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方剂学习题方剂学习题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 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东汉 著 创造性地融理 法 方 药于一体 全书共收载方剂 首 被后世誉为 方书之祖 2 南北朝时期 著 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 通 补 泄 轻 重 滑 涩 燥 湿十种 其后引伸为 十剂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专书是 黄帝内经 B 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 伤寒杂病论 C 金 成无己的 伤寒明理论 药方论 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 D 圣济总录 广搜博采 载方 61739 首 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 E 太平圣惠方 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本 2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A 太平圣惠方 B 普济方 C 圣济总录 D 外台秘要 E 五十二病方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有关 伤寒杂病论 的论述正确的有 A 创造性地融理 法 方 药于一体 B 其中多数方剂组织严谨 用药精当 疗效卓著 被后世誉为 方剂之祖 C 最早提出佐药的概念 D 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理方原理 E 为金代成无己所著 2 下列方书属于宋代的有 A 外台秘要 B 千金翼方 C 太平圣惠方 D 圣济总录 E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举出五部方论方面的著作 指明其成书朝代 作者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是组方的依据 方剂是 的体现 即 2 温法主要可以分为 三种 3 清代 将诸多治法概括为 八法 他在 中说 论治病之方又以 八法 尽之 2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清代提出 八法 的医家是 A 汪昂B 程钟龄C 罗美D 吴鞠通E 王孟英 2 提出中医 八法 的医书是 A 医学心悟 B 医方考 C 医方集解 D 古今名医方论 E 医林改错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汗法可用于治疗 A 外感表证B 疹出不透C 疮疡初起 D 里热实证E 饮食停滞F 水肿 泄泻 疟疾见表证者 2 下列哪些属 和法 的范畴 A 和解少阳B 开达膜原C 滋补肝肾 D 回阳救逆E 调和肝脾F 调和寒热 3 下列哪些属于 消法 范畴 A 消食导滞B 行气C 活血D 化痰E 利水F 驱虫 4 戴天章所言之和法包括 A 寒热并用B 行气活血C 补泻合剂 D 苦辛分消E 表里双解F 平其亢厉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和法的定义 适应证和分类各是什么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金代成无己在 伤寒明理 药方论 中说 制方之用 七方是也 2 本草纲目 序列 中说 徐之才曰 药有 十种 3 明代张景岳将诸多方剂 类为八阵 曰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以病证分类方剂的首推 A 黄帝内经 B 五十二病方 C 伤寒杂病论 D 祖剂 E 医方集解 2 确切以组成分类方剂的当首推 A 祖剂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外台秘要 E 医方集解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医籍中属以病证分类方剂的有 3 A 张氏医通 B 兰台轨范 C 医方集解 D 外台秘要 E 普济方 F 太平圣惠方 2 下列属 十剂 范畴的有 A 补泻B 宣通C 寒热D 轻重E 燥湿F 滑涩 3 下列属景岳 新方八阵 的有 A 攻B 热C 散D 燥E 寒F 因 G 补H 固I 和J 湿K 泄L 通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何谓 十剂 简答各剂功用 2 简述 七方 的含义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组方原则最早见于 其谓 之谓君 之谓臣 之谓使 2 金代张元素明言 为君 3 佐药有三种意义 一是 二是 三是 4 使药有两种意义 一是 二是 5 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三方面 和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在一个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为 A 君药B 臣药C 佐药D 使药E 引经药 2 有关君药的认识 不确切的是 A 药力居方中之首B 用量较作为臣 佐药应用时大 C 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D 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 E 君药在方中是首要的 3 下列哪项不属于佐药的意义 A 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B 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 C 用以消除或减缓君 臣药的毒性和烈性 D 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E 协助君 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4 下列哪项不属于方剂组成变化中的药味增减 A 由麻黄汤到三拗汤B 麻黄汤加白术即麻黄加术汤 C 由小承气汤到厚朴三物汤D 桂枝汤加芍药 即桂枝加芍药汤 E 