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锥曲线典型问题圆锥曲线典型问题 问题问题 1 1 1 1 求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离心率 准线方程等 求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离心率 准线方程等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相应的a b p等 例 1 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 坐标轴为对称轴 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且此焦 点与长轴上较近的端点距离为24 4 求此椭圆方程 离心率 准线方程及准线间的距离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设所求椭圆方程为1 2 2 2 2 b y a x 或 0 1 2 2 2 2 ba a y b x 根据题意列出关于a b c 方程组 从而求出a b c的值 再求离心率 准线方程及准线间的距离 解 设椭圆的方程为1 2 2 2 2 b y a x 或 0 1 2 2 2 2 ba a y b x 则 222 12 4 cba ca cb 解之得 24 a b c 4 则所求的椭圆的方程为1 1632 22 yx 或1 3216 22 yx 离心率 2 2 e 准线方 程88 yx或 两准线的距离为 16 点评 充分认识椭圆中参数a b c e 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在求标准方程时 已知条件常与这些参 数有关 演变 1 如图 已知 P1OP2的面积为 4 27 P为线段P1P2的一个三等分点 求以直线OP1 OP2为渐近线且过点P的离心率为 2 13 的双曲线方程 点拨与提示点拨与提示 h t t p h t t p h t t p h t t p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x j k t y g x j k t y g x j k t y g x j k t y g c o mc o mc o mc o m w x c w x c w x c w x c 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方程 利用点P在 曲 线 上和 P1OP2的面积建立关于参数a b的两个方程 从而求出a b的值 问题问题 2 2 2 2 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由方程来讨论其性质 例 2 设F1 F2为椭圆1 49 22 yx 的两个焦点 P为上一点 已知P F1 F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且 PF1 PF2 求 2 1 PF PF 的值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由已知 F1不是直角顶点 所以只要对P F2中哪一个是直角顶点分两种情况即可 解法 1 由已知 PF1 PF2 PF1 PF2 6 F1F2 52 若 PF2F1为直角 则 PF1 2 PF 2 2 F 1F2 2 可解得 PF 1 3 14 PF2 3 4 这时 2 7 2 1 PF PF 若 F2PF1为直角 则 PF1 2 PF 2 2 F 1F2 2 可解得 PF 1 4 PF2 2 这时 2 2 1 PF PF 解法 2 由椭圆的对称性 不妨设P x y 其中x 0 y 0 0 5 0 5 21 FF 若 PF2F1 为直角 则P 3 4 5 这时 PF1 3 14 PF2 3 4 这时 2 7 2 1 PF PF 若 PF2F1为直 角 则由 1 55 1 49 22 x y x y yx 解得 5 54 5 53 P 于是 PF1 4 PF2 2 这时2 2 1 PF PF 点评 由椭圆的方程 熟练准确地写出其几何性质 如顶点 焦点 长 短轴长 焦距 离心 率 焦半径等 是应对考试必备的基本功 在解法 2 中设出了P点坐标的前提下 还可利用 PF1 a ex PF2 a ex来求解 演变演变 2 2 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1 4 2 2 y x 直线l通过其右焦点F2 且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A B两点 将A B与双曲线的左焦点F1连结起来 求 F1A F1B 的最小值 点拨与提示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AF1 2 5 x1 5 4 2 5 x1 2 BF1 2 5 x2 2 F1A F1B 2 5 x1 2 2 5 x2 2 4 5 x1x2 5 x1 x2 4 