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pdf_第1页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pdf_第2页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pdf_第3页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翻译理论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杭州大学外语 系 杨士少卓 日前我们国内在论述西方现代翻译理论流派时 总要提及其研究领域中的突出代表人物 奈达 E ugen e A Nida 奈达的翻译理论 比如关于 动态对等 dyn am ie equ iv a l e n ee 的学说 尤为国内译论者所乐道 相比之 下 另一位杰出的翻译理论家彼得 纽马克 P e t e r N e wm a r k 的影响则不大 其实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西方现代翻译理论流派中也可称 独树一帜 在 翻译探索 一文中 作者把翻译分成 交际翻译和语义 翻译 两 种方法 从语 言的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 探讨了达到不同 对等 的翻译方法 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思想 新途径 奈达曾就纽马克的这一学说评价道 彼得 纽马克的主要贡献是 他详细地分析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 译这两种翻译方法 语义翻译是把重点放在原文的语义内容上 而交际翻译则是把重点放在读者的理论 和反应上 纽马克教授考虑到原文各种不 同的类型 这一区分就显得更加恰当了 到底什么是语义翻译 什么是交际翻译 它们在翻译中的作用如何 本文试就这些问题 作简略的阐述 根据纽马克的解释 交际翻译试图使读者阅读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尽 可能接近阅读原作的 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而语义翻译则力争表现原文确切的语义 译文应 尽可能接近原文的词汇 结构和 语法结构 从理论上讲 这两种翻译法有很大的差别 交际翻译注重译文读者对 象 在进行这种翻译 时 译者要考虑到 读者希望读的是地道的译文 流畅 自然 易懂而 不晦涩 大量外来的成 份都转化入本民族文化和语言中去了 采用交际翻译 并不 意味着译者就不重视原文 的 形 式 更重 要的是 为了使译文合乎译语规范 就要求译者完全摆脱原文形式的约束 把一切 不合译文读者口味的异样表达法统统改变成地道的译语表达法 而不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 难 译者根据译文语言文化和读者所能接受的最大范围 替换原文形象 转换修辞手法 例 如 把 a s po o a a hureh 咖 u se 换译成 一 贫如洗 否则汉语读者无法理解何以 会 穷得象教堂里 的老鼠 语义翻译则把表达的内容限制在原文文化范围内 不允许对原文中富有民族文化色彩的 概念加以改变 语义翻译为了表现出原作者的思维过程 t h o u ght 一pro c ess 力求 保留 原 作者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语义翻译注重词 句的语义分析 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 为接近 人们会问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又有何差别呢 它们二者的一个根本差别在于 交际翻 峥 译尤其注重话语所指的要旨 fo rc e 而 不是内容 这在翻译某些惯用 语 id i o ma t1 C e l p ressio ns 的时候表现尤为突出 有例为证 德语Bis si e r H un d和I法语Chie n m亡eha nt 只 能用交际翻译来译 即B ew a r o o f th e do gl这样的翻译既表达了原文的要 旨 也符合英语 语言约定俗成的表达规则 反之 如采用语义 翻译 上 面那个表达法的英译则可能译成d眼 th a t b it e s或sav ag e