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时量:60分钟(必考部分)30分钟(选考部分)满分:100分(必考部分)50分(选考部分)得分必考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深刻影响。(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之一是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2.下面所列均是孔子的主张,其中一项是直接针对执政者提出的。这一项是 a.“仁者爱人” b.“有教无类” c.“克己复礼” d.“使民以时”3.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孔子 b.孟子 c.李斯 d.苏格拉底4.“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竞浮沉”这两段言论均出自南宋某思想家,他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5.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6.朱易安在在汉学研究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说:“反思我们的研究便会发现,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我们并没有好好地梳理;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研究,本质上是丢弃了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朱易安所说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指 a.天人合一思想 b.格物致知思想c.知行合一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7.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8.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多千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 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 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9.据记载,魏晋时期有位大画家作画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他回答“四体妍媸(美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位强调“以形写神”的画家是 a.展子虔 b.阎立本 c.顾恺之 d.张择端10.服饰是时代的特征的折射,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下列选项中与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11.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12.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13.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14.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征中谈到:“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肤色、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了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可以判断法国革命者在价值取向上更侧重追求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15.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同步。下列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a.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 b.相对论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 c.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利用相对论 d.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利用互联网16.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7.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平均时间18851919年19201944年19451964年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30年16年9年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7年8年5年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越紧密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8.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19.“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20.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 b. c. d. 2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22.钱学森说:“谁掌握了科技进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取得的科技成就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b.发展国民经济,增强了综合国力 c.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处于领先地位23.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说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司汤达 d.歌德24.2013年12月27日,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场以2 816.5万美元(约合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油画两个小孩(右图),成为全场最贵的拍品。此举堪称中国企业购买西方艺术品的一次大手笔,却也在国内引起了极大争议。此画的风格是 a.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b.强调时代特点,注重表现现实生活 c.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d.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反传统和反理性25.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 b. c. d.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得分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30分,共50分)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 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帝国(指中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这个规定在公元前2 世纪汉文帝时已经实行这一重要事实推翻了论法的精神 中对世界上这个最古老的国家提出的笼统含混的责难。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 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伏尔泰 风俗论 材料三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视中国为开明君主制的榜样,因为中国皇帝运用儒家的理性价值观治理国家。对一个被启蒙思想鼓励过的理想的开明君主说,与士绅阶层一起商议国事是一个本质特征。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孟德卫15001800 ,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共同之处。他们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不同,但其用意相同,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其用意是什么?(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4)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没有到过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中国当时政治制度现状的认识,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27.(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因此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材料二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材料三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上材料均选自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前期,为了救国救民,哪些阶级分别领导了哪些重大运动?(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并分别指出材料二中的“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有哪些重大的成功探索?(8分)(4)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哪些?(6分)选考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自晋迄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诸儒倚天下正议,助为怪神。愈独喟然引圣,争四海之惑,虽蒙讪笑,跲而复奋,始若未之信,卒大显于时。”(引自新唐书)这段论述 a.直接地反映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扩大b.明显具有维护儒学正统的意识 c.夸大了韩愈的作用或影响d.绝大部分不符合历史事实2.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 “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3.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姓名成就中国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欧洲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中国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西方农业落后 a. b. c. d.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孟德斯鸠在这里所说的“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的含义是 a.社会和谐稳定 b.人人平等c.拥有自由 d.主权在民5.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是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藏。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所有这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6.美国学者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根据下图,这些专利最可能主要集中在a.各类电器革新 b.日用化工产品c.新式交通工具 d.机器发明和使用7.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8.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但没有人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1919年开始已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 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c.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了国际视野10.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其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下列作品最接近于这种风格的是 a.歌集 b.苹果车 c.茶花女 d.等待戈多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得分答案二、非选择题(20分)1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始终存在变与不变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变法派与传统派(反变法派)的激烈对立,并进而形成了党派之争。下面两表对变法派和传统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展示:变法派姓名籍贯年龄主要官职(熙宁年间)宋神宗24岁王安石江西51岁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惠卿福建40岁翰林学士、三司使曾布江西36岁翰林学士、三司使王雱江西27岁太子中允、天章阁侍制兼侍讲李定江苏45岁判太常寺、权御史中丞吕嘉问安徽?权户部判官、提举市易务邓绾四川44岁侍御史知杂事、御史中丞舒亶浙江31岁判司农寺、御史中丞谢景温浙江50岁侍御史知杂事韩绛河南60岁参知政事、同中书下平章事章惇福建37岁编修三司条例官王陶陕西52岁御史中丞、权三司使王韶江西42岁管勾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枢密直学士王子韶山西?监察御史里行、湖南转运判官蒲宗孟四川44岁知制诰、翰林学士蔡确福建34岁监察御史里行、御史中丞传统派姓名籍贯年龄主要官职(熙宁年间)司马光山西63岁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文彦博山西66岁枢密史、司空、判河阳韩琦河南64岁知汝州、权开封府曾公亮福建73岁尚书左仆射、判永兴军赵抃浙江64岁参知政事、知杭州富弼河南68岁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诲河南58岁权御史中丞、知邓州范镇四川64岁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张方平河南65岁参知政事、知陈州苏轼四川45岁杭州通判、知湖州欧阳修江西65岁知亳、青、蔡三州范纯仁江苏45岁同知谏院、成都路转运使吕公著安徽54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孙觉江苏44岁知广德军、知应天府孙永河北53岁河北转运使、知秦州王安国江西44岁著作佐郎、秘阁校理宋敏求福建53岁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郑侠福建31岁监安上门(后编管英州)韩维河南55岁知汝州、权开封府表注:为了便于统计,以变法中比较重要的年份熙宁四年(1071年)作为统计年龄的标准;官职只选取有代表性的任职。(1)从地域上分析,改革派和传统派的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分别说明了什么?(14分)(2)从以上表格中还能得出哪些重要结论?(6分)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文科倾向)参考答案必考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dcccdaacdba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babdbcdad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30分,共50分) (4)途径:传教士、商人、旅行者在中国的见闻传入欧洲;中国经学、史书的译著在欧洲的传播。(2分)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革命任务:反帝反封;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10分)(3)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对苏联经验的借鉴及中国道路的探索。 中共八大正确决策: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