将直线方程和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元 得x1 x2 14 58 2 2 k k x1x2 14 420 2 2 k k 本题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P P 1 P 2 问题问题 3 3 3 3 有圆锥曲线的定义的问题 有圆锥曲线的定义的问题 利用圆锥曲线的第一 第二定义求解 例 3 已知某椭圆的焦点F1 4 0 F2 4 0 过点F2并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焦 点为 B 且 10 椭圆上不同两点 A x1 y1 C x2 y2 满足条件 F2A F2B F2C 成等差数 列 1 求该椭圆的方程 2 求弦 AC 中点的横坐标 思路分析 因为已知条件中涉及到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 所以可以从椭圆的定义入手 解 1 由椭圆的定义及已知条件知 2a F1B F2B 10 所以a 5 又c 3 故b 4 故椭圆的方程为1 925 22 yx 由点 B 4 y0 在椭圆上 得 F2B y0 5 9 因为椭圆的右准线方程为 4 25 x 离心率 5 4 e 所以根据椭圆的第二定义 有 5 4 5 4 25 5 4 112 xxAF 222 5 4 5 4 25 5 4 xxCF 因 为 F2A F2B F2C 成等 差数 列 1 5 4 5x 5 9 2 5 4 5 2 x 所以 x1 x2 8 从而弦 AC 的中点的横坐标为4 2 21 xx 点评 涉及椭圆 双曲线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问题 常常要注意运用第一定义 而涉及曲 线上的点到某一焦点的距离 常常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对于后者 需要注意的是右焦点与右准 线对应 不能弄错 演变 3 已知椭圆 C 的中心在原点 左焦点为F1 其右焦点F2和右准线分别是抛物线 369 2 xy的顶点和准线 求椭圆 C 的方程 若点P为椭圆上 C 的点 PF1F2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7 5 求点P到x轴的距离 若点P为椭圆 C 上的一个动点 当 F1PF2为钝角时求点P的取值范围 点拨与提示点拨与提示 本题主要复习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 待定系数法和定义法等通性通法的运用 根 据抛物线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和准线方程 从而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题时注意椭圆的定义的运用 问题问题 4 4 4 4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 利用数形结合法或将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判别式 韦达定理来 求解或证明 例 4 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0 2 aaxy 过抛物线 C 上一点P x0 y0 x0 0 作斜率为 k1 k2的两 条 直 线 分 别 交 抛 物 线 C 于 A x1 y1 B x2 y2 两 点 P A B 三 点 互 不 相 同 且 满 足 10 0 12 且kk 求抛物线 C 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设直线 AB 上一点 M 满足MABM 证明线段PM的中点在y轴上 当 1 时 若点P的坐标为 1 1 求 PAB 为钝角时点 A 的纵坐标 1 y的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 将直线方程和抛物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用韦达定理来求解 解 由抛物线C的方程 2 axy 0 a 得 焦点坐标为 4 1 0 a 准线方程为 a y 4 1 证明 设直线PA的方程为 010 xxkyy 直线PB的方程为 020 xxkyy 点 00 yxP和点 11 yxA的坐标是方程组 010 2 yyk xx yax 的解 将 式代入 式 得0 0011 2 yxkxkax 于是 a k xx 1 01 故 0 1 1 x a k x 又点 00 yxP和点 22 yxB的坐标是方程组 020 2 yykxx yax 的解 将 式代入 式得0 0022 2 yxkxkax 于是 2 20 k xx a 故 2 20 k xx a 由已知得 12 kk 则 012 xk a x 设点M的坐标为 MM yx 由MABM 则 1 12 xx xM 将 式和 式代入上式得 0 00 1 x xx xM 即0 0 xxM 