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物价探讨.pdf_第1页
汉代物价探讨.pdf_第2页
汉代物价探讨.pdf_第3页
汉代物价探讨.pdf_第4页
汉代物价探讨.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狭西财经学院学报 年第期 汉代物价 探讨 梁仲勋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从建立走向巩 固的时期 汉初全国统一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 养恢复 开关梁 弛山泽之禁 便利交通 开放资源 各地商人 自由往来 商业活 动日益活跃 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 汉代的商业以及物价 都明显地表现 出与整个社会 生产的兴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特点 物价随着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动而变动 在运用价 格管理经济以及稳定物价方面 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创立了一套行之有 效的制 度 一 根食价格 古代社会里 粮食与国计民生关系极大 是生产 交换 消费的中心商品 粮食价 格往往是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集 中反映 社会动乱 生产萎缩 百姓流亡 无不与此相 关 所以史书一般对此有变必书 分析汉代资料可以看出关于汉代粮价的正常水平和发展趋势 西汉时期由于 经济获得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人民生活逐渐安定 至 汉武帝时 物价己随之恢复到了正常 的价格水平 史书记载说 汉文帝躬俭约 谷石至数十钱 上下饶美 这与秦 始皇时的 谷石三十钱 以及春秋战国时的 上不过八 十 下不过 三十 的正常粮价水 平是基本持平的 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如西汉时期稳定 所以物价水平 也较西汉 时期高些 谷粟的价格通常在百钱以上 整个汉代粮价水平呈上升趋势 但在某些时候 某些地区内 也有粟价甚贱的记载 如明帝时 天下安平 岁比登捻 粟 解 三十 汉代十斗为一解 从以上材料也可以看出当谷价达封每 一百二 百钱时 社会就会 发 生动乱和饥谨 每石 三百钱时 便是饿死人或人相食的标志 谷石 三十刀连年丰收 正 常的价格水平 而降至二 十钱以下 就会谷贱伤农 农民难以为生 粮价变动有以下三个特点 波动幅度大 暴涨暴跌 谷价最贱时 如 宣帝 即位 谷石五钱 最贵时 米石至万钱 短短一年或数 年时间里 贵贱相差数千 倍 地区性强 从上述资料可看出 两汉时期 全国性的大的经济波动有三次 一次 发生在秦汉之交 一次发生在西汉末年和新莽时期 一次发生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 与这几次大的全国性的经济波动紧密相关 这几次粮价波动上涨 也是全国性的 除此 美 本文资任编辑丁风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而外 史书所载的粮价上涨 大都为局部性的 一般都限于一个郡国或几个郡国以内 粮食价格是市场价格的中心 其它商品价格随粮食价格变动而变动 如 后汉书 虞诩传 记载 诩始到 谷石千 盐石八千 见户万三千 视事三岁 米石八十 盐石四百 流人还归 郡户数万 人足家给 一郡无事 粮食价格波动的原 因 直接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 四点 战 争 汉代三次大的经济波动 都是由于战争造成的 在战争期间 军阀豪强互相虏掠残 杀 横征暴敛 土地荒芜 人口减少 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粮食奇缺 因而引起 价格暴涨 灾荒 