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爱莲说中考命题点课程目标:1体会作者的感情。2了解表达技巧和创作手法。3把握中考考题方向。背景介绍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词类活用1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例句: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 例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乱: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4劳: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例句:无案牍之劳形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 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题目陋室铭文章一开始并没有写“铭”,而是先写水和山,然后引出陋室,这是什么写法? 2“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作用?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突出环境怎样特点?爱莲说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翻译下列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3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 4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可爱者甚蕃 蕃 陶后鲜有闻 鲜 亭亭净植 植 濯清涟而不妖 濯 测试题(可选择做)一、蚌埠二中(09安徽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甚蕃_ 亵玩_ 宜乎众矣_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相同:_ 不同:_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 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 ;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二、河北省(09)爱莲说略;与朱元思书略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答: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答: 三、湖州市(09浙江省)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可爱者甚蕃(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陶后鲜有闻(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19.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 分) 四、2008年海南省 19、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可爱者甚蕃(pn)B、出淤泥而不染(x)C、濯清涟而不妖 (zh)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l)香远益清 ( )( 2 )亭亭净植( )(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l)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文: 22、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2 分)答: 五、2009年福建厦门市甲 略。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余以为妙绝( )7.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2分)A读xin,活鱼。 B读xin,新鲜。 C读xin,鲜艳。 D读xin,少。8.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译文: 10.读文赏荷:(5分)(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 六、2009年山东泰安市【甲】略。【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7解释加点的词。(4分)陶后鲜有闻( ) 濯清涟而不妖( ) 亭亭净植( )相与步于庭中( )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文:_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_ 9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心情。(4分)七、2009爱莲说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香远益清( ) 陶后鲜有闻(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 的生活态度。(4分)1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你喜欢哪种花?并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八、2009中考。【甲】略。【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4)待到山花烂漫时()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莲,花之君子者也。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0【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九、 2008中考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可爱者甚蕃 ( ) 亭亭净植(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16、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词语是“ ,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的词语是“ , ”。 十、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 (甲)爱莲说略。(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氲氲(yny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亭亭净植( )陶后鲜有闻( )而名之不可( )莫能肖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以情韵胜皆以美于徐公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2分)十一、2007年广西百色市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可爱者甚蕃 蕃( )不蔓不枝 蔓(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11翻译下列句子。(4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答: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答: 文14、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十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 十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 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视:看,比照化:融和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谈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 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十四、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 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 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 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椟:d,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觌:d,相见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3.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 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 ”来表达【答案】一、1.(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2. (1)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3. 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4. 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二、7(1)却(可是,但是)(2)通 (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三、17 . 多 亲近而不庄重 少 18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19 . 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四、19、D。20、(l)益 更(更加)(2)植 立(树立)(3)鲜 少(4 )宜 应当(应该,当然)。21 ( l )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远观、袭玩、谓、隐逸”等词为得分点,要落实。22、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五、6.亲近而不庄重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7. D。8.B。9.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10.(1)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2)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六、7(1)少(2)洗涤(3)竖立(4)走。8(1)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2)庭院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9托物言志 壮志未酬的苦闷。七、8更加 很少 9我唯独喜爱莲从水底沉积的烂泥里生长出来,但又不沾上污秽,经过清澈的水波洗涤而不显得妖冶。 10追求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贪慕富贵(意思对即可) 11示例:我喜欢桂花。在秋季,桂花小小的淡黄色花朵散布在绿叶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陶醉,而它却丝毫不张扬。八、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4)等待;等。8莲,是花中的君子。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九、11多树立或立12D 13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14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15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十、18树立 少 说出 酷似,逼真(“相似”亦可) 19B 20A 2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2B 23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24洁身自好 高洁。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铺临期转让合同范本
- 长期服装销售合同范本
- 围棋教师兼职合同范本
- 承包果园违约合同范本
- 供暖设备改造合同范本
- 网络合作合同范本
- 个人代购合同范本
- 门店面转让合同范本
- 沥青购销合同范本
- 仓库租赁公司合同范本
- GB/T 20671.7-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7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方法
- GB/T 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
- 轴孔用YX型密封圈规格尺寸
- 肾上腺疾病外科治疗
- 第9章探放水钻机及相关设备的安全使用.
- 水调歌头·游泳-课件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 卫浴店面管理
- 清表施工方案4常用
- 广西壮族自治区尾矿库注销及小型尾矿库闭库工作指导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