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TD-SCDMA系统N频点小区特性需求分析报告 XDTM 6.507.107 FRSTD-SCDMA系统N频点小区特性需求分析报告标准类型TD-SCDMA文档编号XDTM 6.507.107 FRS版 本 号V1.0状 态IUS作 者王安义所属部门西安分公司系统部提交日期2004/05/13I. 文档控制1) 文档更新记录日期更新人版本备注2004-5-13王安义V1.0提交2) 文档审核记录日期审核人职务备注2004-5-14评审成员评审3) 文档发行范围分发单位说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目 录1引言41.1编写目的41.2文档约定41.3预期读者41.4参考文献41.5缩略语52n频点综述52.1N频点需求原因52.2n频点的方案与小区定义62.2.1n频点的方案62.2.2小区含义72.3N频点方案分析73N频点RRC特性描述与分析83.1标准方面的影响83.2对RNC内部实现的影响93.3相关消息的改动94N频点Iub接口特性描述与分析104.1标准方面的影响104.2Iub接口实现方面的影响114.3N频点下流程的设计124.3.1多载波小区辅载频故障124.3.2多载波小区主载频故障134.3.3单载波小区频点故障或多载波小区最后一个频点故障154.3.4业务PVC故障175N频点小区对RRM的特性需求185.1动态信道分配185.1.1慢速DCA185.1.2资源分配195.1.3快速DCA205.2接纳控制215.3切换215.4无线链路监测215.5负荷拥塞控制225.6功率控制225.7小区选择重选226N频点对测量的特性要求236.1N频点方案对UE测量的影响236.2N频点方案对NodeB测量的影响236.3N频点方案对UTRAN本地测量没有影响246.4N频点方案对定位业务(LCS)测量没有影响247其他26版本:V1.0 封页 31 引言1.1 编写目的根据公司的产品开发需求,需要开发N频点小区条件下的TD-SCDMA系统设备,在前期北京新技术部提出的“N个频点使用一个共同的广播信道的系统实现方案”基础上,分析N频点方案对系统的特性需求以及设备开发的影响,并从技术原理上对该方案在RNC内的可实现性和实现流程进行分析,以指导开发RNC产品的N频点功能,加快TD_SCDMA产品的进程。1.2 文档约定本文档正文采用五号、宋体字体,标题1采用小三号、宋体字体,标题2采用四号、宋体字体。1.3 预期读者本文档的预期读者包括:西安公司领导各级项目辅责人、经理,所有RNC的研发人员,对该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其他人员,测试人员及对3GPP协议中与RNC相关的规范有相当了解的其他技术人员;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3GPP中关于UTRAN的框架有初步的理论基础,了解多频点小区的技术方案。1.4 参考文献3GPPTS25.201: Physical layer - general description.3GPPTS 25.221: Physical channels and mapping of transport channels onto physical channels (TDD)3GPPTS 25.222: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TDD).3GPPTS 25.223: Spreading and modulation (TDD)3GPPTS 25.224: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TDD).3GPPTS 25.225: Physical layer;measurements(TDD)3GPPTS 25.302: Serivce provided by the physical layer.3GPPTS 25.303: Interlayer Procedures in Connected Mode.3GPPTS 25.331: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3GPPTS 25.401: 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3GPPTS 25.433: UTRAN Iub Interface NBAP Signalling.3GPPTS 25.922: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大唐电信移动公司N个频点使用一个共同的广播信道的系统实现方案研究1.5 缩略语CtrCH Common Transport ChannelDCH Dedicated Transport ChannelFACH Forward Access CHannelNBAPNodeB ApplicationPCHPaging ChannelQoS Quality of ServiceRL Radio Link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er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RACRadio