线段PM的中点在y轴上 因为点 1 1 P在抛物线 2 axy 上 所以1 a 抛物线方程为 2 xy 由 式知1 11 kx 代入 2 xy 得 2 11 1 ky 将1 代入 式得 21 1xk 代入 2 xy 得 2 22 1 ky 因此 直线PA PB分别与抛物线C的交点A B的坐标为 2 111 1 21 Akkk 2 111 1 21 B kkk 于是 2 111 2 2 APkkk 11 2 4 ABkk 2 11111111 2 2 4 2 2 2 21 AP ABk kk kkk kk 因PAB 为钝角且P A B三点互不相同 故必有0AP AB 求得 1 k的取值范围是 1 2k 或 1 1 0 2 k 又点A的纵坐标 1 y满足 2 11 1 yk 故当 1 2k 时 1 1y 当 1 1 0 2 k 时 1 1 1 4 y OBOA 其中O 为原点 求k的取值范围 问题问题 5 5 5 5 轨迹问题 轨迹问题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轨迹方程 再由方程说明轨迹的位置 形状 大小等特征 例 5 05 年江西 如图 M 是抛物线上y2 x上的一点 动弦 ME MF分别交x轴于 A B 两点 且 MA MB 1 若 M 为定点 证明 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 2 若 M 为动点 且 EMF 90 求 EMF的重心 G 的轨迹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1 由直线 MF 或 ME 方程与抛物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出点F和点 E 的坐标 利用斜率公式来证明 2 用 M 点的坐标将 E F点的坐标表示出来 进而表示出 G 点坐标 消去 y0 即得到 G 的轨迹方程 参数法 解 1 设 M y 2 0 y0 直线 ME 的斜率为 k l 0 则直线 MF的斜率为 k 方程为 2 00 yyk xy 由 2 00 2 yyk xy yx 消 2 00 1 0 xkyyyky 得 解得 2 00 2 1 1 FF kyky yx kk 00 22 0 000 2 22 112 1 4 1 1 2 EF EF EF kyky yy kkk k ky kykyxxy k kk 定值 所以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 2 90 45 1 EMFMABk 当时所以 直线 ME 的方程为 2 00 yyk xy 由 2 00 2 yyxy yx 得 2 00 1 1 Eyy 同理可得 2 00 1 1 Fyy 设重心 G x y 则有 2222 0000 0000 1 1 23 333 1 1 333 MEF MEF yyyyxxx x yyyyxxx x 消去参数 0 y得 2 122 9273 yxx 点评 这是一道重要的数学问题 几乎是高考数学每年的必考内容之一 此类问题一定要 大胆 假设 细心求解 根据题目要求先将题目所涉及的未知量都可以设出来 然后根据题目把所有的条 件都变成等式 一定可以求出来 当然求的过程中 采取适当的小技巧 例如化简或适当分类讨论 可 以大为简化过程 而且会尽量多多得分 同时这一类题目也需要很强的计算能力 演变 5 已知椭圆 0 1 2 2 2 2 ba b y a x 的左 右焦点分别是F1 c 0 F2 c 0 Q 是椭圆外的动点 满足 2 1 aQF 点P是线段F1Q与该椭圆的交点 点 T 在线段F2Q 上 并且满足 0 0 22 TFTFPT 设x为点P的横坐标 证明x a c aPF 1 求点 T 的轨迹 C 的方程 试问 在点 T 的轨迹 C 上 是否存在点 M 使 F1MF2的面积 S 2 b若存在 求 F1MF2 x y OA B E F M y O x 1 l F2F1A2 A1 P M l 的正切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点拨与提示 点拨与提示 本题在求点 T 的轨迹用的是代入法 即用 T 点的坐标将 Q 点的坐标表示出来 再代入 Q 所满足的曲线方程即可 问题问题 6 6 6 6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定值 最值问题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定值 最值问题 建立目标函数 转化为函数的定值 最值问题 例 6 点A B 分别是椭圆1 2036 22 yx 长轴的左 右端点 点F是椭圆的右焦点 点P在椭 圆上 且位于x轴上方 PFPA 1 求点P的坐标 2 设 M 是椭圆长轴 AB 上的一点 M 到直线AP的距 离等于 MB 求椭圆上的点到点 M 的距离d的最小值 思路分析 设椭圆上动点坐标为 x y 用该点的横坐标将 距离 d 表示出来 利用求函数最值的方法求 d 的最小值 解 1 由已知可得点 A 6 0 F 0 4 设点P x y 则AP x 6 y FP x 4 y 由已知可得 22 2 1 3620 6 4 0 