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对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很低 水灾 早灾 虫灾 乃至瘟疫流行 都会导致谷物大量减产 价格急剧上涨 币制棍乱 价格是通过货币 来表现的 汉代物价的飞涨 往往是由于币制混乱引起 当封建统治者财政发生亏空 入不敷出时 便在货币上打主意 或颁发不足值的新币 或铸造轻小的 恶币 以此 掠夺人民的财富 造成 钱轻物重 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 如 汉书 食货志 载 自孝文更选四株钱 至是四十余年 从建元 以来 用少 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 民亦即盗铸钱 不可胜数 钱益多而轻 物益少而贵 另外 还有汉武帝时实行白金 皮币 搞通货膨胀 王莽时期币制杂乱 东汉末期董卓更铸小钱 都引起了物价徒涨 商人的投机活动 在 战乱和农业遭灾之时 一些豪强富疏趁粮食紧缺 囤积居奇 操纵市场 抬高物价 牟取暴利 加剧了粮价的上升 这些富商贪贾 积 贮倍息 乘上之急 所卖必倍 从高价倒卖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二 其它物价 汉代史书中反映商品物价的资料 除米谷以外 其它则很少 这里仅以现有史籍资 料为依据 对汉代其它主要物品的正常价格 列 出表格 作一考察 下列所选资料见 下页 都是经过比较鉴定 选取的是正常条件下的价格资料 九章算术 系汉代张 仓所作 书中所列算题中的物品价格 大都以汉代京师长安 带的实际物价为基础 虽 假设 系却与当时的实际物价相去不远 甲乙编 即 居延汉简 则主要记载的 是武帝晚期太初三年 公元年到东汉初建武九年 公元年这一时期 今甘 肃武威一带的物价 结合以上资料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各类物品的相互 比价 关于金银比价由于 中国古代产银较少 其价约为黄金的四 五分之一 粮盐比价盐价约为粮价的四 至八 倍布帛比价 汉书 王莽传 中记新莽天凤三年 国用不足 民人骚动 自公卿以 下 一月之禄 十秽布二匹 或帛一匹 这是当时布和帛的大致比价 即一 比二牲 畜比价马价甚贵 牛价甚贱 马价约为牛价的三至五倍 猪价则更贱 盐铁论 散 不足篇 夫一家 之肉 得 中年之收十五斗粟 当丁男半月之食 三 物价管理 西汉比之春秋战国时期 全国 出现了更多的 更大的商业城市 西汉的长安 人口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品类别物价记载资料来源正常价格 黄金一斤约合今半斤 值钱万 汉书 食货志 卷二 十四下 黄金一斤一万钱 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 直一千五百八十 同上银一斤二千至三千钱 汉安帝延光四年 铜二百斤 直钱万二 千 阮元 延光壶 铭文 铜一斤六 一卜 钱 铁器二十万 即销 石十二万斤 本钱百万 获利 售收入一百二 一一 万 侮斤铁器十 年销铁器千石 史记 货殖列传 铁器一斤十钱 钱 今有 布一匹 价值一百二十五 丈 一尺约合今尺 一匹合四 九章算术 卷二 粟米 布一尺五钱左右 候史靳望 正月奉帛二 匹 直九百 甲乙编 释文页六 十五 帛一尺十钱左右 凡肉五百四十一斤 直一千一百六十四 甲乙编 释文页二 百零六 肉一斤四钱 盐 午 责务 芬璧罕碗摹 竺蚤案 薯霭 着 笋磊 父 还归 郡户数万 人足家给 一郡无事 后汉书 卷五十八 虞诩传 盐一斤三至四钱 今有醉酒一斗 直钱五十 行酒一斗 直钱 一十 一斗 约十斤 九章算术 卷十 盈不足 醉酒一升 四至五钱 今有二马 一 牛价过一万 如半马 之价 一 马 二牛价不满一万 如半牛之价 间牛 马 价各几何 答日 马价五千四百五十四一十一 分钱之六 牛价一 千八百一十八钱一十一分钱 九章算术 卷八 方程 一匹马五千五分钱一 歹牛一千八百钱 之二 门一 一钊 山 汉武帝建立三年 东方朔进谏日 丰 口 当 七合 白二 刁 卫一月峪 侧卫万咄护 尸 刀山月 六只 内一立 汉书 卷六十五 东 方朔 传 一亩地优等地一 金 折合一万钱 稠密 规模宏大 交通方便 地处南北贸易的要冲 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也是全国 的商业中心 