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五实用类论述类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一课件.pptx_第1页
浙江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五实用类论述类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一课件.pptx_第2页
浙江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五实用类论述类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一课件.pptx_第3页
浙江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五实用类论述类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一课件.pptx_第4页
浙江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五实用类论述类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一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时综合训练一 第三部分专题十五实用类 论述类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文后题目 10分 材料一 随着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传统的 消费产品 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 消费情景 则是数字时代的另一个核心趋势 我们可以看到 传统用户价值公式发生了改变 从用户价值 价格 选择性 便利性的等式演变成 用户价值 价格 升级 选择性 升级 便利性 升级 把控 体验 对于体验重视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未来十年 线上和线下的区分将会越发模糊 我们的调查显示 55 的消费者表示最近一年网购频率增加 但这部分消费者并未放弃线下购物 相反在他们之中 频繁使用线下渠道消费的比例达到了80 两线买 的消费者会更看重购物过程中的全体验 既包括售前的信息推送 售中的服务环节和售后的维修护理 也包括更舒适的购物环境 更新奇的购物场景和更积极的购买互动 例如 45 的消费者希望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来体验将要购买的商品 摘自余进 新消费时代下的新消费主义 材料二 摘自埃森哲公司发布的 2018中国消费者洞察系列报告 新消费 新力量 材料三 消费异化让人只为了占有商品而去购买 并不考虑其使用价值等 使人沉浸在虚假的需求里 人们为了虚假的需求 不断地设法获取金钱 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异化的消费 在不断地辛苦过后 为了犒劳自己就开始追逐名牌和潮流还有吃喝玩乐 这样的生活不会使人内心真正地快乐起来 而只是一时的兴奋 所以也出现了便当时代 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不感兴趣或是兴趣很快消失 人们不断地追求新的事物和刺激的事情 只顾贪图享乐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 很容易就进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从而加剧了消费异化的情况 当人们迷失在恶性循环之中后 心里一直在期待着享乐时光的到来 而且还经常与他人作比较 别人有的自己也要 和别人一样的还要比别人的更好 完全不考虑自己的需求 久而久之异化的消费便会扭曲人的幸福观 人沦为物质的奴隶 一些本该有的情感也在渐渐地消失 生活不再丰富 追求变得单一并物质化 这样的生活让人对很多的事物都没有正确的认识 长此以往使人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来获取幸福 最终完全迷失自己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不仅个人得不到真正的幸福还会提高社会犯罪率 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成为社会的负担 而且还会对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 摘编自高志昊 可持续发展与消费异化及转变 材料四 日本的经济评论家总结出 低欲望社会 厌消费 的概念 对比中日两国的形态 不结婚 不生娃 不买房是共同的现象 日本的小确幸 宅文化和中国的佛系 丧文化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所以 网络舆论经常见到中国也在进入低欲望社会的说法 这件事之所以惹人关注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拉动生产 经济和就业 它一次次带领深陷经济困境的各国人民绝处逢生 走出黑暗 消费如果拉响警报 后果不堪设想 摘编自杨璐 我们的消费在升级还是降级 1 下列对材料中 消费情景 和 消费异化 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当前数字时代的核心趋势 就是代替已经成为过去的 消费产品 模式的 消费情景 B 消费情景 时代 传统用户价值公式中的 价格 选择性 便利性 已不再重要 C 异化的消费不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 那些沉迷其中的人也不考虑自己的真实需求 D 消费异化导致便当时代的出现 人们只顾贪图享乐而对身边的事物完全失去了兴趣 2 3 1 解析A项以偏概全 原文说的是 消费情景 则是数字时代的另一个核心趋势 它只是其中一个核心趋势 不能倒过来说 核心趋势就是 消费情景 B项无中生有 文中只是强调消费者主观上更重视购物体验 但没有说 价格 等方面就不重要 D项绝对化 原文是说 不感兴趣或是兴趣很快消失 2 3 1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有调查显示 