xy xxy 则 2 2 x 9x 18 0 x 2 3 或x 6 由于y 0 只能x 2 3 于是y 2 35 点P的坐标是 2 3 2 35 2 直线AP的方程是x 3y 6 0 设点 M m 0 则 M 到直线AP的距离是 2 6 m 于 是 2 6 m 6 m 又 6 m 6 解得m 2 椭圆上的点 x y 到点 M 的距离d有 222222 549 2 4420 15 992 dxyxxxx 由于 6 m 6 当x 2 9 时 d 取得最小值15 点评 解决有关最值问题时 首先要恰当地引入变量 如点的坐标 角 斜率等 建立目标 函数 然后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求解 演变演变 6 6 6 6 05050505年浙江年浙江 如图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焦点F1 F2在x轴上 长轴A1A2的长为 4 左准线l与x轴 的交点为M MA1 A1F1 2 1 求椭圆的方程 若直线l1 x m m 1 P为l1上的动点 使 F1PF2最大的点P记为Q 求点Q的坐标 用 m表示 点拨与提示 1 待定系数法 2 利用夹角公式将 F1PF2的正切值用y0表示出来 利用基 本不等式求其最值 演变演变 7 7 7 7 05050505 年全国 年全国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 O 焦点在x轴上 斜率为 1 且过椭圆右焦 点F的直线交椭圆于 A B 两点 OAOB 与 3 1 a 共线 1 求椭圆的离心率 2 设 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 且 OMOAOBR 证明 22 为定值 点拨与提示点拨与提示 1 将 AB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成方程组 然后求解 2 将 M 点的坐标用A B 的坐标表示出来 代入到椭圆方程 结合韦达定理求解 问题问题 7 7 7 7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对称问题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对称问题 利用中心对称以及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来求解或证明 例例 7 7 7 7 过点 1 0 的直线l与中心在原点 焦点在x轴上且离心率为 2 2 的椭圆C相交于A B 两点 直线y 2 1 x过线段AB的中点 同时椭圆C上存在一点与右焦点关于直线l对称 试求直线 l与椭圆C的方程 思路分析 本题是典型的求圆锥曲线方程的问题 解法一 将A B两点坐标代入圆锥曲线 方程 两式相减得关于直线AB斜率的等式 再利用对称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来列式求解 解法二 用韦达定理 解法一由e 2 2 a c 得 2 1 2 22 a ba 从而a2 2b2 c b 设椭圆方程为x2 2y2 2b2 A x1 y1 B x2 y2 在椭圆上 则x12 2y12 2b2 x22 2y22 2b2 两式相减得 x12 x22 2 y12 y22 0 2 21 21 21 21 yy xx xx yy 设AB中点为 x0 y0 则kAB 0 0 2y x 又 x0 y0 在直线y 2 1 x上 y0 2 1 x0 于是 0 0 2y x 1 kAB 1 设l的方程为y x 1 右焦点 b 0 关于l的对称点设为 x y by x bxy bx y 1 1 1 22 1 解得则 由点 1 1 b 在椭圆上 得 1 2 1 b 2 2b2 b2 8 9 16 9 2 a 所求椭圆C的方程为 2 2 9 16 9 8 y x 1 l的方程为y x 1 解法二由e 2 1 2 2 2 22 a ba a c 得 从而a2 2b2 c b 设椭圆C的方程为x2 2y2 2b2 l的方程为y k x 1 将l的方程代入C的方程 得 1 2k2 x2 4k2x 2k2 2b2 0 则x1 x2 2 2 21 4 k k y1 y2 k x1 1 k x2 1 k x1 x2 2k 2 21 2 k k 直线l h t t p h t t p h t t p h t t p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x j k t y g x j k t y g x j k t y g x j k t y g c o mc o mc o mc o m w x c w x c w x c w x c y 2 1 x过AB的中点 2 2 2121 yyxx 则 2 2 2 21 2 2 1 21k k k k 解得k 0 或k 1 若k 0 则l的方程为y 0 焦点F c 0 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就是F点本身 不能在椭圆C上 所 以k 0 舍去 从而k 1 直线l的方程为y