Access Control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BRadio bearerRABRabio Access Bearer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RANAPRadio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 RNSAPRadio Network Subsystem ApplicationRNCRadio Network ConrollerTFC Transport Format ControlTrCH Transport CHannelUEUser EquipmentURA Utran Register AreaCACCall Admission ControlDCA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HCHandover ControlLCCLoad Congestion ControlPCPower ControlPSPacket ScheduleRLSRadio Link Surveillance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URadio Unit2 n频点综述2.1 N频点需求原因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扇区化和多载波技术可以减少系统内干扰,增大系统的容量。在TD-SCDMA系统中为了满足商用化的设备容量需求,也需要采用扇区化和多载波技术。小区扇区化的主要优点是抑制了码间干扰,与非扇区化的小区相比,在用户数目相同的条件下,扇区化的小区通信质量将得到提升,或者在维持同样的系统性能的情况下,扇区化能增加小区容纳的用户数目。比如,一个基站覆盖3个扇区,将每个小区的三个扇区中的每个载波看作是独立的逻辑小区,在RRM算法中统一对一个/多个扇区中的三个载波上的资源进行分配。而且针对每个小区完成独立的操作。也即每个小区发送各自的导频和广播信息。N频点小区的提出,就是在目前系统架构下,每个载波都必须配置一套完整的公共信道,而其中BCH、FACH和PCH为全向信道。这样,多载波基站在实际组网时不但对发射机功率要求很高,而且,在同频组网的情况下,载波间广播信道的干扰也很严重。同时系统的效率也非常低。因此提出了对仅在扇区的一个载频上发送导频和广播信息的研究需求是非常必要的。2.2 n频点的方案与小区定义2.2.1 n频点的方案在目前的TD-SCDMA系统标准中,Uu接口对于无线资源的操作、配置都是针对一个载频进行的,在Iub接口小区建立的过程中一个Cell-ID也是只配置了一个绝对频点号。就是确定将每个扇区中的每个载频看作一个逻辑小区。对于N频点小区,建议方案如下,就是要求仅在扇区的一个载频上发送导频和广播信息的研究需求,针对每一扇区,从分配到的n个频点中确定一个作为主载频,在同一个扇区内,仅在主载频上发送DwPTS , UpPTS 和广播信息。针对现在的规范和开发,需要明确指示出主载频,以便NodeB确定在哪个频率上发送广播,而且在信道配置的消息中需要增加频点信息,以便终端和NodeB获得相关内容。另外为了约束实际开发的可实现性,一些约定如下:1. 主载频和辅助载频使用相同的扰码和基本midamble.2. 公共控制信道DwPCH,P-CCPCH,PICH,PRACH,以及UpPCH,FPACH等规定配置在主载频上。3. 多时隙配置应限定为在同一载频上。4. 同一用户的上下行配置在同一载频上。5. 辅载频的TS0不使用。(UE无法进行测量,影响切换等)6. 主载频和辅载频的上下行转换点配置一致.上述约定的原因有如下好处:目前TD-SCDMA系统采用确定的码分配方案,即终端根据接收到的DwPTS导频码,确定所在小区使用的码组,然后根据对应关系从4个扰码中确定当前使用的扰码和基本midamble码。由于辅助导频上没有DwPTS发送,终端根据导频,接收广播均在主载频上完成,进入专用信道转至辅载频时,目前的信道分配消息中没有频点和扰码的信息。增加频点信息较为简单,而增加扰码,还要考虑扰码和频点的对应,这对以前的码分配方案有重大影响,而且增加了RNC资源分配的复杂性。对于多时隙的支持,如果采用不同频点,将增加对UE的要求,带来实现的复杂。如果同一用户的上下行配置在不同频率上,那么会影响闭环功率控制、闭环上行同步控制以及波束赋形等过程。对于主、辅载频的转换点配置一致的限制,主要考虑上下行时隙配置不一致时,邻频将产生严重的交叉干扰。2.2.2 小区含义对于一个扇区n个频点使用一个共同的广播信道的实现方案,可以提出有两种不同的方案,一种方案是基于主载频和辅助载频当做一个逻辑小区考虑,另一种方案是基于主载频和辅助载频当做单独逻辑小区考虑。其实在在3GPP中,小区的概念为Radio network object that can be uniquely identified by a User Equipment from a (cell) identification that is broadcasted over a geographical area from one UTRAN Access Point. A Cell is either FDD or TDD mode。