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水蒸发(化学变化)b鞭炮爆炸(化学变化)c食物腐烂(物理变化)d烧鱼时把鱼烧焦(物理变化)2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的总排放量有关这种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3下列实验只能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检验是否是o2b铁丝浸在硫酸铜溶液中c证明h2比空气轻d倾倒co24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b液氮可用作制冷剂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5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浮渣6对下面一些现象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活性炭有吸附性b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要吸热d鱼儿不能在冷开水中存活冷开水中几乎没有氧气7co和co2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b都是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都能用碳和氧气反应制得d都能溶于水生成碳酸8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c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d它们依次表示原子、离子、离子9正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对下列有关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b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c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10“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b发生火灾或地震时尽量使用电梯逃生c新装修完的房屋不宜立即入住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或火把做灯火实验11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ap+o2p2o5b4fe+3o22 fe2o3c2h2o22h2+o2dch4+2o2co2+2h2o12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x的化学式为()asbo2bsb2o5chsbo3dh3sbo413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a2mno42: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b维生素c(c6h8o6):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含20个原子car:可表示氩气d2o:表示2个氧原子14点燃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单质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该反应中,生成物c与d的物质质量比为14:915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834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8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0b该反应中x、z的质量比为1:4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y和qd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仍有四种物质16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块粉碎后燃烧会更充分b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c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17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lb1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gc1g镁在1g氧气中燃烧会得到2g氧化镁d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18日常生活中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19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实验只说明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实验时,通入纯净一氧化碳的同时,点燃酒精喷灯给玻璃管加热20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加热一定量碳酸氢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8分)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2h h2 2co 2h2o o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填序号,下同);能表示化合价的是;表示原子个数的是(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填化学式)(3)在符号fe3+ h2o2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填序号);和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22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今有四种气体:ao2 bco cn2 dco2,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23下列物质:氮气液态空气 矿泉水高锰酸钾铁 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有2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水中预先加入硫酸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用b图所示探究燃烧的条件时,燃烧的是(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可能的原因是;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填物质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3)利用c图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两支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4)d图实验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写出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利用e图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25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溶液又变为紫色,原因是(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她用少量稀盐酸将其清洗干净,原理是(3)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铝是活泼金属,生活中的铝锅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验证某脱氧保鲜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此脱氧剂中,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并且意外地闻到了一股臭鸡蛋的气味,原来此脱氧剂中除含铁粉外还含有硫化亚铁(fes)硫化亚铁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温馨提示:铁元素在该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其中有一种是硫化氢气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26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b是(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而小明认为该装置有一个小问题,请你帮助他:;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3)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项操作是(4)小明要制取少量co2,其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选用该装置的理由是(5)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c装置仪器a逸出,必须使a仪器(6)小强和小明还对过氧化氢分解时影响反应速率的部分因素作出探究,并测得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h2o2溶液浓度%h2o2溶液体积/ml温度/mno2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排水法)反应所需时间/s51200.1216.75151200.1212.63205250.2410.70205350.248.06从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通过实验与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有关若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加适量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2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青蒿素中各原子的原子个数比c:h:o为;(2)青蒿素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8小宇同学在实验室里将16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他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4.4g,通过计算回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2)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参加反应2015-2016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水蒸发(化学变化)b鞭炮爆炸(化学变化)c食物腐烂(物理变化)d烧鱼时把鱼烧焦(物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鞭炮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烧鱼时把鱼烧焦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的总排放量有关这种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干旱、厄尔尼诺现象频发等一系列气候问题,这就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解答】解: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干旱等,因此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所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就是指二氧化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与“低碳生活”有关的问题,学生应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和化学息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关心环境,关心社会3下列实验只能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检验是否是o2b铁丝浸在硫酸铜溶液中c证明h2比空气轻d倾倒co2【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铁与硫酸铜反应属于铁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灭火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b液氮可用作制冷剂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解答】解:a、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不能做燃料,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氦气的密度比较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正确,因为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本题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浮渣【考点】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含义可知,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为硬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并结合硬水常用的软化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a、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但并不是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故a错误;b、硬水软化的方法主要有:加热煮沸、蒸馏和离子交换;加热煮沸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故b正确;c、硬水净置一段时间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会减少,不会变成软水,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c错误;d、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会出现大量的泡沫;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会起浮渣;故d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硬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对下面一些现象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活性炭有吸附性b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要吸热d鱼儿不能在冷开水中存活冷开水中几乎没有氧气【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b根据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温度使其达到着火点以下进行解答;c干冰升华吸热;d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分析【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故正确;b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温度使其达到着火点以下,而蜡烛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所以蜡烛一吹即灭,故错误;c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形成雨水下降,故正确;d冷开水中几乎没有溶解氧气,故不能养鱼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7co和co2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b都是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都能用碳和氧气反应制得d都能溶于水生成碳酸【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均为无色气体)、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能与水、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o和co2均为无色气体,但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co和co2均为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c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d它们依次表示原子、离子、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c、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d、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图中三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0、11、12,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均为2+8=10,故选项说法正确c、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d、第一种粒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第二种粒子: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第三种粒子: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它们依次表示原子、离子、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正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对下列有关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b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c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定义分析;b、根据氧化反应的1定义分析;c、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解答】解:a、在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中,仍满足只有一种元素,但该物质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气体,其组成元素只有氧元素一种,该气体为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错误;b、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错误;c、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错误;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在考查概念的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认识物质的分类,注意概念的关系10“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b发生火灾或地震时尽量使用电梯逃生c新装修完的房屋不宜立即入住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或火把做灯火实验【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与能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天然气属于易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是加热易产生爆炸,故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正确;b、发生火灾或地震时,容易断电,不能使用电梯逃生,错误;c、新装修完的房屋含有甲醛等有害气体,不宜立即入住,正确;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或火把做灯火实验,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1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ap+o2p2o5b4fe+3o22 