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态语作用.doc_第1页
浅谈体态语作用.doc_第2页
浅谈体态语作用.doc_第3页
浅谈体态语作用.doc_第4页
浅谈体态语作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体态语作用 石康中学 刘 必 珂 人们的交流常常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是语言交流,二是非语言交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沟通情感的重要手段,但却不是唯一的手段。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同时,还常借助于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一系列非语言手段。非言语交流方式有三种:动态无声交流,静态无声交流和有声交流。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凡人皆无法隐藏私情,他的嘴可以保持沉默,他的手脚却会多嘴多舌”。据估计,一个人的面部能表达25万多个表情和动作,用手可以做出1000多种不同的姿势。比人体所能发出的声音都要多。人体各种姿势和动作所表示的含义就是体态语,又称为身势语。是属于非言语交流方式的动态无声交流。它作为人们交流思想、表明态度、表达感情的信息载体,像语言一样复杂,也是文化的载体。是在某种文化内部形成的自身的一整套清晰、明确、模式化的符号,有多种交际功能。如:表情、认识、指示、模仿、礼仪、替代、表露或掩饰、暗示、补充、调节、否定、强调重复等。具有说明性、象征性、表露性、适应性、教育性、示范性和调节性,还有社会性、民族性、模糊性和差异性。体态语动作姿态不同而表意不同,相同的体态语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示的意思不同。胡文仲在英美文化辞典中说:“体态语是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它使用脸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来传递意义,特别是与有声语言结合使用(例如是微笑还是皱眉都会改变一个句子的理解,代替言语行为,表露感觉情绪,可以暗示行为是否继续、重复还是停止等 )。体态语既可与言语同时使用,又可单独使用。 由此可见,体态语在人际交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常常伴随并辅助语言传达信息。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经常借助体态语手段来表达所思所想。尤其在师生交流,理解的过程中,在传递情绪、信息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体态语言,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姿势、仪表等,直接向对象传情达意。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更多的是通过口头语言这个途径来实施,为使交流对象易于解码,在口头语言实施过程中体态语言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课堂教学上,学生是接受的主体,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而是主动的,具有推动课堂教学过程的作用。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这是课堂教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Birdwhistell教授,对体态语进行系统研究。他在体语学导论正式提出了身势学理论。并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 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Samovar则更为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Samovar, et, al, 1981)。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培根认为人的信息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的体语的声调的言词。美国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在表达感情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多达93%。科学研究表明:人们接受到的外界信息大多来自于视觉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生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比言语交流更为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有效地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往往会有“无声胜有声”之感。因为良好的体态语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近,提供的信息更加直观形象,简洁明了。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心理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结合自已近几年来的点滴体会,浅谈体态语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与调控作用。 一、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一)、巧用手势,形象表意 手语就是上肢体态语(姆指体态语、食指体态语、手掌体态语、双臂体态语)。人类的手在人一生的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人体的各部位中,手指的运用也许是最为频繁的。据统计,人一生至少要伸屈手指2500万次(人体秘语,昆仑出版社)。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创造最终的实现都少不了手指的作用-音乐、绘画、诗歌、建筑教师的手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板书、批阅作业之外,教师的手指的体态语也起着辅助作用,教师应该研究提高手指在教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如大姆指教学法。它的含义是肯定与赞扬。多用来肯定、赞扬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或学习活动中的突出表现。 在体态语中,手势是变化最快、表达的意思最为复杂,使用最多,最大,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手势用得简练、适当、自然,加以其他体态,使教学丰富多彩。在课堂教学中除语言教学外,手势的运用是非语言因素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直观教学手段。它具有多重性、综合性,既可以传递信息、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都可以利用手势来帮助学生记忆内容。如在教学孔乙已一文中,为了表达孔乙已的个性特别,表现他的同情心,但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行为时:用手盖住茴香豆的手的动作。我就采取学生表演的教学方法,表演孔乙已的手势同作,传达丰富真切的信息,加深他们对孔乙已这一贫穷潦倒文人形象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困难、枯燥的课文时得以生动、直观地掌握全文,增加兴趣,发展思维。 从教育心理学上讲,多种形式的信息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同时活动,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的统一,这样产生的多种神经联系使理解更为深刻,记忆更为牢固。由于体态语的抽象程度比较低,往往较为形象,所以能更生动地表现人的内心活动,更直接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教学实践证明,要扩大学生对教师发出的有用信息接受量,就必须增加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以保持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增强其信息接受系 (二)、妙用眼神,传递情感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人类深层心理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目光的微妙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人际间的交往有时用简单的目光交流就可以传递。