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人文主义地理学guide download.pdf_第1页
the 人文主义地理学guide download.pdf_第2页
the 人文主义地理学guide download.pdf_第3页
the 人文主义地理学guide download.pdf_第4页
the 人文主义地理学guide download.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1999 06 28 修订日期 2000 04 06 作者简介 于涛方 1974 男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研究生 人文地理学专业 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 人文主义地理学 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于 涛 方 顾 朝 林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江苏 南京210093 摘要 为了避免空间分析等学派分析的机械性和将人地关系物化 人文主义地理学正面探讨了地 理学人地关系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 对地理学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有其独特的视角分析 该文概 述当代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形成背景及发展过程 对其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同时介 绍和评价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人文主义地理学 实证主义 空间 场所 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8107 2000 02 0068 07 20世纪60年代是人文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时期 这些变化基本上改变了人文地理学 尤 其是区域地理 的研究性质 使人文地理由战前孤独的内部自行演化 转变为战后与其它社会 科学互动 并与之逐渐接轨 由此丰富了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激进主义地理 学 人文主义地理学等学派相继发展 其中人文主义 或称人本主义 地理学 Humanistic Geog2 raphy 已经在西方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 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英国的著名地理学家约翰 斯顿 R 1J1Johnston 从哲学角度曾将80年代的西方地理思想流派归结为实证主义 人文主 义和结构主义 国际地理学界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而在中国地理学界 人 文地理学无论在流派 还是在理论上均较为单调和贫乏 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重视和研究程度 很不够 1 4 本文就当代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思想作较为全面的介绍 以期引起重视 1 当代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过程 人文主义地理学在西方兴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60年代西 方资本主义世界迅速而激烈的社会变化 如经济增长长期停滞 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加剧 越来 越多的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 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希望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解决 办法 另外 此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加深了人的物化 人越来越成为机械的附庸 再加上 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 这些均任意践踏着人类的理性 尊严 在这种形势下 人文 主义思潮 譬如存在主义 现象学等十分流行 并且成为一种国际性的 引起社会各阶层强烈反 响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运动 二战后流行于西方世界的这种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和有关地理 学思想结合 诞生了人文主义地理学 1 5 从整个地理学的发展角度看 50年代伴随计量地理 革命 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义占统治地位 60年代末一些地理学家对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 主义的研究方式和模型日益不满 以后诞生的人文主义地理学 认为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 义方法也不尽人意 表现在 1 空间分析学派降低了人的显著作用 不能对人类问题作出合理 地解释 其研究具有很强的机械性 正如伯顿 Burton 所说 实证主义分析将我们与 地理环 境决定论 拉得越来越近 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文主义地理学家认为 地理学的研究 第16卷 第2期 2000年5月 地 理 学 与 国 土 研 究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Vol 16 No 2 May 2000 核心是对 地 的人文主义说明 一个没有人的地理学 在知识上不完善的 在理论上也是极 为盲目 14 2 实证主义的空间分析所追求的普遍性 客观性的空间规律过于抽象 实证主 义所追求的科学推断 不符合实际或仅涉及到事物的个别特征 而忽略了整体的把握 基于以 上空间分析学派的种种不足 一些历史地理学家和文化地理学家等倡议 地理学中的实证主义 应为人文主义替代 以人及其所处的环境为中心 将人作为地理研究的出发点 