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习题3.doc_第1页
《郑伯克段于鄢》习题3.doc_第2页
《郑伯克段于鄢》习题3.doc_第3页
《郑伯克段于鄢》习题3.doc_第4页
《郑伯克段于鄢》习题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伯克段于鄢习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寤生(w)亟请(q)虢叔(u) 不义不暱(n)B遗之(wi) 祭仲(zhi)泄泄(xi) 具卒乘(chn)C恶之(w) 百雉(zh)繄(y) 共叔段(n)D施及(y) 城颍(yn)荥阳(Xn) 克段于鄢(yn)【解析】“泄”应读y,“乘”应读shn。【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颍考叔为颍谷封人为:给,替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法度B无生民心 生:使产生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贰:两属C姜氏何厌之有 厌:满足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亲D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恶:讨厌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故:原因【解析】A项,“为”是动词,解释为“做、担任”。“度”也是动词,解释为“合乎法度”。【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姜氏欲之,焉辟害?B.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C.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解析】A项,“辟”通“避”; B项,“锡”通“赐”; D项,“阙”通“掘”。【答案】C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遂寘姜氏于城颍郑伯克段于鄢B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D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解析】A项,均为介词,在。B项,第一个为等到;第二个为到达。C项,第一个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为代词,他,代指共叔段。D项,第一个为介词,把;第二个为连词,表承接。【答案】A5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武姜)请京,(庄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共叔段)滋蔓!C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至于廪延。D公语之故,且告之(于)悔。【解析】D项,公语之故,且告之(以)悔。【答案】D二、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8题。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公语之故故:旧事B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弟弟C孝子不匮,永赐尔类 类:同类的人D未尝之羹,请以遗之 遗:赠送【解析】A项,故:缘故。【答案】A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第二人称代词。A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颍考叔;第二个“之”是代词,代指庄公发誓,继而悔之这件事。B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目的;第二个“以”是介词,“拿,用”。D项,第一个“及”是“到达,到”;第二个“及”是“延及,到”。【答案】C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译文:_(2)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译文:_【答案】(1)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2)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秦之始伐赵也,魏王问于大夫,皆以为秦伐赵,于魏便。