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一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1热力系内工质质量若保持恒定,则该热力系一定是 D 。A开口系 B闭口系 C孤立系 D不能确定题解:当稳定流动的开口系则热力系工质质量亦保持恒定2当分析以下热现象时,通常哪些可以取作闭口系:(B)1)正在使用的压力锅内的蒸汽 。 2)被扎了胎的自行车轮胎。3)汽车行驶中轮胎被热的路面加热。 4)内燃机气缸内燃烧的气体。5)内燃机排气冲程时气缸内的燃烧气体。A 1)、2)可取作闭口系 B 3)、4)可取作闭口系C 4)、5)可取作开口系 D 2)、4)可取作开口系3热力系与外界既有质量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是 D 。A闭口系 B开口系 C绝热系(没有热量交换) D开口系或绝热系4开口系的质量是 C 。A不变的 B变化的C 变化的也可以是不变的 D在理想过程中是不变的5下列热力系中与外界可能有质量交换的系统是 D 。A开口系 B绝热系 C 闭口系 D开口系、绝热系6某设备管道中的工质为50mmHg,设大气压力为80kPa,此压力在其压力测量表计上读数为 A 。A 73.3 k Pa B 86.67 k PaC 130 k Pa D 30k Pa题解:工质压力50mmHg133.32=6666Pa,低于大气压力,设备管道为负压状态,表计指示为真空值7如图所示,某容器压力表A读数300kPa,压力表B读数为120kPa,若当地大气压力表读数720mmHg,则压力表C的读数为 B 。A CB A 276.06kPa B 180kPaC 396.1kPa D 216.06kPa题解:由,则。8容器内工质的压力将随测压时的地点不同而 C 。A 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题解:测压地点不同不同,测量压力的参考基准变了,表压力、真空值会随之变化,但工质的压力不会随测压地点而变化。9某压力容器,其压力表的读数在南京为与在拉萨时相比较 B 。A 相同 B 增大C 减小 D 无法确定题解:,拉萨的低于南京的,因此同样的压力容器中的工质在拉萨测量时大。10某负压工作状态的凝汽器,若由于工作疏忽有个与大气相连的阀门未关紧,则凝汽器内工质压力A 。A升高 B 降低 C 不改变 D可能降低也可能升高11某负压工作的凝汽器,若有个与大气相连的阀门未关紧,真空遭破坏,此时凝汽器的真空表读数 A 。A 降低 B升高 C不变 D 没有反应12平衡状态就是 D 。A 稳定状态(无外界作用下,系统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B 均匀状态 C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D 与外界不存在任何势差的的状态13平衡状态是指当不存在外界影响时, B 。A热力系逐渐达到热平衡的状态B热力系状态参数多次测量数值不变C热力系内部变化很小D热力系内部均匀一致14可逆过程 A 。A要求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 B并不要求过程是准平衡过程C强调的是过程可以按原路线返回 D 只是要求过程中不存在摩擦15准平衡过程,工质经历的所有状态都接近于 D 。A初状态 B环境状态 C 邻近状态 D邻近状态16准平衡过程就是 D 。A平衡过程 B可逆过程C不可逆过程 D无限接近平衡的过程17可逆过程一定是 C 。A工质能回复到初态的过程 B非平衡过程C准平衡过程 D存在着损耗的准平衡过程18可逆过程与准平衡过程的主要区别是 C 。A可逆过程比准平衡过程进行的快得多B准平衡过程是进行得无限慢的过程C可逆过程不但是工质内部趋于平衡,而且工质与外界亦趋于平衡D可逆过程中工质可以恢复为初态19初、终状态相同的任何过程,其过程中传递的热量 B 。A 相等 B C 均为 D T-S图面积均相等题解:初终状态间经历不同的过程其交换的热量不同;若为可逆过程,随过程不同各不相等;若为不可逆过程则不能表示为,但仍然遵循能量守恒方程。20推动功 B 。A是过程量 B是状态的函数(工质在开口系统中流动传递的功PV)C是储存能 D是热力状态变化时作的功21热力系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时,功和热量是 A 。A 过程量 ( 功和热是过程量,热力学能是状态量) B强度量 C广延量 D状态参数22动力循环中膨胀功 C 压缩过程消耗的功。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不能确定两者的大小23制冷循环中,膨胀功 C 压缩功。