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案例陕西咸阳渭河发电有限公司英才学校 殷晓菊1、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状物类散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应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2、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特别是介绍兵马俑的两个特点都采用了总分的写法,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多读,细品味,培养学生综合读书的能力和深入理解的能力。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四、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五、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刀、剑、弓、弩等仿制兵器六、教学时间:二教时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略)一、导入新课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三、检查、交流: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3、朗读词语。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4)写将军姿态。(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7)写车兵俑姿态。(8)写弓弩手姿态。(9)写马俑姿态。(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四、指导写字1、老师示范。2、学生描红。五、作业抄写词语感情朗读课文(本课时重点在于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第 二 课 时(详)( 一)开题: 师:同学们,二十多年前,在西安临潼的沉沉地底下,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这 支部队,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课件:视频出示课题)。(我选择了一段兵马俑整体视频作为课文开篇设计,目的是拉进学生与时代,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尽快的入情入境。) 师板书课题:秦兵马俑(师在板书时顺势指导“俑”的写法。强调不要少一点。)师生分析课题:“秦”、“俑”为何意?(“秦”代表朝代,“俑”指用木或陶制成的偶)“秦兵马俑”是什么意思?生:秦始皇陵墓中用陶土制成的人偶。师:你对秦始皇有了解吗?生畅谈。(学生畅谈时很有可能提及秦始皇的种种暴政,以及劳民伤财才建立了秦陵。我对此没有作过多讲解,目的是为了避免冲谈本课时“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主题。而对于秦始皇的具体的全方位了解可在课后作为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师(过渡):你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啊!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精湛的工艺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让我们赶快走进它,了解它吧。 (二)理清文章脉络:师:通过上节课学习,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兵马俑的哪两个特点?生:1、规模宏大2、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两个特点的?生读句:“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追问:你这句话选得真棒!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吗?生: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师补充:除了这些之外,我们可以根据它总结主要内容,还有吗?生:还可以用它分段。师:说的真好,一个小小的过渡句竟然有这么大作用,大家可不能忽视它啊!(这里的教学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介绍。“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过渡句这一点点小小的窍门,学生在总结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上少走了多少弯路啊!)(3) 讲解第一部分“规模宏大”1、 点名读。2、 师:请找出这段的中心句。 生:“秦兵马俑规模宏大。”3 师:这一段用什么方法介绍这一特点的?你能读出相关的语句吗? 生:数字说明法。“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 师:你觉得用上这些数字,文章有什么变化? 生1:更准确了.! 生2:更有说服力了! 师:是啊,有了这些准确的数字,使文章富有科学依据,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说服力。我们大家以后在作文尤其是说明文写作中不妨用到它。4 师继续点拨:文章中既有兵马俑的整感受,又有对“一、二号坑”的具体描述。这是我们在平常作文中的什么描写?生:场面描写师再问:是场面描写中的什么描写手法?生恍然大悟:点面结合。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让人既感受到场面的宏大,又知道具体场馆的特点,感觉印象更全面了!师:“点面结合”是场面描写中最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认识它,使用它,它就会助你作文一臂之力!4 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让学生体会其规模宏大。(这一部分的讲解,我下了很大功夫。原因是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说明文不感兴趣,认为它枯燥、无趣;写起说明文来更是头疼。我用这一段介绍了两种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希望学生在这些方法的帮助下,提高说明文的写作质量。)