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_第1页
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_第2页
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_第3页
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_第4页
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四章 传染病 communicabledisease 内容提要 1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及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 2 相关概念 疫源地 流行过程 流行强度 3 传染病的防治 我国的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的预防为主 传染病的管理 4 新时代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 communicabledisease 概述 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症 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给人以及相互传播的感染症 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 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新的传染不会发生 不可能形成流行 第一节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 sourceofinfection 1 人 病人 病原携带者 2 动物 由动物传给人的传染性疾病称为 动物源性传染病 也称人畜共患疾病 流行特征 该疾病在人群中流行多呈散发性 有的可造成人传人的大流行 大多有较明显的地区分布 有些有明显的季节性 该类疾病的病原体多种多样 病人 重要的传染源 1 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这一段时间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 影响流行特征 短 爆发型 b 判断受感染时间c 确定留验 检疫或医学观察时限d 确定预防接种时间及效果e 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2 临床症状期 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3 恢复期 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作为传染源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各期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及排出量和频度 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 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 但排除病原体 1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3 健康病原携带者一般是隐性感染的结果 2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凡携带病原超过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在恢复期作病原学检查 连续3次以上均阴性 才视为携带状态消除 它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取决于其排出病原体的数量 携带时间 携带者的职业 生活环境 卫生习惯等 传染源 动物源性传染病分类举例 传染源 二 传播途径 routeoftransmission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一 经空气传播1 飞沫传播2 尘埃传播如 结核杆菌 炭疽芽孢 大飞沫 100um以上 很快降落 小飞沫 15 100um 悬浮时间较长 传播疾病 如 流脑 流感 百日咳 表面水份蒸发 飞沫核 大的飞沫和痰 唾液以及病人的排泄物污染地面混入尘土而成尘埃 传播途径 二 经水传播1 经饮用水传播 霍乱 伤寒 菌痢 甲肝2 经疫水传播 血吸虫 钩端螺旋体病 三 经食物传播 所有的肠道传染病 某些寄生虫病 四 接触传播直接 性病 狂犬病 鼠咬热间接 传播途径 五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1 机械携带传播 伤寒 菌痢 2 生物性传播 仅有吸血节肢动物引起 如 鼠疫 乙脑 疟疾等 六 经土壤传播 蛔虫 破伤风杆菌等 七 医源性传播 器械污染 药品和生物制品污染 输血或血液制品导致的传播 经胎盘传播 乙肝 AIDS 风疹 八 垂直传播 上行性传播 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分娩引起的传播 淋球菌 疱疹病毒 传播途径 不同传播途径引起的疾病有不同的流行特征 因此在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中 可以通过研究其流行特征来寻找传播途径和传播因素 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参照教材 比较各种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流行特征 并思考该特征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的意义 三 人群易感性 herdsusceptibility 一 人群易感性与传染病流行的关系易感性高 传染病易于发生和传播 疾病流行的可能性大 反之 流行的可能性小 二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四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一 疫源地 小 疫点 大 疫区 在一定条件下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称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传染源被移走或消失 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除 周围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没有发生新的病例或感染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二 流行过程一系列相互联系 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 1 流行强度 散发 流行 大流行 爆发 2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 自然因素 2 社会因素 Sporatic散发 Epidemic流行 Pandemic大流行 Outbreak爆发 第二节传染病的防治 天花1903年 发病2例 死亡1人 均为欧洲籍儿童 1931 1947年 每年都有发生 除1935年和1941年为暴发流行期外 其余为散在发生 1949年发生天花22例 青岛市人民政府于6月12日组织各公 私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全市12岁以下儿童名费种痘 计接种184441人 1950年发生4例 种痘207577人 1951年发生2例 种痘人数占全市人口的76 6 1952年起 再无天花病例报告 1982年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消灭天花后 种痘工作即行结束 百日咳1950 1970年百日咳发病较多 多数病情危重 由市传染病院收治 1958年 1959年 1963年和1965年都发生过较大流行 1963年发病率高达278 44 10万 建国后 开始使用百日咳疫苗 1959年以前 疫苗供应量少 年接种率仅占易感儿的14 77 1960年以后 应用百白二联菌苗 供应量增加 年接种率平均在37 42 1968 1978年接种率提高到71 59 1980年后 计划免疫应用百白破三联菌苗 年接种率平均为89 24 1981年后 年发病率控制在12 10万以下 两则实例 传染病的防治 甲类 鼠疫 霍乱 强制管理乙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严格管理丙类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监督管理 一 我国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的防治 二 传染病的预防为主 一 经常性预防措施1 卫生教育 对蚊 蝇 鼠等进行消除 2 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3 饮用水的管理 4 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 实验室感染等 5 禁止病人 疑似病人 病原携带者从事易使该病扩散的工作 6 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传染病的预防为主 二 预防接种 vaccination 是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 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 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疾病发生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被动自动免疫 1 种类 2 计划免疫 四苗防六病 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活疫苗 百白破混合疫苗 麻疹活疫苗 近年 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有些地区将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膜炎的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范畴 3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传染病的预防为主 三 防护措施如 着防护服 涂擦防护剂 四 病原携带者的检查措施 预防为主哦 传染病的防治 三 加强传染病的管理 一 对病人的管理措施 五早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加强传染病的管理 二 对接触者的管理措施 1 应急预防接种2 药物预防3 医学观察4 隔离或留验 三 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措施具体措施根据动物的经济价值而定 四 对疫源地的管理措施主要是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第三节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的特征及其对策 一 当今传染病流行的新特征 一 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 1 出现耐药株和变易株病原体2 环境改变诱发传染病的流行3 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助长了传染病的传播 当今传染病流行的新特征 二 发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和病原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