抵当汤与抵当丸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黄帝内经 中论及的组方原则包括 A 君B 臣C 佐D 使E 反佐 4 2 有关臣药的论述正确的有 A 是一个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B 药力小于君药 C 辅助君药治疗主病或主证D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 E 制药君药的毒性 3 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 A 方名的变化B 药味增减变化C 剂型更换变化 D 服药时间的变化E 药量增减变化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方剂中君药的意义 2 方剂的组成变化有哪些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方剂的组方原则及其意义 第五章剂型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李杲曾云 汤者 也 用之 散者 也 用之 丸者 也 舒缓而治之 2 膏剂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 内服膏剂有 三种 外用膏剂分 两种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汤剂的特点是 A 制作简便 吸收较快 节省药材 B 体积小 含量高 便于服用 C 吸收快 能迅速发挥药效 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 D 吸收较慢 药效持久 节省药材 E 易于发散 助长药效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既可内服 又可外用的剂型有 A 膏剂B 丹剂C 丸剂D 散剂E 汤剂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举出 10 种常用剂型的名称 第六章煎药法与服药法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煎药火候前人有 之分 急火煎之谓 慢火煎之谓 2 通常治疗热证可以寒药 服 治疗寒证可以热药 服 这样可以辅助药力 但若病 情严重时 又应寒药 服 热药 服 以防邪药格拒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药物一般要求先煎的是 A 介壳 矿物类药物B 气味芳香的药物C 贵重药物 5 D 胶质 粘性大的药物E 易于粘锅的药物 2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一般服药时间是 A 食后B 食前C 空腹D 临卧E 不拘时 三 多选题三 多选题 宜于煎药的器具有 A 瓦罐B 砂锅C 搪瓷器具D 合金制品E 铁器F 铜器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服药时间如何掌握 第七章解表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麻黄汤和大青龙汤中 麻黄和桂枝的配伍比例分别是 2 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脉象分别是 3 桑菊饮的功用是 主治 4 以组方原则论 败毒散中人参属于 药 参苏饮中人参属于 药 5 被称为 四时发散之通剂 的方剂是 被称为 辛凉轻剂 的方剂是 6 银翘散中 为助君药发散外邪 透邪外出而加入辛而微温的两味药分别是 7 清 徐彬说 桂枝汤 外证得之 内证得之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麻黄汤的证治要点是 A 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 无汗而喘 舌苔薄白 脉浮紧 B 风寒湿痹 身体烦疼 无汗 C 外感风寒 不汗出而燥 身疼痛 脉浮紧 D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浮缓 E 恶寒发热 腹痛吐泻 头重身痛 无汗 胸闷 舌苔白腻 脉浮 2 对于外感咳嗽 经服解表宣肺药后 而咳仍不止者 应首选何方治疗 A 金沸草散B 止嗽散C 华盖散D 三拗汤E 射干麻黄汤 3 具有 发汗祛湿 兼清里热 功用的方剂是 A 败毒散B 小青龙汤C 九味羌活汤D 新加香薷饮E 羌活胜湿汤 4 恶寒发热 无汗 胸痞喘咳 痰多而稀 舌苔白滑 脉浮 为下列何方的证治要点 A 大青龙汤B 射干麻黄汤C 苏子降气汤D 小青龙汤E 定喘汤 5 原方在服法中要求 香气大出 即取服 勿过煮 的方剂是 A 银翘散B 桑菊饮C 新加香薷饮D 参苏饮E 加减葳蕤汤 6 桑菊饮中桔梗属于 A 君药B 臣药C 佐助药D 佐制药E 反佐药 7 麻杏甘石汤的功用是 A 宣利肺气 疏风止咳B 辛凉宣肺 清热平喘 6 C 辛凉透表 表热解毒D 宣肺解表 祛痰止咳 E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8 证见 憎寒壮热 头项强痛 肢体痠痛 无汗 鼻塞身重 咳嗽有痰 胸膈痞喘 舌淡苔白 脉 浮而按之无力 治当首选 A 麻黄附子细辛汤B 柴葛解肌汤C 败毒散D 参苏饮E 再造散 9 参苏饮出自 A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B 伤寒论 C 小儿药证直诀 D 温病条辨 E 伤寒六书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银翘散和桑菊饮中共有的药物是 A 连翘B 荆芥C 竹叶D 薄荷E 芦根 2 九味羌活汤中生地 黄芩属于 A 君药B 臣药C 佐助药D 佐制药E 反佐药 3 银翘散的配伍特点是 A 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 芳香辟秽之品相配B 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 C 祛邪不伤正D 凉而不遏 E 清 宣 降三法俱备 4 败毒散中人参的作用主要是 A 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B 散中有补 不致耗伤真元 C 补脾益气D 大补元气E 养阴生津 5 桂枝汤的证治要点包括 A 恶寒B 恶风C 汗出D 头项强痛E 脉浮缓 6 参苏饮的君药有 A 人参B 苏叶C 葛根D 附子E 