A吸热量大于放热量 B等于 C小于 D不能确定两者大小24任意一个逆向循环,其 B 。A吸热量大于放热量 B吸热量小于放热量C吸热量等于放热量 D吸热和放热的大小关系不定25工质膨胀时 D 。A一定对外放热 B一定要对工质加热C工质温度一定降低 D工质必须满足能量平衡方程26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1) 2)3) 4)5) 6)A 1) 2) 6) B 3) 4) 6)C 1) 3) 5) D 2) 5) 6)27外界对热力系作功60kJ,热力系从外界吸热20kJ,则热力系的热力学能变化量为 D 。A 40Kj B 60Kj C 40Kj D 80kJ28适用于 D 过程。A任何工质的不可逆 B任何工质的可逆C理想气体的任何 D理想气体的可逆29可逆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可表示为 C 。A B C D 30技术功适用于 C 。A 任何工质的任何过程 B理想气体的定压过程C 任何工质的绝热过程 D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31绝热节流过程为 D 过程。A定焓 B 定温 C可逆 D不可逆32吸热量的表达式只适用于 B 。A 可逆的定容过程 B定压条件的可逆、不可逆过程C 定温条件的可逆、不可逆过程 D任何条件的可逆、不可逆过程题解:稳流,当定压时33稳定流动的开口系其质量流量 C 。A进口处大于出口处的 B进口处小于出口处的C进口处等于出口处的 D为34稳定流动的开口系能否同时满足 ? ( D )A无法判断 B不可以满足C D,所以满足35输气管路向绝热、真空的刚性容器充气。若充气时输气管路中的参数保持恒定,为定值,则当气体充入容器后其温度将 A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36体积为1m3的容器中充有N2 ,温度为20,表压力为1000mmHg,当地大气压力为1kg/cm2,为了确定其中的气体质量,下列计算哪些是正确的。( C )A B C D 37已知空气的温度20,压力700mmHg,则此时空气的密度 C 。A B C D 38某刚性容器体积3.0m3,盛有10kg的一氧化碳气体,气体温度40,若维持其温度不变,慢慢注入一氧化碳气体,当压力升至原先状态的3倍时,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原先的 C 倍。A B C D 39某车胎体积0.05m3,内有20、0.2MPa的空气。若车胎在高温路面上行驶,设车胎体积一定,受高温路面影响,胎内气体温度上升至40时,气体压力为 A MPa。A 1.068 p1 B 3 p1 C 2 p1 D p1题解:, 当,时40气体流量若在冷态测得体积流量qv10m3/s,热态工作时,常采用系数KT修正温度对流量的影响。设冷态t125,热态t2300,忽略压力变化,热态时气体流量 B 。A B C D 题解:由,当,412kmol的各种气体所占的体积 B 。A均相等 B同温同压下均相等(标准状况下0度,1个标准大气压。气体体积相等22.4)C均为22.4m3 D均为222.4m34210标准立方米空气定容吸热,温度由300升高至500,其吸热量为 D kJ。A B C D 4310标准立方米氧气定压吸热,温度由20升高至150,其吸热量为 D kJ。A B C D 4410kg氮气定容吸热,温度由300升高至400,其吸热量为 C kJ。A B C D 4510kg空气定压吸热,温度由300升高至350,其吸热量为 D kJ。A B C D 46利用定值热容分析气体问题时,当工质为双原子气体,定容过程,物量单位选择体积计量时, C 。A各种气体定值容积热容均为B 各种气体定值容积热容均为C 各种气体定值容积热容均为D 各种气体定值容积热容均为47利用定值热容分析气体问题时,当工质为双原子气体,定压过程,物量单位选择质量计量时, D 。A各种气体定值质量热容均为B各种气体定值质量热容均为C定值质量热容均为D定值质量热容均为48下列关系式中适用于任何气体的是 D 。A B C D 49迈耶公式, B 。A适用于理想气体,且定值比热容B适用于理想气体,是否定值比热容不限C适用于任何气体,但要求定值比热容D适用于任何气体,是否定值比热容不限50任何热力过程中,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的变化量都可以表示为B 。A B C D 题解:理想气体热力学能的变化量与过程无关,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数值上等于定容过程的吸热量。