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十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徐守盛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奋力谱写湖南改革发展的新篇章。这些话镌(jn)刻在了湖南人民的心里。b李娜再次夺得澳网女子单打决赛冠军,第二次捧起大满冠奖杯,黝(yu)黑的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她也再次成为中国人心目中大名顶顶的英雄。c诸如这些“心灵鸡汤”“奇闻怪谈”,其实是一锅“乱炖”,大多是出自杜撰的假名人语录,这些文字赝(yn)品的盛行,并非始自微信。d一个国家的倔起就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巨人要从沉睡中站立起来。要有骨骼的支撑(chng),要有肌肉的松紧,要有呼吸的配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真正想要站起来的精神。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b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语言艺术。c中国书法虽然概括说起来只有篆隶楷草四体,但每种字体却都有难以计数的风格与流派,各自争奇斗艳,蔚然成风。d张炜创作的450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长篇累牍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仅仅在短短的几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显然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了。b国际暗夜联盟提出了“黑暗天空意识”计划,向政府和公众呼吁,黑暗的天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资源,减少夜晚的灯光,不但可以保护我们自己,还能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还能节省能源。c我们处于信息时代,但信息越多,越需要辨别和审查,否则信息只能沦为负担或者垃圾。d韩国沉船事故的原因虽然首要责任在于忽视乘客救助工作的船长船员,但也是政府部门在履行船舶安全与运航管理监督责任的过程中疏忽大意造成的。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戏剧脸谱之妙,不在于那图案造型的精美诡异,而在于传神。尤为奇绝者,莫过于曹操的那张白脸。 ,他有鲲鹏之志,又怀狐鼠之心。机智与狡猾,盛情与虚伪,慷慨与卑劣,豪爽与阴毒,这一切截然相反的东西,在他身上竟然难以找出明显的界线;曹操性格的“色彩”是那么复杂纷纭,那么深不可测,只有一张白脸,才能包容着无数色彩。他的超人的宽容;他的非凡气概;他的天才谋略。a.掩盖着绝顶的私心;b.包裹着无比的猜忌;c.伴随着无底的奸诈。ac b a b. c b ac. a c b d. a c b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君山月夜泛舟记 (清)吴敏树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也。南崖下渔火数十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耳。”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碕,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前也。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灯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作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觜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觜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啻也。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寻山以归。明日记。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 周:环绕b.余顾语坡孙。 顾:回头c.志称山周七里有奇。 奇:奇景d.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 积:所堆积之块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b.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c.以余舟行缓,似不啻也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d.既泊,乃命酒肴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7.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嘴/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 b.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嘴/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c.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嘴/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d.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嘴/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写的是月夜泛舟君山游览的情景。文中用简洁的笔触和语言,描写了月夜洞庭湖的湖光远景,叙述了有关的神话传说和奇异现象。再现洞庭湖月夜的幽静安谧。b.作者认为秋夜出游,没有比在洞庭湖上绕君山更有意义的。但是直到丁卯年,才获得一次环游君山的机会。因此,此次泛舟洞庭湖写下了多首描写君山的诗歌。c.农历十六的晚上,风平浪静,作者开船启程,从龙口出发前往香炉峰,直到半夜时分,才在老庙门离船上岸,尽兴而归。d.作者一行共六人游览了君山,但是,同归的只有四人。另外的两位僧人半夜返回了庙中。并且因为游兴大作,还破例喝了点酒。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4分)平视之,已作横长状,稍上,乃不见。(3分)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3分)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春 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春夕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4分)(2)结合全诗,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诗人的思想情感。(4分)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一分)(1) ,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2)帝子降兮北渚, 。(屈原湘夫人)(3)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吴门昆曲六百年韩晗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曲高和寡却绵延百年而不衰。也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荣列世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却无狂喜过望,照旧以简单的形式平淡地生活。有人说,这就是真正的艺术;也有人说,这才是所谓的道行。昆曲和京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吐字缓慢,亦说亦唱,乍一听是音乐,再一听,是戏剧。袁宏道的虎丘里面讲的就是昆曲。它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于最为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当然,它不是横空出世的剧种,它的出现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有些人感到奇怪,为什么盛世出现的音乐戏曲,会这样哀怨婉约?其实,昆曲是一种精致、典雅的小众艺术。虽然如此,但它却能以苏州为中心,进行并非纯粹小众的传播。如果说大众,那为何从古到今的昆曲都没有摆脱只有数百人精通热衷的局面?记得虎丘里面就有这样的描写,在“檀板丘集”,“歌喉相斗”的时候,整个苏州城几乎“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哪种戏曲也没有这样的本事,能够以看热闹的形式,事先云集一大堆的观众,最后终于以看门道的要求,让这些人乘兴而来,尽心而归。