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酸和碱拓展延伸综合点综合利用酸碱性质的实验探究应用概述 通过实验探究题综合考查酸、碱的性质,包括酸、碱性溶液的检测,及对常见物质的检验都是此类探究题考查的对象,此类题目综合能力较强。【例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装置(a、c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活塞),同学们利用该装置与其他装置组合,完成以下实验。(试剂均足量)(1)甲认为该装置可以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他选择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为_(填字母序号)。a稀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澄清石灰水(2)乙认为甲分离混合气体的实验,同时也验证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相关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3)丙认为在右侧导管连接一个盛有石灰水的烧杯,广口瓶中盛放二氧化碳,分液漏斗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控制弹簧夹和分液漏斗的活塞,也能达到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目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1)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碳酸钠和硫酸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为稀硫酸;(2)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把二氧化碳吸收得到一氧化碳,再利用碳酸钠和硫酸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从而达到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目的,所以实验操作为关闭a,打开b;现象是有无色气泡冒出;(3)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会使广口瓶内压强减小,所以石灰水会被压入广口瓶中,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石灰水倒流入广口瓶中,溶液变浑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22naoh=na2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答案:(1)a(2)关闭a,打开b;有无色气泡冒出(3)烧杯中的石灰水倒流入广口瓶中,溶液变浑浊co22naoh=na2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规律方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是什么,后面解答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例题的目的之一是分离co和co2,注意是分离,这就要求最后要把二者分别收集起来,这样就有了思路是先把其中的一种气体吸收,收集到纯净的另一种气体,而后再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被吸收的气体,结合naoh溶液能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而硫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就容易想到广口瓶内盛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二氧化碳,而分液漏斗内盛的是稀硫酸,用来通过反应释放出被吸收的二氧化碳。迁移训练“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性(填一条物理性质)。(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_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_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_(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和naoh溶液(瓶)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d的烧杯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中液体为浓氨水时,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_色。解析:(1)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中的铁钉明显锈蚀,试管中既提供了空气,也提供了水,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空气直接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欲除去铁锈可用盐酸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因为酸也和金属反应;(3)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4)实验d的烧杯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中液体为浓氨水时,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导热(2)空气盐酸不能(3)2naohco2=na2co3h2o(4)红易错点重要物质的特点及重要物质间的反应易错指津此类题出现错误的原因往往是解题思路不清,找不到突破口,这主要是因为在学习酸、碱时对几种典型物质间的反应没有记住反应原理及反应现象。要做好此类题,就要求将本节中课本上出现的几种物质间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现象记住。【例题】 为了鉴别标签遗失的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溶液,将它们编号取样按下图所示的两个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1)写出试剂的名称_,写出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a_,b_。(2)步骤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本实验若将步骤与步骤颠倒,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常见错解:由于对重要物质的特点及重要物质间的反应没有记住,导致多物质的判断无从下手,不能准确判断出a、b、c代表的物质。误区分析:导致本题出错的原因较多,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记忆不准确,对能与气体反应产生沉淀的溶液不能联想到是氢氧化钙溶液都会导致出错,只有将重点物质的特点和重点反应记住并非常熟悉,才能顺利解答此类题目。正确解答:(1)酚酞ca(oh)2hcl(2)ca(oh)2co2=caco3h2o(3)能(1)三种溶液中有一种酸性溶液、两种碱性溶液,滴加试剂后a、c溶液变红色,说明滴加的是酸碱指示剂,而b溶液是无色,证明加的指示剂是酚酞(因为石蕊是紫色的),而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说明b是盐酸;则a、c分别是氢氧化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氨酯锤纹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洪知识培训大纲课件
- 防汛知识培训考核目的
- 防汛救援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智慧城管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 环境科技行业环保装备行业市场格局分析
- 机械制造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思考
- 万寿菊种植合同5篇
- 联通合约机,合同3篇
- (宝典指南)水泥砂石资料购销合同3篇
- 东航空乘英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物流集团国际物流事业部招聘面试经验及模拟题集
- 乡镇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航空业面试者必看航空公司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诗歌朗诵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 2025秋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三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信息安全应急演练记录
- 社区医院创建汇报课件
- 适老化家装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