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 祭侄文稿.ppt_第1页
国宝 祭侄文稿.ppt_第2页
国宝 祭侄文稿.ppt_第3页
国宝 祭侄文稿.ppt_第4页
国宝 祭侄文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不可不知的国宝 隋唐时期 祭侄文稿 名称 全称 祭侄季明文稿 时代 书于唐乾元元年 公元七百五十八年 规格 麻纸本 行书纵28 2厘米横75 5厘米 二十三行 每行十一二字不等 共二百三十四字流传有序 钤有 赵氏子昂氏 大雅 鲜于枢 等印 曾经宋宣和内府 元张晏 鲜于枢 明吴廷 清徐乾学 王鸿绪 清内府等收藏现状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 简介 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 2 颜真卿其人 颜真卿 709 785 字清臣 京兆万年人 祖籍唐琅琊临沂 今山东临沂 开元间中进士 安史之乱 抗贼有功 入京历任吏部尚书 太子太师 封鲁郡开国公 故又世称颜鲁公 德宗时 李希烈叛乱 他以社稷为重 亲赴敌营 晓以大义 终为李希烈缢杀 终年77岁 德宗诏文曰 器质天资 公忠杰出 出入四朝 坚贞一志 2 颜真卿其人 在书法史上 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书初学张旭 初唐四家 后广收博取 一变古法 自成一种方严正大 朴拙雄浑 大气磅礴的 颜体 2 颜真卿其人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 而且唯一能与王羲之并驾齐驱的伟大的书法革新家 他创造了 颜体 堪称楷体 书圣 颜真卿的楷书 如正德君子立于庙堂之上 有衣冠庄重 气度隶穆之气象 颜真卿其书 书圣 颜真卿其书 书圣 宋代朱长文认为 其真行绝妙 所谓如长空游丝 虫网络壁者 认为他的楷书 行草书 都已达到 逾妙及神 的境界了 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为 祭侄文稿 写的跋语说 唐太师鲁公颜真卿 祭侄季明文稿 天下行书第二 第一指王羲之 兰亭序 颜真卿其书 书圣 连对颜体楷书持否定态度的宋代米芾也认为 颜鲁公行字可教 他在评论 祭伯父文稿 时 认为是 天下奇书 这两件草稿 用笔神妙 挺拔奔放 各具特色 和 争坐位稿 一起 堪称珠联璧合 是举世难得的艺术瑰宝 明项穆说 鲁公之行草 率更之真书 长史之飞草 所谓出类拔萃 固非随波逐流者也 颜真卿的行草书与他的楷书相比 成熟得更早 并且更生动遒婉 有驰骋挥戈 拔剑起舞的叱咤气概 造诣极深 自有境界 和而不流 威而不犯 既不同于六朝那种超逸优游 风行雨散的行书 也不同于张旭 怀素的惊电飞流 龙奔蛇突的狂草 颜真卿往往融楷隶篆籀于行草中 运用中锋 藏锋 转锋于线条内 取笔划的苍劲奇崛 得字形的诡异飞动 化墨色的浓淡枯润 去挥发豪放雄健的英气 颜真卿其书 书圣 唐代书法艺术在重视法度的同时 强调个性创造和性灵表现 法 的齐备 情 的宣泄 是唐代书风的两大倾向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李北海 柳公权等人的 尚法 和张旭 怀素等人的 尚情 之作 是唐代书风的典范 而颜真卿兼及两极 颜真卿其书 兼容并蓄 颜真卿其书 兼容并蓄 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 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 他的 颜体 与柳公权并称 颜柳 有 颜筋柳骨 之誉 祭侄文稿 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 775 安禄山谋反 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 次年正月 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 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 并先后遇害 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 唐肃宗乾元元年 公元七五八年 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 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 3 祭侄文稿 其书 维乾元元年 岁次戊戌 九月 庚午朔 三日壬申 第十三 从父涂去 叔银青光禄 脱大字 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 蒲州刺史 上轻车都尉 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 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 夙标幼德 宗庙瑚琏 阶庭兰玉 方凭积善涂去 每慰人心 方期戬谷 何图逆贼开衅 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 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 