这是昆曲一直雅化的结果,在本质上这样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观众。昆曲是从来不拒绝走向大众的,自始至终,它都欢迎大众来参与。这么多年来昆曲一直逃不开雅化的趋势,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它不会放下架子,去庸俗地取悦观众,但是观众们却以听昆曲为荣。虽是这样曲高和寡,但是仍然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来关注,来观赏。看不懂不要紧,看得不大懂也不要紧,艺术的目的是使人身心愉悦。从南宋开始,中国的文化出现了以休闲、优雅与和谐为主旋律的小国文化,声音中少了金戈铁马剑拔弩张,多了些春江花月夜与水调歌头。在这样的国情下,并非举国群情激昂,而是大家都最大可能地表达一种闲情雅致。到了明代,昆曲这个新形成的艺术形式更是让这种情趣一发不可收拾。檀板笛声,阵阵悠扬,带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说到四方歌曲,就不得不谈昆曲的一路走过。无论是当年唱遍全国的弋阳腔,还是后来名扬闽浙的余姚腔,哪怕后来最为繁盛的花部高腔、皮黄,也都不能将昆腔消灭掉。恰恰相反,这些声腔不是被其他声腔兼并了,就是自己消亡了,唯独昆腔绵延至今,不合并,亦不消亡。而且,无论是曾经还是当下,大体上都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宗吴门”,是一种模仿,模仿是出不来真正的艺术的。福建地方戏剧的改革从昆曲中借鉴了许多元素,南昌的戏剧界也“毫不犹豫”地以昆曲为榜样,因为昆曲在当下的这种热,这种高贵奢华、优雅脱俗的气质,是其他戏剧所不能比拟的。那吴门宗谁呢?即使是最高明的模仿,也不可能如水入大海不着痕迹。弋阳腔最开始也是被模仿,被分裂,最后散播各地。余姚腔模仿别人,最后迷失了自己,唯独昆山腔,貌似特立独行,但却能够坚韧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既不高傲,也不妥协,说白了,就是从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 这是一种艺术的生存法则,也是一种为人的态度。12.下列对“昆曲”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昆曲起源于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b.昆曲是一种吐字缓慢,亦说亦唱,哀怨婉约的民间音乐戏剧。c.昆曲的兴起是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为前提的。d.昆曲是在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1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昆曲从古到今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大众化。b.昆曲是一种最大可能地表达闲情逸致的悠闲文化现象。c.袁宏道虎丘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昆曲走向大众化的趋势。d.南宋出现的小国文化使昆曲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14.画线句中“这”指的是什么法则?谈谈你对句中“为人的态度”的理解。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鉴赏家 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很香甜,很好看。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挤筐、变色、过小的都剔下来。他的果子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是“树熟” 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的。他出去买果子比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和园主打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资谈助,对身体也好。他很少得病,就是因为路走得多。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批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两个儿子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两位大布店的先生,有个卖果子的老爹,不好看?”儿子连忙解释:“不是的。你老人家岁数大了,老在外面跑,风里雨里,水路旱路,做儿子的心里不安。”“我跑惯了,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又说,“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这里有一种风俗,早早把寿材准备下了,为的讨个吉利:添福添寿。儿子依了他。 叶三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他一来就是半天,给季匋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大气都不出。看到精彩处,情不自禁地深吸一口气,小声惊呼。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对叶三可例外,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好在哪里?”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诗: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匋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何以见得?”“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对!” 季匋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他佩服大家李复堂,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李画多凝重,季匋民飘逸。李画多用中锋,季匋民微用侧笔。李复堂有时水墨淋漓,粗头乱服,意在笔先;季匋民没有那样的恣悍,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净,而且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他的墨荷参用了张大千,但更为舒展。他画的荷叶不勾筋,荷梗不点刺,且喜作长幅,荷梗甚长,一笔到底。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大爷,你这画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匋民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不卖?”“一张也不卖!” 他把季匋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寿材里。十多年过去了,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了,但是四季八节,他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季匋民死后,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说:“不卖。”有一天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叫“辻听涛”。一问,是日本人。辻听涛说他是专程来看叶三收藏的季匋民的画的。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辻听涛用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不停地赞叹:“喔!真好!真是神品!”辻听涛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辻听涛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有删改)15、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作者在文章开篇却说全县“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你赞同这种看法吗?(4分)16、简要赏析第三自然段的语言特色(4分)17、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叶三的性格特点。(6分)18、小说结尾写叶三的儿子将画装在棺材里埋了,作者的安排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六、选做题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 ,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1)崇尚节义是古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理念。请结合上述言论,概括传统节义观的基本内容。(4分)(2)请你谈谈传统节义观对于我们当今生活的指导意义。