如果按照开发部现在的建议,即每个载频按照一个逻辑小区处理的更改方法,将会使概念不合逻辑。从协议修改的角度。难度会比较大:因为如果将主载频和辅助载频当做单独逻辑小区来考虑,在小区建立的时候就需要根据建立的是主载频还是辅助频率来决定是否发送P-CCPCH、DwPCH和Cell Parameter ID(码对应关系)。在目前的协议中,以上的IE都是Mp,如果RNC配置辅助频率小区的时候,消息中不携带这些IE,相当于完全不兼容的修改。因为工作在辅助载频的用户需要到主载频上去读广播信息,所以如果将主载频和辅助载频当做单独逻辑小区考虑,此时主载频和辅助载频的小区具有一定的绑定关系,即如果主载频小区删除,辅助载频的信息必须删除,否则会出现问题,这就意味着删除小区的时候要求考虑这种所谓的绑定关系。所以N频点的小区应该定义为把主载频和辅助载频当做一个逻辑小区考虑,在资源分配和小区建立时把多个频点资源看作一个小区来使用和管理。同频网和异频网的概念?2.3 N频点方案分析l 时隙与信道分析N频点方案的物理层帧结构与单频点比较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主载频上和辅助载频上稍微有些差别,在主载频上使用TS0发送导频和广播,而辅助载频TS0不使用,也不发射导频和广播;主载频和辅助载频的其余时隙是一样的,只是所有的公共信道都放在主载频上。确定主载频和辅载频使用相同的扰码,码分配,Midamble分配的描述中需要确认是否包含对多载频的支持,25.221,25.223相关部分。对公共控制信道,除了DwPCH,P-CCPCH外,其他如S-CCPCH,PICH,PRACH,以及UpPCH,FPACH等应该规定配置在主载频上。对于限制公共控制物理信道在主载频上也综合考虑了实现的复杂性和对目前系统的影响。首先如果除P-CCPCH,S-CCPCH(FACH,PCH)以外的其他控制信道配置在其他载频上,那么需要对广播信息进行较大的修改,所有信道的配置中都需要指明使用的频率,对RNC来说增加了资源分配和广播信息组织的复杂度。第二,如果PRACH配置在另外的载频上,终端根据P-CCPCH等估计的路径损耗将不完全适用于开环功控,另外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需要在不同频点间转换,这也增加了UE实现的复杂度。l 物理层过程分析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过程,由于仅在主载频上发送UpPTS,则随着小区支持的频点数增加,用户数也会增多,就有可能出现随机接入的限制,因此,应该限制一个扇区支持的频点数。或者可以采用频率组的概念,一个组里只在一个载频上发送广播,NodeB 支持的频点数多的话,可以分成多个频率组,每个频率组之间逻辑独立。由于其他载频的DwPTS和TS0的不发射Beacon channel 信息,UpPTS也不使用。对小区搜索的影响不大,只需要与主载波的DwPCH进行下行同步搜索以及和读取PCCPCH信道的广播信息就可以完成N频点小区搜索,过程与但载波小区是一样的。对于小区重选,一个扇区使用多频点就需要为这个UE选定一个驻留频点,对N频点小区,UE就驻留在这个扇区的主频点上,当发起呼叫的时候在主频点上完成接入过程,例如同步、开环功率控制,然后再在FACH信道上通知这个UE所在的业务频点,这时,UE可以转到那个频点上承载业务。对于现在多扇区多载波的情况,现在的扇区相当于原来的小区,如果考虑网络规划的简单易行,可以设置各个扇区的主载频相同,那么现在就和原来同频组网时的小区重选方案一致。如果考虑减小主载频上相互干扰,可以设置同一小区的不同扇区之间的主载频不一致。影响只是对参数门限值设置不同。l 物理层测量分析辅助载频测量,对于辅助载频没有Beacon channel信息发送,那么其相关测量如何进行,例如开环功率控制如何估计路径损耗,以及涉及到DPCH信道初始功率的配置等。经讨论,考虑工作在2G频段,频率在路径损耗计算公式中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频间测量的影响,目前规范都是规定测量另一频率上Beacon channel。对于辅助载频ISCP的测量,需要考虑如何进行。小区内辅助载频的增加,RRM算法在接纳控制和资源分配等判断策略上,有知道辅助载频干扰情况的需求。对于切换,以前有一些判断是根据本小区和邻近小区beacon channel的强度关系进行的,而对于工作在辅助载频上的用户,主载频的信号强度是否能够说明问题?这需要对切换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在切换准则上,不应该单纯根据导频强度来判断,应该增加当前链路质量判断的准则。对物理层测量的影响。对于工作在辅载频上的UE,某些情况需要同时监听主载频广播或者寻呼信息,对于UE处理能力要求增加。Cell-DCH状态下,TDD要求UE监听SIB17, 因此要求终端同时支持接收两个载频.对终端频间测量的影响?因为辅助载频无导频,没有办法对除了主载频的n-1个频点测量,只能用主载波的测量来近似。3 N频点RRC特性描述与分析根据N频点的相关文档,结合3GPP的相关空中接口的规范内容,目前该方案对于空中接口的影响分析如下:3.1 标准方面的影响 对于Uu接口,其目前的协议流程可以不作修改,即可适应现有的方案;但对于无线资源管理部分存在以下的影响:1. 