半夏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桂枝汤中 桂枝与芍药为什么要等量 其配伍意义何在 2 什么叫 逆流挽舟 法 其主治原理是什么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从小青龙汤方义分析入手 归纳其配伍特点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 并说明功用 主治病证 麻黄 9g石膏 18g桑白皮 9g炙甘草 6g杏仁 9g枇杷叶 6g瓜蒌 10g 第八章泻下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 具有 作用 治疗里实的方剂 统称泻下剂 2 大黄牡丹汤中大黄的作用是 3 温脾汤及三物备急丸中共同的药物为 7 4 用于治疗便秘腹痛 胁下偏痛 发热 手足不温 舌苔白腻 脉弦紧的方剂是 5 十枣汤主治 及 6 黄龙汤是由 方名 加人参 当归 甘草而成 7 济川煎出自 其君药是 8 麻子仁丸的功用是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泻下剂不具有以下哪种作用 A 通导大便B 排除胃肠积滞C 荡涤实热D 攻逐水饮E 清热解毒 2 大承气汤用治热厥 体现的治法是 A 通因通用B 塞因塞用C 寒因寒用D 泄可去闭E 以泻代清 3 麻子仁丸含有哪首方剂的全部药物 A 大承气汤B 小承气汤C 调胃承气汤D 增液承气汤E 增液汤 4 十枣汤原方中规定的服药时间是 A 平旦服B 临卧服C 饭前服D 不拘时服E 饭后服 5 大黄牡丹汤的君药是 A 大黄 牡丹皮B 大黄 芒硝C 大黄 桃仁D 大黄 冬瓜子E 牡丹皮 桃仁 6 温脾汤证的脉象是 A 弦而紧B 沉实有力C 沉弦D 沉缓E 沉弦而迟 7 黄龙汤主治证的病机为 A 阳明腑实 气血不足B 热结阴亏 气血不足C 热结里实 气阴不足 D 脾阳不足 寒实内积E 脾阳不足 水饮内停 8 下列方剂中含有甘草的是 A 麻子仁丸B 济川煎C 黄龙汤D 增液承气汤E 禹功散 9 麻子仁丸中君药麻子仁的用药意义是 A 利肺润肠B 滋脾润肠C 降气润肠D 柔肝润肠E 益肾润肠 10 大戟在十枣汤中的作用是 A 祛皮里膜外之痰B 行经隧络脉之水湿C 泻脏腑之水邪 D 清胸胁伏饮痰癖E 渗利肾间水气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大承气汤适用于以下哪些病证 A 阳明腑实证B 热结旁流证C 热厥属里热实证 D 痉病或发狂属里热结实证者E 蓄水证 2 组成中含有当归 牛膝的方剂有 A 济川煎B 黄龙汤C 血府逐瘀汤D 朱砂安神丸E 补中益气汤 3 有特殊煎服法的方剂是 A 大承气汤B 小承气汤C 调胃承气汤D 复方大承气汤E 大黄牡丹汤 4 下列方剂中具有攻逐水饮作用的有 8 A 十枣汤B 禹功散C 真武汤D 舟车丸E 导水丸 5 大承气汤和黄龙汤中共有的药物是 A 大黄B 人参C 芒硝D 枳实E 甘草 6 温脾汤的功用是 A 泻热逐水B 攻下寒积C 温肾益精D 温补脾阳E 行气散结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举例说明 釜底抽薪 急下存阴 治法的意义 2 脾约丸主治病证的病机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试从组成配伍 功用 主治及用法诸方面比较三承气汤的异同点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分析下列处方的配伍意义 并写出其功用主治 麻子仁 25g大黄 10g白芍 10g枳实 10g厚朴 10g杏仁 10g 第九章和解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和解剂中 方 具有疏肝 健脾 养血的功用 2 小柴胡汤的四大主症分别是 3 小柴胡汤的佐药是 4 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 主治 证 5 痛泻要方的病机是 方中的君药和臣药分别是 6 四逆散主治 证和 证 7 半夏泻心汤主治 之痞证 8 防风通圣散出自 该方集 四法于一方 9 大柴胡汤是由 方 和 方 化裁而成 10 葛根芩连汤的功用是 主治 证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属于小柴胡汤主治证的是 A 伤寒少阳证B 疟疾而见热多寒少C 黄疸而见大便秘结 D 少阳湿热证E 寒热互结之痞证 2 属于表里双解的方剂是 A 半夏泻心汤B 痛泻要方C 逍遥散D 四逆散E 葛根黄芩黄连汤 3 伤寒少阳证 若胸中烦而不呕 为热聚胸中 用小柴胡汤去半夏 人参加 A 瓜蒌B 芍药C 生地黄D 滑石E 茯苓 4 症见 下利日数十行 谷不化 腹中雷鸣 心下痞鞕而满 干呕 心烦不得安 宜选用 A 半夏泻心汤B 生姜泻心汤C 甘草泻心汤D 小柴胡汤E 黄连汤 5 半夏泻心汤中有 9 A 生姜 大枣B 人参 白术C 黄芩 柴胡D 干姜 大枣E 茯苓 甘草 6 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A 透邪解郁 疏肝理脾B 和解少阳 内泻热结 C 疏肝补脾 胜湿止泻D 疏风解表 清热通便 E 和解少阳 7 内科摘要 中加味逍遥散即逍遥散加 A 生地 熟地B 生地 黄芩C 香附 随金D 丹皮 山栀E 苍术 木香 8 逍遥散中薄荷的作用是 A 襄助解表B 条达肝气C 清热解毒D 清利头目E 宣肺利咽 9 大柴胡汤重用生姜 是由于症见 A 往来寒热B 胸胁苦满C 郁郁微烦D 心下痞鞕E 呕不止 10 含有碧玉散的方剂是 A 大柴胡汤B 蒿芩清胆汤C 防风通圣散D 半夏泻心汤E 甘草泻心汤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原方用法中注明去滓再煎的方剂有 A 小柴胡汤B 大柴胡汤C 蒿芩清胆汤D 四逆散E 半夏泻心汤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中有 A 半夏B 茯苓C 黄芩D 枳实E 陈皮 3 逍遥散的功用是 A 疏肝理气B 解郁透热C 养血健脾D 清热散结E 活血止痛 4 组成中有半夏 黄芩的方剂是 A 半夏泻心汤B 逍遥散C 大柴胡汤D 小柴胡汤E 蒿芩清胆汤 5 下列属于大柴胡汤主治病证的有 A 心下满痛B 往来寒热C 呕不止D 大便不解E 郁郁微烦 6 防风通圣散的组成中有 A 当归 熟地 白术B 川芎 当归 白芍C 芍药 柴胡 甘草 D 熟地 防风 荆芥E 甘草 石膏 滑石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意义是什么 2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的鉴别应用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 