51一定量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初态出发分别经过不可逆过程A、可逆过程B到达相同的终状态,则两过程中气体热力学能变化 B 。A B C D 题解:状态参数变化与过程无关,仅取决于初、终状态。52一定量空气从初态t120,p11.01325105Pa经一可逆过程达到终态T2=293K,p22Mpa,空气的热力学能变化量 C 。(实际气体,热力学能是温度和比体积的函数)A B C D 531kg理想气体,从初态20,p11MPa,定压膨胀至p20.1MPa,然后又经定容加热至t320,气体经123过程的热力学能变化量 B 。A B C D 题解:理想气体热力学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当时,。54任何热力过程中,理想气体的焓变化量都可以采用 B 确定。A B C D 题解:理想气体焓是温度的单值函数。551kg空气从相同的初态出发分别经过不可逆过程1A2、可逆过程1B2到达相同的终状态,则过程中焓的变化 D 。A B C D 题解:与过程无关,仅取决与初、终状态(焓是状态参数,与过程无关)。561kg空气从初态T1=300K, p1=1MPa,分别经两条不同路径:途经1A2到达状态2,T2=500K, p2=1.5MPa;途经1B3到达状态3,T3=500K, p3=2MPa。则两过程的焓变化 D 。(理想气体焓是温度的单值函数)A B C -= D =57某一理想气体经历一个热力学能不变的过程,则这个过程中焓的变化 A 。A B C D不能确定58某种理想气体由状态1经历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变化到达状态2,该过程中工质熵的变化 D 。A B C D 59某种理想气体经历一个热力学能不变的过程,则这个过程的熵变化 D 。A B C D 题解:热力学能不变即,由,则。601kg气体经历一个定压过程,则过程中的熵变化 B 。A B C D 61绝热过程中技术功等于过程初、终状态的焓降,即,这个结论适用于 D 。A理想气体 B水蒸汽C可逆过程 D任何工质的可逆、不可逆过程62可逆定温吸热过程,理想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 D 。A B C D 题解:当时,则。63理想气体等温压缩过程,其焓变化量 C 。A总是负值 B总是正值 C为零 D有时是负值64理想气体在一 气缸中被压缩,若容器与外界绝热,气体的温度将 B 。A降低 B升高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65理想气体在一个带活塞的气缸中绝热膨胀,则气体温度 B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66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分析中,只有在 D 时才可以采用表示过程中的热交换量。A绝热过程 B任何过程 C多变过程 D定压过程题解:,当时,。热力学第二定律1卡诺循环是 D 。A具有可逆等温吸热和可逆等温放热的循环B具有两个恒温热源,且满足的循环C热效率等于的循环D循环中工质除了与两个恒温热源换热外,无其它热交换的可逆循环2卡诺循环在300K、1000K热源之间工作,每小时吸收热量20KJ,每小时完成6次循环,则此循环输出效率为 B 。A 3.67W B 3.89W C 0.56W D14W题解:卡诺循环,每秒钟输出的功即为循环输出的功率3卡诺循环在0、100两热源间工作,若输出功率1kW,每5分钟完成一次循环,每次循环工质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 D 。A 373Kj B 223.8Kj C 1200Kj D 1119kJ题解:循环完成的功为其输出功率乘以作功时间,由。4卡诺循环在300K、1200K热源间工作,每小时吸收热量20kJ,向冷源排出热量 B 。A 2.5Kj B5Kj C15Kj D15kJ题解:由循环的能量平衡方程可知。5有人声称设计的热机在0、250两个热源间工作,能使输出功与排给冷源的热量相等,这 B 。A是可以达到的 B是不可能实现的C需要视工质性质而定 D循环热效率t100%一定能实现题解:循环中,此处,故,这个设计是不可能实现的。6循环热效率t=1-T2/T1 ,只适用于 B 。A卡诺循环 B两个恒温热源间的可逆循环C两个恒温热源间的一切循环 D多个热源的可逆循环7一切不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与可逆热机的相比较, D 。Att BttCtt D需视具体条件而定8工质经历不可逆循环 B 。