建议。3.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的想象。步骤和方法:读清题目(理解题意)分析材料(抓筛重点)回扣原文(把握主旨)精确表述(结合中心)小说阅读技巧一、把握故事情节中考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4、关于小说的线索; 5、关于记叙的顺序以及作用解题思路:1、其一,可以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怎样”的格式加以概括;2、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小说的情节结构划分出来,这样做题思路也就会清晰;3、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络,找线索的方法一般有:线索可以是某一事物;可以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还可以是中心事件; 注意文章题目和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二、揣摩人物形象1、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4、探究小说主人公;5、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6、梳理某个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小说中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1、概括介绍和细节描写;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解题思路:1、重视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三、体会环境描写的的作用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4、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解题思路: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暗示社会环境;3、渲染气氛,烘托心情;4、衬托人物性格;5、推动情节的发展。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表现了 的主题(思想)四、挖掘作品的主题。中考常见题型: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或问题)的理解或看法。解题思路: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主题;4、从文中找出表现小说主题的句子(关注结尾抒情、议论性的句子)。五、捕捉精妙的技巧 。中考常见题型: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表现手法的作用细节描写的作用: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手法。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手法,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伏笔,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5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照应则是在文章中多次引用,强调主题,前后呼应会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悬念 ,则起到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先抑后扬,则会使被描述的对象的形象更加突出。生突兀怀疑之感。诗歌阅读诗 词 中 的 意 象1月思乡,怀人。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4松孤直傲岸 。5莲爱的象征 。 6梧桐凄凉悲伤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8秋蝉高洁,悲凉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10. 柳离情依依11芳草离恨 12芭蕉孤独与忧愁13羌笛凄切之声 14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15.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诗词中的情感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互文,借代,双关,比喻,夸张,对偶,衬托,反复表达技巧:抒情方面: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象征、借物喻人等;描写方面: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多种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工笔白描等;其它方面:对比映衬、渲染烘托、以小见大、托物言志、乐景写哀、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抑扬等。议论文的阅读技巧一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对所论述的问题的主要见解和主张,起着统率全篇的作用。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集中,这就需要读者适当修改原文中的句子,用一句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还有些文章,中心论点蕴含在论证之中,需要读者自己归纳。通常提出中心论点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直接提出论点;另一种是由一个故事、一个观点、一组数据、一种现象等引出中心论点,这样,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也为论证提供了一个论据。位置一般在题目,首段,末段。二论据: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事实论据一般包括古今中外的事例、史实和统计数据等;道理论据一般包括名人名言、格言俗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以及作者自己所作的道理分析等。三论证方法及作用:1道理论证的作用:用权威性话语,使说理深刻、透彻,有说服力。表述为“本文通过引用的名言格言,俗语,充分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文正的说服力。”2比喻论证(喻证法)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论证论点,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表述为“本文以事喻理形象生动的论证了的观点。是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3对比论证的作用:突出观点,正反对比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表述为“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的论证了的观点,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印象。”4举例论证(例证法)的作用:准确可信,无可辩驳,增添文章的说服力。表述为“本文通过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利的证明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四议论文的语言: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鉴赏语言一般分三步:第一步论述该词句在文章中的含义,感情色彩以及地位和作用。第二步结合上下文理解该词句的意义,第三步从内容、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鉴赏。揭示其严密的逻辑性 。表述为“这个词义的意思是,生动形象深刻的论述了的(如重要性,危害性)等,使文章语言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有所选择)”修改病句一、 修改病因:1、词语搭配不当。2、成分缺失常见主语或宾语缺失。3、语序不对,先后顺序不当。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5、范围不清。6、产生歧义。7、是否,好坏类,不能照应。8主语和宾语不一致。 9 、主谓、动宾等不当。 。10通过使等介词开始的句子没有主语。11、避免、防止、忌等意思说反。12、内容重复。13、句式糅杂 前后牵连,语意重复 。14感情色彩不当。二、修改方法: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 1、补法、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裂缺的病句。 2、删法、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成分裂缺、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等病句。 3、换法、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 仿写句子要注意的问题1、内容统一,理解句式特点,理解题意,然后根据句义完成句子。2、结构一致,先要弄清原句的句式结构,然后写出与原文结构相同的句子。3、修辞一致,例句运用的什么修辞,仿写时一定要运用相同的修辞。散文阅读技巧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 1、内容上:从句子表达的句意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2、结构上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如托物言志:固定句式“运用了的写作手法,借对事物的描绘,抒发了.感情,或者赞美了的精神,表达了的人生感悟”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理解重点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瑞达法考课件上传时间
- 瑞辉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开发认养农业合作协议书4篇
- 瑞丽风情教学课件
- 安全施培训心得课件
- 福州大型清洗工程方案(3篇)
- 农业碳汇开发模式创新与2025年市场潜力预测报告
- 电网工程绿色策划方案(3篇)
- 安全文明施工培训课件
- 纺织旧厂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山东省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申请表
- 国寿新绿洲团体意外伤害保险(A款)条款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课件
- 天翼云认证开发工程师必备考试复习题库(高分版)-上(单选题)
- 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 癌痛及三阶梯止痛原则
- JJG 861-2007酶标分析仪
- 神经网络-课件
- 高管人员劳动合同书
- 被覆上皮课件
-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