x 1 即y x 1 以下同解法一 点评 点评 本题利用对称问题来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设计新颖 基础性强 待定 系数法求曲线方程 如何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 对称问题 成为解决本题的关键 注意在设直 线方程时要对直线斜率是否存在进行讨论 演变 8 05 年湖南 已知椭圆 C 2 2 a x 2 2 b y 1 a b 0 的左 右焦点为F1 F2 离心率 为 e 直线l y ex a与x轴 y轴分别交于点 A B M 是直线l与椭圆 C 的一个公共点 P是 点F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设AM AB 证明 1 e2 确定 的值 使得 PF1F2是等腰三角形 点拨与提示 1 由A B 的坐标求出 M 点的坐标 x0 y0 代入椭圆的方程即可 2 利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PF1 F1F2 来求 的值 专题小结 1 求曲线方程常利用待定系数法 求出相应的a b p等 要充分认识椭圆中参数a b c e的意 义及相互关系 在求标准方程时 已知条件常与这些参数有关 2 涉及椭圆 双曲线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问题 常常要注意运用第一定义 而涉及曲线 上的点到某一焦点的距离 常常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对于后者 需要注意的是右焦点与右准线 对应 不能弄错 3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 利用数形结合法或将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转化为一 元二次方程 利用判别式 韦达定理来求解或证明 4 对于轨迹问题 要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轨迹方程 再由方程说明轨迹的位置 形状 大小等 特征 求轨迹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法 定义法 参数法 代入法 交轨法等 5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对称问题 利用中心对称以及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来求解或证明 临阵磨枪 临阵磨枪 一 选择题 1 椭圆的焦距是它的两条准线间距离的 3 1 则它的离心率为 A 2 3 B 3 3 C 3 6 D 6 6 2 动点 M x y 到点F 4 0 的距离 比到直线x 5 0 的距离不 1 则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A x 4 0B x 4 0C y2 8xD y2 16x 3 设定点 M 3 3 10 与抛物线y2 2x上的点P的距离为 d1 P到抛物线准线l的距离为 d2 则 d1 d2取最小值时 P点的坐标为 A 0 0 B 1 2 C 2 2 D 2 1 8 1 4 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 焦点在y轴上 抛物线上一点P m 3 到焦点的距离为 5 则抛 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A y 4B y 4C y 2D y 2 5 设F c 0 为椭圆 0 1 2 2 2 2 ba b y a x 的右焦点 椭圆上的点与点F的距离的最大值 为 M 最小值为 m 则椭圆上与F点的距离是 2 1 mM 的点是 A a b c B 0 b C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6中心在原点 焦点在坐标为 0 52 的椭圆被直线 3x y 2 0 截得的弦的中点的横坐 标为 2 1 则椭圆方程为 1 2575 D 1 7525 C 1 25 2 75 2 B 1 75 2 25 2 A 22222222 yxyxyxyx 7斜率为 1 的直线l与椭圆 4 2 x y2 1 相交于A B两点 则 AB 的最大值为 A2B 5 54 C 5 104 D 5 108 8抛物线y ax2与直线y kx b k 0 交于A B两点 且此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 x2 直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是x3 则恒有 Ax3 x1 x2Bx1x2 x1x3 x2x3Cx1 x2 x3 0 Dx1x2 x2x3 x3x1 0 9已知A B C三点在曲线y x上 其横坐标依次为 1 m 4 1 m 4 当 ABC的面积 最大时 m等于 A3B 4 