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浏阳一中2015年上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历 史时量:40分钟 分值: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答案】c 【解析】考点:古代生产工具的变革。从图中所示骨器石器铁器的演化顺充进行思考。2.右图所反映的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在春秋时期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争夺土地【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分析能力。图片反映的是井田制,生产力是根 本决定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a.铁锄 b.曲辕犁 c.翻车 d.棉布【答案】a【解析】考点: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解答本题需注意题干的关键信息“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a项正确;b曲辕犁出现是在隋唐时期;c翻车出现在三国时期;元朝时棉花的种植推广,到明朝时期北方的百姓以穿棉衣为主,排除d项。本题选。4.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 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答案】b【解析】考点:自然经济。这两幅图片分别是耕耘和纺织,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故选b。古代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与市场联系较少;为了糊口生存,农业者和手工业者辛苦劳作。因此acd错误。5.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 )a.青瓷、粉彩瓷器 b.粉彩瓷器、白瓷 c.青瓷、白瓷 d.白瓷、青瓷 【答案】c【解析】考点:手工业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的名句赞美青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在瓷器中名列前茅。杜甫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所以答案选c。6.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生产力的发展 b.粮食产量增加富裕了一定的劳动力c.劳动力专业化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答案】c【解析】考点:考察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情况。据材料“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等待雇佣”“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人以此接受雇佣来安身立命,故正确选项应该为c项。 7.平遥是著名的“晋商”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活动范围广泛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商帮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晋商在清朝的发展。c项是错误的;从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材料并没有反映。其它是对的。所以选c。8.下列符合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史实的是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唐朝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明清时期在广州设“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元代广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 )a. b. c. d.【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可用排除法。元代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错误,排除带的选项。9.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鲁国的“初税亩”。鲁国的“初税亩”规定一律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征税,实际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故选a。d项错误,战国时期井田制退出历史舞台;b项错误,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项错误,应该是土地国有制逐渐的瓦解。10.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 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对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土地兼并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反映了土地制度日益完善不能反映出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a. b. c. d.【答案】c【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 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历程。 在封建社会一定时期内 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地国有制度, 由“按人口 分配土地的制度” 、 “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 等关键词可以判断,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北魏至唐前期的均田制。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有力地说明地主是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它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缓和了因土地兼并而引 发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土地制度日益完善。11.某中学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闭关锁国”b.“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d.“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答案】c【解析】考点:a项错误地理解了“闭关锁国”的含义;b项这一政策的根源应是封建经济的封闭性;d项“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这一说法错误。 12.明初政府规定,凡外方来使发给凭证,因国家而异,来华贸易时间有限制,如许日本商人十年来华一次,且船舶有定数,人员有定额,在指定港口勘合凭证、检验,然后商货运京师开市。若非入贡,则不许来华互市。同时严禁民间入海“通番”。该材料反映了官方独占对外贸易,属于朝贡贸易性质有效的制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限制了海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a. b. c. d.【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禁政策的性质及影响。 由材料中“若非入贡, 则不许来华互市” 可看出官方独占对外贸易, 属朝贡贸易体制。 由时间、 人员、 地点等各方面的规定, 可知其极大限制了海外贸易,从而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因而正确。 结合近代史史实,可知错误,并未阻挡住列强的侵略。13.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 )a.海禁政策 b.抑商政策 c.奖励农耕的政策 d.闭关锁国【答案】b【解析】考点:重农抑商政策。本题考查通过材料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汉初规定:商人不得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得乘坐车辆;商人的子孙后代不得做官,不许购买土地。汉初统治者通过这些措施来限制商人,达到“重农抑商”的目的。a、c、d都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选b。14.明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b.增强了明清的国力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 d.导致科学技术落后【答案】c 【解析】考点:重农抑商政策。本题为比较鉴别题型。a、b两项显然与题目相悖,d选项则仅仅是重农抑商政策消极影响的一个侧面。该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影响最大。15墨西哥的征服者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东西之后,上帝保佑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要不然他们的灵魂可能已下到地狱。”材料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宗教因素 d技术因素【答案】c【解析】考点:从材料信息“上帝” “洗礼” “灵魂” 等可看出 , 这段文字反映了 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因素, 故选 c。16.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上述改变( )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答案】d【解析】考点:“两个大陆相遇500年”,实际是站在全球的立场上尊重各地区不同的文明,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因此,体现了新的史学观点。17. 