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乘法分配律”说课一、说教材 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运算定律,是小学中高年级计算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知识点,也是后期简便计算教学的依据,是算理,是基础。在编排上,教材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发现到建模,从探究到运用等教学思路。然而,在常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走了一条“捷径”,教学直接从“发现”便走到了“运用”,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缺乏理解,只能依葫芦画瓢。由于课堂缺乏对算理应有的探究和理解,课堂教学也趋于平面化。因此我结合教学内容、四年级学生现在的认知水平等因素,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计算,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2、初步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模型。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观察、思考等过程,达到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及建模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主动探究精神,同学间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2、学生在计算比赛中体会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简便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模型的建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特点。二、说教法和学法乘法分配律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和难度,因此,学习时就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所以在本课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精心组织学生在购物情境中展开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验证、总结并得到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情境对乘法分配律进一步探究,使学生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高度。三、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以下四个板块。(一)、巧设情境,孕育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模型的建立比较难,要让学生自己发现并逐步建立模型就更难,如果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直接塞给学生,那么教学就容易与“学生是主体”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很有必要。我创设的教学情境如下:我校准备举办一个大型的元旦晚会,我们班有一个舞蹈节目已经入选,这个舞蹈节目由10个学生表演。为了使节目能表演得更精彩,我准备去服装商场给他们选购节目服装。在服装商场我看中了以下几样服装(课件出示服装图片),但不知怎样搭配。你能不能给我提供一种搭配方案?先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出示问题)a、你选择的是哪一套?b、如果让你买10套同样的衣服,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一、这一情境中包含着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为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提供了现实情境。二、购买衣服是学生较熟悉的事情,便于学生交流和表达,同时也使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三、合理搭配是学生学过的知识,且这一情景中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比较开放,利于学生讨论出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模型。】(二)、活动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1、学生汇报。师:a、你选择的是哪一种搭配方法?b、按你这种搭配方法买10套,共需要多少钱?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如(6535)10 = 65103510(4030)10 = 40103010 (4830)10 = 481030102、观察式子。师:观察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你觉得一样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知道这两种不同的算法,结果是一样的。之二是让学生从这些等式的数字中能发现规律,从情境中走出来,回到数学的层面上。为下面的学习留有足够的思维准备。】3、仿写式子。4、学生验证式子。(教师板书)你们自己写的式子是否也相等?同桌相互验证。5、老师这里有一个式子,你能帮我写完整吗?( a b )c = 教师完成板书:( a b )c = acbc如果a表示2,b表示3,c表示4,后面的式子怎样写?如果a表示10,b表示11,c表示12,后面的式子怎样写?a还可以代表哪些数?b呢?c呢?也就是这个式子可以代表所有具有同样规律的式子。此时黑板上已经写满了等式,后面的板书很难安排。为了给学生一个清晰明了的板书,教师顺势擦掉了黑板上的其它式子。(既然能表示所有这样的等式,那么,我们就只留它一个。擦黑板)【设计意图:因为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学生还没有学,所以要求学生用符号、图形、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的式子就比较难,即使学生能写出来也比较牵强。因此我直接给出字母式子的一半,要求学生填写另一半。在这里,只要学生能理解字母式子能表示所有具有这样的规律的等式就已经达到学习目标。】 6、揭示定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板书)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规律吗?老师这样说行吗?(黑板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积相加。【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计算、观察、交流、创造等过程,初步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模型。这样的模型建立,有过程、有体验,避免了那种单一、强化的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自觉接受。】(三)、深入剖析,理解乘法分配律。 师:我们发现的这条运算定律,为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呢?它到底是怎样“分”的?怎样“配”的呢?出示课件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算式的演变过程。许多时候,学生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之后,往往还存有疑问,这样的运算定律为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呢?而这个环节既能解除学生的疑问,又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可谓一举两得。这里借助购买衣服,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与教学伊始的情境相吻合,学生容易理解,课堂的整体性也很好,使创设的情境贯穿了课堂的始末。【设计意图:如果说,前面解决了乘法分配律“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此环节以购买舞蹈服装的情境为理解支点,利用乘法的意义对算式进行演变、推导,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解决了乘法分配律“为什么是”的问题,将课堂引向更深层次。】(四)、练习巩固,延伸乘法分配律。出示练习题。第一关:请判断下面的题目是否正确?1、(1928) 56 = 1956 28 ( )2、(73) 32 = 327323 ( )通过这两个练习,你觉得乘法分配律,哪些地方比较重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分配律。第二关:(404)25 =( )25( )258(3268)=( )( ) ( )( )36 8 64 8 = ( ) 8刚才,我们通过买衣服、计算、写式子、验证等过程,发现了一条重要的运算定律,叫乘法分配律,并且明白了这条运算定律为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在生活中,其实我们经常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比如(课件出示图片)水果店里的老板能很快算出水果的价钱,你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吗?简单的一句话,将课堂引向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阀施工方案
- 北京普通聚苯板施工方案
- 管道耐压试验施工方案
- 护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绪论
- 模板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安全生产法考试试题含答案
- 车间废气收集施工方案
- 2025年无人机在光伏电站巡检中缺陷识别的技术创新报告
- 2025年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算法创新与实践
- 公园文化墙施工方案
- 下肢骨折健康教育讲座
- 金融理论与政策课件
- 银行员工行为管理
- 2025年陕西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讲评(课件)
- 家庭资产配置与理财计划
- 燃气锅炉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 文明实践集市活动方案
- 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 2025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循环经济与绿色生产方式
- 2025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标准化设计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阳台抗震建筑中的应用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