据史书记载 西汉时 京师长安城内有九个市 各个市二百六 十步见方 古四里之地汉时商业区的 市 和住宅区的 里 是严格分开的 这些市都在突门 光门来横桥大道的两侧 道西六札统称西市 道东三市 统称东市 这 就构成 长安九市 为了便于顾客购买 便于官府控制和检查 店铺在市内都按商业种类区 别 经营同类礴品的 排列成一行 称为 列肆 另外还有各类专业市场 如贩卖柳 条编织物的柳市 分 贩牛的 牛市 贩 肉者谓之屠肆 贩药者谓之药肆 长安城外 七里还有一个专为太学生进行交易而设立的 槐市 此外 还有言不二价的 直市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和专为军人进行交易而设立的 军市 在其它经济区的临淄 洛阳 成都等城市 也 都设置了固定的城市市场 我国自汉代开始设置平准署这一机构 平准署的官员称平准令 专门负责制定和管 理市场物价 主管市场的官吏 按城市大小分官位高低 各级市官负责市内商贾的注册 登记 检验凭证 检查度量衡器 评定和监督物价等 当时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 都要 求有一定的规格 为了对顾主负责 保证质价相符 有的商品在制造时就刻上了重量和 价格的文字 如延喜钟 上面铸有 钟廿二斤 直钱二千四百 西安溺桥郭家滩汉墓 出土的陶灶上有直二百 三字 汉武帝时期 因抗击匈奴军事侵略 财政支出增大 而当时煮盐 冶铁等主要经济 部门还控制在富商大贾与地方诸侯手中 国家财政薄弱分靓不能供应政府急需 元狩 五年公元前年武帝重用善于理财的法家代表人物桑弘羊 采用他的主张 把关 系国民经济命脉的煮盐 冶铁 铸钱等收归封建国家 实行盐铁专卖 统一管营 其具 体作法是盐由民制官收 盐工的生活与生产费用由盐工自己准备 政府供给一定生产工 具 盐煮成由政府以一定工价全部收归官营 铁矿 的开采 冶炼和铁器铸造 都由官府 统一管理经营 铁器全归官府所有 由官府统一运销 以后从夭汉三年公元前年 又实行了酒类榷沽专卖 规定 由官府控制酒的生产和流通 不准私人酿酒沽卖 桑弘羊 推行专卖政策以后 为了取得较高的利润 将一部分税收加进了盐铁的价格中 寓税于 你 这样 盐铁的官价水平都高出了其他物价水平 但是比私营时的价 格则 是 平其 价 要稳定多了 盐铁的利润只是由商人手 中转归了国家 人民的负担并没有潜 加 王莽西汉末年掌权 在长安建立新朝虽然仅有十五年 但在物价管理方面 却推 行了很多新政策始建国二年公元十年 王莽宣布实行 六笔 管 即管 盐 铁 酒的专卖 货币改制 山泽资源在国家管制下的私人经营 实行 五均 即政 府直接从事货币贷放及管理物价 各大城市司市师下有交易承五人 又称均官 钱 尽一人 又称钱府官 各自以当地每季的第二个月即二 五 八 十一月的商品价 格为基础 按商品质量 分为上 中 下三等标准价格 一季度调整一次 市上买卖五 谷 布 帛 丝 绵等主要生活必须品 如果 万物昂贵 过平一线即超过正常市场 价格的十分之一时 均官将货物以 市平 价格抛售给人民 如卖方多 买方少 一 时滞销时 均官 考检厥实 后 即按成本 本价 予以收购 不使卖主亏折 一 些次要商品如物价比市平低时 则听其 自由跌落 让买卖双方 自由交易 政府不加干 预 但也要防止 残取贮积以待贵卖者 王莽的市毛与过去平乘平准等稳定价格措 施的不 同处在于 他首先规定一个价格标准 作为管理市场价格的依据 围绕这一正常 价格 决定商品的进 出 把价格稳定在一个予定的水平上 这是王莽在价格管理方面的 创新 由于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激化 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王莽新制就不可能取得予期结 果 由于货币制度不切实际 难以推行 形成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就不可避免 另外政 府财政困难 不可能为平抑物价支出大的补贴 这就使王莽改革物价管理的一切措施都 成为一纸空文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四 稳定物价 为了进一步稳定经济 发展社会生产 充实财政 西汉政府在财政和商业方面实行 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 