A 0 B 0 C 0 D正向循环0题解:为热温商,可逆时dS、不可逆时。不可逆循环中功的损耗使得工质排向冷源的()大于从热源吸热时的(),故。9工质经历不可逆循环 C 。A 0 B 0 C 0 D 逆向循环题解:熵是状态参数,其循环变化量为零,无论是可逆还是不可逆循环均是如此。10对于一个不可逆过程 A 。A S2S1 B S2S1C S2S1 D 需视过程而定题解:任何过程熵变化,不可逆时,因此,不可逆过程。11闭口系工质经过定压变化,熵变化 D 。A必为正值 B必为负值C必为零 D正、负、零均有可能题解:闭口系熵变化取决于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热量、过程可逆与否两方面因素。12某过程既是等熵过程又是绝热过程,则过程 A 。A一定是可逆过程 B一定是一个膨胀过程C一定是一个压缩过程 D不能确定其过程性质13可逆过程的熵必为零,不可逆过程熵必大于零,这种认为是 D 。A正确的 B针对定压过程而言的C针对理想气体而言的 D针对绝热过程而言的题解:引起过程中熵变化的原因交换热量不可逆因素14不可逆绝热压缩过程,终状态S2与初状态S1之间的关系 C 。A B C D S2可以大于S1,也可以小于S1,视过程是否有摩擦题解:不可逆绝热过程因此15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终状态温度,与达到相同终态压力的可逆绝热过程温度T2之间 C 。A = B C D 视情况而定题解:不可逆绝热过程,因此必然使得。16工质从相同的初态,分别经过可逆、不可逆绝热膨胀至相同的终态压力时,不可逆过程的 与可逆过程的v2之间 C 。A =v2 B v2 C v2D 可以v2,也可以v2、=v2题解: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当时,则。17“熵增大S2S1的过程,必定是吸热过程”,这种认为是 B 。A 正确的 B针对可逆过程的C 针对定压过程的 D针对定温过程的题解:,吸热,当可逆时,故必然是吸热过程,这种说法是针对可逆过程而得出的结论。18熵增大的过程 B ,则过程为不可逆过程。A必有不可逆因素存在 B若热力系与外界无热量交换C若热力系与外界无功交换 D一定有功的损耗19工质从同一初态出发,分别经可逆、不可逆过程到达相同的终状态,两个过程的熵流 B 。A 可逆f =不可逆f B 可逆f不可逆fC 可逆f不可逆f D 无法比较题解:熵是状态量,初终状态相同。若为可逆过程时、不可逆过程,故。20工质通过边界与外界可逆条件下交换功时熵的变化 C 。A 为正 B为负 C为零 D 无法确定21热量由高温热源T1传向低温热源T2,且T1T2,则该过程 B 。A为可逆过程 B为不可逆过程C以上两者均有可能 D无法确定其性质题解:有限温差的传热为不可逆过程。22绝热系发生不可逆过程,熵的变化 A 。A B C D 023某一定量工质将2000KJ的热量散失到周围环境,环境温度300K,若工质散热时熵变化-5,这过程 B 。A可以发生且为可逆 B可以发生且为不可逆C不可能发生 D违反熵增原理题解:取工质、环境为孤立系,5kJ/K,kJ/K,56.671.67kJ/K,为不可逆过程。24若工质将2000kJ的热量传给300K的冷源,过程中工质熵变化为-7kJ/K,这过程 A 。A不可能发生 B可能发生且为可逆C可能发生且不可逆 D以上A、B、C 均有可能题解:取工质、冷源为孤立系,7kJ/K,kJ/K , =-7+6.67=-0.33kJ/K,孤立系系统熵是负值的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25闭口系工质经历可逆变化,对外作功20kJ,散热20kJ,则系统熵 B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题解:闭口系、可逆过程,因此,当过程放热时热力系的系统熵减小。26闭口系工质经历不可逆变化过程,向外输出功,同时散热,则系统熵变化 D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题解:闭口系可以与外界交换热量和功量,其系统熵取决于熵流以及过程是否可逆。当散热时,若散热为有温差不可逆过程、输出功时有摩擦则均会有熵产出现,这些条件未定系统熵无法确定。27不可逆过程时,系统熵 D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28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系统熵 B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确定29闭口系熵增加,则该热力系 D 。