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略论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及应用摘要:移情能力是人类特能力,是人际交流的;文化移情能力是进 行国际间交流的前提。国际间交流的频繁,国与国间的紧密,对文化移情 能力的认识和培养也愈加。本文从移情的定义的由来入手,论述了移情能力的特点、影 响文化移情能力的因素和移情能力的途径,并国内对 文化移情能力的指出其在教学领域中有价值的领域。关键词:文化移情;制约因素;途径;前景 一、文化移情的定义及来源英文中的“empathy”(移情)来源于德语“einfhlung” (设想),运用于十九世 纪后期的德国美学领域,后来被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theodore lipps)发展到人际交流 领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移情首次学术理念被引介到,之后被运用到美学、哲 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并掀起了一阵从心理学视角评析文学作品的波澜。近年来英 语教育的和对语言本质认识的变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逐渐引起了英语教育 界的,而文化移情能力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布鲁诺指出,移情既是交际能 力的元素,又是地跨文化交际的要素。移情概念从美学领域跨越到其它诸如认知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众多领域,从 不同视角探究它的内涵,其意义多样。布鲁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的感 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它是代替性的,目的是“我”和“你”的性。移情 还指以同步或“合拍”的感知和彼此的生活节奏。顾嘉祖:“移情界定应分为 两个:知觉技能和交际技能。移情指察觉和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而且还包 括对他人情感和情绪状态的反馈和反应,两都不可偏废。” “ 深 刻的见解。通俗的说,文化移情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不同文化之间沟 通而的心理体验,感情位移,认知转换,即有意识的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 心理束缚,站在另文化模式中思维的心理倾向。”二、移情能力的特点,移情如同人类的五种感觉,是人类固和区别于动物特能力。第 二,移情是社会。人类区别于哺乳动物的属性是其社会性。跨越自我 中心视角的能力和意愿是人类社会能力的主要组成。移情在维持和发展社会关系上 至关的作用。在社会交往中那些试图跨越自我的世界,理解他人感受的个体将得更 加友善和体贴,会受到欢迎。交际中合作的和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会交际行 为更容易。,移情是可以特定训练发展和的心智技巧。“文化移情既 要put yourself into someone elses shoes ,又要understand how ones posit ion looks from the other fellows shoes ”实质是体察他人的感受和经历。虽 然 哪些情感体验可以何种手段,里详尽的探讨,然而,某些情感体验可 以特定训练的实事是毋庸置疑的。三、文化移情能力的因素文化移情能力在程度上跨文化交际能力。对移情在交际中的和作 用有待细致考察,文化移情能力对交际的制约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移情能力 是人综合素质的一,就固有及后天的因素。人是社会动物,决定移情能力 的因素大多是在后期社会化(secondary socialization)过程中起作用的。,以交际主体为中心的程度越高文化移情能力越低。假如主体将大精力于 关注自身的感情和,就无法地注意交际客体的情感和,并反 馈。,过分夸大客体的特性,将其视为总体特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一叶障目,限制文化移情能力。,对性别,特定种族或文化的固定型式的成见 文化移情的绊脚石。比如所有美国人都热情富有,英国人都保守缄默,德国人都严肃刻 板,日本人都穷兵黩武。无视和社会团体中个体的差异。,交际客体的防范行 为有助于文化移情。假如交际主体对交际客体的信息断然,随意地评价和判断,交 际客体出于自尊和面子的考虑,就不愿意更详尽的信息。移情需要双方的努力,当 彼此间都以平等坦诚的心灵交际时,移情能力才被激发到最大程度,交际最。交际 客体怀有防范心理,自身体察对方的情感,充足的信息,交际主体的 移情能力也将被抑制,交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下一页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际将恶性循环。第五,教条主义阻碍移情能力的因素 。教条主义者怀疑他人所言的性,对所的问题,已有既定的观点先入为主,不容辩 驳。怀疑,会让交际者感到不被信任,压抑其交流欲望,抑制移情能力的发展。第 六,理解的动力和求知欲,移情能力降低。地缘的关系,人们总是对周围的人 物和事件更为。试想听说的朋友出车祸受伤但不严比听说在印度有上万饱 受洪涝之苦还要强烈。四、文化移情能力的途径培养移情能力,不应该期望看到立竿见影的。移情能力的和知识技能 能力的一样需要集腋成裘的耐力和在实践中锤炼的勇气。文化移情是在不同文化大 环境下成长个体之间的交流中的,需要交际者跨越本民族文化立场的界限,并理解 存 在的差异,是艰辛的过程。,笔者文化移情能力的,不有绝 对的途径,有前提条件,通常难以控制或难以在短期内。包括交际者的内在条 件如个人性格,心理素质。外在条件如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人文环境等。但笼统来讲,可 以培养和移情能力。,注意交际者的情感表达。表达情感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是移情能力的保 证,是信息加工的材料和解读他人心理状况的窗口,对其解读,才能体察交际者的 情绪状态。然而,对交际者关注是的,这可以将注意力转移 到对情况的关注,注意力在交际者和现时情景之间转换来解决。,交际者要地表达彼此的立场和观点。文化移情能力在交际者彼此激发下 或抑制。让一方感觉到另一方诚恳或表达保留和顾虑,就会引起防范心理 ,动力更详尽的信息,限制文化移情能力。