孔斌曰:“何谓也?”曰:“胜赵,则吾因而服焉,不胜赵,则可承敝而击之。”子顺曰:“不然。秦自孝公以来,战未尝屈,今又属其良将,何敝之承!”大夫曰:“纵其胜赵,于我何损?邻之羞,国之福也。”子顺曰:“秦,贪暴之国也,胜赵,必复他求,吾恐于时魏受其师也。先人有言: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今子不悟赵破患将及己,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子顺者,孔子六世孙也。初,魏王闻子顺贤,遣使者奉黄金束帛,聘以为相。子顺曰:“若王能信用吾道,吾道固为治世也,虽蔬食饮水,吾犹为之。若徒欲制服吾身,委以重禄,吾犹一夫耳,魏王奚少于一夫!”使者固请,子顺乃之魏;魏王郊迎以为相。子顺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诸丧职者咸不悦,乃造谤言。文咨以告子顺。子顺曰:“民之不可与虑始久矣!古之善为政者,其初不能无谤。子产相郑,三年而后谤止;吾先君之相鲁,三月而后谤止。今吾为政日新,虽不能及贤,庸知谤乎!”文咨曰:“未识先君之谤何也?”子顺曰:“先君相鲁,人诵之曰:麛裘而芾,投之无戾;芾而麛裘,投之无邮。及三月,政化既成,民又诵曰:裘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裘衣,惠我无私。”文咨喜曰:“乃今知先生不异乎圣贤矣。”子顺相魏凡九月,陈大计辄不用,乃喟然曰:“言不见用,是吾言之不当也。言不当于主,居人之官,食人之禄,是尸利素餐,吾罪深矣!”退而以病致仕。人谓子顺曰:“王不用子,子其行乎?”答曰:“行将何之?山东之国,将并于秦。秦为不义,义所不入。”遂寝于家。新垣固请子顺曰:“贤者所在,必兴化致治。今子相魏,未闻异政而即自退,意者志不得乎,何去之速也?”子顺曰:“以无异政,所以自退也。且死病无良医。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义事之,固不获安;救亡不暇,何化之兴!昔伊挚在夏,吕望在商,而二国不治,岂伊、吕之不欲哉?势不可也。当今山东之国敝而不振,三晋割地以求安,二周折而入秦,燕、齐、楚已屈服矣。以此观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其尽为秦乎!”(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五)【注】孔斌:即后文的子顺,子顺是他的字。呴呴:形容小鸟的叫声。麛:m,幼鹿。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又属其良将属:交给B若徒欲制服吾身 徒:白白地C陈大计辄不用 辄:总是D意者志不得乎 意:猜想【解析】徒:只是。【答案】B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魏王问于大夫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B则吾因而服焉呴呴焉相乐也C使者固请,子顺乃之魏诸丧职者咸不悦,乃造谤言D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三晋割地以求安【解析】D项,“以”都是表目的,用来,连词。A项,于,向,介词/和,介词。B项,焉,代词,它/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项,乃,才,转折连词/于是,顺承连词。【答案】D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子顺睿智而有治世之才的一组是()今又属其良将,何敝之承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古之善为政者,其初不能无谤裘衣章甫,实获我所食人之禄,是尸利素餐,吾罪深矣不出二十年,天下其尽为秦乎A BCD【解析】是说他不惧诽谤的原因;是百姓所歌的孔子功绩;指子顺因计不被采用发出的感叹。【答案】A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国攻打赵国时,魏国大夫认为这对魏国有利,而子顺则持不同意见,并以燕雀不知祸之将及为喻,批评他们见识短浅。B子顺最初被聘时,并不以爵禄为意,而是想施展才华。但他做相之后,所提出的大政方针不被魏王采纳,所以他又辞职而归。C文咨提醒子顺遭到了一些人的诽谤,子顺就以子产相郑和孔子相鲁为例,说明真正有才干的人做相,永远也免不了被人诽谤。D子顺辞去相位的原因,除了魏王不肯纳谏,还因为他已经看出,在秦灭六国的大势已十分明朗的形势下,兴化致治已办不到。【解析】C项中“永远也免不了被人诽谤”错,“永远”应改为“起初”。【答案】C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魏王闻子顺贤,遣使者奉黄金束帛,聘以为相。