9 C 2 5 D 2 3 10设u v R R R R 且 u 2 v 0 则 u v 2 v u 9 2 2 2的最小值为 A4B2C8D22 11直线l的方程为y x 3 在l上任取一点P 若过点P且以双曲线 12x2 4y2 3 的焦点作椭 圆的焦点 那么具有最短长轴的椭圆方程为 12在抛物线y2 16x内 通过点 2 1 且在此点被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13A是椭圆长轴的一个端点 O是椭圆的中心 若椭圆上存在一点P 使 OPA 2 则椭圆 离心率的范围是 14已知抛物线y x2 1 上一定点B 1 0 和两个动点P Q 当P在抛物线上运动时 BP PQ 则Q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15已知抛物线y2 2px p 0 过动点M a 0 且斜率为 1 的直线l与该抛 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 AB 2p 1 求a的取值范围 2 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N 求 NAB面积的最大值 16已知直线y kx 1 与双曲线x2 y2 1 的左支交于A B两点 若另 一条直线l经过点P 2 0 及线段AB的中点Q 求直线l在y轴上 的 截 距b的取值范围 17如图 弧ADB为半圆 AB为半圆直径 O为半圆圆心 且OD AB Q为线段OD的中点 已知 AB 4 曲线C过Q点 动点 P在曲线C上运动且保持 PA PB 的值不变 1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求曲线C的方程 2 过D点的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且M在 D N之间 设 DN DM 求 的取值范围 18已知圆C1的方程为 x 2 2 y 1 2 3 20 椭圆C2的方程为 2 2 2 2 b y a x 1 a b 0 C2的离心 率为 2 2 如果C1与C2相交于A B两点 且线段AB恰为圆C1的直径 求直线AB的方程和椭 圆C2的方程 19 P Q M N四点都在椭圆 2 2 1 2 y x 上 F为椭圆在y轴正半轴上的焦点 已知PF 与FQ 共线 MF 与FN 共线 且0PF MF 求四边形PMQN的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B提示 依题意有 c a c 2 2 3 1 2 3 3 a c 2 D提示 依题意 M 到点F的距离与到直线x 4 的距离相等地 则 M 的轨迹方程为y2 16x 3 C提示 连接PF 则 d1 d2 PM PF MF 知 d1 d2的最小值为 MF 当且仅当 M P F三点共线时 等号成立 而直线 MF的方程为 2 1 3 4 xy 与y2 2x联立可 得x 2 y 2 4 C提示 依题意准线方程为y 2 p 且 2 p 3 5 2 p 2 故选 C 5 B提示 M a c m a c 2 1 mM a 应选 B 6 C提示由题意 可设椭圆方程为 2 2 2 2 b x a y 1 且a2 50 b2 即方程为 2 2 2 2 50b x b y 1将 直线 3x y 2 0 代入 整理成关于x的二次方程由x1 x2 1 可求得b2 25 a2 75 7C提示弦长 AB 5 54 2 2 t 5 104 答案 C 8D提示解方程组 bkxy axy 2 得ax2 kx b 0 可知x1 x2 a k x1x2 a b x3 k b 代入验证即 可 答案B 9B提示由题意知A 1 1 B m m C 4 2 直线AC所在方程为x 3y 2 0 B N A O Q D B A 点B到该直线的距离为d 10 23 mm 4 1 2 3 2 1 23 2 1 10 23 10 2 1 2 1 2 mmm mm dABS ABC m 1 4 当 2 3 m时 S ABC有最大值 此时m 4 9 答案B 10C提示考虑式子的几何意义 转化为求圆x2 y2 2 上的点与双曲线xy 9 上的点的距离的最 小值选 C 11 45 22 yx 1提示 h t t p h t t p h t t p h t t p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x j k t y g x j k t y g x j k t y g x j k t y g c o mc o mc o mc o m w x c w x c w x c w x c 所求椭圆的焦点为F1 1 0 F2 1 0 2a PF1 PF2 欲使 2a最小 只需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 PF1 PF2 最小 利用对称性可解 12 8x y 15 0提示设所求直线与y2 16x相交于点A B 且A x1 y1 B x2 y2 代入抛物线 方程得y12 16x1 y22 16x2 两式相减得 y1 y2 y1 y2 16 x1 x2 即 2121 21 16 yyxx yy kAB 