(8分)2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悲惨命运 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了的时候,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呢!”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动三先生了。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他到一个朋友家里拜访。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呃,我想我”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动三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待一会儿吗?” 动三从来都是说实话的。“噢,我能。”他说,“当然,我呃可以再待一会儿。”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来。 “呃,现在,我想我真的” “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呢” “ 呃,是可以的。”动三说,“假如” “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的丈夫会很高兴的。” “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的茶水,怪难受的。 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动三从头到尾都在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动三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闷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的。 吃完饭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拿出照片给他看。她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动三已经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动三站起来,“现在告辞了。”他以恳求的口吻说。 “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分,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 “没什么事。”他承认,然后苦笑了一下,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来。 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动三的帽子给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动三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动三一起抽烟聊天。动三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果断地离去,可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他了,就用反话挖苦他说:“动三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铺。”动三误解了他的意思,竟然连连道谢。 于是男主人便为他安排了一个空房间,内心却狠狠地诅咒他。 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了,留下动三和家里的宝贝儿子玩。动三一天一直琢磨着回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来了,他发现动三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动三支走,于是说:“我认为该向动三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一阵,然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呃,我想”紧接着又倒在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再来一杯茶,再拿照片来!哈!” 在动三假期的最后一天,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动三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有删改)(1)文章开头“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2)简要概括主人公动三的性格特点,并探究造成动三先生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6分)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西方有一句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2014届高三第十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c (a、镌jn ;b、大满贯 ;大名鼎鼎 ;d、崛起 )2.b (a、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用于对已有的人和事。c、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此处应为“蔚为大观”d、长篇累牍: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含贬义)3.c (a、“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主客颠倒。b、语序不当,“保护我们自己”与“节省能源”对调。d、句式杂糅,“原因是 造成的)4.b (根据上下文的对应关系)5.c (奇:零数)6.d(a、若:比得上;如果 。b、因:于是;凭借。c、以:根据;因为。d、乃:于是,就)7.c8.a、(b、“此次写下许多诗歌”有误;c、“农历十六”错;d、“另外两位僧人”有错)9.不知道古代的人有没有过这个经历?我这一生把泛舟洞庭湖环游君山当作美好的愿望,我曾经在诗歌中写下了这个愿望。平视这些云气,变成了横长的形状,云气逐渐上腾,消散不见了。 月儿高挂在空中,风起浪兴,对着明月和风浪痛饮,大家喝酒都超过了自己的酒量。10.(1)诗的前四句运用“流水、落花、东风、梦、子规、月”等意象,(2分)描绘了落花满天的暮春之景,构成清冷孤寂(凄凉愁惨)的意境。(2分)(2) 运用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表达了游子孤身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五湖典故,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虚实结合、对比:颔联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形成对比。渲染了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苦。 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情感:诗人面对着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景色,表达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表达了游子孤身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语,深刻地传达出诗人仕途坎坷、孤独飘零的苦闷彷徨、悲愁痛苦之情。同时,从暗用五湖典故看,含有归隐田园之意。(一点手法或情感得一分,各两点得四分)11.(1)一去紫台连朔漠 环珮空归夜月魂(2)目眇眇兮愁予(3)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12.b(哀怨婉约不是昆曲的本质属性,只是一些人的主观感受)13.b(a项“越来越大众化”与文章第4段“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矛盾;c项“走向大众化的趋势”理解有误,原文中只说“昆曲是从来不拒绝走向大众的”,但趋势仍然是“雅化”的; d项“南宋出现的小国文化”与明代出现的“檀板笛声,阵阵悠扬,带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生拼硬接,强为因果。)14.“这”指的是特立独行,坚忍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不高傲,不妥协,从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的艺术的生存法则。(2分)为人和艺术一样,我们会为自己选择一条道路,有时候坚守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低潮也未必等于消亡,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会一直生存下去。