当用户接入后,由于用户在接入时所提供的测量是基于主载频完成的,根据用户的业务类别,在给用户分配频率资源时,如何将用户分配到一个干扰较小的载波上去;2. 根据用户的测量信息,当用户的干扰较大时,如何做出是切换到其他小区较好,还是将用户切换道该小区的其他载波上较好;3. 当用户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辅载频上后,为了保证栽目标小区上可以使用CCCH,在Uu接口的RB消息中,应增加主载频信息内容,需要对Uu接口上的RB级标准消息作修改,对应的ASN.1和RAC的内部数据结构需要修改;4. 对于UE同频和异频测量的影响;UE的同频和异频测量是针对相邻小区,测量值可以是Primary CCPCH RSCP,Pathloss,Timeslot ISCP;对于N频点小区,Primary CCPCH RSCP,Pathloss实际上是针对主频点的导频信号,这与目前的实现仅是含义上的不同,无需修改;如果切换过程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即不用先切到主频,在切到辅频,那么就需要在Uu接口的MEASUREMENT CONTROL消息和MEASUREMENT REPORT消息中是否增加主频点和辅频点的频率信息?,否则的话测量信息就不用修改;3.2 对RNC内部实现的影响l 由于需要修改标准消息,所以标准消息对应ASN.1的数据结构需要求改,从而使得HSPS子系统内部实现标准消息部分的功能需要修改;l 由于Iub接口的变化,使得HSPS内部Uu接口和Iub接口管理模块之间的接口需要修改,添加相应内容,并修改对应的数据结构;l 由于小区中增加了多频点信息,在HSPS内部的无线资源管理时,增加了频率的索引和分配,修改RRM和RAC模块之间的接口和流程;l 由于RRM算法增加了频率信息,目前算法实现时的数据结构和流程可能需要修改;l 由于小区由原来的单载频变为多载频,在存储小区的无线资源状态和资源信息时,内存增加。3.3 相关消息的改动目前没有,主要是消息的参数发生变化,参数中会增加一些载波信息,流程不变。在Uu接口上使用和无线资源相关的消息时,应在消息中增加相关的载波信息,应对TS25.331协议进行修改,在以下这些消息中增加相应的频率信息:l RRC CONNECTION SETUP ( RRC是建立在主频上还是辅频上?如果建立在主频上,那么什么时候发起重配置把它迁到辅频上?)l RB SETUP(RB是建立在主频上还是辅频上?是与RRC同样的频点上吗?) l RB、TrCH、PhyCH重配置消息(非切换情况下,在该消息中应在时隙信息前增加载频信息;如果是切换情况,则在该消息中增加新小区主、辅载频信息,时隙信息应对应到各个频点信息内)l CELL UPDATE与URA UPDATE消息(如果小区重选,CELL UPDATE消息应该是从主载频上发送的,那么如果用户跃迁到CELL_DCH状态,RNC是将用户一次性切到新小区的辅载频上还是先切到新小区的主载频上,过一段时间再切到辅载频上,在RNC内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如果先切到新小区的主载频上,过一段时间再切到辅载频上,则在执行完一次小区更新过程将后,还需要执行一次重配置过程将用户从主载频切换到辅载频上。这时,小区更新过程才可能算真正的完成了。)l 如果可能直接切换到邻小区的辅助载频的话,则需要在下列消息中增加辅助的频点信息:RADIO BEARER SETUP;RADIO BEARER RECONFIGURE;RADIO BEAER RELEASE;TRANSPORT CHANNEL RECONFIGURE;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E。l 测量控制消息(如果考虑切换时一步到位,那么在测量控制消息的时隙信息前应增加频点信息)?l 系统信息块3、4、5、6、7、11、12要修改?4 N频点Iub接口特性描述与分析4.1 标准方面的影响根据N频点的小区模型,结合3GPP的相关Iub接口的规范和目前我们TD_SCDMA中Iub接口技术规范的内容,目前N频点方案对于Iub接口存在的影响如下:1、在Iub接口上使用和无线资源相关的消息时,应在消息中增加和载波相关的信息,应对TS25.433协议进行修改,在以下这些消息中增加相应的频率信息:CELL SETUP REQUEST(在该消息中应增加主、辅载频信息,时隙信息应对应到各个频点信息内)CELL SETUP RESPONSECELL RECONFIGURATION REQUEST(在该消息中应在时隙信息前增加载频信息)RADIO LINK SETUP REQUESTRADIO LINK ADDITION REQUEST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PREPARE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REQUEST (上述四条消息,均应在物理信道信息中增加载频信息)AUDIT RESPONSE RESOURCE STATUS INDICATION (当某频点状态发生改变时,则上报某一频点的状态发生了改变,disableenable ,enabledisable), 增加内容;COMMON MEASUREMENT INITIATION REQUEST 在时隙信息前应增加频点信息;公共测量是针对业务时隙,对于单频点小区,只需CELL_ID和Timeslot_ID就能唯一确定测量对象;但如果采用N频点小区,就必须在该消息上增加频率信息;2、在删除、闭锁一个小区时,对于该小区对应下的载波全部被删除和闭锁;?3、NodeB上报的公共测量信息,针对的是主载频所作的测量,对于主载频上这些测量信息是否可作为该小区中其他载频上的测量信息,来进行相硬的算法控制,目前不清楚;?