四 讲解第二部分“类型众多,形象鲜明。”1学生默读课文2师:本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生: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等3重点讲解将军俑” 1)师:点名读,生:评价,重点在于是否读出将军的英雄气概。 师:再读。 2)师:说说你对将军俑的感受。生1:他身材高大,威风凛凛。生2:他昂首挺胸地站在部队前列。生3:他的神态自若,指挥着千军万马,充满志在必得的信心。 3)课件出示将军俑图片 师:你能想象一下这位威风凛凛的将军在大战当前,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吗?生1:他可能会说:“战士们为了祖国,冲啊!”生2:他可能在想:我采用什么战术,能够取得战斗胜利呢?生3:我看他目光炯炯,英姿勃发,一定会在心里想:这次战斗,我一定稳操胜券!4) 师: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知道每个同学的心中小时候一定有一个梦想,当一名神气的解放军。那么谁来体会一下当将军的感觉呢? 有一学生上来 师提出表演的要求:演一个静止的将军很容易,但不能让我们感受到他指挥千军万马的雄姿。你能不能把画面中的静态任务转变为现实中的动态人物呢?生思索片刻,手握佩剑,昂首挺胸屹立在同学们面前。他目光炯炯地环视片刻,把剑从剑鞘中迅速抽出,大喊一声:“冲啊!”(顿时,班级掌声雷动。)师:你表演的很棒!同学们对你的喝彩就是对你刚才表演的最佳肯定!5) 课件出示本课时学法指导:品读-想象-表演师:倘若同学们对一段文字细细品读后,展开想象,最后再惟妙惟肖的表演一番,一定会拉近自己与文本的距离,一定会让静止、枯涩的文字鲜活起来!(这一段的讲解,我在设计时考虑了两个方面:一、学法指导。用这一段的详细讲解,阐述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为学习以下几种类型的俑做好铺垫。“将军俑”在老师引导下学习,以下的俑就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学。二、活跃课堂气氛。说明文的讲解很枯燥,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文字的品味雕琢,课堂气氛就会十分沉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分散,不利用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品读-想象-表演”,使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活跃学生身心的同时,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4、 学生自学其他类型的俑(表演过程中大家兴趣盎然,气氛热烈。)5、 师过渡:两千多个秦兵马俑没有哪两个是一模一样的,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看到这规模宏大的方阵,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秦始皇带领千军万马一统六国的恢弘场面。我们仿佛听见战马在嘶鸣,士兵在呐喊.师引读:”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播放有解说及配乐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每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学生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被眼前的画面震撼了!课件出示:一个个兵马俑的近照。让学生细细观察,从他们的神情想象临阵待发,他们会想些什么?生1:我看到一个蓄着胡须的老者。他这年纪这么大了,竟然出现在军队之中,真让我惊讶。我想他一定在想:尽管我年纪大了,但我也要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生2:我看到的是一个年轻人,从他的面庞上看,好像稚气未脱。我想他一定在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要趁着年少建立功勋!生3:我看到一个中年人,从他圆睁的双眼,可以看出他对敌人的满腔愤怒之情。我想他一定想:“我要为国杀敌!”师:有这样的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团结之师,秦始皇怎能不屡战屡胜,一统六国而平天下呢?(讲解兵马俑个性鲜明时,我主要采用了先观察后想象的方法,让学生走进兵马俑,走进一个个栩栩如生,鲜活逼真的生命,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感受祖国雕塑艺术的精湛绝伦!)5、 总结全文 1、师:文中的作者给与秦兵马俑很高的评价,请同学们带着自豪之情朗读最后一段! 2、课件出示:“1978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赞言: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师:法国总统在观看了秦兵马俑后,由衷的赞叹秦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从此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不仅如此我们国家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萧克也曾对秦兵马俑深情赞美-课件出示:“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中华。-萧克”生:包含感情齐读这句话。3师激情结课:同学们在我们古都西安发现秦兵马俑,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每个秦人的骄傲与自豪!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如此恢弘之杰作,艺术之精品,那么我们作为后来人,更应该挑起建设古都,建设祖国的重任!师引读“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生满怀激情:“华夏待来着绘锦绣中华!”(总结全文,我采用了激情升华。通过法国总统希拉克和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的高度评价,让学生认识到秦兵马俑在祖国文化及雕塑史的杰出地位,从而产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学文后,学生的情感受到陶冶,感情得到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