并说明功用 主治病证及其证候 柴胡 15g白芍 15g白术 15g当归 15g茯苓 15g甘草 10g香附 15g陈皮 10g 第十章清热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0 1 白虎汤主治 证 2 竹叶石膏汤的组成是由白虎汤去 加 而成 3 竹叶石膏汤中麦冬与半夏用量比例为 4 清营汤主治 证 其舌象为 5 黄连解毒汤组成中除黄连外 还有 该方体现了 之法 6 普济消毒饮是治疗 的常用方剂 其功用是 7 凉膈散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8 凉膈散组成中包含有 承气汤的全部药物 其体现了 之法 9 被前人称之为 疮疡之圣药 外科之首方 的方剂是 10 导赤散由 组成 其功用是 11 左金丸由 组成 其用量比例为 12 苇茎汤是主治 其功用是 13 六一散由 组成 是治疗 证的基础方 14 当归六黄汤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其作用是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主治阳阴气分热盛证的代表方是 A 大承气汤B 清营汤C 白虎汤D 大青龙汤E 黄连解毒汤 2 证见壮热面赤 烦渴引饮 汗出恶热 脉洪大有力 治宜选用 A 大承气汤B 清暑益气汤C 麻杏甘石汤D 凉膈散E 白虎汤 3 被 医宗金鉴 称为 清补之方 的方剂是 A 白虎汤B 黄连解毒汤C 清暑益气汤D 竹叶石膏汤E 以上都不是 4 竹叶石膏汤主治 A 温病后期 邪伏阴分B 三焦火毒热盛C 热病之后 余热未清 气津两伤 D 胃热阴虚 烦热口渴E 阳阴气分热盛 5 清营汤的功用是 A 清热生津B 清热泻火 益气生津C 清热解毒 凉血散瘀 D 清营解毒 透热养阴E 泻火解毒 6 犀角地黄汤中芍药的作用是 A 养血敛阴B 平肝潜阳C 缓急止痛D 柔肝理脾E 和营止汗 7 热毒壅盛三焦 充斥表里内外 宜选用 A 凉膈散B 泻白散C 清胃散D 大承气汤E 黄连解毒汤 8 黄连解毒汤中黄芩的作用是 A 清少阳邪热B 燥湿止痢C 清上焦邪热D 清热凉血E 清热安胎 9 仙方活命饮的功用是 A 清热解毒 消肿溃坚 活血止痛B 清热燥湿 凉血止痢 柔肝缓急 C 清热解毒 利水养阴 消肿溃坚D 清热解毒 疏风散邪 化痈通络 E 祛风除湿 化痰通络 活血止痛 11 10 凉膈散的功用是 A 泻火通便 清上泄下B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C 清热燥湿 凉血止痢 D 清热解毒 活血祛瘀E 清热解毒 疏风散邪 11 可治疗黄带的方剂是 A 导赤散B 龙胆泻肝汤C 普济消毒饮D 黄连解毒汤E 以上都不是 12 症见头痛目赤 胁痛口苦 耳聋 牙肿 舌红苔黄 脉弦数 宜选用 A 黄连解毒汤B 凉膈散C 小柴胡汤D 大承气汤E 龙胆泻肝汤 13 左金丸中吴茱萸属于 A 君药B 臣药C 佐制药D 佐使药E 反佐药 14 症见呕吐吞酸 胁痛口苦 舌红苔黄 脉弦数 治宜选用 A 导赤散B 左金丸C 龙胆泻肝汤D 清胃散E 黄连解毒汤 15 泻白散的功用是 A 泻肺利水 下气止咳B 清泻肺热 平喘止咳C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D 辛凉宣肺 清热平喘E 宣肺降气 清热化痰 16 清胃散中升麻的作用是 A 疏散风寒B 升阳举陷C 清宣胃热D 解肌透疹E 以上都不是 17 玉女煎中牛膝的作用是 A 补肝胃B 引血热下行C 利水D 活血调经E 引经药 18 芍药汤中肉桂属于 A 臣药B 佐助药C 佐制药D 反佐药E 使药 19 芍药汤与白头翁共有的药物是 A 黄连B 黄芩C 黄连 黄芩D 黄连 黄柏E 黄芩 大黄 20 身热汗多 口渴心烦 小便短赤 体倦少气 精神不振 脉虚数 治宜选用 A 生脉散B 白虎汤C 六一散D 桂苓甘露饮E 清暑益气汤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方剂中石膏 知母同用的有 A 玉女煎B 白虎汤C 凉膈散D 竹叶石膏汤E 桂苓甘露饮 2 下列方剂中麦冬 生地同用的有 A 竹叶石膏汤B 清营汤C 犀角地黄汤D 增液承气汤E 青蒿鳖甲汤 3 黄连解毒汤的主治病证包括 A 热病吐血 衄血B 热甚发斑C 湿热黄疸D 外科痈疡E 身热下利 4 体现 火郁发之 的方剂有 A 麻杏甘石汤B 清胃散C 普济消毒饮D 凉膈散E 小青龙汤 5 仙方活命饮中具有排脓作用的药物是 A 贝母B 白芷C 天花粉D 赤芍E 乳香 6 可治疗牙痛的方剂有 A 导赤散B 龙胆泻肝汤C 清胃散D 左金丸E 玉女煎 12 7 芍药汤体现治疗湿热痢疾的法则有 A 清热燥湿B 调气和血C 柔肝缓急D 攻下积滞E 涩肠止泻 8 犀角地黄汤与青蒿鳖甲汤共有的药物是 A 生地B 芍药C 知母D 鳖甲E 丹皮 9 可治疗痢疾的方剂有 A 葛根芩连汤B 芍药汤C 痛泻要方D 白虎汤E 小承气汤 10 导赤散与龙胆泻肝汤共有的药物是 A 生地B 黄芩C 竹叶D 木通E 甘草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犀角地黄汤治疗热伤血络所致出血证 为何配伍活血之丹皮 意义何在 2 白虎汤的主治病证及禁忌证有哪些 3 简述导赤散中木通与生地的配伍意义 4 简述龙胆泻肝汤中生地与当归的配伍意义 5 左金丸主治肝火犯胃证 为何配伍辛热之吴茱萸 意义何在 6 简述清胃散中黄连与升麻的配伍意义 7 芍药汤治疗痢疾为何配伍泻下之大黄 意义何在 8 简述青蒿鳖甲汤中清蒿鳖甲的配伍意义 9 竹叶石膏汤治疗热病为何配伍温燥之半夏 意义何在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试述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在组成 功用 主治及药物配伍方面的异同 2 清胃散与玉女煎均可治疗牙痛 其病机 立法 用药配伍有何不同 3 试述黄芩在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黄连解毒汤 龙胆泻肝汤 芍药汤中的配伍意义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1 某患 女 16 岁 皮肤可见出血点及紫斑 以下肢多见 身热口渴 烦躁不安 大便色黑 舌红绛 脉数 此系何证 并答出病机 治则 方药及方义分析 2 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 并说明其功用 主治及其证候 鳖甲 15g青蒿 6g知母 6g生地 12g丹皮 9g 第十一章温里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理中丸作汤剂 