改变人作为空 间奴隶的地位 重视意义 Meanings 价值 Values 目标 Goals 和目的 Purposes 15 等的研 究 1976年 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 Yi Fu Tuan 在美国地理学协会会刊 Annals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 发表的论文中 首次使用了 人文主义地理学 这一称法 25 至此前 后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进入了高峰时期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渊源至少可追溯到1947年 同年赖特 J 1K1Wright 引入 Geosophy 一词 定义为 地理认知科学 Study of Geographical Knowledge 赖特认为 对人的主观意念 的研究并不能用严谨的科学准则 对主观意念的研究却能为其他地理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背 景和准则 对事物的地理认知普遍存在于整个人类中 并不仅仅是地理学家的专利 这种认 知首先从许多观察中获取 其收获 被文化 意识 背景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所限定 几乎 任何一种人类从事的活动 都被他任意倾向的地理认知所影响 28 也就是说 这个世界不是 只有一个而是多个的 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看来也会不同 就地理现象而言 此一观点强调了地 球表面之异质性及独特性 Uniqueness 而并不强调其通性 Generality 3 地理学家已经意 识到了对 主观 研究的需要 但是赖特的这些思想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直到20世纪 60年代 洛温撒尔 D 1Lowventhal 重新论及 Geosophy 并就 外界世界和人脑画面 作了阐 述 他认为个人的经历是非常有限的 许多诸如方向 距离 物质空间等基本要素 都是个人在 文化 社会 舆论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被观察的 这种外部世界及其观察者对它的理解的 一致程度如何 都需要人文地理学家对其进行检验 16 另一位主张采用人文主义方法的英国 地理学家柯克 W 1 Kirk 的思想则起了更广泛的影响 他认为地理环境不是简单的一个 事 物 而是由 形状 内聚力和人类活动附加于其上的意义 等各种因素组成的整体 一旦这个意 义形成 就会世代延续下去 另外柯克将 地理环境 划分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部分 现 象环境和行为环境 前者是地球表面的物质实体 而后者则是那些被人类觉察并再开发的一部 分现象环境 13 所有这些相对较为零星的阐述 可以认为是地理学家从不同角度所作的探 讨和研究 虽然其研究方向尚不甚明确 没有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 但其逐渐积累起来的 成果 或多或少 或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人文主义地理学发展 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是 当时的人文主义地理学萌芽思想与有关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结合起来 逐渐完善自己 由雷尔夫 E 1Relph 1970 20 段义孚 1971 26 默塞尔 D 1C1Mercer 和鲍威 尔 J 1M1Powell 1972 17 等 将胡塞尔 Hussel 的现象学哲学引入地理学的研究中 以期用现 象学的有关方法来取代实证主义方法 同时 理想主义 存在主义和实证主义等也被人文主义 地理学家吸收和利用 12 使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发展有了比较牢固的基础 因此现象学等哲学 和早期人文主义地理学萌芽思想的结合 是人文主义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 人文主义地理学具有浓厚的哲学韵味 现象学首先被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广泛地采用 现 象学方法将其重点放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上 与实证主义相比 它不认为存在一个单一的客观世 页96第第2期 于涛方等 人文主义地理学 界 更不认为这个世界可用数学公式或通过 假想 检验 模式来认知 重视通过 中止判断 Epoche 的方法 集中注意直接的知识 另外通过 本质还原 的方法 获得非经验的 无预先假 定的本质和本质的规律 6 根据恩特里金 J 1N1Entrikin 1976 7 现象学注重描述 而不采用 解释 的论证 其原因在于解释往往被看作是观察者的重新构建 与现象学追求的 面向事物 本身 的原则相违 因此 西蒙 D 1Seamon 将现象学再定义为 描述科学 在人文主义地理学 中 现象主要指的是柯克所分的现象环境这一块 现象环境会因人而异 它的每个要素由个人 经过意识作用赋予意义 不能脱离意义而存在 意义反之又影响个人的行为 现象学就是要研 究意义是如何被赋予的 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 不能搀杂自己的个人主观意念用以分析他 人主观的东西 现象学非常注意这种通过移情 Empathy 的方式来理解现象环境 其他一些 学者如将现象学首先引入到地理学中的雷尔夫 1970 则试图进一步研究有关现象的本质 Essence 他认为这个本质就是 显示一个存在体或现象性质特征的要素和观念 对这些本 质及其他们在人类意识上的作用的描述 是现象学研究方法的显著特征 20 而段义孚则认 为 地理是 人类的镜子 揭示了人类生存及其斗争的本质 通过对景观 Landscape 的研究 就能了解某一社会环境下由各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塑造的本质 就如同通过艺术和文学来揭示 人类的生活一样 段义孚1971年指出 人文主义地理学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们的地 理行为及其有关的空间和场所的感受和意念 就可以了解人类世界 26 除了以上学者之外 默塞尔和鲍威尔 1972 也声称 世界只能通过人类的意识和态度来把握 坚持认为地理学家应 竭尽全力从活动角色的参考框架出发 去看待问题 而不能从地理学家们各自的角度来分 析 17 现象学方法对人文主义地理学起了很大的作用 