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广益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广益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省广益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省广益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南省广益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益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范围:必修2全册 时量:60分钟 总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被誉为“中国第一城”的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保存着完好的中国最早的大型祭坛和灌溉设施完备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6500年前)。这些信息反映出 a.湖南耕种技术一直领先世界 b.中国此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c.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 d.中国经济重心转移一直在南方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集体耕种 c.铁犁牛耕 d.小农经济3.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4.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5.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陆地忽视海防 b.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6. 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philippines)。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a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b充分尊重了当地文化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d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7.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 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战争移民8.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纪末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9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塑钢10.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其早期招生时期的情况,最有可能是 a.门庭若市 b.舞弊成风 c.寥寥无几 d.如同科举11.电影让子弹飞中“马拉火车”的场景,在中国唐胥铁路建成通车后,的确出现过清政府认为火车的运行会破坏位于遵化东陵的风水,而让骡马充当火车头的天下奇闻,时称“马车铁路”,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维护国家主权 b维护自身统治 c仇视外洋事物 d愚昧无知12. 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年份民国元年民国二年民国三年民国四年数量17373750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外部条件是a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颁布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提倡国货运动的掀起 d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减少13.下图反映的是我国近现代史的哪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状况?a自然经济b洋务经济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14.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到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15.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数量 d.土地的规模16. 1979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依据所学判断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民族产业面临挑战 b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c中美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7.中共十四大被外电评论为“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a.作出了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决策 b.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c.决定以上海浦东为新的对外开放区 d.调整了新时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18. 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中不包括 a.深圳 b.珠海 c.上海浦东 d.厦门19.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组号流行服饰流行语阅读文娱形式a列宁装最可爱的人苏联小说扭秧歌b唐装时间就是金钱古典文学看电视剧c军装破四旧毛选学唱样板戏d中山装上网时装杂志跳交谊舞20.右图是一幅主题为“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漫画,你认为造成他们截然不同情绪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a.胡佛由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遭到失败 b.罗斯福新政消除了经济危机c.反危机措施是否顺应民意 d.两位总统不同的个性所致21.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说:“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a.丘吉尔和斯大林 b.罗斯福和斯大林c.罗斯福和邓小平 d.杜鲁门和毛泽东22.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a扩大资本市场 b避免社会主义国家对其攻击c缓和社会矛盾 d调动劳动积极性23.1923年,生活在苏联基辅郊区的农民诺维奇把自己生产的粮食运到集市出售,其结果最有可能是a管理人员依法征收了税额后自由出售 b粮食全部被没收c被国家以极低价格强制收购 d行为合法,无人干预24.前苏联在某一时期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a苏联国内交通业发展迅速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交锋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头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其“蛮干”主要表现在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26. 就苏联二战后的改革,有人评述说:“一个人把苏联改乱了,另一个人把苏联改死了,最后一个人把苏联改垮了”。其中改革“把苏联改垮了”的是指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勃列日涅夫27.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确立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并具有“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功能的货币是 a.卢布 b.英镑 c.欧元 d.美元28.2012年以来,西班牙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为了救助本国四大银行,政府急需最大量资金。如果西班牙政府一旦需要申请贷款,求助的对象极有可能是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共同体29.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这里的“脱胎换骨”是指a欧洲重新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c由经济联合向政治经济联合发展 d彻底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30.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第卷 非选择题(40分)31.(24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材料二 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与开放的进程如长江奔涌,不可逆转。国民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通人和、国富民强、社会和谐中国人在这30年中创造的奇迹让世人刮目相看。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贡献。(12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是如何领导本国人民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使中华民族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8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改革能够成功的共同因素有哪些?(4分) 32.(16分)520年前,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问题二:交流与发展: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2)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8分)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20宇左右。 班级_ 学号_姓名_考场号_座位号_装订线湖南广益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答卷高一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1)依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贡献。(1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是如何领导本国人民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使中华民族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改革能够成功的共同因素有哪些?(4分) 32(16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8分)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20宇左右。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31.(24分)(1)特点:改革的范围广、力度大;具有浓重的实用色彩(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改革经济体制为主;遵从经济规律,通过提高消费力来拉动经济发展。(答出三点即得6分) 贡献:使美国走出经济低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