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 0 0 7 0 9 1 1 作者简介 丁小凤 1 9 6 3 女 安徽枞阳人 池州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 翻译教学 翻译目的论视域中的旅游翻译 丁小凤 安徽池州学院 安徽 池州2 4 7 0 0 0 摘要 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路 该理论为旅游翻译在宏观策略上指明了方向 还为译者顺利实施不同的翻译 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将旅游翻译置于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框架进行观照 探讨了旅游翻译中的翻译策略 以实现旅游文 本的功能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旅游翻译 翻译策略 旅游文本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b e g i n s w i t h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 t h es k o p o s t h e o r y T h e ni t d i s c u s s e s h o wt h es k o p o s t h e o r yi s a p p l i e di n t o u r i s t t r a n s l a t i o nt e x t s T h e p a p e r a l s op u t s f o r w a r dt h e i d e a o f s o m e t r a n s l a t i o ns t r a t e g i e s i nt h e p r o c e s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n gt o u r i s t t e x t s i n o r d e r t op r o d u c e t h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 e f f e c t K e y w o r d s s k o p o s t h e o r y t o u r i s t o r i e n t e dt r a n s l a t i o n t r a n s l a t i o ns t r a t e g i e s t o u r i s t t e x t s 我们传统译论大多偏重文学翻译 讨论的都是 如何使文学翻译尽可能做到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 的完美统一 如何体现文学原著的文学艺术价值和 语言艺术美感 而对内容繁杂 形式多样 目的不一 的应用文体翻译很少论及 然而诞生于2 0世纪7 0 年代的以威米尔为代表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是 西方翻译理论中一个颇有影响的流派 该理论以其 对等值观念的质疑 对译文功能的重视 对翻译目 的的强调 对翻译的重新定义 对翻译行为参与者 发起人 译者 使用者 译文接受者 和翻译过程发 生的环境条件 时间 地点 媒介 的关照以及对原 文与译文关系的阐述 动摇了 原文至上 的传统翻 译观念 把翻译从原语的奴役中解放出来 扩大了 翻译研究的范围 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路 该理论 为旅游翻译在宏观策略上指明了方向 还为译者顺 利实施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理据 我们不妨 将旅游翻译置于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框架进行观照 探讨旅游翻译中的翻译策略 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 规律和特征来 以实现旅游文本的传递信息和诱导 行动的功能 1翻译目的论的理论理据 翻译研究中的目的论是指德国翻译理论家威 米尔和诺德等提出来的s k o p s o t h e o r i e 是一个与哲 学上的目的论截然不同的概念 翻译目的论认为 任何形式的翻译活动 包括 口译 都是一种行为 而任何一种行为都有一个目 的 V e r m e e r 1 9 9 7 1 2 由于翻译是通过某种符号 进行的 是由符号的发出者 有意识地发出并传递 给另一个中介而符号的接受者 因此这是一种交际 行为 再加上翻译行为发生的场景始终根随于一定 的文化之中 任何特定场景或口头 非口头要素的 评价 都取决于共在特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所以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归纳起来 所谓翻 译 就是 在国内语场景 目的语接受者的及目的语 交际情景中文本 服务于一定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 为 No r d 2 0 0 1 1 2 在翻译目的论中 翻译必须满足三个准则 目 的准则 连贯准则 和忠信准则 所谓目的准则 就 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 过程 结果和方法 一般说来 翻译的目的由翻译过 程的发起者决定 通常 发起者会给出需要译文的 原因 译文的接受者是谁 译文的使用环境如何 以 及译文要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等细节 所有这些形成 翻译的要求 t r