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英国【答案】d【解析】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依据“19世纪中叶”“满载着原料归来”“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等信息可推断,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史实,故选d。ac项在17世纪衰落;b项在17世纪被英国打败,都失去了霸主的地位。18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第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葡萄牙、西班牙b第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c第段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是英国d第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答案】b【解析】考点: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显示了世界殖民运动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明显判断出1600-1700年间荷兰、英国、法国加紧了殖民扩张的步伐,而美国此时还未诞生,所以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19资本论一书对资本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据此,你认为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有 ( ) 早期殖民制度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的“肮脏的东西”包括了黑奴贸易殖民主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要反对资本的扩张 b c d【答案】d【解析】考点:殖民扩张。根据题目中要求“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指的是资本主义的弊端的体现,其中是弊端,不是弊端,排除。20.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答案】c【解析】考点:工业革命的特点。解决本题需要明确材料中所说的是这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革命指什么,由材料中的此革命发生在英国,然后再对比备选项内容进行分析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备选项中能体现出革命性质的事件只有c项,它是生产力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故答案选择c项。21. 19世纪上半期,随着火车的出现,贵族男女同下层百姓同挤一列车。这种情景,使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 a推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答案】b【解析】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化带来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平等化的危险”和所学史实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也 对于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带严重的冲击,使人们的关系趋于平等。所 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 22.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答案】b【解析】考点:垄断组织的产生。依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的出现时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同时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23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答案】c【解析】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各国家同时进行,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大多来源于一线的工人和技师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故c项符合题意。24.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答案】 b 【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考古挖掘来看,秦魏墓葬出土了成套的铁制农具,表明当时铁制农具在当时普遍推广。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标志,铁农具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acd三项仅从墓葬出土本身无法得出。故选b。 2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是临时工人( )a bcd【答案】b 【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可知,唐朝政府不准工商业者改行,子弟要世袭匠籍,实行严格的人身控制和管理。正确;“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句话表明了在唐代,由家庭传授后代的手工业技艺分工种不同,并根据工种的不同实行严格的时间限制,并非一个人频繁更换工种,也非临时工人,排除。b符合题意。 26.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答案】a【解析】考点:依据题干中关键信息“北宋东京”、夜市“通宵不绝”和可以“抵暮”的瓦子,判 断这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夜市和瓦子的经营已经打破了时间限定,故选a。材料 没有讲市和瓦子的分布范围、经营者的问题,排除bc,坊是居民区,材料没有涉及,排 除d,所以正确答案为a。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a. b. c. d.【答案】b【解析】考点:考察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 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中国传统的手工业无法与西方的机器生产相抗衡、竞争。故应选b。 28.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没有坚决抵抗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b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c利用封建生产方式经营近代企业 d封建顽固派极力破坏和阻挠【答案】b【解析】考点:洋务运动。c说法错误,洋务运动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a属于失败的客观原因之一,但还不是根源;d说法不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给予了洋务运动支持;洋务运动只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根本原因,因此选b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自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中国的自然经济瓦解 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答案】d【解析】考点:材料“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等信息表明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表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过程,d项材料未能体现,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30.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答案】d 【解析】考点: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可以看出共和永缫丝厂依赖外国的技术和人才,从“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的信息可以看出共和永缫丝厂依赖外国的市场,故d项正确;ac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b项表述不够全面,因而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公园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园林古建筑环境影响评估与控制方案
- 质量保证体系与责任落实方案
- 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园林古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案
- 煤层开采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煤矸石综合利用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护理电脑排班系统
- 创新发展护理
- 运动系统智能控制-洞察与解读
- 2025呼和浩特市总工会社会工作者、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聘29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湘教版2019
- 2025年评审员在线测评练习题及答案
- 2025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县直单位、街道考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方案
- 2025走进人工智能2.0
- 2025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招聘6人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国开《离散数学》大作业及答案
- 湘潭、成都工厂VDA63-2023审核员培训考核附有答案
- SCA涂胶机内部培训资料课件
- 【高中班会】高一选科指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