A必为吸热过程 B必为不可逆过程C必为放热过程 D不能确定其吸热、放热题解:闭口系,当熵增大时,可能是因为吸热引起的,也可能是不可逆性引起的,当这些条件都不确定时热力系熵不能确定。30工质从相同的初态分别经可逆、不可逆过程变化至相同的终态,两个过程的熵流 B 。A B C D无法比较31工质从初态出发与外界交换相同的热量,若交换过程分别为可逆、不可逆过程,则过程中熵的变化C 。A B C D无法比较32不可逆过程使绝热系的熵变化 B 。A可增大,可减小 B一定增大C保持不变 D减小33孤立系内各物体的熵 B 。A只能增大 B能增大也能减小C可逆变化时只能保持不变 D增大时必为不可逆过程题解:孤立系内各物体熵变化可正、可负、可为零,但是系统熵一定大于、等于零。理想气体混合物、湿空气、喷管流动、动力循环、制冷循环1由氧气O2与氮气N2组成的空气,其中氧气的质量分数 B 。A B C D 题解:混合气体质量分数与容积分数间。2由某种x气体与某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参数为p、V、T,已知其中x气体的分压力px,分体积Vx,混合气体中x气体的状态方程 C 。A B C D 题解:混合气体中某一种气体状态的描述,若采用时,对应的是状态;若采用时,对应的是,因此,混合气体中某一种气体状态方程可以有两种方式表示:。3刚性容器中有某种理想气体,参数p1、V1、T1,现定温充入另一种x气体,使容器中的压力升到p2,充入的气体质量 B 。A B C D 题解:充入x气体后,容器中为混合气体,总压力为,x气体的分压力,混合气体中x气体的状态方程,。4刚性容器中原有某种理想气体,参数p1、V1、T1,现定温充入第二种气体,使容器中的压力升到p2,容器中现贮气体 C 。A B C D 题解:混合气体状态方程可以由三种表达:针对混合气体;针对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采用分压力概念时;同样针对混合气体中的某种气体,采用分容积概念时,此题采用了的表达式。5由体积分数为20氧气,30%氮气,50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定值定压体积热容 C 。A B C D 题解:二氧化碳是多原子气体,其定压定值摩尔热容为94.157,而氧气、氮气是双原子气体74.157。6由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定容体积定值热容 A 。A B C D 题解:均为双原子气体,定容定值摩尔热容均为,当采用体积计量单位时,体积热容,故正确答案为。7由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定压定值质量热容 A 。A B C D 题解:混合气体的折合气体常数,则折合摩尔质量,双原子气体定值定压摩尔热容应选择kJ/(kmol.K)8两种不同性质的气体由隔板隔开,隔板两侧体积相等,压力分别为p1、p2,温度相等T1=T2,抽去隔板混合气体的压力 。A B C D 题解:此条件下的不是分压力,故,分压力的概念是状态下的某种气体的压力。本题是由混合气体状态方程得到的结果。9湿空气相对湿度愈高,其含湿量d 。也愈高 将愈低当湿空气温度t一定时,d也愈高 不受影响题解:湿空气相对湿度,其中反映湿空气中水蒸气份额,而则与湿空气温度有关,由确定,故只有当t一定时才有。10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定值,湿空气温度t愈高,含湿量d A 。A也愈高 B将愈低 C不受影响 D不同的概念,无法比较题解:维持不变,当则,故反映湿空气含量的含湿量也增大。11当湿空气相对湿度0时,全为干空气,那么,100时湿空气 B 。A不含干空气 B水蒸汽C水蒸汽 D干空气题解: 湿空气温度对应下饱和压力的状态,是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能达到的最大状态,即,。12若已知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pv低于水蒸汽饱和压力ps,则湿空气的状态为 B 。A饱和湿空气 B未饱和湿空气 C无法确定 D理想气体题解:在湿空气温度下,为水蒸气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当时水蒸气为过热蒸汽状态,当时为饱和蒸汽状态。13若已知湿空气中相对湿度ps题解:100%时,则,故水蒸气为过热蒸汽,湿空气为未饱和状态。14若测得湿空气湿球湿度低于干球湿度,则湿空气 B 。A是饱和湿空气 B是未饱和湿空气C相对湿度达到最大值 D含湿量达最大值题解:当湿空气为饱和状态时,湿球温度、干球温度之间,湿空气为未饱和状态时。15梅雨季节墙面“出汗”是由于 A 。