地理学家西蒙指出 现象学有可能在 历史 文化和人性的临近带揭示出 时空 的本质问题 他将这种本质问题称为 地点芭 蕾 24 但是这种本质问题并不能被所有人所认识 另外 现象学方法还有不少弱点和不足 后来许多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包括雷尔夫 段义孚等 都不再太重视纯粹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其 他如理想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及存在主义等均得到了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的注意和应用 理想主义在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是两名历史地理学家哈里斯 C 1Harris 和古尔克 L 1Guelke 哈里斯认为地理和历史一样其研究均可采用理想主义的方 法 而他提出的 历史思维 the Historical Mind 的概念受到了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的重视 9 哈里斯的许多观点被古尔克进一步延展 和实证主义相反 他认为地理学不是为了 寻找法 则 也不是 利用什么法则 因为就 不存在什么可供地理学家利用的客观法则 地理学中 尚未形成任何科学的法则 将来似乎希望也不大 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 并不能有效的 对感受的东西进行检验 一些学者在坚持逻辑和内部各组成一致性的同时却失去了对现实的 真正把握 8 古尔克主张以理想主义方法 分析地理学中的各个问题 他认为 任何活动都 以个人推测 Personal Theory 为基础 经过理性的思考 行动中有了人的意愿 而意愿又涉及 到个人推理的应用 因此 在人的背后的意愿可以认为是行动的动力源泉 而意愿中的个人推 理则成了行动的定向系统 8 通过研究对象的个人推理才能彻底的理解这些活动 据此古 尔克认为 要了解人的活动 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只要探清行动者背后的意愿 而不需要什么地 理学家自己的推理和理论 原因是他所关心的是研究对象的个人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推 理 8 12 另一哲学流派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真正存在不能通过认识的途径达到 而只能揭示 说明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之间差别比较细微 存在主义认为现象学中许多东西是理想主义的运用 而 页07第地 理 学 与 国 土 研 究 第16卷 存在主义对理想主义则持怀疑态度 存在主义更为强调人所处的环境 人的个性及选择的自 由性 在人文主义地理学家中 萨缪尔斯 M 1S1Samuels 认为一个人身份的确立 自我的肯 定 均与周围的环境有关 个人创建的 场所 反之为他们提供了根源 景观就是这个创建的 传记作者 对空间布置关系和关联度的存在渊源进行记录 一些景观是独特的 是他们创建 者的 特征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普遍的景观 反映了人类群体在某一共同条件下的经历 23 其他的一些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杰克斯 P 1Jackson 恩特里金等则称 和许多其他的社会科学 一样 存在主义现象学在人文主义地理学中 比任何一个单独的哲学都重要的多 他可以分析 各种社会的空间结构 恩特里金看来 存在主义现象学是对胡塞尔的观点的存在主义的再解 释 将重点转向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结构 并且认为 存在主义现象学已经成了人文主义地理学 中人文主义研究的重要哲学基础 7 10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其哲学基础一样不能定义为一套形式上的程序和技巧 这 一点 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致的意见 但如果和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相比 较 也不难发现人文主义地理学中研究有如下的独特视角 第一 人文主义地理学力图进行 创造性的论证 而实证主义则力图 形式论证 4 一 般人文主义地理学看来 实证主义所采用的各种统计技术不仅对人类生活进程解释乏术 而且 各种各样的模型有可能将人类生活搞得面目全非 于是对于量化问题上 人文主义地理学高度 提防 人文主义地理学依赖的非形式的程序是对地理学传统认识方法的继承和保留 这种传 统的认识通过普通的非形式化的自然语言而获得一种对世界的最初直觉 奥尔森 G 1Olsson 认为 这种创造性的论述 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所称的 模糊性和领悟 18 因此 人文主 义地理学的这种方法为什么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运用 重要的一点在于与实证主义或结构主 义相比 该方法不利于解释事物的本质规律 第二 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强调了人的主观思想 尤其是将价值降低为人的感觉 实证主义 则是仅注重客观性 强调观察者的超然和中立态度 人文主义地理学反对两分法 主观 客观 的划分与事实 价值的划分 这两个划分将世界看作是可划分的 由事物组成的客观世界和由 意识组成的主观世界 而将知识划分为由事实知识组成的客观部分和由情感 价值 意义等组 成的主观部分 人文主义地理学则是将世界看作是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的整体 同样价值与事 实之间的界限就变得模糊了 7 因此一个人的目标 意图和目的 不能和个人的经历及对世 界的认知分离开来 人文主义地理学重视采用非经验途径 如直觉 Intuition 移情 Empa2 thy 内省 Introspection 等获得知识的重视 7 第三 历史思维 的概念得到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的重视 历史这门学科也涉及到价值和 意义的问题 因为人文主义地理学重视价值和意义的研究 1978年哈里斯提出的 历史思维 概念得到了重视和运用 该概念是寻找背景条件 Contexts 而不是 法则 Law 或 类法则 Law like 具有开放和综合的特点 不用任何形式的研究程序 将事物的认识放入背景中 去 高度重视价值和意义 