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 词义一、词义的性质词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内容。如“人”的意义就是“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高等动物。”词义的性质有多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为客观性、模糊性、概括性和民族性。1、客观性词义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客观存在是词义形成的基础,所以词义具有客观性。如:“雪”的词义是“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零度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现代汉语词典)“雪”的词义内容中的颜色、形状、形成原理等无不是由其客观存在的特点概括而来。即使是一些以虚幻的事物、现象为基础形成的词义依然有其客观性。如“仙人”,是“神话和童话里指长生不老并且有种种神通的人”。(现代汉语词典)虽然客观世界并不真正存在该类人,但这也只能说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虚幻、错误反映的结果,当时造词时在人们的认知世界里“仙人”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来看待。所以无论是建立在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还是歪曲反映基础上的词义,都毫无疑问地具备客观性特征。2、 概括性词义一般是对某一类客观对象的反映,在反映的过程中它要舍弃同类客观对象中不同个体的具体特征,从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如“树”,客观世界中存在各种不同种类的树,它们的形状、颜色、高矮等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具体特征,但是“树”的词义却不能容纳所有的具体特征,而只能从中提炼出共同的本质特征:“木本植物的通称”。正是因为这种概括性,词义才能涵盖其外延范围内的每一个个体事物。即使是专有名词也不例外。如“黄河”(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专指一条河流,但它的意义却概括了黄河的发源、流域、水质、水量等各个方面不同的特点以及黄河的历史、现状等情况,所以“黄河”的词义依然是概括的。语言中所有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特点。3、 民族性另外,对某一事物不同的语言所用的词可以不同,就是说词义概括的对象可以不同 ,由此就产生了词义的民族性的特点。例如汉语里用“姐姐”“妹妹”表示同一父母所生的女儿,而英语里只用sister表示姐姐或妹妹(英语里用elder sister表示“姐姐”, 用younger sister表示“妹妹”);又如汉语里的“朋友”一词,指彼此有交情的人,也指恋爱的对象,它的词义与英语里的friend(朋友、支持者、同胞)也并不完全相当。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着于理性意义上显示人们肯定或否定的主观态度、主观感情的色彩意义方面 也 可以显示出民族性。例如,“象”这种动物,在中国和东南 亚国家,它是吉祥如意的人人喜爱的动物,而在欧美国家,人们则认为它是蠢笨的动物。由于人们对“象”的主观态度、感情色彩的不同,因此,我国生产的一种“白象”牌电池在东南亚一带就很受欢迎,十分畅销,而在欧美市场上则无人问津(因为谁也不愿意把有蠢笨动物商标的“白象”电池带回家)。 4、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主要指词义的界限不清楚。如“上午、中午、下午”即是。有时即使是明确内涵的事物,在实际应用中仍不免模糊。例如:词义的模糊性源于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和人们思维的模糊性。模糊语言、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均是由此而来。模糊与精确相对而言,互为前提。5、 社会性 一个词的意义,不是由个别人任意规定的,而是人们在长期的交际过程中共同确定下来的。也就是说,一个词的语音形式和它所表示的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社会全体成员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而一旦约定俗成以后,任何人都无法随意改变,人们必须按照全社会成员所确定的词义去理解和使用,这正是词义的社会性的显著表现。二、词义的构成 词义的内容由词汇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三个部分组成。(1) 词汇意义词汇意义是词所表示的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及其关系的意义。因为词汇意义是与概念相对应的部分,所以也称概念意义。例如“日食”的词汇意义是指“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被月球挡住,不能射到地球上来,这种现象叫日食。太阳全部被月球挡住时叫日全食,部分被挡住时叫日偏食,中央部分被挡住时叫日环食。日食都发生在农历初一。”(现代汉语词典)可见,词汇意义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性质、特征、功能等进行概括、抽象地描绘、解释等而形成的一种意义内容。它既规定了主体反映客观存在形成的意义内涵,同时也划定了词所对应的客观存在的外延。“日食”的意义只体现了“日食”现象的内涵,涵盖该现象的外延,不能包括“月蚀”等任何其他现象。可以说词汇意义属于规定客观对象自身而区别其他的一种意义内容。(2) 色彩意义色彩意义是词所表示的某种倾向或情调的意义。因色彩意义是概括反映客观对象的次要属性而形成,所以又称之为附属意义。因具有相当突出的修辞价值,所以又称之为修辞意义。如:“赖皮”具有憎恶的贬义感情色彩,“大跃进”具有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时代色彩。色彩意义自身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依存于词汇意义存在,具体地说,一部分色彩意义渗透于词汇意义之中,如“赖皮”;一部分色彩意义依附于词汇意义之上,如“大跃进”。对客观对象不同侧面的次要属性的概括性形成了色彩意义的不同类聚。