do g 虽然译语语言形式对等 但它们不符合英语祈使句句法 不符 合 英语民族的习惯 思 维 显得别扭 再比如 英语的 wet P a in t 应译成 油漆未干 这才达到语用对等 才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法 如果照字而译成 湿的漆 就与原语要表 达的要 旨相去甚远 由此看来 翻译这类文字采用什么样的译法大有讲究 一般说来 用交际翻译译出的作品显得更流畅 简洁 更符合习惯表达法 适应 于某一 特定的语域 但容易出现缺译 u n de rt r a n s l a t i o n 这主要是因为译文重在传神达念 而 忽略了译文与原文的词句对等 语义翻译则显得更复杂 麻烦 详细 具体 由于强调语义 分析 力求再现 原文 词句结构 所以容易出现超译 o vo r七r anslatio n 纽 马克列举了不 少例子 指出在语 义翻译中 译者必须抓住原文的词句 搭配 结构乃至 强调语势 亦步亦 趋地翻译 这样才能全面地保持原文的语义及表达形式 纽 马克主张不 应把交际翻译和语义 翻译弧立起来看待 而应结合在一起 在翻译一篇文章时 常常是二者并用 没有绝对地 只 用一种 只是其中一种可能会多用到或少用到而已 纽马克还认为 采用语义翻译译出来的作品 总是要 逊色于原著 因为语义翻 译既然想要 保持原著的一切东西 做到细大不捐 就难免顾此失彼 生搬硬套 反之 川交际翻译译出 的作品则会比原著要好 在交际翻 译中 译者总是想法去发挥译文优势 使译文质量超过原 文 如果 原文逻辑不顺 文体臃肿 意思含混 出现 重复 赘词 岐义 使用 土话 粗俗语 等现象 译者都有权加以改进 替换 更改 译者还有权订正错误和遗漏 但一般要在注解 中说明 这类修正改进 工作在语义翻译中是 不允许出 现的 虽然交际翻译强 调从读者的理 解和反应出发 使译文趋于流畅 明白 更符合译文语言习惯 但并不意味 漪译者可以背着 原文自由发挥一气 交际翻译同样要受原文内容 形式 结构和词句的制约 只是 交际翻 译 更善于发挥译文的语言表达功能 使人读起来不象在读译文 P 5 2 显 得 流畅自然 纽 马克还提出 从文体上讲 各种不 同类型的啄文在翻译中也应采用不 同的翻译法 他 认为 大多数原 文需用交际翻译法来译 如大部分的非文学文章 新闻 知识性文章和书籍 教科书 报告 科技文献 公务信函 宣传 广告 公告 通俗小说等 这 类艺术性一般的 原文在一 百多年前是不必要 翻译的 有些甚 至都 还没有出现 另一方面 若作者或讲话者所 使用的特定语言与其所表达的内容同等重要 那 么 原文的表达形式宜用语义翻译来译 不 管这类文章是哲学的 宗教的 政治的 科技的 还是文学方而的 一份重要的声明 其译 文应尽可能地接近原文的词 汇结构和语法结构 究竟译文 应怎样才称尽可能地接近 原 文的 词 汇结构和语法 结构 纽马克列举了不少例子 其中有一例是这样的 原文 C a la Fr ane en 乙stp ass eu l e Elle n 德stp a seu l e Ell n绝st p a sse u le 有人把它用交际翻译译成 F orremem b e r th is Fr an e e d o e n t ta n d a l one she 15 not is olated 纽马克则建议用语义翻译泽成 Fo Fra neo is not a l on e S e is no t a l ono lshe 15not a l o ne 在这句里 除了法语 中的阴性定冠词l a无法移译外 其余都大致和原文相等 这就是纽 马克所说的接近原文的 词汇结构和 语法结构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学说是纽 马克对翻译理论的重大贡献 是交际学和语 义学在翻译 领域中的应用 纽马克认为 由于人们长期一直把语言当作交际的工 具 忽略了语言的内在 思维功能 所以也就导致把翻译仅当作一种纯粹的社会活动 P 62 而轻视了语 言的语 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在表达思想时密不可分的作用 所以纽 马克又从思维 言语和 翻译的关系 角度上指出 语义翻译象思维一样是建立在词 词组之 上 而交际翻译就象言语一样是以句 子为单位的 奈达认为 语言是一种多功能的交际工具 翻译就是交际 即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 为 了达到交际的效果 话语必须以接受者 听众 读者 为对象 奈达提出了 动态对等 或 灵活对等 的概念 即 最切近 原语信息的自然对等 根据这一原则 奈达觉得就应该 把 