也就是说,对于在主载频上所做的测量,来替代在其它载频上的测量,其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根据目前的策略,在为用户分配小区中的频率资源时,是根据载频的资源时占用情况进行分配,某个载频上的用户业务相对较小时,则用户的业务优先分配到该载频上,但此时当用户的业务分配到该在频上后,其业务质量是否能满足,目前在根据该方案并不确定。4、Iub接口上的异常处理流程需要修改,根据N频点方案,当某个小区故障时,在该方案中并没有明确定义,基于目前的讨论,小区的主载频故障时,应将其调整到辅在频上,这和原来单载频小区的概念不同,所以在Iub接口规范中应增加主载频故障和辅载频故障,以及主载频和单载频同时故障后的处理流程,影响到Iub接口规范中相应流程和消息的修改; ?5、对以上NBAP标准消息的ASN.1的结构需要在标准中重新定义,增加扩展后的内容;6、目前一个小区对应于多个频点,在资源状态指示消息中,关于Node B控制下的小区中资源信息如何通过该消息上报给RNC,一个小区在何种条件下认为是disable的,在什么条件下可从disable变为enable,还没有定义清楚;?Local Cell与CELL的对应关系?(小区定义中描述清楚)7、由于N频点方案的引入,导致对Node B的配置数据也相应的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原先Iub接口上在IPOA通道上定义的消息结构需要变化,相应的RNC和NodeB的MIB库需要修改,这使得RNC和OMC_R的O接口同样需要增加相应的内容;8、仍然存在一些标准的NBAP流程没有澄清;如对于小区建立过程,在但载波的情况下,每次仅建立一个小区,如果该载波建立失败,则认为小区建立失败;对于多载波的情况,每次需要建立多个载波,如果主载波建立成功,有一个或多个其他辅载波建立失败,则认为该小区是建立成功还是建立失败,如果是建立成功,则在CELL SETUP RESPONSE消息中,应对没有成功建立的辅载波进行响应,以便RNC进行相应的处理;目前在Iub接口技术规范中关于多载波小区故障的处理流程,是认为当主载波建立成功后,如果某个辅载波建立失败,则该小区降质处理;认为小区建立成功,通过资源状态指示报告失败的辅载波。9、在引入多载波后,由于NodeB实现上的限制,目前对于一个小区中每个载波在业务面和一条PVC进行绑定,这样在业务面上的PVC数量增加,在该PVC上的连路监测开销增加,增加了RNC和NodeB的开销;4.2 Iub接口实现方面的影响Iub接口的内容目前在RNC内部涉及到HSPS、OAMS、TNSS子系统的内部实现,所以该方案的引入导这些子系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动,来适应该方案,对于Iub接口的影响在RNC内部,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1、由于在新方案下,Iub接口上的部分NBAP消息需要增加相应的内容,导致这部分消息的数据结构和ASN.1的结构需要改动, 使得HSPS内部标准消息的处理模块部分数据结构需要修改; 2、对应的HSPS内部数据结构和内部接口需要作相应的修改,涉及到CELL_Context、Node B Context UE Context和A3接口上的内容需作修改;3、由于增加了频率信息,在HSPS内部的RRM载进行无线小区的管理时,需要增加一维频率信息,相应的小区故障处理应分为主载频故障、辅载频故障、以及小区故障,流程应进一步细化;3、Iub接口上流程的改动,HSPS和OAMS之间的流程,HSPS、OAMS内部相应流程需要修改;4、由于需要增加频率信息,在OAMS和HSPS之间的A3接口上需要增加增载频的配置信息,故A3接口上的消息需要修改;OAMS内部的数据结构需要修改;5、另外由于N频点方案的引入,在对Node B配置时,需增加相应的信息,自定义的IPOA通道上的消息内容需要增加,并修改相应的流程,修该RNC和OMC_R的接口内容,在RNC内部实现时,需要对OAMS子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流程进行相应的修改;6、目前在多载波情况下,一个小区中的载波和一条业务PVC进行绑定,需增加载波和PVC的映射关系(在TNSS或HSPS需完成载波和PVC的映射关系,可由OAMS进行配置),以保证用户资源分配时的正确性,增加OAMS,HSPS,TNSS的功能和修改响应的数据结构;4.3 N频点下流程的设计4.3.1 多载波小区辅载频故障承载Cell辅频点的硬件故障时,Cell降质使用。当硬件故障恢复的时候,NodeB自动恢复辅载频硬件的无线资源配置。具体实现流程如下:1. 