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怀化市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第卷(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将用于还原c3贮藏中的种子不含自由水,以保持休眠状态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h2o在细胞中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正确;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正确;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于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与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的分解,错误;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将用于还原c3,正确;贮藏中的种子,自由水含量非常少,以保持休眠状态,错误。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水、脱水缩合、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a.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用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a项正确;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所以用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b项正确;小白鼠吸入的18o2首先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产生的结合生成h218o,生成的h218o再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18o2和,因此呼出的二氧化碳中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也会含有h218o,c项错误;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所以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dna分子的分布和复制、有氧呼吸、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对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b、d段用x射线照射可诱发基因突变,a、c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图2中的温度在b时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活性较低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三碳化合物含量下降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1中a、c段为有丝分裂的间期,此时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用x射线照射可诱发基因突变,b、d段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其中的前期会形成纺锤体,因此用秋水仙素处理b、d段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a项错误;图2中的温度在b点即高温时酶分子的空间结构已经遭到破坏,b项错误;图3中bc段因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进而引起c3含量下降,de段因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的和atp减少,c3的还原减弱,进而引起c3含量上升,c项错误;图4中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减半,说明发生了着丝点分裂,所以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分析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a图甲由于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b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所以外侧生长得快c图丙中若固定光源,暗箱及植株整个装置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幼苗将弯向小窗d图丁中放琼脂块m的胚芽鞘向一侧弯曲,而放琼脂块n的不弯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中的胚芽鞘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光的刺激,对光不发生反应,由于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导致左侧生长素含量高,因而向右弯曲生长,a项错误;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多,所以外侧生长得快,b项错误;图丙中若固定光源,暗箱及植株整个装置匀速旋转,每次植株都在小窗朝向光源时接受光照,所以一段时间,幼苗将弯向小窗,c项正确;图丁中的m和n分别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完全接触,生长素均匀分布,所以放m和n的胚芽鞘都直立生长,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产生、分布和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5玉米的基因型与性别对应关系如下表,已知b、b和t、t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bbtt的玉米植株做亲本,自交得f1代,让f1中的雌雄同株异花植株相互交配,则f2代中雌、雄株的比例是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b t ) t存在,b不存在(bbt )t不存在(b tt或bbtt) 性别雌雄同株异花 雄株 雌株a. 9:8 b. 3:1 c. 9:7 d. 13: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并结合表中信息可推知:f1雌雄同株异花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所占的比例为1/9bbtt、2/9bbtt、2/9bbtt、4/9bbtt,它们产生的雌雄配子各4种,比例为bt1/92/91/22/91/24/91/44/9、bt2/91/24/91/42/9、bt2/91/24/91/42/9、bt4/91/41/9。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下:雌配子4/9bt2/9bt2/9 bt1/9 bt雄配子4/9bt16/81bbtt8/81bbtt8/81bbtt4/81bbtt 2/9bt8/81bbtt4/81bbtt 雌株4/81bbtt 2/81bbtt 雌株2/9 bt8/81bbtt4/81bbtt4/81bbtt 雄株2/81bbtt 雄株1/9 bt4/81bbtt2/81bbtt 雌株2/81bbtt 雄株1/81bbtt 雌株表中除了标注的雌株和雄株外,其余的均表现为雌雄同株异花。分析统计上表中的数据可知:f2代中雌、雄株的比例是9:8,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6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科研人员在1974年1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没有竞争关系b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c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蚂蚁的数量会先增加然后维持相对稳定d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可知,在该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和蚂蚁在食物上没有竞争关系,但二者生活区域相同,在生存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a项错误;因为二者都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项错误;啮齿动物喜食大粒种子,而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竞争中处于优势,所以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因没有捕食者以及和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而数量剧增,小粒种子植物处于劣势,进而导致蚂蚁数量减少,c项错误;综上分析,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9(11分)植物叶片在离体后,水分会迅速减少,叶片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会发生变化。离体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通过气孔的气体量)的下降,阻止了co2的供应;二是缺水引起叶肉细胞光合能力的下降,使叶肉细胞利用co2的能力降低。科研人员用茶树离体叶片作为研究材料,测定了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在叶肉细胞中,水光解的场所是叶绿体的 ;实验开始4min时,水光解产生气体的去向是 。(2)实验开始大约 min后叶片表现出从外界吸收o2放出co2;实验8min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3)胞间co2进入叶绿体后,与 结合而被固定,再被还原生成有机物。(4)在最初04min内,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2min后,胞间co2浓度 ,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原因是 。【答案】(11分。 除标记外,全为1分)(1)类囊体薄膜(基粒) 进入线粒体供叶肉细胞呼吸和释放到外界环境中(两者答全才给分)(2)16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3)五碳化合物(c5)(4)气孔导度下降,阻止co2供应 (2分) 上升(2分) 缺水引起叶肉细胞光合能力的减弱(2分)【解析】试题分析:(1)水光解是光反应阶段发生的物质变化之一,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基粒);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左图显示:实验开始4min时, 净光合速率0,说明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此时水光解产生气体的去向是:进入线粒体供叶肉细胞呼吸和释放到外界环境。