在 金匮要略 中称 2 小建中汤中桂枝 芍药之比是 3 吴茱萸汤是由 组成 其功用是 4 当归四逆汤主治 其功用是 5 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 6 阳和汤主治 其功用是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3 1 理中丸的功用是 A 温中散寒 补气健脾B 温中补虚 和里缓急C 温中补虚 降逆止呕 D 温中散寒 回阳救逆E 温中补虚 涩肠止泻 2 理中丸证的病机是 A 中阳不足 肝脾失调B 中阳不足 阴寒内盛C 中阳不足 气机不畅 D 中阳不足 运化失权E 中阳不足 水寒阻遏 3 小建中汤的君药是 A 芍药B 桂枝C 饴糖D 炙甘草E 生姜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A 发散风寒B 温阳散寒C 温阳化气D 温通血脉E 温肺化饮 5 吴茱萸汤中生姜 大枣的作用是 A 调和营卫B 调和表里C 调和气血D 调和阴阳E 调和脾胃 6 吴茱萸汤所治呕吐的病机是 A 中焦虚寒 浊阴上逆B 胃虚有热 胃气不和C 肝气犯胃 胃气不降 D 中虚停饮 胃气上逆E 胃气虚弱 痰浊内阻 7 功用为回阳救逆的方剂是 A 四逆散B 四逆汤C 当归四逆汤D 理中丸E 回阳救急汤 8 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是 A 当归 附子 干姜B 当归 附子 干姜 甘草C 当归 桂枝 芍药 干姜 大枣 当 当 当 当 当 当 当 当草 通草 大枣E 当归 柴胡 芍药 甘草 枳实 9 当归四逆汤的君药是 A 当归B 当归 芍药C 桂枝D 当归 桂枝E 以上都不是 10 当归四逆汤所治厥逆的病机是 A 肝郁气滞B 阳气内郁不达四末C 元气大亏 阳气善脱 D 肾阳衰微 阴阳之气不相须接E 血虚寒凝 阳气不得温煦四末 11 黄芪桂枝五物汤所治血痹证的病机是 A 血虚受寒 寒客肝脉B 表虚受风 邪客血脉C 素体阳虚 寒凝湿滞 D 气血不足 外感风寒湿邪E 以上都不是 12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用是 A 温中补虚 和里缓急B 回阳救急 益气生脉C 温里散寒 养血通脉 D 益气温里 和血通痹E 温阳补血 散寒通滞 13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芍药的作用是 A 敛阴养血B 养血和营C 缓急止痛D 平肝潜阳E 养血柔肝 14 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剂是 A 当归四逆汤B 小建中汤C 阳和汤D 四妙勇安汤E 五味消毒饮 15 阳和汤中麻黄的作用是 A 发散风寒B 宣肺平喘C 利水消肿D 发越水气E 宣通经络 14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理中丸主治病证是 A 中焦虚寒证B 阳虚失血C 小儿慢惊D 病后喜唾涎沫E 霍乱吐泻 2 主治病证中吐 利并见的是 A 理中丸B 小建中汤C 吴茱萸汤D 四逆汤E 回阳救急汤 3 可治疗霍乱的方剂是 A 香薷散B 桂苓甘露饮C 清暑益气汤D 六一散E 理中丸 4 小建中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 A 芍药B 桂枝C 甘草D 生姜E 大枣 5 回阳救急汤在药物组成上包含有的方剂是 A 四逆汤B 生脉散C 六君子汤D 四逆散E 小半夏汤 6 吴茱萸汤主治病证是 A 虚寒呕吐B 虚劳里包C 厥阴头痛D 阳虚寒厥E 少阴吐利 7 下列方剂中附子 干姜共用的是 A 理中丸B 四逆汤C 温脾汤D 麻黄附子细辛汤E 小建中汤 8 当归四逆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 A 桂枝B 生姜C 大枣D 甘草E 芍药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小建中汤的君药是什么 其作用是为何 2 吴茱萸汤治疗呕吐 为何配伍甘补之人参 大枣 3 回阳救急汤中五味子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试述理中丸与小建中汤在组成 功用 主治及药物配伍方面的异同 2 在温里剂中写出三首桂枝 芍药同用的方剂 并答出其用药比例及在方中的配伍意义 3 写出四首治疗 厥逆 的方剂 并答出其病机及药物配伍意义有何不同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1 某患 女 20 岁 平素四末不温 畏寒喜暖 月经量少 经来腹痛 有血块 舌淡苔白 脉沉细 此系何证 并答出病机 治则 方药及方义分析 2 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 并说明其功用 主治病证及其证候 黄芪 9g芍药 9g桂枝 9g生姜 9g大枣 4 枚 第十二章补益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四君子汤由 组成 其功用是 2 参苓白术散的组成是 方加 而成 3 参苓白术散中桔梗的作用是一可 又可 4 补中益气汤的君药是 其作用是 5 玉屏风散由 组成 其功用是 15 6 四物汤的君药是 其作用是 7 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比例是 8 归脾汤中木香的作用是 9 泰山磐石散的组成是由 方减去 加 而成 10 六味地黄丸的君药是 其作用是 11 左归丸中鹿角胶的作用是 其意在 12 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其作用是 13 炙甘草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14 肾气丸中附子 桂枝的作用是 15 地黄饮子主治 其作用是 16 一贯煎主治 方中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药物是 17 泰山磐石散中白术用量最重 其意在 二 单选选择题二 单选选择题 1 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A 补气健脾 燥湿化痰B 益气健脾 行气化滞C 益气健脾 固表止汗 D 益气健脾 渗湿止泻E 益气健脾 升阳举陷 2 补中益气汤中升麻 柴胡的作用是 A 升举中气B 疏散风邪C 载药上行D 火郁发之E 解肌退热 3 下列除哪项外 均为血虚发热的临床表现 A 身热B 口渴C 喜热饮D 面红E 脉洪大有力 4 当归补血汤用黄芪意在 A 补中益气B 益气固表C 补气生血D 补气升阳E 固表止汗 