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感受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的主要思想内涵。2重点欣赏文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教学难点】深层理解文章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预习案】一、本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可以先看注释,掌握重要词语。1、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莒父_輗_軏_彫_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诲女知之乎:_、_。(2)是智也:_。 (3)更也:_。(4)小人之过也必文:_。 (5)人能弘道:_。(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7)子在川上曰:_。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1)诲女知之乎 _通_。(2)如日月之食焉 _通_。(3)无欲速 _通_(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_通_。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其何以行之哉?5、指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知之为知之 为_ 子夏为莒父宰 为_ (2)过而不改 而_ 人而无信 而_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探究案】1、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在这儿提倡的道是指什么呢?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5、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6、 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训练案】一、课堂检测之名句默写:1、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2、子曰: ,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 。 4、 ,则远怨矣!5、无欲速,无见小利。 , 。 6、 ,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 。 7、岁寒, 。 8、 逝者如斯夫, !二、拓展阅读:翻译下面句子: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注释】(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2)果:果断、坚决。(3)硁硁:音kng,象声词,敲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