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复习导学案(一)一、知识要点:1 燃烧是一种 、 、 的化学反应,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 、 。2、灭火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 、 、 。3、可燃物燃烧当氧气充足的时候燃烧得 ,放热 ,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转化为 和 ,当氧气不充足的时候,燃烧得 ,放热 ,除了转化为 和 外,部分碳、氢元素因为不完全燃烧转化为 、 、 。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燃物如果在 内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会引起 。4、 、 、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他们都是 的资源,其中煤被称做 。石油 被称做 ,化石燃料的使用因为会产生 、 、 和 等物质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也会造成 和 污染,综合利用化石燃料能有效的提高利用效率,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成 、 和 ,属于 变化,根据各组成成分的不同,把石油加工成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称为石油的 ,属于 变化。二、例题分析:1、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 )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煤气中毒应大量喝牛奶 C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2、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右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 。3、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三、同步练习:1、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C一氧化碳和氧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完全燃烧放热 ,不完全燃烧不放热B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排放的废气、煤气的泄漏增加了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C碳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D在使用的锅炉里鼓入大量的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3、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4、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你认为以下各项措施与之相违背的是A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B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C严格控制企业排污D尽量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现象5、下列情况:煤的燃烧;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燃放鞭炮;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 A B C D6、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B、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火焰 D、面料厂、加油站严禁烟火7、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9、荷藕之乡宝应已经使用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主要成份是_,有报道说,使用天然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以下好处: A、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B、可大大减轻水陆运输压力。 C、可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效应。 D、天然气无毒,泄露不具有危险性。10、你认为其中不适合的宣传有_,理由是_。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煤气、沼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 ;近年来,我市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11、煤在特殊设备里,在高温下能生成煤气。煤气里含有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化学式CH4)等可燃性气体 (1)分别写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作为燃料,煤气与煤相比有什么优点(写出一点)? 1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也是一种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知相同分子数的CH4和CO2,CH4导致的温室效应更明显,则相同质量的上述两种气体,产生温室效应更明显的是 。13、2003年12月23日,重庆川东北某天然气井发生井喷事故,喷出的天然气中H2S气体含量很高,H2S气体有臭蛋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有剧毒。井喷发生不久,附近村民就闻到了臭蛋气味,这体现了分子 的性质;当村民们得知这种臭气有剧毒时,迅速撤离村庄,远离井喷地点。为减少村民的中毒机会,你认为村民在撤离井喷地点时应尽量走 (选填“低处”或“高处”);24日下午,技术人员通过原有的H2S放喷管线,成功点燃了地下喷出的H2S气体,使气体不再扩散。此时H2S燃烧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2H2S + O2 2X + 2 H2O ,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15、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 (填物质的序号):石灰石 氮气 铁丝 红磷 面粉 二氧化碳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 。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步骤操 作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3)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图I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 又有人建议在实验开始后,在Y管末端处增添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图),大家讨论后觉得很有必要,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不需要文字说明): 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骤中的作用是 14、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16克氧化铜和过量的炭粉均匀混合,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提示:氧化铜和碳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中最多能得到铜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2)同学们想通过测定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以进一步分析氧化铜和炭粉反应产生的气体除CO2外是否还有其它产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装置反应前反应后A试管的质量36.2 克氧化铜和炭粉混合物的质量20.0克试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54.8 克B反应后瓶内液体比反应前增重1.1 克 分析数据发现,反应中消耗碳和氧元素的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下列4项中跟这一结果有关的有哪几项? 。(填编号)A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交通标志牌施工方案
- 2025年高一必修地理试卷及答案
- 遵义速冻冷藏库施工方案
- 酒吧设计接待方案范本
- 2025企业数据中心助管聘用合同
- 2025年无为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三沙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青岛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朔州消防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交通安全员c2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2024年农商银行担保合同样本
- 英才计划面试问题
- 七十岁老人三力测试题
- 小儿结核病教案
- 【高二 拓展阅读-科技】Wind Energy
- 我的家乡滕州市宣传简介
- 法院起诉收款账户确认书范本
- 15ZJ001 建筑构造用料做法
- 初中历史小论文现状分析与写作探讨
- 燕山石化聚丙烯工艺综述最好实习报告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