8故所求直线方程为y 8x 15 13 2 2 e 1提示设椭圆方程为 2 2 2 2 b y a x 1 a b 0 以OA为直径的圆 x2 ax y2 0 两式联立消y得 2 22 a ba x2 ax b2 0 即e2x2 ax b2 0 该方程有一解x2 一解为a 由韦达 定理x2 2 e a a 0 x2 a 即 0 2 e a a a 2 2 e 1 14 3 1 提示设P t t2 1 Q s s2 1 BP PQ ts ts t t 1 1 1 1 222 1 即t2 s 1 t s 1 0 t R R R R 必须有 s 1 2 4 s 1 0即s2 2s 3 0 解得s 3 或s 1 15解 1 设直线l的方程为y x a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x a 2 2px 即x2 2 a p x a2 0 AB 22 4 42apa 2p 4ap 2p2 p2 即 4ap p2 又 p 0 a 4 p 2 设A x1 y1 B x2 y2 AB的中点C x y 由 1 知 y1 x1 a y2 x2 a x1 x2 2a 2p 则有x 2 2 2 2 212121 axxyy ypa xx p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 p x a p 从而N点坐标为 a 2p 0 点N到AB的距离为p apa 2 2 2 从而S NAB 222 2224 42 2 1 papppapa 当a有最大值 4 p 时 S有最大值为2p2 16解设A x1 y1 B x2 y2 由 1 1 22 yx kxy 得 1 k2 x2 2kx 2 0 又 直线AB与双曲线左支交于A B两点 故有 0 1 2 0 1 2 0 1 8 2 01 2 21 2 21 22 2 k xx k k xx kk k 解得 2 k 1 222 22 1 22 1 2 22 2 0 2 22 1 22 1 2 1 1 1 2 0 1 1 1 12 2 2 2 2 2 2 0 0 2 00 2 21 000 bbkk k kk bx x kk yl kk k k k x y l k kxy k kxx xyxQ 或即 又则令 的方程为 的斜率为 则设 17解 1 以AB OD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 y轴 O为原点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PA PB QA QB 25212 22 AB 4 曲线C为以原点为中心 A B为焦点的椭圆 设其长半轴为a 短半轴为b 半焦距为c 则 2a 25 a 5 c 2 b 1 曲线C的方程为 5 2 x y2 1 2 设直线l的方程为y kx 2 代入 5 2 x y2 1 得 1 5k2 x2 20kx 15 0 y Q P N M F Ox 20k 2 4 15 1 5k2 0 得k2 5 3 由图可知 2 1 x x DN DM 由韦达定理得 2 21 2 21 51 15 51 20 k xx k k xx 将x1 x2代入得 2 2 2 22 2 2 2 2 51 15 51 400 1 k x k k x 两 式 相 除 得 1 5 3 80 51 15 400 1 2 2 22 k k k 3 16 5 1 3 80 4 3 20 5 1 5 3 51 0 5 3 2 22 2 k kk k即 3 3 1 0 3 16 1 4 2 解得 DN DM 2 1 DN DM x x M在D N中间 1 又 当k不存在时 显然 3 1 DN DM 此时直线l与y轴重合 18解由e 2 2 可设椭圆方程为 2 2 2 2 2b y b x 1 又设A x1 y1 B x2 y2 则x1 x2 4 y1 y2 2 又 2 2 2 2 2 2 2 2 1 2 2 1 2 1 2b y b x b y b x 1 两式相减 得 2 2 2 2 1 2 2 2 2 1 2b yy b xx 0 即 x1 x2 x1 x2 2 y1 y2 y1 y2 0化简得 21 21 xx yy 1 故 直线AB的方程为y x 3 代入椭圆方程得 3x2 12x 18 2b2 0有 24b2 72 0 又 AB 3 20 4 2 21 2 21 xxxx 得 3 20 9 7224 2 2 b 解得b2 8 故所求椭圆方程为 816 22 yx 1 19 解 如图 由条件知 MN 和PQ 是椭圆的两条弦 相交于焦点F 0 1 且PQ MN 直线PQ NM 中至少有一条存在斜率 不妨设PQ 的斜率为 K 又PQ 过点F 0 1 故PQ 的方程为y kx 1 将此式代入椭圆方程得 2 2 k 2 x 2kx 1 0 设P Q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1 x 1 y 2 x 2 y 则 22 12 22 2222 22 kkkk xx kk 从而 22 222 1212 22 8 1 2 k PQxxyy k 亦即 2 2 2 2 1 2 k PQ k 1 当k 0 时 MN 的 斜 率 为 1 k 同 上 可 推 得 2 2 