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本质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审计的本质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审计的本质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审计的本质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审计的本质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审计的本质毕业论文 【摘要】审计的本质问题是审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问题本文对审计本质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审计本质经济控制 一、引言 从哲学的角度讲本质蕴藏于事物的内部不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根本的属性只有深刻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成功的指导实践审计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具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蔡春教授(1993)认为审计本质的研究对整个审计理论结构中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决定着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发展方向正确且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审计本质有利于人们对审计目标、审计职能等审计基本理论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能丰富和完善审计基本理论对审计本质的准确把握 二、审计本质的发展演进 正是由于审计本质在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的学者针对审计本质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探索“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人们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需具备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从审计发展历程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一)从无到有的阶段查账论等的提出 1、查账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查账论”在西方国家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在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被誉为“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先生就曾提出过“查账论”的观点直到20世纪80年代查账论在我国仍占有一席之地早期的审计活动方法、工具、人员分配等都比较简单将审计的本质概括为查账也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是随着人们实践的丰富和认识的深入查账论就逐渐显出了其简单、粗略的缺陷仅将审计的本质归为查账不仅制约了审计的发展更无法解决除了会计账目审计之外的内控、绩效、社会责任等其他领域的审计问题查账是审计的一种手段而非审计的本质这种以偏概全的定义必然最终会被历史淘汰 2、方法过程论率先打破“查账论”一统天下这一格局的是美国的审计理论界1972年美国会计学会在其发布的审计基本概念公告中对审计做了重新的定义它将审计本质视为一个为了查明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结论与公认的准则是否一致而搜集客观证据并最终将结果传递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方法和过程这一观念提出后很快被众多学者(R.J.Anderson1977)所接受并取代查账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国家成为主导观点虽然相比于查账论方法过程论拓宽了审计的领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是究其内涵过程论仍然是将审计本质的核心归结为审计方法和手段这种“形而下”的提炼(王爱国)和侧重于审计现象的总结无法让人们把握审计的真正实质 (二)由表及里的阶段经济监督论等的提出 1、经济监督论审计本质的经济监督论是由我国学者提出来的这一观点非常鲜明的在xx年我国审计学会对审计所做的定义中体现了出来其认为:审计是由一些专职的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济活动的、合法和效益性进行的审查并评价管理层的责任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和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经济监督活动该种观点摒弃了审计发展初期对审计本质的解释侧重于现象描述的缺点是对审计本质理解的一个质的飞跃但是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固有的、内在的、特殊的属性如果以经济监督作为审计的本质就无法将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区分开也就无法揭示审计的特殊性;另外经济监督还带有一定的等级色彩无法解释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等审计活动的特性所以经济监督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国家审计的一个本质属性(李季泽;张文祥等) 2、经济控制论当委托方对公共资源绩效的评价从单纯的受托财务责任评价转向对受托经济责任的评价时经济控制论就取代了经济监督论成为被学术界所接受的审计本质(李凯)对经济控制论进行了系统阐述的当属我国学者蔡春教授他1992年就曾指出:审计在本质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经济机制该论述不仅将审计与其他经济控制区别开来而且可以很容易的解释审计产生的根源并将审计与控制论、信息论、行为论等联系了起来对审计本质的揭示更加深刻和准确在学术界对审计本质的探索过程中这一观点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 除了经济监督论和经济控制论外在对审计本质的揭示由表及里的阶段还有经济评价论、契约观、信息论等观点它们是在经济监督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三)从微观到宏观的阶段免疫系统论的提出 如果说将审计本质定义为独立的经济监督或经济控制活动是站在微观的视角下对审计本质的思考那么免疫系统论的提出则是从国家经济生活整体、宏观的角度出发对审计本质做出的阐释刘家义审计长认为审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预防、揭示、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的功能随着审计实践的深入审计的领域不断扩大功能逐渐拓展免疫系统论的提出正是顺应发展的一次理论创新必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指导我国审计实践的发展 从审计发展和演进的历程看审计的固有属性是控制和受托责任通过发挥其“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履行受托责任 参考文献 1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AndersonR.J.TheExternalAudit:ConceptsTechniquesM.Toronto:CoppClarkPitman1977. 3王爱国.审计本质的新思考兼谈审计“免疫系统”论J.会计之友(6):1013. 4李季泽.国家审计的法理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5杨时展.杨时展论文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6张文祥王羚马绪忠.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审计研究(6):3136. 7时现李善波徐印.审计的本质、职能与审计责任研究基于“免疫系统”功能视角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5):813. 8肖前黄楠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