5 大补阴丸的组成 A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黄柏 知母 B 熟地 龟版 黄柏 知母 C 熟地 龟角胶 鹿角胶 兔丝子 枸杞子 D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丹皮 泽泻 黄柏 知母 E 鹿角 龟版 人参 枸杞子 6 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A 滋阴养血 生津润燥 息风止痉B 滋阴养血 益气安神 C 滋阴养血 益气温阳 复脉止悸D 益气温阳 安神定悸 E 益气温阳 养血安神 镇惊止悸 7 百合固金汤组成中包含有的方剂是 A 六味地黄丸B 四君子汤C 增液汤D 四物汤E 小半夏汤 8 百合固金汤中当归的作用是 A 养血调经B 止咳逆上气C 养血活血D 养血润肠E 以上都不是 9 体现了 培土生金 法的方剂是 16 A 参苓白术散B 补中益气汤C 六君子汤D 玉屏风散E 八珍汤 10 六味地黄丸与肾气丸主治病证中相同的是 A 痰饮B 水肿C 消渴D 脚气E 转胞 11 体现了 少火生气 之义的方剂是 A 六味地黄丸B 右归丸C 大补阴丸D 左归丸E 肾气丸 12 右归丸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 附子B 肉桂C 熟地黄D 鹿角胶E 枸杞子 13 地黄饮子中薄荷的作用是 A 上行开郁B 疏散风热C 疏肝解郁D 清利头目E 利咽消肿 14 治疗肾虚喑痱的主方是 A 龟鹿二仙胶B 地黄饮子C 百合固金汤D 大补阴丸E 炙甘草汤 15 补肺阿胶汤中体现 火郁发之 之意的药物是 A 马兜铃B 阿胶C 糯米D 牛蒡子E 以上都不是 16 体现了 金水相生 法的方剂是 A 六味地黄丸B 百合固金汤C 补肺阿胶汤D 一贯煎E 大补阴丸 17 甘温除热 法的代表方剂是 A 参苓白术散B 补中益气汤C 四君子汤D 当归补血汤E 小建中汤 18 具有气津并补作用的方剂是 A 生脉散B 补中益气汤C 当归补血汤D 归脾汤E 四君子汤 19 具有气血双补作用的方剂是 A 生脉散B 补中益气汤C 归脾汤D 参苓白术散E 四君子汤 20 可用于喘咳时久 肺肾虚衰 兼有痰热之证的方剂是 A 三拗汤B 麻杏甘石汤C 泻白散D 人参蛤蚧散E 定喘汤 21 可用于脾气虚统摄无权所致出血证的方剂是 A 归脾汤B 理中丸C 四君子汤D 犀角地黄汤E 补中益气汤 22 具有阴 阳 气 血并补作用的方剂是 A 归脾汤B 肾气丸C 炙甘草汤D 八珍汤E 地黄饮子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药物组成中包含有四君子汤的方剂是 A 补中益气汤B 参苓白术散C 八珍汤D 归脾汤E 泰山磐石散 2 药物组成中包含有四物汤的方剂是 A 归脾汤B 八珍汤C 泰山磐石散D 一贯煎E 当归四逆汤 3 四君子汤与理中丸共有的药物是 A 人参B 干姜C 茯苓D 白术E 甘草 4 补中益气汤的主治证是 A 脾虚夹湿B 脾胃气虚证C 脾胃气滞证D 气虚下陷证E 气虚发热证 5 气虚发热的临床表现是 17 A 身热B 自汗C 渴喜热饮D 气短乏力E 舌淡 脉虚大无力 6 玉屏风散与痛泻要方共有的药物是 A 黄芪B 陈皮C 白术D 白芍E 防风 7 生脉散与竹叶石膏汤共有的药物是 A 麦冬B 人参C 竹叶D 半夏E 五味子 8 下列可治疗久咳的方剂是 A 三拗汤B 生脉散C 参苓白术散D 止嗽散E 桑菊饮 9 归脾汤中用于宁心安神的药物是 A 人参B 木香C 茯神D 酸枣仁E 远志 10 归脾汤的配伍特点是 A 心脾同治 重点在脾B 标本兼顾 重在治标C 补中寓散 补而不滞 D 补泻同施 以补为主E 气血并补 重用补气 意在生血 11 泰山磐石散中具有安胎作用的药物是 A 白术B 黄芩C 砂仁D 续断E 人参 12 六味地黄丸中被后世称为 三补 的药物是 A 茯苓B 熟地C 泽泻D 山药E 山茱萸 13 下列方剂中熟地 山药 山茱萸同用的是 A 六味地黄丸B 左归丸C 肾气丸D 右归丸E 地黄饮子 14 大补阴丸的配伍特点是 A 补泻同施 寓补于泻B 纯甘壮水 补而无泻 C 滋阴降火 两者兼顾D 阴阳并补 以补阴为主 E 滋阴培本为主 降火清源为次 15 下列方剂中生地 麦冬同用的是 A 清营汤B 百合固金汤C 益胃汤D 一贯煎E 炙甘草汤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四君子汤与参苓白术散均可用于脾胃气虚证 二方有何不同 2 简述玉屏风散中黄芪 防风的配伍意义 3 桂枝汤与玉屏风均可用于表虚自汗 二方证有何不同 4 六味地黄丸既为补肾之剂 为何配伍三泻 泽泻 丹皮 茯苓 5 简述一贯煎中川楝子的配伍意义 6 简述地黄饮子所治喑痱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麻黄汤 白虎汤 青蒿鳖甲汤 补中益气汤 当归补血汤均可用于发热证 临床应如何区别使用 2 试述黄芪在黄芪桂枝五物汤 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 当归补血汤中的配伍意义 3 麻杏甘石汤 人参蛤蚧散 百合固金汤均可用于咳喘证 临床应如何区别使用 4 试述六味地黄丸与肾气丸在组成配伍与功能主治方面的异同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18 1 某患 女 36 岁 近半年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 体倦食少 月经不调 量多色淡 经期延长 舌淡 苔薄白 脉细弱 此系何证 并答出病机 治法 方药及方义分析 2 分析下列处方的配伍意义 答出方名 或加减 并写出功用 主治病证及临床表现 熟地 20g生地 15g玄参 20g百合 15g白茅根 30g麦冬 15g桑白皮 15g白芍 15g 当归 10g甘草 10g贝母 10g 第十三章固涩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治诸虚不足 自汗 盗汗的方剂是 2 四神丸是由 与 二方组合而成 3 桑螵蛸散的功用是 4 缩泉丸是用乌药 益智仁等分为末 以 末为糊制丸 5 一病人带下色黄 其气腥秽 舌质红 苔黄腻 当用 汤治之 6 固冲汤中具有酸敛 收涩作用的药物有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具有益气固表 敛阴止汗功用的方剂是 A 玉屏风散B 牡蛎散C 知柏地黄丸D 补中益气汤E 生脉散 2 九仙散主治的病证是 A 久咳肺虚证B 肺肾阴虚咳嗽证C 肝火犯肺证 D 风邪犯肺咳嗽E 肺胃阴虚之肺痿 3 脾肾虚寒 久泻久痢者 治宜选用 A 四神丸B 白头翁汤C 真人养脏汤D 芍药汤E 参苓白术散 4 真人养脏汤中的肉桂作用是 A 温经散寒B 温补脾肾C 温阳化气D 