u g reetin g with a h o lyk is r 神圣地亲亲嘴 译成 g iv e o nea no ther a ho a 全tyha nd sha ke a l l aro un d 非常热情地互相握握手 纽马克对此 进行了批评 指出在一味迁 就译文读者的情况下 动态对等原则用得太滥了 原语的思维结构起了变化 原语特有的活 生生的修辞给扼杀了 鉴 于这种情况 纽马克强调 了语义翻译的重要性 指出译文不但要起 交际作用 更重要的是再现原文的丰富思想 包括特有的思维 过 程 th o ug h t 一 p r o ce s s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译出原文的本来面 目 再现原文固有的语义 因此 在翻译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 中的一句Shall1 e om pa r the e to a sum m er 5 day 就要径直把 a 夏天 的语义成分翻译出来 而不能因为目的语国家的夏天并不柔和可爱而转译成 春天 这种 词 汇范畴的对应间题也是语义 翻译所关切的 重视语义翻译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义结构 挖潜出其深层结构 保存原 作的措辞色彩 交际翻译则是对拘泥 于原文词句翻译的一大解放 它有利于发挥译文优势 从而从更高一个层次上再现原作的风格 然而 我们要意识到 这两种翻译法也有其不足之处 的 纽马克认为 在交际翻译中译者有权对原作的逻辑 文字 错误加以改动 我们则觉得 这似乎超越了翻译者的权限范围 纽马克所重视的语义翻译也是有局限性的 纽 马克强 调 在语义翻译中 译文应 尽可能地 接近原文的词 汇结构和语法结构 这在英法 英德翻译 中如果说还大致能办到的话 那么 把它运用到英汉翻译中则行不通 众所周知 英 法 德同属印欧语族的日尔曼 罗曼语系 它们之间的词 汇结构和语法结构可以说大致相等 社 会文化背景也相差不远 用语义翻译不太困难 事实上 纽马克在论证语义翻译所例举的 句子 也仅限于英 法 德三个语种 但把语义 翻译的这一要求加到英汉翻译中则应慎重考虑 这 在中外翻译史上早有了前车之鉴 究其原因 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在句法结构上有琅本质的区 别 英语的句法结构重形合 hy Po t ax i s 句子中各个成份 词 词组 短句 的结 合 都有适当的联 接词 c 立n ec衍v es 表达其相互的关系 所以结构形式上比较严谨 而汉语 的 句法结构往往用意合 pa ra t ax i s 的方法 句子中各个成分用意思贯串起来 没 有一定的 雄 联接词 因此结构较松驰 词句则比较简洁 由于这种形合与意合的区别 在翻译 时就要善 于摆脱英语原文形合的束缚 适 当地用意合的办法 才能使译文 流畅自如 通顺易懂 这就 是交际翻译法 的一大特色 有一些译文之所以形成翻译腔 生硬 累赘 估屈赞牙 就是由 于拘 泥于原文的形合结构 不能适当地使用意合法 因此在进行语 义翻 译时 要特 别注 意 但 把原文的 惯 用表达法 修辞尽 可能地译成汉语都是 必要 的 而 且多 数情况下 也是办得到的 如 armed t thete eth译成 武 装到于齿 C r o eo d il e 5 tears译成 鳄鱼 的 眼泪 都是 这 方 面的佳译 尽管语义翻 译和交际 翻译方 法不 同 乃至有时相互矛盾 但纽 马克认 为 衡量一篇翻译 作品的标准 始终 是准确 a c o u ae y 能够最大限度地 再现 原文的 意思 如何把交际 翻译和 语义翻译适用到翻译中去并取得最佳效果 在j 神者日明 运用之妙 存乎 一 心 参考书目 N ew mark P P Th e The o ryan d the C ra f o fT r anslation inL a n g u g e T eae h zn g an dLinguisti es 1 9 78 郭 建中 论西 方的 翻译 对等概念 中国翻译 8 6 5 劳 陇 形合与意合 翻 译通 讯 8 1 1 上接第100页 H 5 H orn by G u ide r o Pot te r ns A n dU age I n E n gl sh P 6c Joh n R u s ki n O ther s TheB r om M e r hant A n d O the r St r ie s P 127 张汉熙主编 A dv o 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