辅载频硬件故障后Node B向OMC-R告警;2. Node B通过资源状态指示消息通知RNC辅频点不可用,Cell降质使用,RNC不能再分配该辅频点的资源;3. RNC向OMC_R发送Cell降质使用的告警;4. NodeB发起故障频点上的公共测量失败;5-8. RNC根据故障频点是否有用户发起复位该频点上的相关用户,释放这些用户的资源;9. NodeB检测到故障硬件成功复位后,向OMC_R发送板复位事件;10. NodeB恢复辅载频无线资源的配置,并通过资源状态指示消息通知RNC频点可用,Cell状态正常;RNC可以分配该频点的资源。11. RNC向OMC_R发送Cell可用的通知消息。4.3.2 多载波小区主载频故障承载Cell主频点的硬件故障时,NodeB向RNC发送资源状态指示,指示对应的Cell Disabled。RNC清除为此小区UE分配的所有资源。NodeB通过IPOA通道向RNC发送小区无线资源恢复消息,NodeB和RNC分别删除本地存储的Cell(包括对应的LocalCell)相关的所有资源。NodeB根据多频点小区降质使用策略,自动调整硬件承载的频点,牺牲某个辅载频,使原承载某个辅载频的硬件承载主载频频点,而原承载主载频的故障硬件承载被牺牲的辅载频。成功后,NodeB发送资源状态指示添加一个LocalCell,RNC随后利用正常的NBAP过程Cell Setup/CCH Setup 恢复无线资源的配置。由于牺牲掉了某个辅载频,恢复后的Cell降质使用。具体实现流程如下:1. 主载频硬件故障,Node B向OMC-R告警;2. Node B通过资源状态指示消息通知RNC主频点不可用,Cell不可用,RNC不能再分配该Cell的资源;3. RNC向OMC_R发送Cell不可用的告警;4-7. RNC根据故障Cell内是否有用户发起复位该Cell内的相关用户,释放这些用户的资源;8. NodeB清除本地存储的Cell及LocalCell相关的配置数据,并释放相关传输承载,之后,NodeB 通过IPOA通道向RNC发送小区无线资源恢复请求,无线资源恢复请求中需要指明C-ID;9. RNC收到小区无线资源恢复请求后,清除本地存储的Cell及LocalCell相关的配置数据,释放相关传输承载,之后,RNC通过IPOA通道给NodeB确认,表示该小区的无线参数可以恢复;10. NodeB调整硬件承载的频点,牺牲某个辅载频以支持主载频,调整传输层硬件与PATH的对应关系,之后,NodeB向RNC发送添加LocalCell的资源状态指示;11-12. RNC通过标准NBAP过程(Cell Setup/CCH Setup等) 按原来的Cell配置参数恢复故障小区的无线资源配置;13. 由于牺牲掉了某个辅载频,NodeB在处理Cell建立过程时,将有某个辅频点不可用,则Node B向RNC返回Cell建立成功响应后,立即发送某个辅频点不可用、Cell降质使用的资源状态指示。14. RNC标识Cell降质使用,并向OMC-R发送Cell降质使用的告警。4.3.3 单载波小区频点故障或多载波小区最后一个频点故障单载波小区频点故障或多载波小区最后一个频点故障时,NodeB向RNC发送资源状态指示,指示对应的Cell Disabled。RNC清除为此小区UE分配的所有资源。此时没有可以替代的其他可用辅载波频点。单载波小区硬件故障恢复或多载波小区相关所有硬件故障成功恢复后,NodeB通过IPOA通道向RNC发送小区无线资源恢复消息,NodeB和RNC分别删除本地存储的Cell(包括对应的LocalCell)相关的所有资源。成功后,NodeB发送资源状态指示添加一个LocalCell,RNC随后利用正常的NBAP过程Cell Setup/CCH Setup 恢复无线资源的配置。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1. 小区最后一个频点硬件故障,Node B向OMC-R告警;2. Node B通过资源状态指示消息通知RNC主频点不可用,Cell不可用,RNC不能再分配该Cell的资源;3. RNC向OMC_R发送Cell不可用的告警;4-7. RNC根据故障Cell内是否有用户发起复位该Cell内的相关用户,释放这些用户的资源;8. NodeB检测到小区相关的全部硬件成功复位,向OMC-R发送板复位事件;9. NodeB清除本地存储的Cell及LocalCell相关的配置数据,并释放相关传输承载,之后,NodeB 通过IPOA通道向RNC发送小区无线资源恢复请求,无线资源恢复请求中需要指明C-ID;10. RNC收到小区无线资源恢复请求后,清除本地存储的Cell及LocalCell相关的配置数据,释放相关传输承载,之后,RNC通过IPOA通道给NodeB确认,表示该小区的无线参数可以恢复;11. NodeB向RNC发送添加LocalCell的资源状态指示;12-13. RNC通过标准NBAP过程(Cell Setup/CCH Setup等) 按原来的Cell配置参数恢复故障小区的无线资源配置;14. Cell无线资源配置恢复后,RNC向OMC-R发送Cell可用的通知消息。4.3.4 业务PVC故障小区建立失败过程(主载波建立成功,一个或多个辅载波建立失败)5 N频点小区对RRM的特性需求在TD-SCDMA系统中引入N频点小区的概念之后,RNC所管辖的无线资源增加了一个自由度,也就是说,在单频点小区中,RNC所看到的小区无线资源单元(RU)由“时隙、码道”所确定,而在N频点小区中,RNC所管理的小区RU则由“频率、时隙、码道”所确定。