,熟悉交际者所处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文化规约和价值观上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 中沟通障碍的根源。并客观对待不同民族和地域上的文化差异,就能够找到打开交际中 瓶颈问题的钥匙。比如受欧洲传统文化,绝大多数欧美人是固定的、连续的、 的、可度量的,习惯于制定的表,提前安排行程,甚至安排了几年 以后的日程。制定表的,在亚洲并流行。东方人受道教思想 事态出于之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渗透,。过于机 械地安排未免徒劳,往往计划快。办法将的事件安排在固定的里 。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洲的纳瓦右(navajo)和优不咯(pueblo)印第安人就完全不会理解这 种的,在看来即时的才是现实的,未来几乎现实意义或者说不确 定,也不会把事件安排在未来。,克服文化定型的消极。将个体的特点过分夸大到整个群体的范围,或者把 群体的特征不加条件地映射到所有个体上面是定型的消极的根源,其的原 因。交际时问题对待,情况单独,万万“一视同仁”。第五,区分自我和异己的文化倾向,摆脱固有文化习惯的束缚。站在对方文化立场上 看待问题,前提条件是对和他人的文化都熟悉并且清楚之间的异同,才能换位 思考。五、近期文化移情能力的及前景笔者在学术期刊网上输入“文化移情”关键字,搜索到2001到2007七年间发表 于核心期刊上的文化移情的文章三篇,在博硕论文网上搜索到两篇硕士论文。它们 可以代表近年来在文化移情领域的。“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高永晨,2005)了文化移情能 力在交际中的价值和意义,概况地论述了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 适度原则”(高永晨,2003)详细论述了文化移情的两,知觉移情和交际移情的适 度性,文化移情适度原则的前提。“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移情作用刍议”(潘为民, 钱妮娜,2006)探讨翻译移情的性和必要性,确立译者在翻译移情中的主体地位;分析 移情过程中译者无法隐形的原因,试图对译者的主体作用了“度”的限定;指出翻译中 的审美移情是作者、作品、译者、读者四的有机。前两篇文章对文化移情的理论了细致地,对如何文化移情能 力探讨较少。文化移情毕竟是在交际中的,交际主体是人,如何个体的能力和 如何对文化移情能力教学应该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非常和,需 要反复实验,论证和更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然而却意义重大。篇文章视角比 较独特而且很有意义,文化移情能力既能运用到现时的交流中也可以在文本语篇中有作 用,使开拓文化移情领域的道路明亮了。综上所述,今后的文化移情应该更倾向于交际者移情能力的策略和对它的 教学工作,从而交际者的文化移情能力,教学质量。在实验和实践中验证结论 ,新的设想。将文化移情的和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理论起来,从不同 视角同一问题,努力拓宽文化移情的应用领域。前文提到的两个问题,何种手 段移情能力和移情在交际中的和作用有待的。注释:顾家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秘文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20. 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参考文献: 1bj. broome, “building shared meaning: implications of a relational approach to empathy for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0(1991),2352davis, mark, h. empath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boulderm. colo: westview press,1996.3edward t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 n.y.: anchor books, 19734larry a.samovar, richard e. porter,lisa a.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 ltures, us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5jones, robert.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empathy: a personal perspective d. london: universityof east london, 2005.6高永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殡仪服务职业认证考试面试要点及模拟题集
- 桃花心木课件教学
- 公务员应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艺术设计领域招聘考试试题预测及备考策略
- 2025年国家历史局选拔考试复习题目与答案详解
- 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最佳
- 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扶贫
- 莫言小说中的民俗元素呈现及其意义
- 2025年环境科学与管理专业高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矿山基金管理办法
- 肥料登记证授权合同范本
- 工业厂房租赁管理办法
- 辽宁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 肺癌免疫治疗病例分享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清华大学
- 2025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5年国考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财务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容膜片真空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