译文: _(2)昔伊挚在夏,吕望在商,而二国不治,岂伊、吕之不欲哉?译文:_【答案】(1)魏王听说孔文武贤明,便派使者携带黄金绸缎,聘请他为相。(2)当年伊尹曾做过夏朝的官,吕望曾做过商朝的官,但这两个王朝最终无法救药,难道是伊尹、吕望不愿意吗?【参考译文】秦国攻打赵国之初,魏王征求群臣对此事的对策,大家都认为秦国进攻赵国,是对魏国有利的事。孔斌却质问:“为什么这样说?”回答是:“秦国战胜赵国,我们也顺势向它屈服;如果秦国打不赢赵国,我们就趁它疲惫不堪予以攻击。”孔斌反驳说:“不对。秦国自从秦孝公以来,没打过败仗,现在又重用良将白起,哪里有疲惫可让我们趁?”有个大夫说:“即使秦国战胜赵国,那对我们魏国有什么坏处呢?邻国的羞辱难堪,正是我国的幸运福气啊!”孔斌又反驳道:“秦国,是个贪婪暴虐的国家,一旦战胜了赵国,必定要把矛头转向其他国家。我担心那时魏国就将面临秦军的攻击了。古人说过:燕雀筑窝在屋檐下,母鸟哺育小鸟,叽叽喳喳地都很快乐,自己以为很安适。灶上烟筒忽然窜起火苗,高大的房屋即将被焚,而燕雀面不改色,不知道灾祸就要殃及。现在你不明白,赵国一旦灭亡,灾难就会降临魏国的形势,难道人和燕雀一样吗?”孔斌,是孔子的第六世后人。当初,魏王听说孔斌贤明,便派使者携带黄金绸缎,聘请他为相。孔斌说:“如果大王能够采纳我的方针,可以为大王安邦治世,即使让我吃蔬菜,喝凉水,我也愿意。如果只是让我穿上一身贵服,供以丰厚俸禄,那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魏王哪里会缺少一个老百姓呢!”使者再三邀请,孔斌才前往魏国,魏王亲自出城迎接,拜他为相。孔斌便撤换了一批靠关系受宠的官员,代之以贤良人才;剥夺去不干事者的俸禄,转赐给有功之臣。那些失去职位的人都不高兴,于是制造出谣言。文咨把这些话告诉了孔斌。孔斌说:“从来不能与老百姓共商创业大事!古代善于治理政事的人,起初时都免不了被诽谤。子产在郑国做相,三年以后流言蜚语才停止。我的祖先孔子在鲁国做相,也是三个月以后诽谤才终止的。现在我每日改革政事,虽然赶不上前代圣贤,难道还考虑诽谤之言!”文咨问:“不知道当年对尊祖上有什么诽谤?”孔斌说:“先祖在鲁国任相,有人唱道:穿鹿皮袍的权贵,抓起他来没有罪;权贵穿着鹿皮袍,抓起他来都叫好。等到三个月以后,风气教化逐渐调养成型,百姓们又唱道:穿皮衣,戴殷帽,我们的心事他想到;戴殷帽,穿皮衣,一心为民不为己。”文咨高兴地赞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先生您与古圣贤相比也不差。”孔斌在魏国任相共九个月,每次提出重大的建议都不被魏王采用,于是喟然长叹:“建议不被采纳,是我的建议有不合适的地方,建议不合君主的心意,我再做他的官,享用他的俸禄,是不做事白吃饭,我的罪过也太大了!”说完便称病辞去职务。有人对孔斌说:“魏王不用你,你为什么不到别处去呢?”孔斌回答:“到哪里去呢?崤山以东的各国都将被秦国吞并;秦国的行为不仁不义,我决不去那里。”于是在家休养。新垣固问孔斌:“圣贤所到之处,必定是振兴教化、修明政治。而你在魏国做相,没听说干出什么特殊的政绩就自行引退了,猜想你是不是不得志?否则为什么那么快就辞职呢?”孔斌说:“正因为没有特殊的政绩,所以自己引退了。而且在不治之症面前,显不出好医生的本领。现在秦国有吞并天下之心,用仁义之道去事奉它,自然是得不到什么安全;所以,当今拯救危亡都来不及,还侈谈什么振兴教化!当年伊尹曾做过夏朝的官,吕望曾做过商朝的官,但这两个王朝最终无法救药,难道是伊尹、吕望不愿意吗?实在是因为大势已不可挽回。现在崤山以东各国都疲惫不堪、萎靡不振,韩、赵、魏三国争相割地以求偷安,二周折腰归顺秦国,燕国、齐国、楚国也屈服了。由此预见,不出二十年,天下都将归秦国所有了!”四、语言表达1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俄新社11月26日消息称,据PRIME经济新闻社报道,俄副总理戈津在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主持召开的完善航天工业企业管理体系会议上表示,2020年前俄应将大约300颗民用和军用卫星送入轨道。罗戈津说,“根据国家军备计划,2020年前我们必须将导弹袭击预警、侦查、通讯、制图和导航等100多颗卫星送入轨道。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要增加民用卫星群的数量,这个阶段还需要发射200颗卫星”。目前俄罗斯共有118颗民用和军用卫星在轨道上运行。_【答案】俄罗斯称2020年前将发射300颗卫星。15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中国式过马路(1)请用简明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不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