其目标是为了描述 它为什么会发生 而不是象实证主义那样通过 寻找法则或类法则 预测其他相关事物的结果 3 9 第四 实证主义地理学与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 人文主义地理 学强调描述 Descriptions 而实证主义地理学重视解释 Explanations 但是 人文主义地理 学和传统地理学在描述方法的不同点是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描述赋予了存在主义 现象学等现 代哲学的思想 其描述致力于纯粹的 直接的感受描述 与实证主义地理学的 描述 解释 页17第第2期 于涛方等 人文主义地理学 预测 模式相比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描述方法具有一种表达人与人之间 人与地之间更为融洽 的流畅感 它并不是再现过去的生活经历过程 描述是述说出来的 而不是生活经历出来的 其中不免渗透着描述者对某一事物的理解 4 7 综上所述 在人文主义地理学中的研究方法 可以认为是将现象学 理想主义 存在主义等 人文主义哲学的认识视角综合运用到地理学中 其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对人类的地理感受事实 求实的描述出来 包括意义 价值等 而不象实证主义那样进行具体抽象的解释 3 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人文主义地理学虽富有哲学意味和独特的研究方法 但却缺乏理论 它不是一个统一的 学派 而是一个 浪推浪 的思想运动 是实证主义地理学派的问题引起新的地理学家的重视的 结果 要概括出它的核心内容并不容易 更何况人文主义地理学是地理学中永远的 探索者 和 漫游者 其内容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 但 人 地 关系的研究是地理学中的一个永恒的 主题 人文主义地理学也不例外 在存在主义 现象学等哲学基础上 运用其独特的视角 来对 地 作人文主义说明 许多地理学家都通过采用概念分析的方式 来表达在实证主义地理中 所忽略或弄错的有关地理概念中的意义和价值等种种问题 概念空间 Space 和场所 Place 的分析成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主要内容 1 空间 对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来说 空间代表着一 个意念网络 这个意念网络连接了客观物体及意识 从大范围上来说 空间代表的是一个有共 同意义和价值群体的区域 譬如邻里空间和国土空间 它不是抽象的地理空间 而是在人类意 识和目标基础上定义的空间 是人类与世界初始接触的 具体 空间 通过人的意念和意义等途 径形成场所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对这个空间结构进行理解 空间用距离 来衡量情感连接紧密程度 与实证主义地理中的距离不同 不用公里 旅游时间或花费 用作 为一个意义中心的场所的重要程度来衡量 7 21 25 2 场所 该概念是同样得到了人文主义 地理学家的高度重视 29 30 恩特里金等认为 人文主义地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对 场所感 Sense of Place 的研究 探索场所的主导意义和对地理感受质量 Quality of Geographical Ex2 perience 进行把握 7 实证主义地理学中的场所认为是由可观察的物体 事件等组成的集合 而人文主义地理学家认为场所与其中的人密不可分 场所如同一个 充满意义的仓库 孵育 着人类的感受和灵感 另外雷尔夫等认为 艺术品 建筑和城市之所以是场所 主要原因在于 它能将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中心 他补充到 场所是活动在世界中的人类的反映 人 类的各种活动 赋予了空间各种意义 场所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它在提供所有的人类活动背景 的同时 给个人或集体以安全感 身份感 Place Identity 另外 一个场所的人的行动 思想 感受及人们赋予该地之意义与价值 总是在不停的 变为 Becoming 该地的一部分 他们的产 生是地域的宏观及微观因素互动的结果 19 人类场所有大有小 如一个火炉旁边的椅子 一 个省份或国家 较小的场所 可通过人类的直接感受来感知 包括嗅觉或触觉等等 较大的场 所 如一个国家 在多数人的直接感受之外 通过艺术 教育或政治等象征性的意义也可间接感 受到它的存在 段义孚和雷尔夫都强调 场所感 作为地理认知基础的重要性 但如何去研究 与场所相联系的情感 意义和象征 不仅实证主义地理学家束手无策 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家 也是不能全部把握 此外 大多数人文主义地理学家认为场所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 但却极少有人对此进行探索和研究 21 25 27 以上 有关空间和场所的概念的人文主义分析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作为地理学的核心概 页27第地 理 学 与 国 土 研 究 第16卷 念 空间和场所的丰富内容不容忽视 不能象实证主义地理那样 将它们降到面与点的纯粹几 何概念 而应该注意到其间富含的人类的意义和价值 可见 人文主义地理学所谓的内容并不 十分丰富 大都是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分析 由此 空间和场所等的分析与其说是人文主 义地理学的主要内容 还不如将之认为是一种分析方法 4 结语 人们习惯于将地理学中实证主义的兴起称之为一场 革命 4 而当时著名的地理学家利 D 1 Ley 和萨谬尔斯于1978年将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的流行称之为一种 再觉醒 23 人文 主义地理学是针对实证主义地理学中的弱点和不足而发展起来的 它的许多宣扬和支持者们 希望该学派及相关方法来取代空间分析学派及实证主义方法 虽然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分析某 些问题有其独特的见解 但其中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受到实证主义 结构主义等其他学派 的反击和攻击 如实证主义认为 人文主义地理学中的主观性具有不科学性 所关心的仅是一 些相对琐碎的东西 而不注重用有关的方法来改善现实世界 而结构主义则认为 人文主义地 理学将重点放在个人的身上 扭曲了现实 没有很好的考虑社会等因素对个人的活动的限制和 约束 11 