A墙面温度低于大气的露点温度 B墙面受潮C墙面温度达到饱和状态 D墙面温度高于大气的露点温度16气体在管道中可逆流动时,任何截面上的滞止焓 D 。A B C D均相等题解:由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可知,任何断面上工质的能量均守恒,当h则cf,故任何断面上滞止焓均相等。17气体在管道中可逆流动时,任何截面上的滞止状态 A 。A均相同 B不相同 C由各断面的确定,不一定相同D无法比较题解:绝热可逆流动时,滞止焓在各断面上均相等,能量守恒,滞止状态均相等。18气体经不可逆流动后,滞止焓相等,滞止状态 B 。A也相同 B不相同C无法确定 D滞止压力相等,滞止温度不等题解:经不可逆流动后与可逆流动时的滞止焓相等,但因不可逆流动有,故滞止状态点与可逆时不一致。19温度相同的空气、氧气,它们的声速 B 。A均相同 B C 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题解:,当,259.8时,。20当气体性质一定时,什么时候达到喷管临界状态 A 。A取决于喷管的进口状态 B取决于什么类型的喷管C取决于气体常数 D取决于喷管出口状态题解:气体达到临界状态,压力一定为,而,故喷管的临界状态取决于气体进口状态。21喷管临界压力比 B 。A 取决于气体进、出口压力 B取决于气体的定熵指数C 取决于气体常数 D取决于喷管的类型题解:,当气体的一定时,即为确定的常数。22当喷管内气流达到临界状态时,气流速度 B 。A不一定达到声速 B一定达到声速C一定达到临界速度但不一定是声速D与气流压力有关,与声速概念无关题解:喷管的临界状态时,对应着流速达到声速、压力降至临界压力,声速、临界速度为同一概念。23渐缩型喷管的流速 A 。A只能小于、等于声速 B可以大于声速,只要p2pcrC只能等于声速 D取决于出口压力p2的变化。题解:渐缩喷管出口压力只能,不可能,故其流速。24渐缩型喷管进口压力1MPa,工质为空气,其出口外部空间为大气pb=0.1MPa,出口压力 C 。A p20.1MPa B p2pcr=0.546MPaC p2pcr=0.528MPa D p20.577MPa题解:渐缩喷管出口压力最低只能达到,工质为空气时0.528。25渐缩型喷管进口压力1MPa,其出口外部空间大气压力0.1MPa,若将喷管在长度方向上截去一小段,则出口速度与原先比较 B 。A D 变为亚声速题解:当喷管的外形一定时,出口流速仅与气流压力有关,当出口断面上仍然为时,其流速不变。26缩放型喷管的出口压力 A 。A B C D =0.546MPa题解:缩放型喷管的出口压力总是低于临界压力,这类喷管用于获取超声速气流,喉部为,出口压力。27缩放型喷管的最小截面处压力 A 。A B C D 28缩放型喷管的最小截面处流速 A 。A = ccr B C D 可以大于ccr,也可以小于ccr。29渐缩型喷管出口工质达到临界状态,入口处参数不变,若降低喷管出口外空间压力,其出口处 A 。A压力不变,流速不变 B压力降低,流速不变C压力降低,流速增大 D 压力不变,流速增大题解:渐缩喷管若出口达到临界状态,即达到了其最大的膨胀极限,故外部空间压力的变化不影响其出口状态。30渐缩喷管,入口工质状态不变,在 B 范围内流量随压力的降低而增大。A p1p2之间 B p1pcr之间 C p1pb之间 D任意压力题解:渐缩喷管流速在亚声速声速之间变化,故流量亦在此范围内变化,在此范围时。31缩放型喷管,若保持入口状态不变,不断降低喷管后的压力,其流量 C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少C当p2pcr时保持不变 D当p2pcr时持续增大题解:缩放喷管流量受连续性方程约束,当喷管的最小截面处达到临界时,流量为,渐扩部分的流量仍然维持临界流量,出口压力时将持续不变。32采用气体燃料、易挥发的液体燃料的内燃机是利用火花塞点火的,循环中吸入的是 B 。A液体燃料 B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 C气体燃料 D空气33点燃式内燃机循环是由绝热膨胀、绝热压缩过程和 C 组成。A定压吸热、定压放热过程 B定容吸热、定压放热过程C定容吸热、定容放热过程 D定压吸热、定容放热过程34采用气体燃料、易挥发液体燃料的内燃机利用火花塞点火,具有速燃的特征,因此,吸热时是 D 。A定压过程 B定温过程 C绝热过程 D绝热过程35采用重柴油为燃料的低速大功率柴油机,运用压缩空气喷油,燃烧过程具有定压的特征。循环由 A 组成。A绝热压缩、定压吸热、绝热膨胀、定容放热过程B定压压缩、定压吸热、绝热膨胀、定容放热过程C绝热压缩、定容吸热、定压膨胀、定压放热过程D绝热压缩、定压吸热、定温膨胀、定压放热过程36采用重柴油为燃料的柴油机为压燃式内燃机循环,压缩过程吸入的是 B 。