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二中高三历史五月名校文综卷综合训练(15).doc_第1页
湖北省黄石二中高三历史五月名校文综卷综合训练(15).doc_第2页
湖北省黄石二中高三历史五月名校文综卷综合训练(15).doc_第3页
湖北省黄石二中高三历史五月名校文综卷综合训练(15).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历史适应性训练(黄石二中5月模拟)24说文解字对“龙”字的释义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龙是一种文化图腾 b龙的变化象征皇权的消长c龙兼具灵性和力量 d龙与农耕文明密切关联25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和相关长官共商对策。但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官员提出应对调兵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a汉代匈奴侵入河套 b唐代吐蕃入侵河西c宋代西夏侵入陕西 d明代蒙古入侵山西26“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出现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隋唐时期27.“平民权力过于膨胀,是导致雅典衰落的原因之一。一味强调人民权利忽视对民主的教育使得这种建立在人民名义上的民主政治远离了政治正义。当今世界许多地方正在重演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故事。”据此理解正确的是a批评指出了古希腊雅典间接民主的弊端 b现代国家不应发展古希腊式的直接民主c民主政治与“强调人民权利”二者不可兼得d民主知识的传授,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28“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这次战争,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 b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机遇c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d鸦片战争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291972年3月1日,美国太阳报载:“由于在访问结束时发表了公报,尼克松和中国领导人似乎完成了这种不可能的事。”对这一评论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评论针对的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北京签署联合公报 b访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宣告中美两国正式建交c“不可能的事”指中美两国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合作d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30“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可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 ( )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c.罗马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1萧功秦在儒家文化的困境中说:“把古代中国、环地中海诸文明古国与岛国日本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是颇有意义的。”你认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主要传播模式是( )a单向性辐射 b由内向外辐射c多向交汇型 d由外向内选择吸附型32.有学者说:“我们可以把20世纪看成对现代社会结构弊病的反思以及对其价值系统的怀疑”,下列事件属于“反思和怀疑”的有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 )a. b. c. d.33.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34.15世纪,英国的商人对农村中凡是能够取得收入的产业包括耕地、牧场、园林、码头、磨坊等都感兴趣。在年景好时,土地收益比经商所得低不了多少。到17世纪商业资金的主要投向则是商业、海上探险与殖民地开拓以及工矿企业。这反映了17世纪英国( )a.农业已经衰落 b.商人成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中坚力量c商业资金有利于英国的社会转型 d.英国开始具备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35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蓄)而人有之;痴騃(痴呆)女妇,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为女通鉴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或者以为警世之为,而忍为推波助澜者,亦有之矣。” 材料二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华侨和中国留日学生举行的欢迎会上,指出:保皇派主张“各国皆由野蛮而专制,由专制而君主立宪,由君主立宪而始共和,次序井然,断难躐等”的爬行哲学完全是反乎进化之公理的。他认为,中国人民按照进化哲学奋起革命,必能以异常之速度前进,不仅足以突驾日本,而且能超过西方。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梁启起提出:“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士无智无愚无贤无不肖所皆当从事,观之如渴饮饥食,一刻不容缓者也。然遍览乙库(史馆)中数十万卷之著录,其资格可以养吾所欲、给吾所求者,殆无一焉。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走。”张越进化史观对中国史学转型的促进和影响材料三 19151923年19381945年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1923年,柳诒徵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象,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 一批重要的历史学术书籍在这个时期出版,如周谷城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缪凤林的中国通史要略,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柳诒徵的国史要义。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2分)并分析其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和梁启超的基本观点,指出两人利用进化论认知视角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化论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原因。(10分)(3)结合时代背景,分别说明材料三中出现上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原因。(7分)41(12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过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宜略依古之王制,命市纳贾,以观好恶。有作奇技淫巧以疑众者纠罚之;下至物器馔具,为之品制以节之;工商逐末者,重租税以困辱之。民见末业之无用,而又为纠罚困辱,不得不趋田亩,田亩辟则民无饥矣。以此显示众庶,未有辇毂(指帝王的车驾)之内治而天下不治矣。王安石王临川集风俗材料二:安石曰:“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止事,则事难济。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通“促”。催促;督促)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急切的意思)于差役之法也。”(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o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对农业地位的论述。(7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王安石改革“差役之法”指的是什么?分析这一举措的积极作用。(8分)答案:24-35:bcddb cbcca ca40.(1)现象:小说流行,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欢。(2分)作用:促进了印刷业和出版业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下层群众起道德教诲的作用。(6分)(2)基本观点:孙中山揭露保皇派假借进化论阻止民主革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企图,主张暴力革命,建立共和政体;梁启超利用西方进化史观否定中国传统史观,倡导“史界革命”。 (4分)差异:政治转型、史学转型。(2分)原因: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剧;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和进化论的影响等。(4分)(3)19151923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号召“打倒孔家店”,引发了否定和怀疑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一些思想家对此表示不满,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3分)1938-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2分)一些史学家为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国历史中挖掘资源,弘扬民族精神,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2分)41.(15分)评分标准:一等(1511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106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50分) 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要点提示:角度1: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2分)史实: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3分) 角度2: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2分)史实: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启蒙思想广泛传播。(3分) 角度3:欧洲文明的传播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弊端。(2分) 史实:环境污染;贫富差距;金融危机(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