如何不去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也不去模仿别人,而是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出类拔萃,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态度。(3分)15、赞同。叶三能从细节中准确地判定画家的画,并且话语极少,但字字是金,击中要害,甚至还能挑选出画家画中的不足,看来,他真的是一个鉴赏家。(4分)16、语言风格:清新自然,简洁优美,富有诗意。语体色彩:口语化的词语富于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修辞:大量精巧的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清新优美。句式: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活泼。(不举例只得2分)17、(6分)热爱生活,有朴素生活经验,勤劳能干。具有艺术欣赏眼光,能从细节中准确地判定、评价画家的画。人品高尚,不谄媚、不奉承、不卖弄。真心爱画,重情义,不为金钱所动。(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18、(6分)(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4分)【观点一】合适。更好地突出人物关系:鉴赏家与画家是知音,叶三让画与自己生死相随,酬知己。深入刻画人物性格:叶三不为金钱所动,谨守信用,人格高尚,是真正的鉴赏家;深化主题,显出平淡朴素中的深长韵味。叶三深明民族大义,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丰富。(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4分)【观点二】不合适。情节赘余。故事已经讲完,画蛇添足,显得多此一举。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产生负面作用。容易让读者产生错觉,认为叶三自私、顽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占有欲。不利于丰富主题。埋画虽在某种角度上体现民族大义,但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反映了国人思想意识的封闭狭隘,使主题显得单一。19(1)坚守道义应是做人的原则,而非获取功名的工具。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将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置之度外。遵循道义是值得荣耀的事情,背弃道义则为人所唾弃。20(1)总领全篇,点明小说的主要内容动三拜访朋友觉得很难告辞的故事。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同时为下文展开动三的故事作了必要铺垫。伏笔手法,开篇的告辞难为最后动三死时说出的再见埋下伏笔。开篇以告辞难表达作者观点,点明本文主旨。(答出三点即可)(2)性格特点:过于忠厚、规矩、迂腐、呆板;不善辞令;犹豫不决。(意思对即可)主要原因:动三的犹豫、呆板、木讷的性格。主人的好客和虚伪。21.作文 原文:自己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不同;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吗?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如此看来,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那就说明,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你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往往花大力气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却很少花精力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样的,只能通过镜子、照片。同理我们一般也是透过别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每一个人眼里的你都是不一样的,100个人眼里就有100个你,1000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你,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善良的、聪明的、可恶的、愚蠢的、忠诚的、虚伪的、背叛的,不胜列举。那么真实的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你又在哪里呢,“伤痕实验”明确的告诉我们答案内心,一个内心烦躁的人纵然身处幽静也是狂躁不安的,一个内心清净的人虽然深处闹市,他的世界还是清净的。无论是追求幸福、宁静、安全都到你内心去寻找吧,那里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和能量。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君山,在湖南岳阳洞庭湖中,又称洞庭山、湘山。传说舜帝南巡不返,二妃娥皇、女英登湘山以寻,知其已死,亦痛极而亡,死后葬于此。舜称湘君,二妃称湘妃,此山因湘君、湘妃曾游,故又称君山、湘山。同治六年(1867)七月十五日夜,作者泛舟绕君山而游,次日写下了这篇游记。上:上等,上乘。 周:环绕。胜期:美好的愿望。 丁卯:指同治六年。望夜:阴历十五日夜。龙口、香炉:均为君山地名。 费甥、坡孙:吴敏树的外甥名费,孙子名坡。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开”是僧人之名。“超上人”同。郡城:指岳阳城,亦即下文之岳州城。岳阳古时候为巴陵郡治所。“苏子瞻”二句: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游赤壁,作前赤壁赋,开篇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既望,望日的后一天,即十六日。(11)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苏轼前赤壁赋中云:“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12)湾碕(q其):弯曲的岸边。(13)地道:传说君山下有地道,经巴陵,通吴之包山。吴中,今苏州。(14)金堂:指神仙居处。拾遗记:“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15)湘灵:湘水之神。洞庭君:洞庭湖水神。(16)滃(wng翁)滃然:云气涌起的样子。(17)沙嘴:君山地名。(18)积:此指所堆积之块。(19)云孔穴:出云的山洞。古人认为,云出自岩穴。(20)志:地方志。有奇:有零。(21)不翅:不啻,不止。吴敏树(18051873),清代散文家。字本深,号南屏,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人。清宣宗道光时中举。官浏阳县训导(府州县学校中地位略次于教谕的官)。他的文章接近桐城派,但不以桐城相标榜。政论文虽对时事表示忧虑,但见解大都陈腐。文笔则颇洗练。著有柈湖文集、柈湖诗录等。 君山在洞庭湖中,与岳阳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级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笔试宝典
- 2025年热切割与焊接技术实操模拟题集
- 2025年初中化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冲刺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皮革、毛皮、羽绒制品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看课件要点教学课件
- 2025年便携式振动分析仪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特种作业类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电气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爆破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入股协议书模板4篇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汇编《写作》含解析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考试资料)
- GB/T 21475-2008造船指示灯颜色
- 园林绿化工高级技师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安医大生殖医学课件04胚胎的培养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关于推荐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推荐意见报告
- Q∕GDW 10356-2020 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 教研工作手册
- CINV化疗相关呕吐课件
- 应届毕业生培养计划方案
-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