a n s l a t i o nb r i e f 译者根据翻译的要 求决定翻译的目的 译者的翻译目的可能跟发起人 的目的相同 也可能不同 连贯准则指的是译文必 须符合语内连贯 i n t r a t e x t u a l c o h e r e n c e 的要求 也 就是说 译文的接受者应该能够理解译文 译文在 其介入交际环境和文化中能够为人理解 忠信 f i d e l i t y 准则是指译语与对应的原语之中存在的关 联 威米尔称为 语际连贯 i n t e r t e x t u a l c o h e r e n c e 语际连贯有一个度的变化 当连贯程度最 大时 译文就是对原语最为忠实的复制 祝朝伟 2 0 0 5 8 8 在三个准则中 目的准则是目的论的核心 在 威米尔看来 任何翻译的最高准则都是目的准则 翻译行为最终由翻译目的来决定 所以在翻译过程 翻译目的论视域中的旅游翻译 丁小凤 池州学院 外语系 安徽 池州2 4 7 0 0 0 摘要 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路 该理论为旅游翻译在宏观策略上指明了方向 还为译者顺利实施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 论依据 本文将旅游翻译置于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框架进行观照 探讨了旅游翻译中的翻译策略 以实现旅游文本的功能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旅游翻译 翻译策略 旅游文本 中图分类号 H 1 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1 1 0 2 2 0 0 8 0 1 0 0 8 0 0 5 2 0 0 8年2月 第2 2卷 第1期 F e b 2 0 0 8V o l 2 2N o 1J o u r n a l o f C h i z h o u C o l l e g e 第1期 中 译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 可以不择手段 只要目的达到了 任何手段都是可行的 对此 威米 尔这样解释 每一个文本的产生都服务于一个既 定的目的 因此 目的原则应该这样解读 翻译 阐 释 说话或写作应该使你的文本 或翻译 在其应用 的情景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使该文本 或翻译 的使 用者以能够发挥其功能的方式使用它 H a n s J V e r m e e r 1 9 8 9 2 0 在目的论目的准则的参照下 翻 译中的诸多要素 如译者的作用 接受者的角色以 及原语文本的地位等都是这一新的理论视角中出 现了新的意义 这些理论参数放入旅游翻译 可以 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 为我们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 和方法提供了理论理据 2旅游翻译文本的功能 旅游翻译文本体裁形式灵活多样 内容驳杂 它包括旅游景点介绍 旅游宣传广告 民俗风情画 册 古迹 楹联解说等 其中以景介翻译最具旅游文 体特色 也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贾文波先 生把旅游资料文本分为两个功能 传递信息和诱导 行动 因而其语言表达必须准确 通俗 明了 富有 吸引力能雅俗共赏 利于不同层次读者的接受 诺德指出 体裁常规 规约 是交际活动标准化 的结果 当某种文本在某种情况下重复使用 其功 能或多或少相同 这种文本就获得了常规形式 这 些形式有时会上升为社会规范 因此 语篇体裁常 规和规范在文本制作和文本接受两方面都发挥着 重要作用 No r d 2 0 0 1 5 3 由此可见 文本的 体裁 常规 在翻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旅游翻译中 译者必须关照译文读者的心理 感受和审美情趣 使文本形式与这些体裁规范一 致 在译文中尽量使用他们所熟悉的语言表达形 式 旅游翻译注重的不是原文与译文间的语言形式 的对应 而是信息内容和文体功能的对等 它的功 能目的就是要引起读者的游兴 最大限度地获得旅 游产品的预期效果 根据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观点 旅游翻译应注重 突出译文的 呼唤 功能 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 用 符合译文规范和文化标准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原文 意义 使译文尽可能取得近似原文的读者效应 要 实现这一目的 其文本形式通常要顺应目的语文化 在文本类型 风格 语域和体式等方面的标准和规 范 使读者在阅读译文时 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在 读一篇译文 No r d 2 0 0 1 5 2 贾文波教授也认为 旅游翻译中的译文读意应该在一种在内容上能准 确传达原文信息和功能 形式上符合译语规范和文 化标准 能被译语读者普遍接受的语言 也就是说 译文语言能雅俗共赏 译出来的东西若不能被广大 译文读者接受 不能取得与原文功能相似的读者反 应 就意味着整个翻译活动的失败 为了有效实现旅游翻译的 祈求 功能 a p p e l l a t i v e 诺德认为 对文本中某些阻碍这一切能实现 的信息内容只能 适当改写 No r d 2 0 0 1 7 1 若 原文内容 阻碍译文诱导功能的发挥 译者 有理由对某些原文信息进行删减甚至忽略不计 No r d 2 0 0 1 7 9 理论是实践的风向标 有了名正言 顺的理论支撑 我们在旅游翻译中 为了 呼唤 功 能的实现 对原文进行调整和改写是完全可以的 可见 翻译目的论原则非常切合旅游翻译的实情 