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七)(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七)(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七)(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寄语:勤劳的人会有各种幸运,懒惰的人则只有一种不幸。但愿每一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七) 语文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释义全对的一项是: ( )a日出东南隅。 隅:y,角落。b不见曦月 曦:n,太阳。c睨之,久而不去。睨:n,斜着眼看。d水何澹澹。 澹:hn,水波动荡的样子。2、填空(3分)。(1)观沧海中,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丰富奇特想像的诗句是 , 。(2)望岳中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句是 ,它是全句的诗眼。从中可以看出诗人 的雄心和气魄。3、将作者、朝代、诗歌名及诗歌所属类别连线(3分)。曹操 甲唐代 a观沧海 a乐府律杜甫 乙宋代 b望岳 b五言律诗王安石 丙东汉 c登飞来峰 c七言律句4、选择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 ( )a但坐观罗敷 坐中数千人b何用识夫婿 孔子、曾子何时人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先生是年乃能言d缃绮为下裙 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5、下面四句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惆怅的心情的句子是( )a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6、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卖油翁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即使有专长,掌握了某种技艺,也没什么可骄傲、盛气凌人的,因为熟能生巧,而艺无止境。b、陌上桑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位美丽、机智、不慕富贵、不畏权势的女性的形象。c白居易的江南春一诗通过对江南景物典型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江南景色的无限赞美和向往之情。d观沧海一诗通过描写大海的景象,展现丁作者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作者气吞山河的豪迈气概。7、有人说,生命像一条河,有险滩,有激流,也有平静的小溪。想想看,生命还像什么?仿照上面句子写一个比喻句,表明你对生命的认识。仿写句子:有人说,生命像 二、课内阅读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三峡是 峡、 峡和西陵峡的总称。2作者先写 后写水,写水按 四季顺序写的。3第一自然段是总写 特点,二、三、四段是写三峡不同季节的 景色。4“七百里”突出峡长的特点;“略无阙处”是写 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山高的特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侧面写山高的特点。5说明夏季江水水势大的句子是 , 。 6“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句话让我们想起了李白哪一首诗?诗的内容是什么?7第三自然段作者的观察方法是先 ,再 。8第四自然段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第一自然段的“ , ”相照应。(二)、课外阅读(每小题2分)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1解释加点词。 窃入学舍( ) 听已( ) 辄默记( ) 儿痴如此( )2翻译句子。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4 从文中可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炳烛之明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李,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西汉刘向)【注解】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名彪,悼公之子。师旷:春秋时代晋国乐师,字子野,目盲,善弹琴。暮:晚。师旷故意把“为时已晚”的“晚”字,当“晚上”的“晚”字理解,所以才说“何不炳烛”。炳烛:点燃灯烛。炳,光明,显著,这里用作动词。炳,又有作“秉”字解的,是“拿起”、“拿着”的意思。孰与:表示比较好坏,并选择其一。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暗喻迷惑昏乱。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少而好学 孰与昧行乎 善哉2、文中的“炳烛”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炳”又是什么意思? 3“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选文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写作【书写在作文本上】 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