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客观题资料.doc_第1页
机械设计客观题资料.doc_第2页
机械设计客观题资料.doc_第3页
机械设计客观题资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第一篇 机械设计总论机械设计总论 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 1 机械产品的标准化标准化 零部件的通用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系列化简称为机械产品的 三化三化 P6 2 机械设计准则机械设计准则 为了保证所设计的机械零件能安全 可靠地工作 在进行设计工 作之前 应确定的准则 其主要准则包括其主要准则包括 强度准则 刚度准则 寿命准则 耐磨性准则 震 动性准则 P11 第二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中的强度与耐磨性 1 对任一给定的应力循环特性 r 当应力循环 N 次后 材料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应 力称为疲劳极限疲劳极限 P21 2 疲劳曲线是在应力比一定时应力比一定时 表示疲劳极限与循环次数疲劳极限与循环次数之间关系的曲线 3 机械磨损机械磨损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跑合磨损阶段 稳定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 P31 记住图 4 对零件理论分析时 都将力的作用看成是点或线点或线接触的 由于接触面积小 而局 部作用大 可将这种局部应力称为接触应力接触应力 零件强度称为接触强度接触强度 P26 6 P20 变应力循环特征 r 的公式 对称循环变应力 r 1 脉动循环变应力 r 0 静 应力 r 1 7 在静应力状态下 塑性材料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塑性变形 取其屈服极限 作 为极限应力 即 脆性材料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脆性破坏 取其强度极限 作为极限应力 即 第二篇第二篇 连接件设计连接件设计 第三章 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 1 提高螺纹连接件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P58 改善螺纹牙间载荷分配不均现象 降低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应力幅 减小应力集 中 避免附加应力 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 2 采用螺纹联接时 当被连接件很厚不经常拆卸时 宜采用螺钉联接 螺钉联接 4 螺纹连接的防松 P43 防松的目的防松的目的 防止连接松脱 保证连接安全可靠 分类 分类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摩擦防松 机械防松以及铆冲防松等 防松装置防松装置 对顶螺母 弹簧垫圈 自锁螺母 止动垫圈 串联钢丝 5 螺栓组连接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 合理地确定连接结合面的几何形状和螺栓的布置形 式 力求各螺栓和连接结合面间受力均匀 便于加工和装配 P55 6 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装拆时 往往采用双头螺柱双头螺柱连接 第四章 键连接和其他连接 1 楔键联接靠摩擦力摩擦力传递转矩 用于对中性要求不高的联接 2 普通平键连接的工作面为两侧面两侧面 静连接的失效形式为压溃压溃 严重会剪断严重会剪断 动连接的 失效形式为磨损磨损 P72 P75 压溃和磨损是平键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 3 平键连接的主要用途是 使轴与轮毂之间沿周向固定并传递扭矩沿周向固定并传递扭矩 P72 4 若某轴段上采用两个普通平键两个普通平键 通常两个键沿轴的周向方向相隔 180 使用切向键时 若轴双向转动必须采用两两个切向键 P73 P75 5 键是一种标准零件 6 半圆键用于静联接静联接 键的侧面是工作面 第五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设计 1 带传动中 紧边拉力为 F1 松边拉力为 F2 则传递的有效圆周 F 为 F1 F2 P88 2 带在带轮上即将打滑而尚未打滑的临界状态时 F1 与 F2 的关系可用著名的欧拉公式表 示为 P90 3 带传动有效拉力的极限值与初拉力 带的单位长度质量 带速 小轮包角以及带与带初拉力 带的单位长度质量 带速 小轮包角以及带与带 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轮之间的摩擦系数等因素有关 