传递信息 诱导行动 雅俗共赏 唤起受众应该是旅 游翻译最根本的目的 3汉英旅游文体对比分析 请看以下两段汉 英旅游文本的节选 例一 进入山中 重峦叠嶂 古木参天 峰回路 转 云断桥连 涧深谷幽 天光一线 灵猴嬉戏 琴蛙 奏弹 奇花铺径 别有洞天 春季万物萌动 郁郁葱 葱 夏季百花争艳 姹紫嫣红 秋季红叶满山 五彩 缤纷 冬季银装素裹 白雪皑皑 锦锈峨嵋 例二 Wa s h i n g t o nD C a s t h e c a p i t a l c i t y h o s t s t h e b e s t o f e v e r y t h i n g f r i e n d l yp e o p l e c o l o r f u l n e i g h b o r h o o d s s p a c i o u s p a r k s w i d e a v e n u e s m a j e s t i cm o n u m e n t s i n t r i g u i n gm u s e u m s a n du n e x c e l l e d h o t e l s r e s t a u r a n t s n i g h t c l u b s a n dt h e a t e r s T h ei n t e r i o r o f t h i s b r o c h u r ep r o v i d e s a no v e r a l l v i e wo f t h e c i t y s w o r l d f a m o u s a t t r a c t i o n s Y o u l l b e d e l i g h t e d b yt h ev a r i e t yo f a t t r a c t i o n s a v a i l a b l et ot h ev i s i t o r m a n yo f t h e mf r e e a n do p e nt ot h e p u b l i c s e v e nd a y s a w e e k We h o p e t h i s b r o c h u r e h e l p s y o up l a ny o u r v i s i t t oWa s h i n g t o nD C P l e a s en o t et h a t a l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l i s t e di s s u b j e c t t o c h a n g ew i t h o u t n o t i c e A g a i n w e l c o m et oWa s h i n g t o n a n dh a v ea ne x c i t i n g s t a y i nt h e n a t i o n s c a p i t a l 通过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 汉语讲究四言八句 言辞华美 文采浓郁 似乎大多仰仗辞藻的渲染而 不是物象的明晰展示 由于历来深受古典山水诗词 及山水游记散文一类作品的影响 汉语旅游资料的 语言表达常常伴有大量的对偶平行结构和连珠四 字句 以求行为工整 声律对仗 文意对比 达到音 丁小凤 翻译目的论视域中的旅游翻译 8 1 第2 2卷池州学院学报 形 象皆美 诗情画意盎然的效果 因此 汉语旅游 景介读起来赏心悦目 大快耳颐 给人以美的享受 反观英语旅游文体大多风格简约 结构严谨 行文 用字简洁明了 表达通俗直观 注重语言的实用性 和信息的准确性 在很多情况下 景物描写客观具 体 重理性 写实 虽然英语的遣词用字过于平白 缺乏文采 但它力求一种自然流畅之美 让读者有 一个明确具体的印象 汉英旅游文体各具特色 风 格各异 因此 在信息功能的实现上也有明显的差 异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汉 英民族思维方式上的 差异以及文化传统在审美情趣上的不同 汉民族由 于受脱胎于象形文字的方块字影响 擅长于形象思 维 而英美民族 则受高度形式化的语言的制约 习 惯于逻辑思维 两种思维定式很自然的就派生出了 语言的两种审美形态和取向 语言的形象美和语言 的逻辑美 王东风 1 9 9 8 当然 并非所有汉语旅游 文本都是散文风格 也有不少说明文体类型 这类 文本 一段都文字简约 就事论事 不重视情态诱 导 而更加突出信息型文本功能 这类旅游景介一 般比较好译 风格与英语很接近 本文不作论述 4翻译目的论参照下的旅游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将翻译作为一种基于原文的文本 处理过程 原文的地位不再神圣不可侵犯 译者可 以根据翻译的目的决定原文的那些内容可以保留 哪些需要调整或改写 而且 原文仅仅是译者使用 的多个 信息来源 o f f e r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的一种 No r d 2 0 0 1 2 5 为了有效实现译文的 呼唤 功能 使译文为读 者所喜闻乐见 符合译文的 体裁规范 在旅游翻译 的技巧和手法上 往往不拘一格 灵活选用 常用的 翻译策略有 增译 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 减译 o m i s s i o n 词 性转换 c o n v e r s i o n 重复 r e p e t i t i o n 改写 r e w r i t i n g 等等 4 1增译 增译就是对原文中的一些带有源语文化色彩和 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 在译文中采用适当阐释甚至加 注释的形式明确原义 避免译语读者的误解甚至迷惑 不解 这种注释性增译手法多用于汉译英 例如 桃花源 始建于晋 初兴于唐 鼎盛于宋 大毁 于元 时兴时衰于明清 萧条于民国 渐复于解放 后 大规模修复开发于1 9 9 0 桃花源 画册 T a