1 2 2 1 1 1 2 k MN k 故四边形面积 22 22 22 22 11 4 1 1 4 2 1 12 2 2 2 52 kk kk SPQMN kk kk 令u 2 2 1 k k 得 4 2 1 2 1 5252 u S uu u 2 2 1 k k 2 当k 1 时u 2 S 16 9 且 S 是以u为自变量的增函数 162 9 S 1 当2 2 1 a 即 1 a 2 时 f t 在 1 2 上有唯一的极值点 a t 2 这时atf4 min 当1 2 2 时 0 4 2 2 t atf这说明 f t 在 1 2 上是增函数 所以 2 min 4 1 atf 因此 4 81 2 当直线 AB 垂直于x轴时 容易算出 AF2 BF2 2 1 AF1 BF1 2a 2 1 2 9 双曲线的第一定义 F1A F1B 4 81 由 1 2 得 当直线 AB 垂直于x轴时 F1A F1B 取最大值 4 81 演变演变 3 3 抛物线的顶点为 4 0 准线方程为 4 25 4 4 9 x 设椭圆的方程为 01 2 2 2 2 ba b y a x 则有c 4 又 4 25 2 c a 9 25 22 ba 椭圆的方程为1 925 22 yx 设椭圆内切圆的圆心为 Q 则 5 7 5 2 1 2121 212121 FFPFPFSSSS FQFQPFQPFPFF 设点P到x轴的距离为 h 则54 2 1 h 2 5 4 10 h 设点P的坐标为 x0 y0 由椭圆的第二定义得 002001 5 4 5 5 4 5xexaPFxexaPF 由 F1PF2为钝角知 2 21 2 2 2 1 FFPFPF 4 75 4 75 0 ba 由已知得 1 2 2 3 2222 bbaca得再由 故双曲线 C 的方程为 1 3 2 2 y x 将得代入1 3 2 2 2 y x kxy 0 926 31 22 kxxk 由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得 2 222 1 30 6 2 36 1 3 36 1 0 k kkk 即 1 3 1 22 由得 而 2 2 2 1 2 2 ABABABABABAB x xy yx xkxkxkx xk xx 2 2 222 96 237 1 22 1 31 331 kk kk kkk 于是 22 22 3739 2 0 3131 kk kk 即解此不等式得 3 3 1 2 k 由 得 1 3 1 2 acx a c aax知 所以 1 x a c aPF 证法二 设点P的坐标为 yx记 2211 rPFrPF 则 22 2 22 1 ycxrycxr 由 4 2 11 2 2 2 121 x a c arPFcxrrarr 得 解法一 设点 T 的坐标为 yx 当0 PT时 点 a 0 和点 a 0 在轨迹上 当 0 0 2 TFPT且时 由0 2 TFPT 得 2 TFPT 又 2 PFPQ 所以 T 为线段F2Q 的中点 在 QF1F2中 aQFOT 2 1 1 所以有 222 ayx 综上所述 点 T 的轨迹 C的方程是 222 ayx 解法二 设点 T 的坐标为 yx当0 PT时 点 a 0 和点 a 0 在轨迹上 当 0 0 2 TFPT且时 由0 2 TFPT 得 2 TFPT 又 2 PFPQ 所以 T 为线段F2Q 的中点 设点 Q 的坐标为 yx 则 2 2 y y cx x 因此 2 2 y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网约车租赁合同
- 2025车辆买卖意向合同
- 2025年上海市商品房预售合同ae
- 公园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搬运工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公司职业风险知识培训课件
- 揭阳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揠苗助长课件
- 感染科岗位招聘面试题解析:临床医学知识与应用能力
- 插班生试验课件
- 环境材料概论 完整全套课件第1-9章 绪论、吸附材料 -环境材料的绿色设计
- 金安桥水电站枢纽布置及主要技术问题
-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2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
- 新课标的变化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课件
- 动物检疫检验考试题库(含答案)
- 非法社会组织排查表
- 关于设置老年病医院(医疗机构)的可行性报告
- 2023年隆回县体育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GB/T 30146-2013公共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
- GCP培训教学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