P90 4 带传动设计时 参数 K 是包角系数包角系数 它是考虑 180 时对带传动能力影响的参数 P93 5 简述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P92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失效形式为打滑和带的疲劳破坏 所以带传动的设计准则设计准则是 保证带 传动不打滑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带的传动能力 并使传动带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6 简述链传动特点 P87 与带传动相比 链传动的优点优点是 没有滑动 平均传动比准确 传动效率高 压轴力较小 传动功率大 过载 能力强 能在低速重载工况下较好的工作 能适应恶劣环境 其缺点缺点是 瞬时传动比不恒定 传动的平稳性差 有噪声 磨损后易发生跳齿和 脱链 急速反向转动的性能差 7 弹性滑动与打滑 P90 因带的弹性变形量的变化而引起带与带轮之间微量相对滑动的现象 称为带的弹性滑带的弹性滑 动动 弹性滑动导致弹性滑动导致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 降低了传动效率 传动比不传动比不 准确的根本原因 为失效形式准确的根本原因 为失效形式 使带与带轮磨损增加和温度升高 弹性滑动是摩擦型带 传动正常工作时不可避免的固有特性不可避免的固有特性 载荷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带与小带轮接触面间将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 这种现象称为 打滑打滑 打滑将使带严重磨损和发热 从动轮转速急剧下降 带传动失效 所以打滑是必须避 免的 但在传动突然超载时 打滑却可以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避免其他零件发生损坏 8 带传动的优缺点 P85 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 传动中心距比较大 传动带是弹性体 能缓冲 吸振 传动 平稳噪声小 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 装拆方便 过载时 带在带轮上打滑 可以防止 其他零件损坏 带传动的主要缺点是 外廓尺寸较大 不紧凑 由于带的弹性滑动 不能保证准 确的传动比 传动带需要张紧 支承带轮的轴及轴承受力较大 传动效率低 带的使 用寿命短 不宜用于高速 易燃等场所 9 V 带与轮槽工作面之间的摩擦是楔面摩擦楔面摩擦 因此可以比平带传递更大的功率 第六章 齿轮传动设计 许用接触应力许用接触应力与齿轮的材料 热处理方式和应力循环次数有关 一般不相等 P134 小齿轮的齿面硬度齿面硬度比大齿轮的齿面硬度高 30 50HB 通常采用调质的小齿轮与正火的调质的小齿轮与正火的 大齿轮大齿轮配对 P137 3 齿轮传动中进行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时 许用接触应力将 H 1 和和 H 2 两者中较小者两者中较小者代入计算 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时 许用弯曲应力应将 YFa1 YSa1 F 1与与 YFa2 YSa2 F 2两者中的较大者两者中的较大者代入计算 P134 P136 4 锥齿轮齿宽按公式计算圆整后为 b 则大齿轮齿宽取 b2 b 小齿轮齿宽取 b1 b 5 10 mm P151 小齿轮宽度大是为了补偿安装时的轴向位移补偿安装时的轴向位移 5 齿轮传动的载荷系数载荷系数 K 包括使用系数使用系数 K 动载系数 动载系数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齿 齿 向载荷分布系数 向载荷分布系数 128 6 称为齿形系数 它只与轮齿的齿廓形状齿廓形状有关 而与齿的大小 模数 齿的大小 模数 无关 P135 齿形系数 反应了轮齿几何形状对齿根弯曲应力 F的影响 凡是影响齿廓形状的参数 如齿数 Z 变位系数 X 和分度圆压力角 都影响 如果齿数 Z 增大 变位系数 X 和分度圆压力角 增大 均可以使齿根增厚 减小 F减小 7 为提高轮齿的抗折断能力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P125 可适当增大齿根圆角半径以减小应力集中 合理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正确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方式 对齿根部位进行喷丸 碾压等强化处理 8 闭式传动 支承刚性好 齿宽系数可取大值 开式传动 支承刚性差 齿宽系数应取小 值 P151 第七章 蜗杆传动设计 1 蜗杆的轴面模数为标准模数 蜗轮的端面压力角为标准压力角 P168 蜗杆头数越少 传动效率越低 P170 2 在蜗杆传动中 当需要自锁时 应使当量摩擦角大于大于蜗杆导程角 3 