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历史段考试题一、选择题1“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材料反映的这一思想流派的核心主张是( )a以法治国 b克己复礼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答案】c考点:百家思想。从材料“避开荣誉和责任”“回归大自然”可以判断是道家,道家的核心主张是“无为而治”。故选c项。a项是法家思想;b项是儒家思想;d项是墨家思想。2“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答案】d 考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天人感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君主的权力是天赐予的,具有合法的统治天下的权力;天授予君主的权力并不是让君主乱用的,必修代天管理天下,实行仁政。故选d。a项说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思想领域里的大一统;b项只是说了天人感应的一个方面且不是仁政的方面;c项体现的是孔子政治观点。因此abc三项均错误。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答案】a考点:董仲舒新儒学。b不对,董仲舒新儒学吸收法家、道家等学说,但不能说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不对,董仲舒新儒学仍然希望统治者实行仁政;d不对,错在“全面吸收”的说法;董仲舒新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进行思想统一,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a符合题意。4“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答案】c考点:宋明理学。本题较简单,根据材料中“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可以判断出这一主张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思想。故选c。这是宋明之际宋明理学的主张,排除a;bd项均是理学家,但是提出材料中该主张的是朱熹。5“误人才,败天下事”“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是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对古代中国某思想的评价。颜元评价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 d.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答案】c 考点:宋明理学。“谈心性”符合宋明理学崇尚空谈“义理”“心性”等特点,“临危一死报君王”符合理学讲究气节的特点。故选c项。6焚书何心隐论说到:“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主要反映了作者()。a遵循学以致用 b倡导婚姻自主 c挑战正统思想 d鼓吹专制集权【答案】c考点:明清进步思潮。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朝末期民主思想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了明朝思想家李贽对传统的儒家正统思想的批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7.下列思想家中,其哲学观点与王阳明的观点针锋相对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答案】d考点: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王阳明的哲学观点是什么。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王夫之认为理在气中,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王夫之的观点与王守仁的观点是相对的。8.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价值观,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a.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答案】a考点:明清进步思潮。明朝中后期, 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提倡经世致用的 实学思潮。故选 a 项。 9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答案】b考点:阳明心学。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所说的言论实际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主观感受;选项a的观点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强调主观感受,所以二者极其相似,正确答案为a;其余选项与此不同,所以排除。 10从公元前5世纪到18世纪,西方经历了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三次运动始终贯穿的主题思想是()a人文主义 b资本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答案】a考点:人文主义。智者运动是人文主义的起源,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的复苏,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的高潮。 11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a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 b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c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 d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答案】a考点:中外文学。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西游记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两者都处于东西方封建社会走向腐朽、衰落的时期,都要求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b 不对,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是明清时期顾炎武等思想家的主张;c不对,这符合十日谈;d不对,这是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12南宋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针盘”在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加速了文化进程c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工业革命【答案】c考点:四大发明。题干反映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传入欧洲后为航海家进行远洋航行,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ab与印刷术、造纸术有关;d不符合史实。13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c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答案】a考点:古代的科技。从材料信息看,当时的人们以学习为荣,不学习为耻,说明当时学习风气浓厚。为这种浓厚学风提供技术条件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注意问题的关键词是“技术条件”。14“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这是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列作品与白居易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诗经国风楚辞离骚杜甫石壕吏李白将进酒a b c d【答案】b考点:古代的文学。白居易的诗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属于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与之类似的 是诗经国风和杜甫的石壕吏 ,而楚辞离骚和李白的将进酒是典型的浪漫 主义风格15.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启蒙运动相比,其相同之处包括()初兴之时都极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运动中其思想主流都发生了变化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a b c d【答案】b考点: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为主流,后期出现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变化。而欧洲启蒙运动则没有发生这种本质变化。因此项排除,故选b。16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a原始岩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答案】c考点:古代的绘画。题干中的“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正是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强调把自身的精神压迫注入到画中,山水是文人们常取的题材。有很多山水画是文人画,但也有很多山水画不属于文人画的范畴。17.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a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解答本题注意时间限定17 世纪,而 b、c、d 三项则发生在 18世纪20世纪之间,不属于该时间范围。经典力学是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建立的标志,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而自然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8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答案】a考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意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理论指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论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说。