(2)左图显示:实验开始大约16min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0,此时叶片出从外界吸收o2放出co2;实验8min时,净光合速率0,说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能进行,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3)co2是暗反应的原料,在暗反应阶段进入叶绿体的co2与五碳化合物(c5)结合而被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c3),生成的c3再被还原生成有机物。(4)在最初04min内,气孔导度下降,阻止co2供应,导致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右图显示:12min后,胞间co2浓度上升,此时由于缺水引起叶肉细胞光合能力减弱,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0.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图甲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图乙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刺激x下丘脑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属于_(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图中的靶细胞主要是_,如果靶细胞膜上的相关受体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则血糖浓度会_(高于/低于)正常数值,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疾病属于_。(2)如果小鼠的下丘脑被破坏,据甲图可知,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会不会完全丧失?_,理由是_。(2分)(3)乙图中信息分子a是_,b是_。 【答案】(9分。除标记外,全为1分)(1)神经调节 肝细胞 低于 自身免疫病 (2)不会 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2分) (3)促甲状腺激素 神经递质 【解析】试题分析:(1)分析图甲可知:在刺激x下丘脑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的过程中,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胰岛a细胞为效应器,所以该过程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据此可推知图中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如果靶细胞膜上的相关受体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则胰高血糖素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数值,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2)血糖调节中枢虽然位于下丘脑,但血糖浓度的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因此如果小鼠的下丘脑被破坏,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但会受到影响。(3) 乙图显示:信息分子a、b作用的靶器官分别是甲状腺、下丘脑,据此可判断:信息分子a、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1、(9分 )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图l所示。图2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分析回答: (1)图l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有_条,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_,从图中可知,通常生物所处的_越高,其有毒物质积累量越大。(2)图2中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_,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_,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的过程是_(填序号)。(3)若该系统中小球藻每年固定的能量不变,现将河蚌的食物比例由原来的c:e=1:1调整为4:l,则该生态系统中传递给河蚌b的能量理论上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4)某段时间人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鱼类(甲)的种群密度,调查的总体积为2hm3,随机选取多处样方,若第一次捕捞了40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捕捞,在第二次捕捞到的鱼(甲)中,未标志的有50条、标志的有20条,由此可估算出该鱼类种群在该时期是_ 条/hm3。【答案】(9分。 除标记外,全为1分)(1)3 竞争和捕食 营养级(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或者“无机环境”) 化石燃料的燃烧 (3)20 (4)70(2分)【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2、(10分)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下图一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下表显示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请根据图表分析回答部分:.(1)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 _ _假说。(2)图二是该果蝇某染色体上基因序列,假设该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_(不考虑突变和环境因素)。(3)果蝇中截翅突变引起细胞核糖体含量降低,使突变体幼虫发育缓慢甚至死亡,原因是_。. 基因组印记指后代某一基因的表达取决于遗传自哪一个亲代的现象。生长激素主要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介导发挥作用。小鼠 igfs基因属于印记基因,igfs基因(用a表示)正常表达的小鼠体型正常,称为野生型。科学家为研究小鼠igfs基因对其表现型的影响,做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分析,小鼠来自 (填“父本”或“母本”)的a基因可以表达;实验一中f1 小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2)若实验一中母本小鼠的父本(m)表现型为侏儒,则m的基因型是 。若将实验一中母本小鼠进行测交,预测子代的表现型为 。【答案】(10分。 除标记外,全为1分)i (1)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或者基因在染色体上)(2)与之交配的雌果蝇x染色体上的相应基因都是隐性的(3)没有足够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导致幼虫体内蛋白质不足ii(1)父本 aa:aa:aa=1:2:1(2分) (2) aa (2分) 全部表现为侏儒(2分)【解析】试题分析:i (1)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证明了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或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2)若不考虑突变和环境因素,隐性基因只有纯合时才能在个体中表达,据此可推知:若该果蝇某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说明与之交配的雌果蝇x染色体上的相应基因都是隐性的。(3)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果蝇中截翅突变引起细胞核糖体含量降低,使得突变体幼虫因没有足够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导致体内蛋白质不足,进而引起发育缓慢甚至死亡。ii(1)实验二的父本(aa)与隐性纯合子(aa)进行测交,子代小鼠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野生型(aa):侏儒(aa)1:1,说明来自父本的a基因可以表达。实验一的双亲均为aa,二者交配,f1 小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而理论上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野生型(1aa2aa):侏儒型(1aa)3:1,而事实上却为1:1,说明来自母本的a基因没有表达,导致母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的卵细胞与父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精子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aa)发育而成的个体为侏儒型。 (2) igfs基因(用a表示)正常表达的小鼠体型正常,称为野生型,若实验一中母本小鼠的父本(m)表现型为侏儒,说明a基因没有正常表达,则m的基因型是aa。实验一中的母本的基因型为aa,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卵细胞:a和a,而与之进行测交的隐性纯合子(aa)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a的精子;由于来自母本的a基因没有表达,所以受精后子代全部表现为侏儒。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9【生物选修: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相关问题:(1)在酿制葡萄酒时,课外小组用同一种葡萄汁对三种酵母菌进行发酵能力测试,结果如下:原重(g)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菌种11505151831508514938148341473214594菌种21584156731547815299152101512415004菌种31648163821615115943158241572515549从表格中培养基重量的变化分析,发酵能力最强的是 。进行发酵前,发酵瓶要注意清洗干净,并且要使用 消毒。(2)某同学在制作果酒之后,欲进一步制作果醋。他先接种优良的醋酸杆菌,再持续通入无菌空气,进一步发酵。请分析能否得到果醋? ,原因是 。(3)制作腐乳、泡菜时,需要氧气的是 ,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4)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可以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制备培养基时,常用 做唯一碳源,制成 (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培养基。【答案】(15分。除标记外,其他为2分)(1) 菌种3 70%酒精(或酒精) (2)不能 温度不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