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回中20042005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政治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70分)一、 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带着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顺利遨游太空21小时后平安返回。终于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这就是“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梦圆”海内外华人华侨普天同庆这一历史时刻。据此回答12题1、从哲学上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表明A.人们只要尊重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发挥意识能动性,就能够战胜自然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仍可战胜自然C.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只要到了一定阶段,就自然可以实现“飞天”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实现“飞天”是事物运动的结果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A.物质是客观的,但人们发挥意识的作用可以认识它B.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发挥意识的作用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C.事物是运动的, “飞天”一次不足以证明人们正确的认识了客观事物 D.事物是发展的,人的意识无法完全认识事物3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联系和发展的关系问题 从实践出发还是从主观出发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问题 A. B. C. D. 4“揠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这两个寓言故事所反映出的不同结果共同说明了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和利用新联系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反映5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和目的决定的,这种观点A 是神创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B 否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C 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D 是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6“掩耳盗铃这句成语中主人公的行为,背离了下面的哲学道理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 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C 运动与静止不可分 D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娃娃日记中写道:儿童最初的世界观是完全以他自己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然而这种无意识并不类似于洛克所说的白纸,事实上,主体的心灵不可能是一张白纸,它没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就不可能具有任何认识能力,它具有遗传得到的心理本能结构,并用它来同化客观的信息。 这段话表明 A人脑天生有意识 B意识是人脑特有机能 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是人脑的产物8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反映的观点是A 认识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B 知识构成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C 阶级立场不同,导致人们对许多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大相径庭D 认识可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9感觉和抽象思维都是意识现象,它们的区别在于A 感觉是客观的,思维是主观的B 感觉不能正确反映事物,思维则可以C 感觉反映了事物的现象,思维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 感觉根源于客观事物,思维根源于人的头脑1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A。正确揭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B揭示了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C揭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11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弄虚作假和浮夸作风严重,危害甚大,必须坚决制止。弄虚作假和浮夸作风违背了A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 自然界是物质的,客观的D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12下列观点和做法符合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物质和意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A. B. C. D.13、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人们都使用随手一扔的一次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而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物质的14、科学家不断培育良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某些农作物品种在种植几年后,其品性会逐渐退化,由此导致其产量降低,抗病虫害能力下降。这表明发展的实质是A.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B.事物内部联系作用的结果C.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15、从蒸汽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A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 .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 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16、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说”。其错误在于A. 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7、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承认这一点就必然( ) A. 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把握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C. 不会犯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错误 D.要求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之中来考察 18、“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办,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A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B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 意识依赖于物质D 别国的经验不一定从实际出发1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意识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20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物是观念的集合 人们的活动是追求一定目的的活动 万物皆备于我 知识是决定的力量 人们认识世界就是回忆头脑中固有的理念的过程 人在自己头脑中可以创造一个观念世界 心外无物 神的意志支配着人的命运A. B. C. D.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30分。2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论断A 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 是承认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C 揭示了意识的本质D 表明人的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它不仅能改造物质的东西而且能创造物质 22 下列说法中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存在即被感知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生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23在做任何事情时,应采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态度,这种态度符合下列那些要求A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以个别事物为转移 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4过去玉米成熟后,农民直接将秸杆粉碎还田。现在农民将秸杆粉碎后先饲养牛羊,再用畜粪制造沼气,最后用废渣肥田,使秸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这表明了 A事物普遍联系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受人的认识水平制约 C联系是可以任意改变的 D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25下列不属于物质现象的有A、人们制定的计划、方针、政策 B、阶级、国家、政党 生产关系C、政治、法律、思想 、哲学 D、“水中倒月、海市蜃楼”所比喻的现象26。下列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B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而唯心主义则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C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D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27“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被猫吃,而整个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这种“联系”A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B. 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 C.忽视了联系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 D. 违背了联系的可知性和条件性28、下列对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B.二者共同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事物的变化发展引起事物的联系,进而构成运动D.联系体现变化发展,变化发展也体现联系29、下列对物质和运动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B.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C.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30、我国成语故事“刻舟求剑”中“楚人”认为A.水、剑、船是客观存在的B.水、剑、船是静止而不运动的C.一切事物都是处在联系和变化发展中的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31、材料一: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9月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材料二: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问:(1)上述两段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唯物辩证法的道理?(2分)(2)从哲学上分析邓小平同志为什么从大局着眼,做出以上论述?(6分) 32、辨析:事物的变化必然导致发展;事物的发展就是变化。(10分)33、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郑州回中20032004学年上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政治试卷答案一、选择题部分:120每题2分,无部分分。2130题每题3分,部分分(少选且正确者)1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ACBABC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CDDCDBA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ACDABDABDACDCACABBCAB二、非选择题部分:共30分。31、(8分)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2分)(2)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3分)因此,我们要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求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3分)32、(10分) 事物的变化是事物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发展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无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因此发发展是一切变化的必然趋势。但不一定任何变化都导致发展。(4分)变化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事物的总体性质或者趋势,任何发展都是变化,但绝不是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发展是那些向上的、前进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就事物灭亡,所以,事物的发展就是变化的观点是错误的。(4分)总之,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之间关系密切,但又不能混为一谈。(1分)。所以,题目中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33、(12分)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工厂,转为根据本地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实际的真切了解。(3分)(2)辨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资流通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本地生活服务券团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穿戴设备快充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道路护栏底座改造方案(3篇)
- 纸张回收策划方案(3篇)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新疆-新疆动物检疫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第十二章欧姆定律素能测评-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
- 河南省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青桐鸣联模拟预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 重组分立审计方案(3篇)
-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 2025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 企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
- DB13T 5545-2022 选矿厂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 2025红色中国风《长安的荔枝》读书分享模板
- 探索语文学习的有意义情境任务设计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2025
- 智慧停车系统开发与运营合作
- T/SHPTA 102-2024聚四氟乙烯内衬储罐技术要求
- T/CAQP 001-2017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体系规范
- 彩票店管理制度
- 2025年云南省中考物理模拟练习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