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打破了神学的禁锢,但它只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其提出并不能说封建神学退出舞台。故选a项19冯如是“中国航空之父”,1909年9月21日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 “冯如1号” a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c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发电机的发明【答案】b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创制,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动力不足的问题,进而推动了包括飞机在内的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和发明。20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注目世界 d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答案】 d考点:新思潮的萌发。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的理解能力。a、b、c、d四项都是新思想的具体表现,但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其思想核心是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选d。21.“他虽然不懂外语,却注意采访夷情,派人专门收集外国人在澳门出版的报纸书刊,并把懂英文的人招入钦差行辕,进行被当时顽固派认为是大逆不道的翻译工作。”“他”( )a.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b.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c.最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d.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答案】a考点:开眼看世界思潮。题干信息是“采访夷情” “钦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 “翻译”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编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题干材料中的“他”是指林则徐。故选 a 项。22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答案】d考点:早期维新思潮。从材料信息“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可以看出,郭嵩焘认识到了西方强盛的根源在于其政治制度。解答本题要注意对材料信息的应用,不要一看到其洋务派,就匆忙判断答案。该材料也说明郭嵩焘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洋务派的历史局限性。23某清朝官员召见某学者时,指出:“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轻易更改。”但该学者反驳指出:“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遗留的土地与人民,如果土地被占领,人民成了西方列强的奴隶,那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a鸦片战争后,士绅主张学习西方器物b英法联军入侵后,士人主张鸦片合法化c中日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d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变法维新【答案】d考点:维新思潮。题干材料中的争执主要在于要不要变法,因此这是甲午战后士人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故选d。因此从时间上判断,ab项错误,因为二者都是在甲午之后;c项错误,甲午战后知识分子主张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共和制。24“近代文明之特征,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这表明陈独秀()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答案】b考点:新文化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说明陈独秀推崇西方“人权说和生物进化论”,即民主和科学思想,答案选b,a c d三项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主张,但材料中并未体现。25.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答案】c考点:西学东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中国近代思想领域出现的批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要求不断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归根结底是此时的中国社会正处在重大变革和社会转型中。二、材料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得当之处);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二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材料三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说明儒家思想正处于怎样的处境?(6分)(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李贽的“悲观”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6分)【答案】(1)朱熹认为孔子的思想言论是不可变更的(2分),李贽却认为不能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2分)。这种不同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怀疑和动摇(2分)。(2)政治上: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分)。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工商业者成为重要力量(2分)。思想上:明朝晚期,科举制度使思想界因循守旧;理学家鼓吹的理论具有虚伪性,导致知识分子逆反(2分)。考点:宋明理学与明清进步思潮。(1)从材料“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可以看出朱熹认为孔子的主张是不能变更的,但是李贽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否定孔子作为是非的标准。(3)回答此题首先要对李贽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主要思想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形成李贽思想的背景。他处于明清之际,即封建社会末期,他挑战权威、否定“天理”,追求个性自由,这与文艺复兴的追求个性自由相似。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十日谈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1)材料一中“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反映了什么思想?(2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2分)(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4)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6分)【答案】(1)材料一通过这则故事说明了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体现了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2分)。核心内容:注重人的感受、强调人性、人的尊严,肯定与尊重人的价值(2分)。(2)信仰得救,因信称义(2分)。(3)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分);都抨击教会、教皇、抨击中世纪的神学统治(2分)。关系:继承与发展(2分)。说明: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冲击了神学的束缚(2分);宗教改革进一步宣传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2分)。考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材料一中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人的天性是无法阻挡的,同样,追求现世的幸福也是人的本能。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2)此题比较简单,马丁路德的思想概括为因信称义,信仰得救。(3)材料二是文艺复兴的代表,材料三是宗教改革运动的思想表现,相同之处就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即人文主义。从时间和影响范围上看,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文艺复兴主要影响的是上层社会测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则影响了整个社会。28.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云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招聘高层次人才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斑羚飞渡教学课件
- 舰艇枪炮教学课件
- 文库发布:将相和课件
- 课桌主题班会课件
- 整式加减说课课件
- 六年级单音节字教学课件
- 乡思李觏教学课件
- 明年酒类活动方案
- 新春购车活动方案
- 给搅拌站送石子合同范本
- 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考试历年真题集锦带答案
- 法律基础(第4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仓管应聘求职简历表格
-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学霸夺冠解密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房屋加固工程监理规划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von frey丝K值表完整版
- SAP月结年结用户手册精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碳达峰和“碳中和”环境知识科普宣传PPT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