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2).doc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2).doc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一、以下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各题正确答案按题号顺序填在表格里。(共16分)1、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到了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2、晓明看电视剧封神榜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由此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3、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私有财产的出现c.禹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d.阶级的产生4、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说明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5、齐桓公即位后,任用谁为相在齐国进行改革a.重耳 b.姜子牙 c.管仲 d.商鞅 6.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互相争辩 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7、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推出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广受好评,论语记录了哪位思想家的言论a.庄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孔子 8、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c.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二材料解析题(共24分)2014秋 期中联考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 1页七年级历史试题9、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10分)(1)商鞅的观点属于哪家的学说?他代表的是那个阶级的利益?他得到了谁的支持?(3分)(2)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1分)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1分)(3)结合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2分)(4)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理由。(2分)(5)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当今改革开放,你能得到什么启发?(1分)10.以下是华阳国志中有关都江堰的叙述:(6分)岷山多梓(树)、柏(树)、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工省用饶(都江堰修成后可利用岷江水运送岷山上的木材)。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请回答:(1)都江堰是在哪一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2分) (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都江堰的作用。(2分) (3)你认为我国古代都江堰的建成向人们昭示了什么?(2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孔子进行评析:(不少于100字)罗田县2014年秋季初中期中联考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acadcddb二、材料题 9.(1)法家(1分);地主阶级(1分)秦孝公(1分)(2)废除土地私有,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1分 )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1分)(3)变法第二个内容: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途径:服兵役,多立军功(2分)(4)达到了。新法在秦产生了很大的效益和影响,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2分)(5)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改革总是曲折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定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