温肾纳气E 温通血脉 5 四神丸的组成是 A 吴茱萸 骨碎补 肉豆蔻 五味子B 肉豆蔻 五倍子 补骨脂 吴茱萸 C 补骨脂 白豆蔻 吴茱萸 五味子D 肉豆蔻 补骨脂 五味子 山茱萸 E 肉豆蔻 五味子 吴茱萸 补骨脂 6 证见血崩量多 血色紫黑稠粘 手足心热 腰膝痠软 舌红 脉弦数 治宜选用 A 归脾汤B 补中益气汤C 固经丸D 固冲汤E 左归丸 7 金锁固精丸与桑螵蛸散共有药是 A 沙苑蒺藜B 芡实C 牡蛎D 龙骨E 桑螵蛸 8 桑螵蛸散主治何证所致小便频数 A 肝肾两虚B 心肾两虚C 心脾两虚D 脾肾两虚E 肺肾两虚 9 缩泉丸的功用是 A 温肾祛寒 缩泉止遗B 暖脾祛寒 缩泉止遗C 调补心肾 涩精止遗 19 D 调补心脾 缩泉止遗E 补肾涩精 10 固冲汤的君药是 A 黄芪和白术B 黄芪和萸肉C 白术和海螵蛸 D 芍药和萸肉E 龙骨和牡蛎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固涩剂的分类包括 A 固表止汗剂B 敛肺止咳剂C 涩肠固脱剂 D 涩精止遗剂E 固崩止带剂F 固经止血剂 2 下列方中含有牡蛎的是 A 桑螵蛸散B 金锁固精丸C 固冲汤D 牡蛎散E 九仙散F 真人养脏汤 3 主治中涉及泻利的方剂有 A 易黄汤B 补中益气汤C 理中丸D 半夏泻心汤E 参苓白术散 F 四神丸G 真人养脏汤H 固冲汤 4 真人养脏汤的组成中有 A 肉豆蔻B 肉桂C 五味子D 诃子 E 白芍药F 补骨脂G 罂粟壳H 木香 5 固冲汤主治证病机是 A 阴虚血热B 脾气虚弱C 肝肾阴虚 D 冲脉不固E 冲任损伤F 下焦湿热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牡蛎散为何既能治自汗 又能治盗汗 2 九仙散与真人养脏汤二方具重用罂粟壳为君药 该药在二方中的作用与配伍意义有何不同 3 桑螵蛸散主治何证 其临床表现有哪些 五 论述题 1 试述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的主要配伍及功用 主治病证之不同 2 金锁固精丸与桑螵蛸散均为涩精止遗之方 二方在主要配伍与主治病证方面有何不同 3 归脾汤 固冲汤 固经丸三方各治何种血崩 临床当如何区别使用 六 分析题 1 某男 45 岁 患 神经衰弱 多年 经常失眠 多梦 有时心神恍惚 健忘 近月来腰痠 更增小 便频数 有时尿如米泔色 并间有梦遗 舌淡苔白 脉细弱 分析该病病因病机 辨其属何病证 确立治法 列出主治方药 并简要分析方义 2 人参 15g白术 15g肉豆蔻 15g肉桂 5g当归 10g白芍 20g诃子 10g 罂粟壳 15g木香 10g升麻 8g甘草 10g 试析 此为何方 或加减方 分析配伍方义 说明功用 主治 第十四章安神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安神剂分为 两类 20 2 重镇安神剂适用于心阳亢盛 火热扰心或外受惊恐所致的 及 等 3 安神剂中能养肝宁心 清热除烦的方剂是 4 神曲在磁朱丸中的作用是 以助 并可 5 主治脏躁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一病人失眠多梦 惊悸怔忡 心烦神乱 舌红 脉细数 宜选用 A 天王补心丹B 磁朱丸C 朱砂安神丸 D 酸枣仁汤E 甘麦大枣汤 2 朱砂安神丸的功用是 A 重镇安神 清肝泻火B 重镇安神 清心泻火C 重镇安神 清肺泻火 D 重镇安神 清胃泻火E 重镇安神 清肠泻火 3 心悸失眠 虚烦神疲 梦遗健忘 手足心热 口舌生疮 舌红少苔 脉细而数 宜选用 A 天王补心丹B 知柏地黄丸C 朱砂安神丸 D 酸枣仁汤E 归脾汤 4 酸枣仁汤中用量最少的药物是 A 酸枣仁B 茯苓C 知母D 甘草E 川芎 5 甘麦大枣汤主治 A 梅核气B 结胸证C 心下痞D 脏躁 E 失眠 6 天王补心丹中君药为 A 酸枣仁 柏子仁B 生地黄C 丹参D 当归身E 天门冬 7 证见失眠心悸 虚烦不安 头目眩晕 咽干口燥 舌红 脉弦细 宜选用 A 栀子豉汤B 天王补心丹C 酸枣仁汤 D 温胆汤E 朱砂安神丸 8 天王补心丹中的 三参 是 A 人参丹参玄参B 人参丹参沙参C 党参丹参玄参 D 玄参沙参太子参E 苦参玄参党参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组成中有当归的方剂是 A 朱砂安神丸B 磁朱丸C 天王补心丹D 酸枣仁汤 E 甘麦大枣汤F 归脾汤G 补中益气汤 2 天王补心丹主治证有 A 心悸失眠B 头痛烦躁C 口舌生疮D 虚烦神疲 E 手足心热F 舌红少苔G 脉弦而数 3 朱砂安神丸的组成有 A 朱砂B 炙甘草C 黄连D 生地黄E 当归F 龙骨G 磁石 4 甘麦大枣汤中小麦的作用是 21 A 补心B 消导C 养肝D 和中E 除烦F 安神 5 磁朱丸主治证的表现有 A 视物昏花B 耳鸣耳聋C 虚烦不安D 心悸失眠E 口舌生疮F 癫痫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天王补心丹的主治证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2 天王补心丹的君药是哪味药 为什么 3 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的意义 4 朱砂安神丸的功用 主治证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试述酸枣仁汤与天王补心丹在主治 临床表现 主要配伍方面的异同点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某女 43 岁 常心悸失眠 虚烦不安 头晕目眩 两目干涩 口燥咽干 手足心热 时便燥 舌红 脉弦细 此为何病证 应以何法 何方 何药治之 简述方义 第十五章开窍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凡用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 具有 作用 治疗神昏窍闭之证的方剂 统称开窍剂 2 依据神昏窍闭实证的临床不同表现 可将此类方剂分为 和 两类 3 安宫牛黄丸的功用为 4 安宫牛黄丸的君药是 5 紫雪主治证为 6 凉开 三宝 从清热解毒之力而论 温病条辨 说 大抵 最凉 次之 又次 之 7 治疗暑秽痧胀的专用方剂为 8 苏合香丸原载 外台秘要 引 广济方 名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病证不是开窍剂的适应证 A 中风而见神昏谵语者B 气郁而见神昏谵语者C 痰厥而见神昏谵语者 D 阳明腑实证而见神昏谵语者E 中暑而见神昏谵语者 2 服用安宫牛黄丸 脉实者 汤下 以增强其清热透解之效 A 银花 连翘B 连翘 牛蒡子C 银花 薄荷D 菊花 薄荷E 银花 牛蒡子 3 安宫牛黄丸的证治要点中不包括 