N频点小区提高了小区容量,使无线资源的管理增添了灵活性,但是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复杂度。N频点小区对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的影响概括如下:1)原来的算法都是针对单频点小区设计的,在N频点小区条件下,大部分的算法流程都需要修改。2)针对算法的改动,需要在操作维护接口中增加相应的参数,比如算法开关、阈值参数等。3)3GPP协议规范、以及UE能力对N频点小区的支持程度直接影响到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的复杂程度、和算法的整体性能。下面分别针对各个算法就N频点小区条件下的算法特性、实现影响进行分析。5.1 动态信道分配动态信道分配(DCA)根据功能可以分为如下几部分:1) 慢速DCA,即时隙优先级排序,对小区中的各时隙按照接入优先级进行排序,排序结果供资源分配参考。2) 资源分配,根据时隙优先级为业务接入(或切换、修改)请求进行接纳控制,并分配码资源、功率资源。3) 快速DCA,在小区范围内对用户链路所使用的RU进行动态调整,根据调整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a) 资源整合,目的是使小区中被占用的RU尽量集中在一起,从而提高大速率业务的接入成功率。b) 信道调整,目的是将用户链路调整到所受干扰较小、链路质量较好的时隙,从而改善用户链路的服务质量。5.1.1 慢速DCA慢速DCA的功能主要是对时隙优先级进行排序。在单频点小区中,慢速DCA的排序对象是小区中的上行时隙、下行时隙;在N频点小区中,慢速DCA的排序对象变为小区中的各个频点、以及各个频点中的上行时隙、下行时隙。具体来说,N频点小区条件下,慢速DCA的排序过程分为两步:1) 对小区中各个频点进行排序,得到频点优先级列表。频点的排序方法可以选择固定排序、或者基于各载波负荷的排序原则。a) 固定的优先级排序(优先级从高到低)方法中,一种可能的排列顺序:主载波、副载波1、副载波(N1);或者,副载波(N-1)、副载波1、主载波。b) 基于载波负荷的排序方法。载波负荷可以用功率资源、或者码资源来衡量。2) 对各个频点中的上行时隙、下行时隙进行排序,得到各频点的时隙优先级列表。各个频点的排序方法相对独立,排序策略可以参考单频点小区中的排序方法。对实现的影响:1) 在原有的实现流程中需要增加一个新的步骤(频点排序)。2) 在原有的操作维护接口中增加新的配置参数。频率排序算法开关,表示是否使用该种排序算法:SLOW_DCA_FreqPriority_Type(Fixed, Power, Code)固定频率排序方法相关的一些配置参数,比如:a) 固定频率排序方法的个数M,b) 每种方法的频点排列顺序SLOW_DCA_Freg_FIXED i,其中i=1,M。等等。5.1.2 资源分配资源分配的功能是根据业务的需求、当前的资源状况,选择合适的时隙并对该业务进行接纳判断,最终确定所需要分配的功率资源、码道资源。资源分配的请求可能来自于新建立的业务、切换的业务、或者修改的业务。其中新建业务的类型、速率也有可能不同。对于不同的请求类型,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因而RNC可以选择不同的资源分配策略。比如,为不同的业务类型、不同的请求种类提供不同的时隙优先级队列等。单频点小区与N频点小区的区别在于小区中频率的维度不同,在单频点小区中,选定了小区也即选定了频率,而在N频点小区中,小区中有多个频点可供选择,因此资源分配的流程增加了一个循环,同时RNC可以为不同业务类型、不同请求种类提供不同的频点优先级队列,而频点中的时隙优先级队列则可以相同。N频点小区条件下的资源分配流程大致如下:1) 根据请求种类、业务类型来确定频点优先级列表,并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频点;2) 在该频点上, 按照单频点小区的资源分配流程进行资源分配判决。3) 如果资源分配成功,则进入步骤5);4) 如果资源分配失败,判断是否是最后一个频点。如果是,则进入步骤6);否则,选择优先级次高的频点,并进入步骤2);5) 返回资源分配成功指示、以及相关的分配参数;6) 返回资源分配失败指示。对实现的影响:1) 对原有实现流程的影响。与单频点小区相比,N频点小区资源分配流程中增加一层对频点的循环,也就是说,在某个载波上的资源分配失败之后,会选择另一个载波继续进行资源分配判决,直至遍历完所有的载波。2) 对原有的操作维护配置参数的影响对不同的请求种类、业务类型配置不同的频率优先级列表(如固定优先级列表、基于功率的优先级列表、基于码道的优先级列表,等等)。比如:Handover_service_FreqPrority_list;New_service_FreqPrority_list1;New_service_FreqPrority_list2,等等。3) 资源分配算法受制于3GPP协议对N频点小区的支持程度。当前的3GPP协议适用于单频点小区。如果协议不作改动,则在N频点小区条件下,业务接入、业务切换时只能首先选择主载波接入,然后再调整至其他载波。这种情况下会大大增加网络侧的信令负荷,同时载波之间的调整类似于异频切换,对用户链路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协议不变的情况下,小区容量的提升是以系统负荷的增加为代价的。