A柴油 B空气 C汽油 D柴油、空气混合物37采用轻柴油燃料的高速柴油机,利用油泵供油,这种燃烧组织方式的循环,加热过程为 D 。A定压过程 B定容过程 C定温过程 D先定容后定压过程38柴油机的热效率通常总是大于汽油机的热效率,工作中能否将汽油机的燃料换成柴油 B 。A可以 B不可以C将柴油加热就可以 D将柴油雾化就可以题解:柴油挥发性差,自燃温度低,若采用点燃式燃烧组织方式将无法正常工作。柴油机、汽油机的燃料是不能互换的。39最简单的燃气轮机循环由 C 组成。A绝热压缩、定压吸热、绝热膨胀、定容放热过程B多变压缩、定压吸热、多变膨胀、定压放热过程C绝热压缩、定压吸热、绝热膨胀、定压放热过程D绝热压缩、定压吸热、绝热膨胀过程40最简单的燃气轮机装置必需包括 B 。A压气机、燃气轮机 B压气机、燃气轮机、燃烧室C压气机、燃气轮机、燃料泵 D风机、燃气轮机、燃烧室41燃气轮机循环热效率,越大 C 。A燃气轮机循环热效率越高 B燃气轮机循环热效率越低C当时,下跌D压气机进、出口压差越大,对燃机循环没有影响42燃气轮机循环中,工质的最高温度出现在燃气轮机进口,即T3,T3的提高 A 。A会使燃气轮机循环平均吸热温度提高,使提高B会使燃气轮机采用的金属材料耐热要求提高,会使燃机造价提高降低C不利于燃机循环的工作,会使降低D对燃机循环的热效率没什么影响43燃气轮机机循环采用回热技术后,会使 C 。A循环平均吸热温度提高,循环净功增加B循环平均吸热温度降低,放热量减少C循环平均吸热温度提高,放热温度降低,循环净功不变D循环吸热量增大,放热量减少,故效率基本不变44燃气轮机循环中,在压气机侧采用分级压缩、中间冷却后,可以使耗功减少,排气温度 C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升高、降低、不变均有可能45燃气轮机循环采用分级压缩、中间冷却,分级膨胀,中间再热技术的目的 A 。A使循环的回热效果更显著 B利用排气余热C使压气机、燃气轮机结构更紧凑 D节约燃料,减小循环吸热量46朗肯循环装置应包括 D 。A锅炉、压气机、汽轮机 B锅炉、风机、汽轮机、凝汽器C锅炉、水泵、汽轮机 D锅炉、水泵、汽轮机、凝汽器47朗肯循环是由 D 。A定压吸热、绝热膨胀、绝热压缩过程组成B定压吸热、绝热膨胀、定压放热过程组成C定压吸热、多变膨胀、定压放热过程组成D定压吸热、绝热膨胀、定压放热、绝热压缩过程组成48朗肯循环中,水泵进口的工质为饱和水,出口的工质为 C 。A过热蒸气 B饱和水 C未饱和水 D湿蒸汽49朗肯循环中,水泵出口压力理论上应为 B 。A汽轮机排汽压力p2 B锅炉压力p1C 凝汽器压力 D回热加热蒸汽压力50朗肯循环的热效率越高,则汽耗率越小,这种说法 B 。A正确,效率越高经济性指标越好B不完整,当循环吸热量一定时,经济性指标越好C错误,表达式不同,没有关联D有时是对的,有时是错的51朗肯循环的热效率越高 B 。A机组的热耗率越高 B机组的热耗率越低C机组的输出净功越大 D机组的设备投资越52蒸汽动力循环采用回热技术是为了 A 。A提高循环平均吸热温度,减少冷源损失B降低循环平均吸热温度,减少冷源损失C增加循环输出净功,减少循环吸热量D增大排汽干度值,提高循环热效率53蒸汽动力循环采用回热技术后 B 。A循环的输出净功增加,热效率提高B循环的输出净功降低,平均吸热温度提高,热效率提高C循环的吸热量增加,放热量减少,热效率提高D循环的排汽干度增大,放热量减少,热效率提高54蒸汽动力循环采用回热技术后与朗肯循环比较 A 。A B C D两种循环的无法比较55蒸汽动力循环采用回热技术后与朗肯循环比较 C 。A B C D 无法比较56蒸汽动力循环采用中间再热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B 。A提高循环平均吸热温度 B提高排汽干度x2C增大循环净功Wnet D提高循环热效率57蒸汽动力循环采用中间再热技术后 D 。A热效率一定增大 B热效率一定降低C热效率不受影响 D正确选择中间再热压力时,一定提高58蒸汽中间再热循环的汽耗率与朗肯循环相比较 A 。A B C 不变 D不同类型的机组无法比较59制冷循环的经济性指标,其中 B 。A 为循环吸热量,为循环放热量B 为循环放热量,为循环吸热量C 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为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D 为从冷藏室吸收的热量,为向环境放出的热量60逆卡诺循环的高温热源T1一定,低温热源T2越低 B 。A制冷系数越大 B制冷系数越小C制冷系数与q1、q2有关,与T2降低无关D制冷系数的变化,可增大,可减小题解:当T2降低时制冷系数会随之降低61逆卡诺循环用于采暖时,其经济性指标为采暖系数 B 。A B C D 62逆向循环 C 。