最近一年网购频率增加的消费者80 的消费品是使用线下渠道购买的 可见新消费时代 线上 和 线下 并非泾渭分明 B 从 两线买 的消费者和消费情形来看 为消费者提供诸如场景化体验和参与性互动的 智能购物体验 会有利于销售 C 为虚假的需求而赚钱 然后为了犒劳自己而吃喝玩乐 追逐名牌和潮流 长此以往 追求变得单一且物质化 这些人内心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D 当下中日两国社会存在一些共同的现象 流行一些类似的文化 因而在网络上经常有人参照日本 来审视中国的消费现状 解析原文的意思是最近一年网购频率增加的消费者当中 有80 的人消费是使用线下渠道的 2 3 1 3 根据上述材料 概括新消费时代的消费特征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4分 1 特征 2 问题 消费者更注重购物体验 兴趣圈极大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消费异化影响个人幸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们 低欲望 进而 厌消费 使得社会消费低迷 2 3 1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4 6题 10分 材料一 人的阅读能力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能力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 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拥有 能让阅读者 厚积而薄发 阅读是长期的 日积月累的 潜移默化的 是伴随人一生的 更重要的是 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 最核心的东西 审美观 道德观和人生观 阅读给人心灵上的启迪也是无法估计和替代的 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 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 即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 提升自我 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 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教育家朱永新说过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摘编自朱俊青 打骂教不出好孩子 材料二 当下阅读环境的最大改变就是读书太方便了 方便到让许多人 特别是年轻人 感到不方便了 哲学家加缪曾注意到 人们读的书越少 买的书越多 反之也是这样 而在当前的中国 可能读书的和买书的都越来越少了 这与其说是阅读环境的改变 倒不如说是读书精神的溃败和缺失 人们越来越不认为读书是件很重要很高贵的事了 有位美国批评家说过 一个只有网友 网民而缺少读者的社会是不幸的 因为这意味着公众素质的普遍降低 在这样的社会里 真正的 藏书家 真正的 读书种子 真正的作家 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鼓励 显然 从长远看这是不利于文化建设的 摘编自 关于读书话题的访谈 材料三 2011 2017年湖南省城市阅读指数得分比较 数据来源于 大数据解析 湖南全民阅读态势 注2011年 湖南在全国首创开展城市阅读指数指标体系调研 这一指数由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湖南省统计局共同发布 从公众的角度出发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直接考察城市居民的阅读量 阅读频率 阅读种类 阅读意识 阅读活动参与状况等因素 综合形成 材料四 读书真正的目的 有如蜜蜂酿蜜 是要从他人的说法中 酿出新的东西来 以求对观念或现实作新的解释 因此而形成推动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在此过程中 分析与综合的交互使用 占了方法上的主要地位 方法 实际上是一种操作 操作是要受被操作对象制约的 被操作对象不同 操作的程序自然会因之而异 读书最坏的习惯 是不把自己向前推动 向上提起 没有进入著者的思想结构或人生境界之中以求得对著者的如实了解 却把著者拉到自己的习心成见中来 以自己的习心成见为坐标 而加以进退予夺 于是读来读去 读的只是自己的习心成见 这样不仅从幼到老 一无所得 并且还会以自己的习心成见去栽诬著者 栽诬前人 始而对前人作一知半解的判断 终会演变为睁着眼睛说瞎话 以为可以自欺欺人 这种由浮浅而流于狂妄的毛病 真是无药可医的 摘编自徐复观 应当如何读书 4 下列对材料中 阅读 的相关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 它对一个人的审美观 道德观 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B 阅读不但是我们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 而且是我们的心灵自我观照的必然途径 C 当今社会 阅读环境的改变导致阅读精神缺失 从长远看不利于文化建设 D 阅读需要进入著者的思想结构或人生境界之中 从而如实了解著者 解析 必然途径 说法绝对 于文无据 5 6 4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阅读可以帮助人们反思和提升自我 对人们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B 一个只有网友和网民而缺少读者的社会是不幸的 在这样的社会中 读书精神是溃败和缺失的 公众的素质普遍很低 C 从湖南省2011 2017年的城市阅读指数得分来看 该省城市居民的阅读状况总体上是在改善的 这表明人们的阅读意识在慢慢增强 D 如果人们读书读的只是自己的习心成见 就会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去栽诬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