o h u a y u a n t h e p e a c hf l o w e r s o u r c e w a s f i r s t b u i l t i nt h eJ i nD y n a s t y 2 5 6 4 3 9 A D b e g a nt ot a k e s h a p e i nt h e T a n gD y n a s t y 6 1 8 7 0 9 f l o u r i s h e di n 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9 6 0 1 2 9 7 a n dw e n t t or u i ni n t h e Y u a nD y n a s t y 1 2 7 9 1 3 6 8 Wi t hu p s a n dd o w n s t h r o u g ht h e Mi n g a n dQi n gD y n a s t i e s 1 3 6 8 1 9 1 1 i t w a s a l m o s t a b a n d o n e di nt h e t i m e s o f t h e R e p u b l i c o f C h i n a 1 9 1 2 1 9 4 9 I t s r e s t o r a t i o nw a s m a d e f r o m t h e y e a r 1 9 4 9a n da l a r g e s c a l e e x p a n s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b e g a ni n1 9 9 0 贾文波 2 0 0 3 汉语原文用词精当 流畅通达 朗朗上口 一目 了然 但在译文中有几处必须阐释清楚 否则会导 致译文读者的困惑 晋 康 宗 元 明 清 民国 解 放后 具体的年代 是理解原文内容的关键信息 海 外游人并不一定清楚 贾文波先生在译文中增添注 释 斜体部分 使历史进程变清晰 译文行文不仅 流畅 而且保证了信息的准确 不会让人误解 另外 原文简略 直译时不能产生相应的译文 效果时 应从修辞的角度 按译语的行文习惯在译 文中适当增词 将原文的内涵意义加以引申 以增 强译文的修辞效果和语言感染力 尽量贴近译语读 者的欣赏习惯和阅读心理 这种修辞性增译手法多 用于英译汉 请看下列 V e n i c e i n v i t e s i d l e n e s s a n ds t r o l l i n g I t s s i l e n c e i s r e s t f u l a n di t s s u n d i a l s a r ei n s c r i b e dw i t ht h ew o r d s H o r a s n o nm u m e r on i s i s e r e n a s Ic o u n t o n l yt h e h a p p y h o u r s 斜体部分若直译成 邀请悠闲和散步 安宁是 静止的 汉语读者会迷惑不解 英语的词义搭配真 是太奇妙 汉语却不合逻辑 须增添词汇以填补逻 辑 语义上的缺失 贾文波教授是这样译的 威尼斯是人们休闲解闷 闲庭信步的好去处 她宁静从容 闲适悠然 连城中的目晷上都刻着这 样的铭文 只计幸福时光 贾先生顺应汉语交际环境 将原文字里行间的 意境引申出来 增强了语言感染力 更为汉语读者 喜闻乐见 4 2删减 为了有效发挥译文功能 在译文策略上可采用 删减的方法 去掉汉语中的冗余部分 保留直接传 达原作意图的主要内容 偏重于 工具 翻译 诺 德 2 0 0 1 看下则实例 原文 满树金花 芳香四溢的金桂 花白如雪 香气扑鼻的银桂 红里透黄 花多味浓的紫砂桂 花 色似银 季季有花的四季桂 竞相开放 争妍媲美 进入桂花公园 阵阵桂花花香扑鼻而来 译文 T h e P a r ko f s w e e t Os m a n t h u s i s n o t e df o r i t s p r o f u s i o no f o s m a n t h u s F l o w e r s f r o mt h e s e t r e e s i n 8 2 第1期 d i f f e r e n t c o l o r s a r ei nf u l l b l o o m w h i c hp e r v a d et h e w h o l e g a r d e nw i t ht h e f r a g r a n c e o f t h e i r b l o s s o m s 原文中作者点明各种稀有的名贵花卉 意在表 明 物以稀为贵 这样可以改变受众的认知语境 起到吸引观众的作用 同时 在语篇策略上采用了 中国读者喜闻乐见的四字结构 在译文中若照字直 译 定会因语言冗长堆砌而失去旅游宣传广告预期 的效力 有悖译文读者的欣赏习惯 译者不拘泥于 原文形式 结合社会语境的筛选功能 将原文中提 到的各种名花删去不译 顺应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 惯 将原作意图和相关内容准确再现于译文之中 4 2 1对原文诗词的删减诗词的翻译比较困难 删减或改写可以算作一种补救措施 如 岸上湖中 各自奇 山觞水酌两相宜 只言游舫浑如画 身在画 中原不知 T h eh i l l s o v e r s h a d o wt h el a k e a n dt h e l a k er e f l e c t s t h eh i l l s T h e ya r ei np e r f e c t h a r m o n y a n dm o r e b e a u t i f u l t h a na p i c t u r e 译文删减了原文那首诗 用明白晓畅 浅显易 懂的两句话 概括了原诗的中心思想 4 2 2修辞性删减 汉语和英语在行文风格和修辞 上有着较大的差异 汉语旅游资料中有许多华丽辞 藻 四字词组 这只是为了音韵的和谐和渲染气氛 并无多大实际意义 出于译文修辞或结构上的考 虑 为了确保译文通达 流畅 符合英文的表达习 惯 