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阳中心校八年级语文导学案科目:语文 课题:短文两篇 执笔人:杨儒东审核人:胡久仁【学习目标】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学习托物(莲、陋室)言志(志向情操)的写法。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熟读课文,识记字词。【学法指导】: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与注释研读课文。第一课时学习内容1、学习陋室铭,背诵并默写课文。2、“托物言志”的写法。第一部分课前自学一、作家作品简介。1. 作家作品简介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2. 写作背景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由此可见陋室铭并非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之作,而是愤世疾俗之作。所谓清高是“不问政治,与世无争,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刘禹锡写陋室铭本身就是与恶势力进行不屈的抗争,为官而不计较居室的大小、陋与不陋,恰是他为政清廉的真实写照。3. 关于“铭”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自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二、朗读课文,正字音。Lu xn ti hng r tio d 陋 室 馨 苔 痕 鸿 儒 调 素琴 案 牍 g sh 诸 葛 西 蜀 三、掌握重点词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著名、出名。在:在于。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则:就。 灵:灵异,神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是:判断动词。 惟:只,只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长到。 入:映入。谈笑有鸿儒。 鸿:大。鸿儒:博学的人。无丝竹之乱耳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乱:扰乱。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云:说。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四、翻译课文。特殊句式:“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正常语序应为:苔痕绿上阶,草色青入帘。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何陋之有?”“何陋”是“有”的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译文:有什么简陋的呢?第二部分课内研读展示交流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如果你要借助某件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铭”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铭,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脚,读来铿锵有力。说,这种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二、课内研读展示交流1、根据课文题目,思考文章内容,作者为什么要为“陋室”作“铭”?观点可能有这样几种: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千古名句,又在开头)b.“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话一言九鼎,在文中作总结)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引导同学讨论,在讨论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报复和情操。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作者通过山水的“有仙则名”“有龙则灵”。类比立论,“陋室”有贤者居之则不陋。它是论点的提出更为自然,使读者易于接受。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陋室”?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之清幽宁静,不染浮华;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生活情趣之高雅;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室主超凡脱俗4、“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深刻含义?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用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上句“南阳诸葛亮,西蜀子云亭”已包含“君子居之”之意,再一次证明,自居之陋室不陋,从而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同时又巧妙的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显得意蕴含蓄,发人深思。5、思考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结合写作背景思考)理解作者的 心情,感受作者的抱负和情操。6、诵读全文,5 分钟默写。第三部分课后练习1、翻译全文,并正确默写。2、预习爱莲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理解领会作者表达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3、了解并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过程:第一部分自我学习一、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读音。蕃 淤泥 濯清涟 亵玩 鲜有闻二、重点词语解释 1、 可爱者甚蕃:2、香远益清:3、亭亭净植:4、陶后鲜有闻:5、濯清涟而不妖: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宜乎众矣:8、晋陶渊明独爱菊:9、出淤泥而不染:三、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2、全文的中心句是: 。 3、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中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 句子是 ,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第二部分、课内研讨合作交流一、说说下列语句的含义。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莲,花之君子者也。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本课小结四、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发现是:第三部分拓展提高1、托物言志是古代诗文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试写出你所积累的诗词。2、仿写句子。蜡烛: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镜子:_。风筝:_。3、写出你所积累的写“莲”的诗句。4、完成同步作业。部分答案二、重点词语1、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2、益: 副词,更。3、植:树立。4、鲜:少。5、濯:洗涤。妖:妖媚。6、而:却 亵:亲近而不庄重。7、宜:应当8、独:只,仅9、沾染(污秽)三、理性默写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莲,花之君子者也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香远益清9、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0、世人甚爱牡丹;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一、说说下列语句的含义1.(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2.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4.(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基础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新解读《GB-T 14218-2018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 团队总监面试题目及答案
- 铁道建筑面试题目及答案
- 体能中心面试题目及答案
- 南京高二统考数学试卷
- 泸教版数学试卷
- 老师做初中数学试卷
- 宁夏高职分类数学试卷
- 名校联考高三数学试卷
- 八年级下册英语2025电子版人教版单词表
- 2024-2025年度上海市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高分通关题库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类)资格理论必背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3秸秆类生物质能源原料储存规范第1部分:存放
- 餐厅收货流程
- 消毒供应室课件
- 政府招商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书模板6篇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课件
- 2025年房东租房合同模板电子版
- 2025年企业劳动者雇佣合同样本
- 【MOOC】《网络技术与应用》(南京邮电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