有效地增加了财政收入 扩大了商品流通 平抑了市场物价 这 些措施主要有 确立五株钱法 稳定币值 桑弘羊在任大农中承不久 即总结了汉初次改革 币制失败 的教训 认识到铸钱权力分散 只会导致私铸加剧 引起社会动荡和物价不 德 稳定市场物价 首先要整顿和稳定币制 元鼎四年公元前年 他在主持币 制工作中采用了两条措施 一是把铸钱大权收归朝廷 悉禁郡国毋铸钱 命各地销 毁以前的各种旧钱币 熔铜解交中央 二是另铸一种轻重适宜 有郭耐磨 重量足值的 五株钱 的新币 使混乱不堪的币制得到了根本的整治 在以后几 十年的时间里 出 现了一个币制稳定 物价稳定的局面 创办均愉制度 控制批发价格 按照汉时原有规定 各郡国每年都要向中央政 府进献 方物 贡品 其弊端在于这些贡品运到京师后 不仅质量品种难以保证适用 而且耗费巨大 其买价常不足以偿其远送费用 桑弘羊为了解决以上弊病 决心着手改 革 措施是 谓当所输于官者 皆令输其土地所饶 平其所在时价 官吏于他处 卖之 艳者即便 而官有利 具体讲就是各郡国的贡品 除一小部分质量特优 轻便易物 的土特产品仍应直接运送外 一般贡品不必再送京师 即由当地办理均艳官吏运往邻近 高价地区出售或将贡品折收现金 另购当地所丰产而又价廉的商品运向高价地区出 售 这样 既可免除郡国抢送贡物入京师的烦难 又能随时调剂中央所需要的物品 同 时 国家从比较大的地区差价中获得了 巨大利润 农民也避免为了交纳自己不生产的贡 品 不得不廉价出卖自己的农产品 再高价向商贾购弟 扒而蜂卖贵买遭受平重摄失 实行均检后认减少了商人对农民的中向勃削场 建立平准机构 设立常平仓 稳定市场销售价格 平准法在紧继均输法之后 于元封元年公元前年实施 平准主要是为了平抑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 在京师 长安设立的一个机构 汉书 说 置平准于京师 都受天下委愉 大农之诸官 尽笼天下 之货物 贵即卖之 贱则买之 如此 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 则反本 而 万物不得腾跃 故抑天下之物 名日 平准 平准产生 的背景有二 第一 是上林 三官 当时皇室的财务机构的名称统一铸钱以后 曾一度发给京师各中央部门少量现 一金 由其自由支配 这些部门即利用此现金到市场争购物资 致使币制统一后曾一度下跌 的物价重新上涨 故设置平准机构的主要目的是要使物价恢复常态 其次 自均娜机构 成立后 各郡国仍有不少物资运京 出售 为了不受私商操纵 必须有专设机构 处理其 事 当时封建政府和平准机构都掌握了大量的物资 政府完全有条件在市场物价高涨时 以较低价格出售物资 而在物价大跌时用稍高的价格购进 这样 既能稳定市场价格 而政府不仅不蒙受损失 还能有利可 图 当然平准机构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物价 而 不是牟利 桑弘羊深受 管子 和李怪的影响 大力把平准作为一个政策来推行 并超 出粮食范围 广泛地把它运用于其他多种商品 并把重点落在稳定物价之上 要求把价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格水平相对地稳定于一定点上 这比前人有了大的发展 桑弘羊被害以后 宣帝五风 中公元前鸿年 财政大臣大司农中皿耿寿昌继 承平准法的精神 遂 白令边郡 皆筑仓 以谷贱时增其贾而来翟 名日常平仓 民便 之 常平仓成为以后封建社会为平抑粮食价格而长期沿用的一种有效制度 以共措施是曰个既互相联系而又各有侧重的完整体系 均输是 行商 的性质 主 要是利用地区差价控制批发价格 而平准则是 坐商 性质 主要是通过供求关系平抑 市场销售价格 而常平仓则是平准法在粮食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平准要依靠均椒提供货 源 均愉物资也要通过平准在京师市场出售 它们互相配合 达到了统一的目的 这些新法推行肩 对稳定社会经挤 增加财政收入 都取得了赫然成效 但实行二 一 冬 也产生了种种弊端 百 有的贪官污吏乘机取巧 偷工减料 以次充好 垄断市场 抬 高价格 有的低价强迫购买 高价倒卖获利 中饱私囊 使本来对人民有利的措施变为 扰民的苛政 资料来派 太平御览 卷 尽汉书 食货志 汉书 卷二 食货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