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衍生产品之石油期货.doc_第1页
石油衍生产品之石油期货.doc_第2页
石油衍生产品之石油期货.doc_第3页
石油衍生产品之石油期货.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衍生产品之石油期货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重要的战略物质。20世纪70年代末,石油价格的自由波动使其风险管理成为石油企业的核心。衍生产品因其独特的优势非常适合石油价格风险的管理而被引入石油市场,使世界石油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在世界石油工业150多年的历史中,真正的自由交易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萌芽。但是石油期货市场及场外交易的衍生产品90年代才得以迅速发展,然而虽然发展晚,但石油衍生产品的创新却使世界石油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石油衍生产品市场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期货交易也逐渐变成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石油衍生产品。l 石油期货(Oil future)的定义即,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品质的石油的标准化合约,是期货交易中的一个交易品种。或可简单理解为以远期石油价格为标的物品的期货。石油期货是以远期石油价格为标的物品的期货,是期货交易中的一个交易品种。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以原油为标的的标准化合约。eg: NYMEX于1983年推出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IPE于1988年6于23日推出国际三种基准原油之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新加坡交易所(SGX)于2002年11月2日正式推出了中东迪拜石油期货合约。目前,有代表性的石油期货主要有两个原油期货合约和四个成品油期货合约。原油期货合约是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北海布伦特(BRENT)。成品油期货有NYMEX的无铅汽油,取暖油,IPE的轻柴油。l 石油期货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期货的产生。1978年在NYMEX首次成功交易的石油产品期货合约2号取暖油合约在起初的一两年并没有受到很大注意,直到整个石油行业逐渐习惯这种交易方式。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2号取暖油合约已经成为世界上交易最活跃的商品期货之一。有了第一份期货合约的成功,随之推出的原油期货(1983年)和无铅汽油期货(1984年)使NYMEX成为最重要的石油产品期货交易市场。石油期货诞生以后,其交易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之势,目前已经超过金属期货,是国际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l 石油期货的现状原油期货是最重要的石油期货品种,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货合约有4个: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合约、高硫原油期货合约,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合约。其他石油期货品种还有取暖油、燃料油、汽油、轻柴油等。NYMEX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合约规格为每手1000桶,报价单位为美元桶,该合约推出后交易活跃,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品期货合约,它的成交价格成为国际石油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2002年1月1日,全球石油估算探明储量为141309亿吨,沙特阿拉伯为世界石油储量之首。2001全球原油产量为318亿吨,排名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沙特阿拉伯、 美国、中国和挪威。其中俄罗斯和中国产量分别增长了9和18,俄罗斯从去年的第二位,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第一产油大国,而中国也从上年的第五位升至第四位。石油是“工业生产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世界产油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于1960年9月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OPEC),现有13个成员国: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逢、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欧佩克石油蕴藏量最新达到1,1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近80。中国石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年进口原油7000多万吨,花费近200亿美元,前年由于国际油价上涨多支付了数十亿美元。目前我国石油供求和价格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承受的风险越来越大,国内企业对恢复石油期货交易的呼声很高。其实我国在石油期货领域已经有过成功的探索。1993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了石油期货交易。后来,原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继推出石油期货合约。其中原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量最大,运作相对规范,占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0左右。其推出的标准期货合约主要有大庆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等四种,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已超过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货市场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过去在石油期货领域的成功实践,为今后开展石油期货交易提供了宝贵经验。l 石油期货市场基本功能一般认为,石油期货市场具有三大基本功能。一是价格发现。期货市场上聚集着众多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投机者,他们以生产成本加预期利润作为定价基础,相互交易,相互影响。各方交易者对商品未来价格进行行情分析、预测,通过有组织的公开竞价,形成预期的石油基准价格,这种相对权威的基准价格,还会因市场供求状况变化而变化,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在公开竞争和竞价过程中形成的期货价格,往往被视为国际石油现货市场的参考价格,具有重要的价格导向功能,能够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市场化,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规避风险。套期保值是石油期货市场基本运作方式之一,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实现风险采购,能够使生产经营成本或预期利润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增强企业抵御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套期保值的基本做法是企业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石油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刻通过对冲或平仓补偿的方式,抵消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当然,由于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差别现象的客观存在,套期保值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而是用一种较小的风险替代一种较大的风险,用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差别风险替代现货价格变化风险。三是规范投机。资本具有天然的投机需求。利用石油期货市场可以吸引大量资金,从而为石油产业发展提供第一推动力。利用期货市场,交易商一方面可以规避国际油价波动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投机交易从市场价格波动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在规范的市场,投机行为要受到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投机者是在严格遵循交易规则的条件下获取正常经济利益,监督和管理使投机行为成为调节期货市场的工具。有了投机者的参与,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增加,市场供求关系也可以更好地得以调节。l 石油期货市场运作条件目前,石油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能源市场的运行具有深远影响。从实践和运行历史看,期货市场的产生和运行对环境有着特殊要求。成熟和规范的市场经济体系,是石油期货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一是市场竞争和开放程度较高,供求信息充分,现货市场发达;二是经济体系比较开放,不存在严格的价格和进出口管制;三是期货交易所所在地区的金融市场开放,期货标价货币在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四是期货市场所在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健全,对期货市场的监管切实有效。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导致期货市场建立和发展受到影响的例子很多,比如1993年初,我国的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石油期货交易,后来原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等相继推出石油期货合约。总交易量一度达到5000万吨,占当时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0%左右,当时推出的标准期货合约主要有大庆原油、90号汽油、0号柴油和250号燃料油等四种。由于当时我国的石油流通体制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石油期货市场的产生也是昙花一现,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中东一些产油大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却没有建立石油期货市场,也与缺乏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不无关联。l 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现状我国石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年进口原油7000多万吨,花费近200亿美元,前年由于国际油价上涨多支付了数十亿美元。目前我国石油供求和价格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承受的风险越来越大,国内企业对恢复石油期货交易的呼声很高。其实我国在石油期货领域已经有过成功的探索。1993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了石油期货交易。后来,原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继推出石油期货合约。其中原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量最大,运作相对规范,占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0左右。其推出的标准期货合约主要有大庆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等四种,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已超过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货市场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过去在石油期货领域的成功实践,为今后开展石油期货交易提供了宝贵经验。总之,石油期货就是以远期石油价格为标的物品的期货!l 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前景中日韩三国每年进口原油都在6亿吨以上,却没有自己的原油计价体系,只能以布伦特和迪拜原油计价,但由于地区差异,这两个定价体系并不完全适合亚洲国家。由北非政治危机引发的全球原油涨价愈演愈烈,截至3月1日,纽约市场油价从2月1日始累计上涨65%,伦敦市场油价累计上涨99%,很自然引起人们对其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事实上,中国油企长期面临的套保困境也再次显现。因此为应对剧烈的价格波动,国内应尽快上市石油期货,建立全新合理的定价体系。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全年进口原油达2.3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3.7%,作为国际原油市场举足轻重的买方,中国进口原油迫切需要一个全新合理的定价体系。据了解,上期所一直对石油期货抱有极大热情,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石油期货上市工作组。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国际主要经济都在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美国、日本的石油储备可支持全国企业运转1个月,而中国只够3天。一旦上市石油期货,其交割库就可自然成为储备库,一举两得。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也指出,为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