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继承等:试论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123试论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武继承1,张学斌1,郑惠玲21:河南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摘要:在分析土壤基层分类内涵与种植业结构调整背景及目标的基础上,揭示了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提出了典型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应用典例,为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关键词:土壤基层分类;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图分类号:S155;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1-0122-031 土壤基层分类的概念及内涵土壤基层分类是土壤系统分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规定的六级制系统中,土族和土系为基层分类单元,以控制层段土壤重要性质的差异或特征土层的性态特征及量度上的差异来划分,其土壤性质的变幅较窄,更具均一性、直观性和客观性1。土族是亚类的续分级别,是在同一亚类下由于地区性成土因素,或土壤利用管理引起土壤重要理化属性分异的续分级别12。土系是由一群土壤剖面形态和理化特性相似的土壤个体组成的实体分类单元,以典型土壤个体的分异特征为代表,并与其特定存在的微域地理景观条件相一致,即同一土系的质地、地形部位及水热状况均相似,在一定的控制层段内,反映特征土层的种类、形态以及土壤的生产性能大致相同1。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土壤基层分类单元强调的是:土壤个性、土壤利用引起的土壤变化及其农业生产性能。2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及目标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背景包括如下几方面。(1)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与要求,适应市场、提高市场的竞争力。(2)农产品的相对过剩,这主要是农产品生产中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所致,以小麦为例,普通小麦产品数量相对过剩,且其价位近年来逐步下跌,从“九五”初期的1.2元/kg下跌到1999年的不足1.0元/kg;相反,优质小麦产品却供不应求,并出现了不少的“合同田”。(3)农产品市场的约束力不断增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农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种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购买方法正在向重视质量的方向转变,这就给农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使农畜产品的市场约束力不断增强。上述存在的问题表明,要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当前农业生产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其总体调整目标包括:(1)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在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完善与优化;(2)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强不同农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3)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缩小城市与乡村的收入差别,实现全体居民的共同富裕;(4)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使种植结构的调整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等紧密结合,发挥土壤、水资源和光热资源等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5)突现区域特色,以土壤为基础,发展特色种植,实现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双重改善与提高。总之,种植业结构调整则是国民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它所强调的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高效益、高质量,并以区域的土壤生产力、水资源数量和光热资源条件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区域种植特色的地带性种植结构。可以说,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土壤基层分类密切相关,是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的结果,是土壤基层分类在农业上利用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的必然趋势。3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根据种植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与调整目标,为避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真正实现质量与效益的整体提高,从而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完善,笔者认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多元化与灵活性原则既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灵活、多变的种植业结构,使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区域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品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市场需求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实现农民的增产与增收。3.2 产业化与规模化原则既不断增加农产品的增值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增加新的品种,满足社会的不断增长的日益需求。3.3 质量与精品原则现在我们只要一谈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就毫无疑问地涉及优质问题。但什么是优质?它似乎总是一个含糊的概念。实际上优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即综合的考虑其商品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等等,而不是单一的概念。笔者认为,关于农产品,应在专用的基础上谈优质,即首先要看他的用途,同时综合考虑其品质。所谓精品,即在具有高质量的同时更具有高效益的产品。3.4 流通化与信息化原则即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大市场为背景,充分考虑产品的空间差(区位差);同时建立信息网络,利用反季节进行特色品种的生产。也就是说,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要充分考虑农作物品种的时间与空间变异性,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将所生产的品种进入大市场,进行大的流通。3.5 资源利用与环境优化原则即无论生产什么产品,都应以当地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尤其是土壤资源和水资源,而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同时通过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区域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资源的节约高效,推动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3.6 区域化和特色化原则由于受土壤、气候、水资源、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种植制度、种植结构、作物品种等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特色,同时,受市场的影响更加重了这种区域的特色,从而形成区域特色化的专业生产。