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浏阳市第一中学2015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1、“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2、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3、明代心学学者多有通过静坐的方式获得内心体验,以求达到自我与宇宙合一的境界,有人主张“须从静中养出个端倪来”,王阳明龙场悟道通过静坐后“忽大悟”。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心学强调主体意识的自觉 b 静坐是心学致良知的根本途径 c 心学典有神秘主义的特征 d 心学突破了理学方法论的藩篱 4、李贽在焚书答耿中丞中称“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仁者”以天下之失所也而忧之,而汲汲焉欲贻之以得所之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对此观点,解读正确的是a.合理的社会应让人追求人的本性欲望 b.用“政”“刑”来限制人们的行动c.用“德”“礼”解决政府的“贪暴” d.表达了对正统儒学的彻底否定5、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人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6、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把战国时期某思想家的思想称之为“相对论”。该思想家及其思想最有可能是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兼相爱,兼相利 d、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7、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8、“中国古代山水面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a道家 b佛教c阴阳五行家 d陆王心学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成为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更多地体现了法家的思想要求 d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全面发展了法家思想10、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洗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状况,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11、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12、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于理性世界”。综观这些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a就个别的表象,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b以隐晦的神喻来解释各事物的原因c不相信表象,转而探索背后的真相 d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13、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14、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b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15、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帕尔米耶里认为“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对此观点理解错误的有a拥有财富才能生活自由 b财富应掌握在有道德的人手里c致富要用正当手段 d贫富不均是自然的事情,不应当反对16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17、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该小说成为18世纪上半叶的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原因是它反映了 a.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 c.曰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18、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19、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路德肯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b路德认为个人可直接与上帝对话c路德主张“因行称义” d路德试图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20、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伏尔泰说:“天狼星的光始终如一,对我们来说,道德哲学亦始终如一。”“一切关于显灵或奇迹的说法,一切认为上帝干预自然秩序的信仰,都是假的,人类要了解上帝,只需要有理性就够了。”对以上两段文字解读正确的是a伏尔泰是无神论者,主张以道德取代宗教b伏尔泰认为如果上帝无法显灵,无法干预自然秩序,上帝的存在就很可疑c伏尔泰相信自然神论,认为宗教的精粹在于尊敬宇宙的合理性和完美性d伏尔泰认为研究天文学有助于了解上帝的存在21、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应由法国的资产阶级取得立法权和财政控制权,而把行政权留给贵族阶级”; “贵族不应该被传唤到国家的普通法院,而应该被传唤到立法机关由贵族组成的那部分去受审”。这说明他除主张实行三权分立外,还主张实行 a 封建君主专制 b 民主共和制c 理想大同社会 d 君主立宪制 22、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23、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现代的自然研究,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但这些名称没有一个能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他认为这个时代应该是a“发现人”的时代 b“信仰自由”的时代c“理性”时代 d“科学”时代24、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a普罗泰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25、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 b、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26、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27、马克思之所以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是因为三大发明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 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a b c d28、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9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中国绘画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30、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白脸”表示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0分)31、(2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中国文化史材料三 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 新文化运动史料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4分)(3)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印证了材料一观点的?(4分)结合这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4分)32、(20分)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展开的同时,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然而中西方历史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梨洲”指的是谁?(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民主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及思想特点方面有什么新发展?(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10分)浏阳市第一中学2015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选 项baaacdcaaabcdbd题 号1617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