鉴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种种局限 恩特里金等人认为 人文主义地理学不能完全 取代实证主义地理及其相关方法 而最好将之作为一种批判的思潮约束和补充 7 作为一种 批判思潮 它强调了人文地理学中意义和价值等主观内容研究的重要性 让有关地理学家深刻 的反省他们可能极端的科学解释 加强对社会及文化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 刘海泳 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J 地理科学 1999 3 237 243 2 顾朝林 战后西方城市研究的学派 J 地理学报 1994 4 371 383 3 马润潮 人文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 J 地理学报 1999 4 365 373 4 张祖林 当代西方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 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5 4 237 243 5 许学强 叶剑如 现代城市地理学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67 288 6 刘放桐等 现代西方哲学 M 人民出版社 1993 651 658 7 Entrinkin J N Contemporary humanism in geography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 1976 Vol 66 615 632 8 Guelke L An idealist alternative in human geography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 1974 Vol 64 192 202 9 Harris C The historical mind and the practice of geography M In Ley D and Samuels M S Humanistic geography Lon2 don Croon Helm 1978 10 Jackson P Phenomenology and social geography Area J 1981 Vol 13 299 305 11 Johnston R J 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Anglo American human geography since 1945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9 12 Johnston R J 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6 13 Kirk W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the concept of the behavior environment J Indian geographical journal 1951 Vol 25 152 160 14 Ley D Rediscovering man s place Contemporary geographical thought A reader M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1982 15 Ley D Behavior geography and the philosophies of meaning M In Cox K R and Golledge R GBehavior problems in geog2 raphy revised London Methuen 1981 16 Lowenthal D Geography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Toward a geographical epistemolog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 J 1961 Vol 51 241 260 17 Mercer D C and Powell J M Phenomenology and related Non positivistic viewpoin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M Clayton 页37第第2期 于涛方等 人文主义地理学 Victoria Monash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 1972 Vol 1 18 Olsson G Of ambiguity or far cries from a memorializing Mamafesta M In Ley D And Samuels m S Humanistic geogra2 phy London Croon Helm 1978 19 Pred A Place as historical contingent process Structuration and the time geography of becoming places J Annalsof the as2 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 1984 Vol 74 279 297 20 Relph E An inquiry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geography J The Canadian geographer 1970 Vol 14 193 201 21 Relph 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M London Pion 1976 22 Relph E Phenomenology A In Harvey M E and Holly B P Themes in geographic thought C London Croon helm 1981 23 Samuels M S Exitentialism and human geography A In Ley D and Samuels M S Humanistic geography C London Croon Helm 1978 24 Seamon D A geography of the lifehood M London Croon Helm 1979 25 Tuan Y F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