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1“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属于适应战时需要的军事性措施 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a. b. c. d. 2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 a战时共产主义超经济剥夺,挫折了农民的积极性 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d人们对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的不满3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农业集体化4某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着“苏俄新经济政策”展开了激烈讨论,产生了以下四种结论,其中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实施的前提是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b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c因为工农矛盾激化而被迫中止 d允许商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5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困境,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c都符合了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6“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7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项 目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c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 d完成了农业集体化820世纪30年代末,世界各国注重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在这一时期,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的是( ) a苏联 b德国 c英国 d法国9. 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该状况是(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 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10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严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a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b剥夺农民过多,压抑生产积极性 c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 d个人崇拜现象相当严重 11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12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就是坚决克服停滞现象和打破阻碍机制,建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而有效的机制,使它具有更大的活力。”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制定经济发展“加速战略” 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积极性abcd131985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它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14勃列日涅夫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究其原因主要有( )改革过分追求稳定,经济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改革使社会矛盾滋生,国家陷入困境勃列日涅夫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 改革直接导致国家的解体a b c d15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解体的漫画:走在棺材之前的就是戈尔巴乔夫,云层中的共产主义前辈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却无法改变解体的事实。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b西方“和平演变”战略c. 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 d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沿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习化了。苏联领导人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一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的宣言过于认真。这种相互的不信任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十年的国际关系。全球通史材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根据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3)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中列宁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其对苏俄的重大意义。(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17阅读下列材料: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的50%;第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全球通史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2)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为解决苏联社会存在的问题,50年代以后,苏联曾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结果如何?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5 b a b c b 6-10 a d a a c 11-15d a a a d 16(1)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封锁。原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2)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3)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4)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17(1)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2)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省大通县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一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养老护理员(三级)急救技能实际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6届资阳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大理市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庐江县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离婚协议补充协议: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费用承担
- 2025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和音频)
- 教导处 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 模拟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电大教学检查自查报告
- 《公路运营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培训
- 病历质控培训课件
- 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电机维护检修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后续服务承诺与质量保障措施
- GB/T 44808.4-2024人类工效学无障碍设计第4部分:不同年龄人群最小可辨认字符尺寸的估计方法
- 《精子形成过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