A只能工作在低于环境温度的场合,T2T0C可以工作于T2T0,也可以工作于T2T0的场合,D是可以消耗功,也可以输出功的循环四、问答题17、答:汽油机的爆燃现象同柴油机的工作粗暴性在燃烧本质上是一致的,均为可燃混合气自燃的结果。柴油机的工作粗暴性发生于急燃期始点,虽然压力升高率高,但缸内压力分布仍是均匀的;而汽油机的爆燃发生于急燃期的终点,缸内的压力分布不平衡,有压力波冲击现象。18、答:(1)在内燃机不作重大改变,重量体积增加很少的情况下,一般可提高功率(2050),而且容易实现高增压。(2)可从排气中回收一部分能量,再加上相对地减少了机械损失和散热损失,提高了机械效率和热效率,故内燃机的经济性有明显提高。(3)可降低排气噪声和烟度,排气中的有害成分也可减少,因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19、答:CO是烃类燃料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的中间产物。由于汽油机在部分负荷和全负荷运行时常靠近化学当量比,CO排放的浓度比较高。而柴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一般比较大,使CO排气的浓度不高,常比汽油机低得多。HC是烃类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内燃机排气中HC的生成主要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燃烧室壁的激冷作用,缝隙效应,曲轴箱窜气,燃油系统内燃油的蒸发等途径。NOx是在燃烧高温期,燃烧室空气中的氧和氮化合而成。内燃机NOx的生成量除取决于温度和氧的浓度外,在高温下的滞留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汽油机采用均相预混合燃烧方式工作,PM的生成量较少,主要是铅化物、有机物颗粒和硫酸盐。柴油机采用非均相扩散燃烧方式,PM的生成量比汽油机多得多,主要是由碳粒、油雾粒子所构成。柴油机排气中的碳粒大部分在高温缺氧区的快速反应过程中产生,而低温区的反应过程只对碳粒生成起辅助的作用。16、答:引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对于可逆过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美术专业备考全攻略及模拟题集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语文教学竞赛指导》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师范学院《幸福经济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体育教学技能训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炼钢初级考试模拟试题及答题技巧
-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Python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市场营销专员面试宝典与预测题
- 2025年初中美术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与模拟试题解析
- 2025年船厂安全知识培训题库及解析
- 家具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优化方案语文必修上册
- 云南省大中型水电站情况表
- 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 DG-TJ08-2004B-2020
- 河北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 园林制图(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深圳航空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2023《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全面解读
- 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承诺书
- 网约车营运损失起诉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