A 神昏谵语B 高热烦躁C 口干舌燥D 舌红或绛E 脉数 4 安宫牛黄丸中不含有的药物为 A 黄芩B 黄连C 黄柏D 郁金E 栀子 5 安宫牛黄丸中 能体现清心开窍立方之旨的药物配伍为 A 冰片 水牛角B 牛黄 冰片C 麝香 冰片D 水牛角 麝香E 牛黄 麝香 22 6 紫雪的功用为 A 清热开窍 豁痰解毒B 清热开窍 熄风止痉C 清热开窍 化浊解毒 D 清热开窍 辟秽解毒E 清热开窍 凉血解毒 7 以清热开窍 化浊解毒为功用的方剂为 A 至宝丹B 紫雪C 安宫牛黄丸D 紫金锭E 行军散 8 外敷可治疗疔疮疖肿 虫咬损伤 无名肿毒 以及痄腮 丹毒 喉风等证的方剂为 A 安宫牛黄丸B 紫雪C 至宝丹D 行军散E 紫金锭 9 紫金锭的功用为 A 清热开窍 豁痰解毒 消肿止痛B 清热化痰 辟秽解毒 行气止痛 C 化痰开窍 辟秽解毒 行气止痛D 化痰散结 清热解毒 消肿止泻 E 化痰开窍 辟秽解毒 消肿止痛 10 证见吐泻腹痛 烦闷欲绝 头目昏晕 不省人事 宜选用 A 苏合香丸B 行军散C 至宝丹D 紫雪E 安宫牛黄丸 11 在下列方剂中起佐制作用的配伍 A 安宫牛黄丸中的珍珠B 紫雪中的芒硝C 至宝丹中的雄黄 D 紫金锭中的千金子霜E 苏合香丸中的诃子肉 12 证见高热烦躁 神昏谵语 痉厥 斑疹吐衄 口渴引饮 唇焦齿燥 尿赤便秘 舌红绛苔干黄 脉数有力成弦 治宜选用 A 安宫牛黄丸B 紫雪C 至宝丹D 苏合香丸E 行军散 13 温病条辨 所说 使邪火随诸香 一齐俱散也 指的是下列哪首方剂的配伍特点 A 安宫牛黄丸B 紫雪C 至宝丹D 行军散E 苏合香丸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开窍剂多制成 A 丸剂B 散剂C 膏剂D 汤剂E 注射剂 2 从安宫牛黄丸的配伍中可以得出凉开方剂的配伍特点为 A 清心凉血解毒B 清热泻火C 清热滋阴D 芳香开窍E 宁心安神 3 至宝丹的证治要点为 A 神昏谵语B 身热烦躁C 痰盛气粗D 吐泻腹痛E 烦闷欲绝 4 行军散的君药为 A 牛黄B 雄黄C 珍珠D 冰片E 麝香 5 行军散在应用时 可 A 水煎服B 凉开水调下C 炼蜜为丸D 点眼E 搐鼻 6 安宫牛黄丸与行军散共有的药物是 A 牛黄B 雄黄C 珍珠D 冰片E 麝香 7 从苏合香丸的配伍中可以看出 温开剂多由 组成 A 芳香开窍药B 清热解毒药C 温里药D 行气药E 补气药 8 紫金锭的药物组成中含有 23 A 牛黄B 雄黄C 麝香D 冰片E 朱砂F 紫草G 金箔H 水牛角 9 下列方剂中 可治中风的为 A 安宫牛黄丸B 紫雪C 至宝丹D 行军散E 苏合香丸F 紫金锭 10 以麝香为君药的方剂有 A 安宫牛黄丸B 回阳救急汤C 至宝丹D 行军散E 苏合香丸F 紫金锭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凉开 三宝 在功用 主治方面的异同 2 苏合香丸中配伍白术 诃子肉的意义是什么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试述安宫牛黄丸的组方原理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1 某男 68 岁 患高血压病二十余年 平素面红气虚 某日因走路不慎 突然跌倒而致昏迷 高热烦 躁 谵语 口干舌燥 痰涎壅盛 舌绛 脉数 此系何病证 应以何法 何方 何药治之 并简要分析方义 2 某女 50 岁 平素常觉心胸憋闷 某日因大怒突然昏倒 心腹卒痛 牙关紧闭 四肢厥冷 不省人 事 苔白 脉迟 此系何病证 应以何法 何方 何药治之 并简要分析方义 第十六章理气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 或 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的方剂 统称理气剂 2 气逆主要是以 气上逆和 气上逆为主 3 越鞠丸出自 丹溪心法 又名 4 越鞠丸的功用为 5 柴胡疏肝散的药物组成是由四逆散去 加 而成 6 四磨汤所治之病证 其标在 其本在 7 半夏厚朴汤主治 8 枳实消痞丸主治 9 良附丸主治气滞寒凝证 其药物组成为 10 金铃子散的药物组成为 11 暖肝煎的君药为 12 苏子降气汤所治之 上实 是指 13 治风寒外束 痰热内蕴之哮喘 宜选用 14 治心下痞鞕 噫气不除 或反胃呕逆 吐涎沫 舌淡 苔白滑 脉弦而虚 宜用 15 橘皮竹茹汤的病机为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越鞠丸所治郁证的成因包括 A 风 寒 暑 湿 燥 火B 风 寒 痰 湿 燥 食 24 C 气 血 痰 火 食 湿D 气 血 痰 热 食 湿 E 气 血 痰 火 暑 燥 2 柴胡疏肝散的治法在 内经 中可以称为 A 扶土抑木B 木郁达之C 滋水涵木D 佐金平木E 泻南补北 3 证见胸膈满闷 上气喘急 心下痞满 不思饮食 治宜选用 A 越鞠丸B 柴胡疏肝散C 四磨汤D 枳实消痞丸E 厚朴温中汤 4 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功用为 A 通阳散结 祛痰宽胸B 通阳散结 下气祛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摆摊饭团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通知
- 食品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智能化安防系统工程施工合同(新增)
- 2025规范中介房产合同
- 2025财产信托的合同书模板
- 公司装配知识培训论坛课件
- 市社科联面试官方题库:全面解析面试技巧与策略
- 教育考试报名相关试题分享
- 2025年自驾租车合同范本下载
- 出诊服务制度
- 2025年药敏分析仪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仲伟合口译》课件
- 防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DB5106T 22-2022 医养结合机构评价规范
- 2024北京东城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题和答案
- 【MOOC】国际金融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细胞学科普讲座模板
-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法法律服务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装修施工项目投标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