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也便利于外国游客和读者 的理解和接受 翻译时必须对原文进行删减 以有 效吸引读者 这一翻译方法多用于汉译英 旅游翻 译首先应该以旅游者为导向 t o u r i s t o r i e n t e d 让 他们听懂 看懂 读懂 如果遇到主观性的描写语 言 可以采用删减的方法 例如 巫峡两岸 群山相拥 运遮雾绕 奇峰异岭隐没 其间 宛如仙境 景色最妙处要数巫山十二峰 而尤 以神女峰独具神韵 巡游于此恍若漫步于大自然的 艺术画廊 美不胜收 Ont h eb a n ko f t h eWuG o r g ea r em i s t c o v e r e df a i r y l a n d l i k em o u n t a i n s a n dg r o t e s q u ep e a k s T h em o s t m a r v e l o u s s c e n eh e r ei s t h et w e l v em o u n t a i n s p e a k s a n di np a r t i c u l a r G o d d e s s Mo u n t P e a k T oc r u i s eh e r ei sl i k ew a n d e r i n gi nan a t u r a la r t g a l l e r y 译文将汉语中的四字词组 对偶平行结构都转 换成简洁直白的英语表达 原文第一句处理成作前 置定语的复合形容词 对汉语的另一四字词组 独具 神韵 用相应的英语语法手段作了处理 斜体 a n di n p a r t i c u l a r 原文最后一个四字结构是汉语典型的 主观评述 译文则删去不译 避免了文字堆砌 4 3整合与改写 整合与改写指在篇章结构的整体照应下 对原 文语篇按译文的段落展开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甚 至改写 使译文符合译入语习惯和读者口味 做到 内外有别 以利信息交流或加强感染力 一般情况 下 从利于翻译的角度出发 篇章整合和改写宜以 自然段为基本单位 贾文波认为 翻译中只要从语 篇整体考虑 在内容与形式相冲突时 在不损坏原 文基本意义的前提下 可对原文进行大胆调整甚至 改写 句句对应的译文不见得就是好译文 例如 原文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 滇 川 藏三省区交界处 这里有冰山 雪川 江河峡谷 湖泊草甸 美丽而宁静 州内以藏族居民为主 还居 住着傈僳族 纳西族等2 0多个民族 长期以来 这 里各民族和谐相处 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文化 山 川秀美 民风淳朴 历史悠久 文化丰富 与詹姆斯 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极其相似 译 文 L o c a t e da tt h ej u n c t i o no f Y u n n a na n d S i c h u a np r o v i n c e sa n dt h eT i b e tA u t o n o m o u sR e g i o n t h e s c e n e r yi np i c t u r e s q u e D i q i n g f i l l e dw i t h g l a c i e r s d e e pc a n y o n s m e a d o w s a n dl a k e s r e m a r k a b l yr e s e m b l e st h a to ft h eS h a n g r i l ad e s c r i b e di n H i l t o n s n o v e l R e s i d e n t s h e r ea r em a i n l yT i b e t a n s w h oc o e x i s tp e a c e f u l l yw i t ho v e r2 0o t h e re t h n i c g r o u p s i n c l u d i n gL i l i a n dNa x i g r o u p s t h u s c r e a t i n g a r i c ha n du n i q u e c u l t u r e B e i j i n g R e v i e w 译文采用了篇章整个的形式 打乱了原文句 序 将这段末尾句子提前 全段按内容调整为两个 逻辑层次分明的复合句 重点突出主题信息 斜体 部分 的表达 并将破折号后汉语惯用的描写性话 语 山川秀美 民风淳朴 历史悠久 文化丰富 省略 不译 译了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这样 原文结构 和语义更加紧凑 信息更加明确 5结语 旅游翻译重在传递信息和感染读者 译文表现 形式必须为其读者所喜闻乐见 任何生涩堆砌的表 达都是英语读者难以接受的 可见 对原文信息的 选择 一定要根据翻译目的和译入语读者的需要来 决定 诚然 旅游翻译与文学 科技和政治经济类翻 译不尽相同 它的功能重在 诱导 和 呼唤 受众 仅仅是通俗的大众读物 似乎难登大雅之堂 但它 却是翻译活动和文化生活中不可缺的部分 旅游翻 丁小凤 翻译目的论视域中的旅游翻译 8 3 第2 2卷池州学院学报 上接第3 1页 或者可能的不平等 而是对已经 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 通常 反映的方法又是极为 缓慢的 他举例说 就许多隐私问题的呼吁而言 法律体系的反应太慢 根本无法解决各种由于技术 引起的侵犯隐私的问题 但是如果各公司决定对这 些问题负起道德责任的话 也就没有必要等候新的 法律或者法规出台 而是规范各自的团体的道德行 为就可以解决问题 尽管非常有必要把我们所要考 虑的问题的法律方面弄清楚 但是法律问题不能与 道德问题混为一谈 尤其是在法律解释不当或滞后 于技术发展的步伐时更是如此 