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中语文 1.2 汉字王国中的“人”课时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江苏专用)高中语文 1.2 汉字王国中的“人”课时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江苏专用)高中语文 1.2 汉字王国中的“人”课时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字王国中的“人”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虔诚(qin)挖掘(ju)花圃(p)桦树(hu)b.泥塑(sh)颧骨(qun)花茎(jng)胸脯(p)c.虹膜(m)小篆(zhun)脚趾(zh)拓片(tu)d.发髻(j)雏形(ch)模样(m)炫耀(xun)解析:b项,“塑”应读s;c项,“拓”应读t;d项,“模”应读m。答案:a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帝王被视为天子,其任务是统治国家。这个说法一直沿续到辛亥革命君主制被推翻。b.人的眼睛的造形非常有特点,这种特点不仅出现在其他动物雕塑和相同时期用于装饰铜器的一些兽类假面上,也表现在“目”字上。c.这个喜佛纯萃是中国的创造。他大腹便便地坐在那里,肚子像两腿之间的一块发面。d.有什么能比把“身”这个概念描绘成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更好呢?当肚子里有了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时,确实身子会感到很沉重!解析:a项,“沿续”应为“延续”; b项,“造形”应为“造型”;c项,“纯萃”应为“纯粹”。答案:d3.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泰姬修建的陵寝。这是一座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今天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的。a.点缀虽然绝无仅有b.镶嵌即使独树一帜c.装饰固然独一无二d.装点尽管举世无双解析: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即使”与后文的“也”相配,表示假设关系,“虽然”“尽管”“固然”一般引导的是转折关系复句。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根据语境,应选b。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b.课外阅读竞赛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营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c.伴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许多城市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垃圾围城”的窘境。d.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充分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和资料,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是人类建筑史上最伟大的”。b项,“起到了效果”搭配不当,应为“收到了效果”。d项,“史传”和“资料”不能并列,应删去“和资料”。答案:c二、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的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多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汉学研究当然也具有某些历史的局限,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一代代汉学研究者的艰辛努力,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而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随着汉学的不断发展,不同文明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中国学人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也将成为海外汉学的研究对象,这会使汉学变得更为丰富。5.下列对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西方注重主客体关系和精确描述对象,中国则倾向于圆融和体悟,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b.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和共识的前提和基础。c.“差异”指的是作者所说的“殊途而同归”中的“殊途”和“百虑而一致”中的“百虑”。d.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它们可以通过对话弥补各自的不足。解析:c项,“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出自第2段“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但对其解说不当。“殊途”指各种不同的发展途径,“百虑”指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并不专指中西文化差异。答案:c6.下列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海外汉学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必须加强与中国本土学术的对话。b.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c.不同文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海外汉学在世界上所营构的中国形象有密切关系。d.海外汉学给中国学界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的镜子。解析:b项,“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不符合文意,因为原文说“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答案:b7.根据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请你对如何促进汉学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解析:既要依据文本谈的汉学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与弊端,又要根据对这些内容的解读来提出自己的建议。答案: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生发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中国学界要关注海外汉学,形成互为关照的格局。我们要大力倡导汉学复兴,比如开设相关的课程、举办汉学节等等。三、语言运用8.请仿照下列示例,任选两组字写出你的趣解。(1)厌:可庆贺的事情偏差一点,就会令人讨厌。(2)“人”对“仙”说:堂堂正正做人,何必寻找靠山。备选字:阅、出;“心”对“敢”、“杏”对“呆”。解析:对汉字的趣解首先要理解字意。要仔细观察所给字的字形,联想字的意思,不必强求句式一致。答案示例:(1)阅:进门阅读就能获得知识。出: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2)“心”对“敢”说:只凭胆量而不用心,那就是憨。“杏”对“呆”说:把嘴长在头上,人家就会说你傻。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融合,期盼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a.b.c.d.解析:承接前句“范例”,列举古巷、广场、高楼。在所举范例的基础上谈“融合”的意义。中“让生活在”紧承句中的“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具体阐释“融合”。总结古典与新潮融合、历史与人文嬗递与链接的意义,先“拥有”才能“感知”,所以顺序是。答案:a10.阅读以下图文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此校徽并写出其内涵。创立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12月,著名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推动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北大并没有校徽,亦没有专属自己的旌旗标识。蔡元培上任后的第二年,即1917年,出面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答案:其图案由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