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风格色彩、时代色彩、外来色彩、地方色彩、民族色彩等。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色彩类聚:1、感情色彩2、形象色彩3、语体色彩4、风格色彩1、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感情色彩除传统所认定的褒义、贬义等类型之外,还应有恐怖、喜悦、痛苦、悲凉等情感类型。如“英明”“英雄”等词含褒义感情色彩;“奸臣”“腐败”等词含贬义感情色彩;“骷髅”“僵尸”含恐怖感情色彩;“成功”“捷报”等含喜悦感情色彩;“失败”“失恋”等含痛苦感情色彩;“秋风”“落叶”含悲凉感情色彩,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不能体现特殊情感倾向的中性感情色彩,如“山”“水”“跑”“走”等。总之,人类情感类型有多么丰富,词义中的感情色彩就有多么丰富。其中有些词义可能一词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情色彩,如“艾滋病”既有憎恶的贬义感情色彩,又同时具有恐怖感情色彩。2、形象色彩词义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这就是词的形象色彩。视觉形象:丹顶鹤 金钱豹 狮头鹅 鸭嘴兽 奶头山 鸡冠花 卷心菜听觉形象:笑哈哈 轰隆、哗啦、啧啧、喔喔 嗅觉形象:香喷喷 臭烘烘 辣丝丝 舔滋滋 淡乎乎动感形象:晃荡 摇曳 抽噎 哆嗦形象色彩的功用:使对象具体明了。比较:大红、深红、浅红桃红、玫瑰红、石榴红使语句表达形象真切,使语句富于变化。形象色彩是词义中能引起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形象联想的那部分内容。词的形象色彩,以视觉形象的居多。如“鸡冠花”可以引导主体联想到一种状如鸡冠的花的形象,“蛇行”可以在主体的形象思维中再现像蛇一样爬行的动作样态,该类词的词义中都是带有形象色彩这一部分意义内容的。形象色彩的形成要取决于多方面的要素,如此所标记的客观事物必须是具象的事物而不能是抽象事物;造词所采取的方式要倾向于比喻、借代、说明等;同时还要依靠主体的感官联想,这样单纯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就未必具有形象色彩,如“树”“鸟”“桌子”“大海”等就没有形象色彩。由于主体的感官联想涉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那么形象色彩自然也不局限于视觉形象,而是由多种形象感构成。如“麦浪”“雪白”含视觉形象感;“扑通”“哗啦”含听觉形象感;“臭烘烘”“香喷喷”含嗅觉形象感等等。总之,形象色彩可以营造形象、生动的语言风格,特别富有修辞价值,从而常常被应用于文艺语体中。3、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词的语体倾向、特征、烙印。它是由词经常出现的语体久而久之赋予的。语体一般情况下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可以进一步再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同样的,词的语体色彩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区分。如“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旖旎”“摇曳”带有文艺语体色彩;“法人”“井喷”带有科技语体色彩;“体制”“改革”具有政论语体色彩;“此致”“为荷”等含有公文语体色彩。4、风格色彩风格色彩是词义中所体现的某种格调、韵味。如“邂逅”“至尊”等词显示出典雅的风格;“妈妈”“胖乎乎”等词则显得通俗;“母亲”“书本”反映的是庄重;“婀娜”“袅袅”则透出一种藻丽的意味。风格色彩的形成与词的来源、词所经常进入的语体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来自于古代汉语的文言词往往典雅,来自于当代口语语体的词往往通俗,而在现代书面语中经常运用的现代书面语词往往庄重,文艺语体色彩的词则与藻丽的风格色彩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情形都表明风格色彩与语体色彩有着某种程度的对应性,所以有人也将两种色彩类型合而为一。色彩意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意义类型,这不仅表现为类聚繁多,而且表现为一词甚至一义可以兼有多种色彩类聚。如“红卫兵”,既有时代色彩,还有感情色彩,另外还有民族色彩。没有特定倾向、韵味的词义,依然可以看作是一种中性色彩,这样,色彩意义就可以理解为所有词的意义必备的一部分内容。(3) 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词的表示语法特点和语法作用的意义。如对“报纸”“黑板”的语法特点加以概括可以得出“名词”的语法意义;对该类词的语法作用进行概括可以得出“主语”“宾语”等的语法意义。由此可见,语法意义是一种概括性更强、概括程度更高的意义类型。因为语言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 《4.3 维权行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2025年全国起重机操作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核心素养驱动说课稿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酶与ATP及物质运输(原卷版)
- 乡愁题目分析及解析答案
- 2025护肤品采购与销售合同
- 2025合同文件是否应作为合同及组成部分
- 物业安全试题库及答案
- 物权法原来题库及答案
- 光伏安装工程劳务合同
- 2025年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药品知识科普试题(附答案)
- 2025《煤矿安全规程》新旧对照专题培训
- 完整解读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PPT课件
- 《文殊真实名经》
- 幼儿各年龄段发展评估指南
- 湖北松滋刘家场地区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 浙江省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建议(试行)
- API7-1旋转钻柱构件规范(中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