fe2o3c2h2o22h2+o2dch4+2o2co2+2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是反应物,后面不需要标注,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2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x的化学式为()asbo2bsb2o5chsbo3dh3sbo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比较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可以完成对x的化学式的推断【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方程式中的已知条件可得,反应前:2个sb,7个o,4个h,反应后:4个h,2个o;比较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可以判断在x中含有:2个sb,5个o,即其化学式为:sb2o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13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a2mno42: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b维生素c(c6h8o6):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含20个原子car:可表示氩气d2o:表示2个氧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mno42离子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为锰酸根离子,当锰元素显+7价时才叫高锰酸根离子,故a错误;b、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可知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原子个数为6+8+6=20,故b正确;c、氩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氩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氩元素的元素符号,即:ar故c正确;d、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就表示几个原子,故2o表示2个氧原子,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点燃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单质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该反应中,生成物c与d的物质质量比为14:9【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根据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各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反应生成了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a正确;b、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4中物质中,b、c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b正确;c、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c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2142):612+16=14:27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但由于问题较多,容易被弄糊涂了,因此要从概念的科学定义出发,逐一解答对于方程式书写的解答要注意配平,不能光看图示,否则容易出错15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834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8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0b该反应中x、z的质量比为1:4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y和qd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仍有四种物质【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待测的质量,据此回答问题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设待测质量为a,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8g+3g+40g+5g=a+25g+8g+23g,解得a=0x、z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y、q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a、由分析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是0,故说法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分别为8g:(38g6g)=1:4,故说法正确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y和q,故说法正确;d、由分析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是0,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有三种物质;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16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块粉碎后燃烧会更充分b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c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充分燃烧的条件法分析;b、燃烧不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c、根据放热的化学反应类型判断;d、爆炸的条件之一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解答】解:a、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说法正确;b、燃烧不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故说法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燃烧放出热量,其他的一些类型的反应,如金属和酸反应,酸碱中和也放出热量,故说法错;d、急速的燃烧不一定发生爆炸,爆炸要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爆炸的含义,解答时要充分理解“一定”和“不一定”的适用17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lb1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gc1g镁在1g氧气中燃烧会得到2g氧化镁d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去分析解答;b、从1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了氧气去分析解答;c、从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知:镁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3:2去分析解答;d、从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s+o2so2可知硫与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1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l;故错误;b、由于1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了氧气,剩余物质的总质量小于2g;故错误;c、由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知:镁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3:2,1g镁在1g克氧气中燃烧,镁有剩余;所以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小于2克;故错误;d、由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s+o2so2可知硫与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1,1g硫粉在1g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故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18日常生活中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据此结合防锈措施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铁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容易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b铝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粉就是用于铁制暖气片防锈用的“银粉”,能起到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铝锅起到保护作用,用钢丝球擦洗,能把氧化物薄膜擦去,故选项说法错误d菜刀与盐溶液接触时更容易生锈,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更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锈蚀的条件、防止锈蚀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9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实验只说明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实验时,通入纯净一氧化碳的同时,点燃酒精喷灯给玻璃管加热【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据此判断实验现象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时易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燃烧,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防止发生爆炸,先通入纯净一氧化碳,将空气全部排出后,再点燃酒精喷灯给玻璃管加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加热一定量碳酸氢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根据碳氨受热分解的产物分析;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c、根据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分析;d、根据水电解的现象分析【解答】解:a、碳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最后为零,故正确;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横坐标表示的是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当稀硫酸少量时,mg和fe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由于等质量的稀硫酸消耗的fe的质量比mg的质量多,因此随着稀硫酸的加入,在fe和mg等质量的情况下,fe先耗完,产生氢气少,mg正后耗完,产生氢气多,正确的图象如图所示,故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质量不变,故正确;d、通电分解水时,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正确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并能够根据各物质间量的变化来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8分)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2h h2 2co 2h2o o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填序号,下同);能表示化合价的是;表示原子个数的是(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hg(填化学式)(3)在符号fe3+ h2o2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填序号);和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fe2(so4)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h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个;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co中的2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为2个;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h2o中的前面的2表示水分子的个数为2个;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o中的2表示在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表示分子个数的是;表示化合价的是;表示原子个数的是;(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由原子构成的是汞,其符号为:hg;(3)在符号fe3+、h2o2、so42 中,表示阳离子的是fe3+;和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硫酸铁,化学式是:fe2(so4)3;故答案为:(1);(2)hg (3);fe2(so4)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2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今有四种气体:ao2 bco cn2 dco2,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d;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b;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c【考点】氧气的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解答;根据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进行解答;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进行解答;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解答】解: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氧气;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有毒,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氮气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编程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柔性生产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图像分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华厦学院《中级微观经济学(英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地下采矿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外国语大学《广告版式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宽城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2025考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软装315活动策划方案(3篇)
- 2025-2030中国苛克钳市场销售渠道与可持续发展创新性报告
- 2025年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界首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会计转岗考试题库及答案
- 吞咽障碍康复护理专家共识
- 安全生产诊断报告
- 监理业务挂靠管理办法
- 高速数字示波器研究-洞察阐释
- 乡镇办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2025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标准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人丙种球蛋白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骨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