5.1.3 快速DCA5.1.3.1 信道调整信道调整的功能是在小区范围内将用户链路调整到所受干扰较小、链路质量较好的时隙,从而改善用户链路的服务质量。如果将信道调整的功能定位在基于用户链路质量的调整上,那么N频点小区概念的引入只是扩大了小区信道调整的范围。也就是说,与单频点小区相比,N频点小区中信道调整的范围增加了将近(N-1)倍。此外在选择目标时隙时,在单频点小区中曾经依赖于UE和基站所测量的时隙ISCP。而在N频点小区中,UE是否能够支持异频ISCP的测量,目前尚无定论。如果UE不支持异频ISCP测量,那么信道调整算法将用户链路调至其它载波的时隙上之后,可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使用户链路质量更差。因此信道调整的性能受制于UE对N频点小区的支持程度。另外,载波间的信道调整涉及UE、基站射频的切换,所以对于UE、基站而言,载波间的信道调整其复杂度与异频切换类似,频繁的载波间信道调整增加了系统的信令开销、而且也可能降低了用户的链路质量。但是,参考GSM中调频的思路,载波间的信道调整算法如果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克服快衰落,从而可以为系统带来额外的增益。因此建议载波间的信道调整算法应该慎重设计,在考虑成熟、并经过仿真验证之后,才可以用于实际系统。综上所述,N频点小区对信道调整算法的影响可概括如下:1) 扩大了信道调整的范围(原有的信道调整流程要做改动);2) 载波间信道调整的算法性能受限于UE能力(UE是否支持异频ISCP的测量);3) 在操作维护所配置的参数中,需要设置“载波间信道调整”算法的开关。5.1.3.2 资源整合资源整合的功能是使小区中被占用的RU尽量集中在一起,从而提高大速率业务的接入成功率。如果把资源整合的功能定位在小区内资源的“碎片整理”或者负荷均摊上,那么N频点小区概念的引入同样扩大了资源整合的调整范围,也就是说,在N频点小区中,资源整合的着眼点应该首先是载波间的资源整合,然后才是载波内的资源整合。正如6.1.2节所述,如果受协议等实际条件的约束,资源分配算法在接入新业务、或者接入切换用户时,必须将用户接至主载波,那么资源整合将会频频发生,同时资源整合的算法性能对小区容量、用户服务质量会影响很大。在单频点小区中,考虑到信令开销以及算法收益,当前的算法实现中资源整合算法并未使用。但是在N频点小区中,如果当前协议不作改动,那么资源整合算法必须启动。因此从资源整合的算法角度出发,建议:要求3GPP协议(主要是Uu接口协议、Iub接口协议)支持N频点小区的概念。此外需要在操作维护中设置“载波间资源整合”的开关。同时资源整合的流程需要改动。5.2 接纳控制接纳控制的功能是在给定时隙中判断资源分配请求是否允许接入。在单频点小区中,接纳控制的策略有两种:基于码道的接纳控制策略、基于功率的接纳控制策略。在N频点小区中,接纳控制依然可以采用上述策略,只是相关的阈值门限要发生改变。单频点小区中对于不同的请求种类(如业务接入、业务切换等)设置不同的阈值,在N频点小区中,则可以针对不同的请求种类在不同的载波上设置不同阈值。以基于码道的接纳控制为例,假设有M种请求种类,则单频点小区中需要设置M个不同的接入阈值,而在N频点小区中,则需要设置N*M个不同的接入阈值。因此,N频点小区条件下,针对接纳控制部分,需要在操作维护中设置新的阈值参数。5.3 切换N频点小区对切换的影响较大,体现在切换判决、切换执行两个方面。1) 由于N频点小区中,只有主载波上有公共信道,所以对于基于导频强度的切换,RNC只能借助邻小区主载波的导频来判断是否需要切至邻小区,而切换目标可能是邻小区的副载波,因此切换的准确性受到影响。2) 切换执行是通过Uu接口、Iub接口的一系列信令交互来完成的。现在的协议并没有考虑N频点小区的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一季度招商汇报
- 低血糖护理查房
- 如何制作水电施工方案图
- 实施方案的汇报
- 北海市施工方案
- 切割混凝土建筑施工方案
- 小儿腹泻处理及观察护理
- 剪舌系带后续护理方案
- 金色花教学设计课件
- 英国君主立宪教学课件
- 高二秋季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启航高二把握未来
- 2025年安徽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华中师范大学第─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五月高考模拟英语试卷
- 2025年牛羊肉市场分析报告
- 《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与案例分析课件
- 江苏保安考试试题及答案
- 雇佣拖车拖车合同协议
- 学校活动外包合同协议
- 2024年宁波市北仑区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真题
- 移动专线故障培训课件
- DB11-T 1374-2025 公路货运车辆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