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 亦在平原 3 全文纵览 仁兄爱我 恐涂去 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 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 凶威大蹙 贼臣拥众不救涂去 贼臣不 拥涂去 救 孤城围逼 父 擒涂去 陷子死 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 谁为荼毒 念尔遘残 百身何赎 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 移牧河关 河东近涂去 泉明 尔之涂去 比者 再陷常山 提涂去 携尔首榇 及兹同还 亦自常山涂去 抚念摧切 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 涂去二字不辨 卜 再涂去一字不可辨 尔幽宅 抚涂去 魂而有知 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3 全文纵览 4 祭侄文稿 有三大特色 一 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 二 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 三 渴涩生动的墨法 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 即以圆笔中锋为主 藏锋出之 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 如黄钟大吕 细劲处筋骨凝练 如金风秋鹰 转折处 或化繁为简 遒丽自然 或杀笔狠重 戛然而止 连绵处 笔圆意赅 痛快淋漓 似大河直下 一泻千里 开始途述身世 还比较平静 字也比较规矩 圆浑 祭侄文稿 细部赏析 祭侄文稿 细部赏析 此帖本是稿本 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 但正因为无意作书 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 笔势雄奇 姿态横生 得自然之妙 此稿渴笔较多 且墨色浓重而枯涩 这与颜真卿书写时所使用的工具 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 浓墨 麻纸 有关 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 而此帖真迹中 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 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 祭侄文稿 细部赏析 写到 贼臣不救 以后 悲痛之情充溢胸间 字体打破了矜持的局面 字形 行距忽大忽小 时而滞重 如哽咽不前 时而纵放 如慷慨悲歌 错漏的地方逐渐增多 祭侄文稿 细部赏析 文稿雄姿英发 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 虽然多处涂抹而始终不能破坏文稿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祭侄文稿 细部赏析 写到 魂而有知 无磋久客 呜呼哀哉 尚飨 几个字时 已经达到了无意于书而气贯天成的极高境界 感情的波澜起伏 随着笔锋自然流露出来 这是因为临文之时 激昂悲壮的感情一发难收 长期积累的高超书法艺术 在不经意之中挥洒而出 祭侄文稿 细部赏析 张晏评云 告不如书简 书简不如起草 盖以告是官作 虽楷端终为绳约 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 则颇能放纵矣 而起草又出于无心 是其手心两忘 真妙见于此也 写楷书时比较严肃 容易拘束 而写草稿则挥洒自如 最能显现出作者卓越的书法艺术 6 祭侄文稿 后世评说 元鲜于枢跋语谓 祭侄季明文稿 天下行书第二 6 祭侄文稿 后世评说 元陈深曰 祭侄季明文稿 纵笔浩放 一泻千里 时出遒劲 杂以流丽 或若篆籀 或若镌刻 其妙解处 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 而于字画无意于工 而反极工耶 6 祭侄文稿 后世评说 宋代苏轼不但学颜书 而且对颜书有极高的评价 对他的人品更是景仰不已 他在 东坡题跋 一书中说 吾观鲁公书 未尝不想见其丰采 非独得其为人而己 凛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斥希烈也 说的是书如其人 颜真卿书法正是他刚正义烈高风亮节的化身了 6 祭侄文稿 后世评说 在中国书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为遒劲且和润 所谓 干裂秋风 润含春风 也唯此作品能当之 天下第一行书 已被王羲之 兰亭序 率先占有 故此作不得不屈居第二位 其实 祭侄稿 当为天下第一行书 祭侄稿 是无法之法 直抒胸臆 无比率真的天然美的典范 而 兰亭序 虽也无上高美 但毕竟是人工美多于天然美 7 祭侄文稿 天下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