通过人的眼睛可去读懂人的内心世界。娴熟地运用多变灵活的眼神便能使自已的心内思想、意图、体验表现出来。一个肯定称赞的眼神,给予学生的是上进的力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谈讨问题更积极,语言表达更加流畅完整,学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积极表现自已。相反,一个否定责备的眼神,往往会使学生丧失斗志,失去自信,甚至抑制学生可以挖掘的智力因素。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否定批评的眼光都是他们停滞不前的因素之一,对于后进生和心里胆怯、紧张得不够大胆回答问题的学生而言,肯定、赞许的眼光更为重要,或许是你的一个眼神改变他的一生,或许你的一个眼神令学生永远不能忘怀。我在教学中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有一名后进生在上课时,总想表现自已,但因他学习基础不牢,成绩跟不上,加上为完成教学任务,总是忽视了他。一次提问中他终于举起了手,也能完整地把问题阐述清楚明了,我肯定了他阐述的观点,同时投之以信任的目光,就是这一目光,使他产生了自信,最终如愿地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从另一方面来看,学生的眼神也无时无刻传递各种信息。当学生没有把握知识时,总会带着一种疑惑的眼神。当学生完全掌握时,总是充满着一种兴奋的目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欢乐、惊奇、疑惑、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从学生眼神中可了解自已教学收到的效果。可以进行自我评价。统的摄取功能,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丰富表情,营造气氛 表情是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外在表现。在教学中有时能起到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为了在教学中能实施这一点,教师要有热爱教学的事业心,要以满腔的热情,全面投入到教学中去,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态度和蔼,举止大方、文雅。教师的面部表情,往往把学生带入课文的语境中去世,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语境比较庄严的、崇高的课文中,教师应采用一种较为严肃的面部表情和语言,此时,语言就显得劣势,而表情却显优势。在较为轻松、愉快的语境中,教者应以一种脸带微笑的典雅,轻松的表情去面对学生,给予学生自然、明朗的感觉,保证学生解码的畅通。当然教师要具丰富恰当的表情,正确的面部表情让学生精神振奋,记忆犹新。如3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面对秦王态度剧变,“怫然怒”秦王的表情及安陵君的表情,这个地方,就需要教师的面部表情来表达更为妙,可以让学生观察表情去领会人的性格特征。体态语用得好,不但能起到教学辅助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和调节。 二、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调控作用 教师的体态语也可以说是一个演员的演技,演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那就等于给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每节课上课之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情绪,面带微笑、情绪饱满地进入教室,真诚地问候学生,每堂课要尽量多运用体态语、以成就感带动他们学习,鼓动他们加入到各个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自由翱翔。 (一)、贴切的体态语,导入文本境界 教学中,老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仪表端庄,落落大方,神采奕奕的教师走上讲台,那么,他不用更多的语言,学生便先感到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就会使他们感受到一项庄严的事业拉开序幕了。在教学语文中,涉及到的中国屈辱史时,使用一种悲怆的语调和神色来暗示“落后就要挨打”的无奈与叹息,学生情绪自然沉静下来从而激发他们强国的意志,当涉及中华民族辉煌成就时,喜形于色,学生自然感到自豪,当涉及到英雄人物形象时,学生他会怀有一种崇高的感觉去领会,去学习。所以说,师生的表情,都可收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进而有效地调控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学生要理解教师特有的表达方式,风格和特征,以及各种表情所蕴含的意义,在这基础上,才能实现“无声胜有声”这一体态之美。才能使师生之间心神合一,配合默契,调控授课,更具特色。 (二)、洒脱的体态语,调动学生情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但思维还可以采取语言之外的形式。”这就是我们讨论的体态语言。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发挥,受学习情绪状态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受教学体态行为的制约,教师之表情,眼神,身姿,手势,无不影响学生的内心好恶、心境和态度。良好的体态语会调节学生正向的情绪反应,激发和促进智力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创设学生开发智力的自由空间。正向情绪占主导,反向情绪就得以控制。 (三)、吸引注意力,优化教学秩序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斯曾对教师的体态语这样论述过:“体态语对教师帮助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以便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运用,两者共同发挥作用的认知过程,单靠有意注意支撑学习,学生会倍感疲劳,难以持久,尤其学生中有意注意程度不同,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无意注意的作用。在讲课中,教师富于变化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配以指引性手势或加强性手势并适度地变换身体姿态,可以悄悄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起到组织优化教学的作用。如:需要安静时,教师采用暗示性的手势,将一食指放在双唇前并说“嘘”;简简单单的一个手势就能使学生的困惑一扫而光。 体态语就是两者交替的纽带。如果教师不注意体态语言的运用,单靠语言来教学,靠语言音量的高低。或严辞呵斥,或敲打讲台黑板以引起学生注意,结果只能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如果教师能适当利用体态语,以静制动,效果截然不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不用多说,都能很好地调控教学秩序。 三、把握分寸感,用好体态语 体态语是通过人体各部分发出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如眼神、手势、表情、神态、姿势等等传达丰富而微妙的情感信息和文化信息。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吸取精粹,不断积累经验,还要把握分寸,用好体态语,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一)体态语要自然协调 教师的体态语必须服从教学内容表达的需要,要紧扣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并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切忌生搬硬套,不可矫揉造作。一方面各种体态语之间的动作要互相配合,另一方面体态语要与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谐统一。体态语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它应该与表达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教师通过非语言交际教学,变教师的全身反应为学生的全身反应,这样学生才能加强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理解,实现利用非语言交际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体态语要准确适度。 体态要到位规范,才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体态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