蜗杆传动的失效通常是发生在蜗轮轮齿上 P175 4 在润滑良好的情况下 耐磨性最好的蜗轮材料是 锡青铜耐磨性最好的蜗轮材料是 锡青铜 P176 5 闭式蜗杆传动热平衡计算中 若发现油温超出规定范围时 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散热能 力 P187 加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 在蜗杆轴端加装风扇以加速空气的流通 6 蜗杆在闭式传动中 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逸 将因油温不断升高而使润滑油稀释 将因油温不断升高而使润滑油稀释 从而增大摩擦损失 甚至发生胶合 温度过高后使润滑条件恶化 从而增大摩擦损失 甚至发生胶合 温度过高后使润滑条件恶化 7 为了凑配中心距凑配中心距或提高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提高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 常采用变位蜗杆传动 P172 8 影响蜗杆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摩擦损耗效率 它决定与 导程角和当量摩擦角 P183 同时蜗杆头数越多 效率也越高 导程角大 传动效率高 P171 9 闭式蜗杆传动 失效形式 齿面胶合 点蚀和磨损 设计准则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条件计算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 在选择许用应力时 适 当考虑胶合和磨损的影响 同时应进行热平衡计算 第四篇 轴系零部件及弹簧设计 轴的作用轴的作用 用来支承作回转运动的传动零件 大多数轴还起着传递运动和扭矩的作用 P199 刚度问题刚度问题 钢的种类和热处理对材料的弹性模量影响很小 故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用合用合 金钢或通过热处理来提高轴的刚度并无实效 金钢或通过热处理来提高轴的刚度并无实效 3 周向定位方法有平键 花键 销 紧定螺钉以及过盈配合平键 花键 销 紧定螺钉以及过盈配合等 其中紧定螺钉只用于传力紧定螺钉只用于传力 不大的零件不大的零件 4 轴的初步计算中 轴的直径是按扭转强度扭转强度进行初步确定的 外伸轴密封采用接触式密封时 若选用毡圈密封 则轴承一般为脂润滑 若选用唇式密 封圈 则轴承一般为脂或油润滑 5 滚动轴承寿命的相关概念 P269 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寿命 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指一组相同的轴承 在相同条件下运转 其中 90 的轴承不发生点蚀破坏前的总转数 或一定转速下的工作小时数 即可靠度可靠度 R 90 时 的轴承寿命 基本额定动载荷 基本额定动载荷 当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为 转时 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为基本额定动基本额定动 载荷载荷 用 C 表示 基本额定动载荷 C 表征了不同型号轴承的抗疲劳点蚀失效的能力抗疲劳点蚀失效的能力 它是 选择轴承型号的重要依据 当量动载荷 当量动载荷 轴承同时承受径向载荷 和轴向载荷 在进行轴承寿命计算时 必须将 实际载荷转换为与确定基本额定动载荷时的载荷条件一致的假想载荷 在其作用下的轴承 寿命与实际载荷作用下的轴承寿命相同 这一假想载荷称为当量动载荷 在良好的润滑和密封情况下 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疲劳点蚀 6 弹簧指数 旋绕比 C D2 d 为了使弹簧本身较为稳定 不至颤动或过软 C 值不能太 大 C 值越大 刚度越小值越大 刚度越小 但是为了避免卷绕时弹簧丝受到强烈弯曲 C 值又不应太小 P315 7 联轴器的基本功用与分类 联轴器的基本功用是 联轴器的基本功用是 连接轴与轴 轴与其他回转零件一起转动 并传递运动和动力 有时 联轴器也作安全保险装置 8 离合器是一种连接两轴和传递转矩 且能在运动过程中随时实现运动过程中随时实现两轴结合或分离的装置 P294 9 根据承载情况不同 轴可分为转轴 心轴和传动轴转轴 心轴和传动轴三大类 10 提高轴的轻度与刚度措施 改善轴的受力情况 减小轴的应力集中 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采用力平衡或局部互相抵消的方法减小轴向载荷 改进轴的表面质量 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减小跨度 提高刚度 11 轴的失效形式有断裂 磨损 震动 变形 设计要求有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良好的振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