4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以及人们传统消费观念的改变 网上支付在人们的 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并日益成为电子 商务中的核心环节 未来的网上支付必将涉及金融 领域相关的银行 证券 保险 邮电 医疗 文体 娱 乐 零售 和教育等众多行业 市场潜力巨大 而随 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未来将通过因特网构 造更加快捷灵活的网上支付系统 网上支付的安全 性问题是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该问题解决 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而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引发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 因 此 研究信息不对称的网上支付安全问题对于我国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红阳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现状述评 J 当代经济研究 2 0 0 5 1 0 2 i R e s e a r c h i R e s e a r c hWe b2 0A n n u a lC o n f e r e n c e E B O L 2 0 0 7 0 9 3 0 h t t p w w w i r e s e a r c h c o m c n h t m l o n l i n e p a y m e n t D e f a u l t h t m l 3 刘元欣和程雯 网上支付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途径初探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7 1 7 1 7 5 4 帅青红 基于数字证书的电子商务平台 J 网络安全技术与 应用 2 0 0 7 0 2 2 5 0 5 2 5 B e l l a G i a m p a o l o e t a l A n O v e r v i e wo f t h e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o f S E T D i g i t a l O b j e c t I d e n t i f i e r 2 0 0 5 4 1 7 2 8 6 杨青 电子金融学 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 0 0 4 7 平新乔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1 8 柯新生 网络支付与结算 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0 0 4 9 C e n t r a l B a n k O v e r s i g h t o f P a y m e n t a n d S e t t l e m e n t S y s t e m s C o m m i t t e e o n P a y m e n t a n d S e t t l e m e n t S y s t e m s M a y 2 0 0 5 责任编辑 杨荣明 译同样有一个美学标准和文化观念的问题 同样需 要考虑文本的功能特征和翻译策略 考虑形式和内 容的关系 也同样需要完备的理论知识和翻译技 巧 翻译的目的论为旅游翻译 无论在客观策略 还 是在微观策略上都为旅游翻译找到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东风 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 J 中国翻译 1 9 9 8 5 2 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产品脱酶脱酶处理工艺流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稻谷蛋白质含量测定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马匹饲养记录管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药合剂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6月浙江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运球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银行资管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职工测试题及答案
- 电气专业试题及答案
- 农林专业试题及答案
- 婚姻家庭继承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大纲与初赛考纲解读
- 2025年校招:财务岗试题及答案
- 项目工程审计整改方案(3篇)
- 《法律职业伦理(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及答案(超强)
- 老龄社区智慧化转型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电信面试试题及答案
- 《三星堆历史文化介绍》课件
- 新生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