如汴梁西瓜、荡山梨、宁夏枸杞、吐鲁番葡萄、兰州白兰瓜等等,都是以区域土壤形成的特色化专业生产,是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结合的典型代表,是区域农业发展的带动点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参考坐标。4 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应用实例根据土壤基层分类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针对研究区的农业资源、土壤类型和农业生产的特点3,在生产中我们逐步建立了几种典型的高效种植模式,推动了区域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带动了区域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4.1 朱仙镇北系鱼藕混养针对朱仙镇北系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浅、水质好及光热资源丰富的特点,为丰富沙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途径,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效益,根据市场调查和土壤资源的特点,我们提出了鱼藕混养高效栽培模式,即采取水泥硬化、塑料布垫底等措施,在背河洼地的朱仙镇北系大力发展鱼藕混养200 hm2,平均效益3.07.5万元/hm2,并且成为研究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4.2 陈留系反季节蔬菜高效栽培陈留系壤质土壤质地、土壤耕层养分丰富,适用于多种栽培模式,为提高单位土地效益,我们利用现代农业新技术,大力发展日光温室、温棚等为主体的蔬菜产业,主要发展了翡翠豆芽、樱桃番茄系列、西葫芦、辣椒、美国人参、草莓、黄瓜、芹菜、早熟西瓜、豆角、香椿等多方位的蔬菜品种,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不同果品蔬菜的倒茬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如兴隆日光温室高效农业示范园,种植以色列樱桃番茄、西葫芦等蔬菜,年产值达18万元/hm2,经济效益15.3万元/hm2。袁坊农业高效技术示范园通过种植以色列番茄、美国人参、草莓等“名、优、特”产品,结合种植芹菜、黄瓜、早熟西瓜等普通品种,平均单位产值达1520万元/hm2以上。4.3 朱仙镇系小麦/西瓜/花生高效种植模式在“八五”攻关研究的基础上,“九五”期间进一步增强大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大力发展多熟制高效立体农业,相继发展了小麦/西瓜/花生、小麦/西瓜/棉花/玉米、小麦(大蒜)/西瓜/花生/蔬菜(或红薯、玉米)等三熟、四熟种植制,建立高效示范园13个,面积275 hm2,平均单位产值62340元/hm2。4.4 练城系农菜结合高效栽培模式为不断提高沙区农民的经济收入,早日奔小康,根据区位优势,我们主要发展了小麦大葱、小麦胡萝卜等农菜结合模式,目前仅兴隆、朱仙镇两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就发展约3500 hm2,产品销售到广州、上海、深圳等南方城市,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的效益,平均效益达3000060000元/hm2。5 问题与讨论 农业结构调整是涉及农业生产中一、二、三产业的综合调整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关系问题,并在合理利用区域资源、发展地带性农业的前提下,提出了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应用典例。这些典例对于提高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但从长远看,要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仅有第一产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远远不够,尚要进一步的加强第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我国土壤基层分类的研究,为我国种植业的地带性、特色化生产提供基础依据,从而实现种植业的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与产业化,推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与结构优化。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土壤基层分类、种植业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与产业化的研究与示范,从而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资源优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今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应着眼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有利于发展第二、三产业,即:(1)发展地带性、特色化、规模化种植业;(2)提高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大宗农产品的质量,发展优质专业品种;(3)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参考文献:1 龚子同.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84-802.2 杜国华,张甘霖,骆国保. 淮北平原土壤样区的土系划分J. 土壤,1999,13(2):70-76.3 武继承,郑惠玲,汪立刚, 等. 豫东平原开封样区土壤基层分类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2(12): 29-32.Discussion on basic soil categories and farming structure adjustment relationWU-Ji-cheng1, ZHANG Xue-bin1, ZHENG Hui-ling21: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engzhou 450002, China; 2: Henan Station of Soil and Fertilizer, China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basic soil categories and the background and the goal of farming structure adjustment, the relationship of basic soil categories and farming structure adjustment was opened out. The principles of farming structure adjustment were discussed. And the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basic soil categories 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博物馆IP授权与凤纹爵现代演绎的跨媒介叙事断裂
- 医疗级检测设备生物相容性认证中表面纳米结构的化学稳定性验证
- 医疗大数据驱动的利眠灵疗效预测模型与药物经济学评价重构
-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透明度与信任机制重构中的技术适配性挑战
- 功率合成器热累积效应与高密度封装的协同优化机制研究
- 慢病管理指南更新-洞察及研究
- 车间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车间安全案例培训课件
- 2024年眼科光学器具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历年临床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林业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课件
- 2025年青海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护理学专业知识试题
- 宝宝呛奶科普课件
- 安全注射标准WST856-2025学习解读课件
- Z世代对消费场所视觉对比度
- 语言认同建构机制-第1篇-洞察及研究
- 2025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德育主任的发言稿:让责任与品格同行让梦想与行动齐飞
- 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吴伯萧名篇阅读理解与教学设计
- 55790《表面工程学(第2版)》教学大纲
- 仓库基础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