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技术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技术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技术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技术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 东 金 融 学 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技术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学生姓名 王海香 学号 04181223 专业班级041812 指导教师 职称 2007 年 9 月 19 日 摘要当前,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限制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已经逐渐成为继传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之外的又一个新的贸易壁垒。由于这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具有更加隐蔽、更具有歧视性的特点,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容、特点的阐述及影响机制的分析,揭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针对我国的实际相应提出了应对之策。关键词:国际贸易 技术性贸易壁垒 影响 应对之策Abstract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trade restriction on market access an important means at present,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trade barriers outside of the traditional tariff and non-tariff barriers. Because of this new type of non-tariff barriers is a more secretive, discriminatory characteristic, which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as well as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had a tremendous impact. Based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the impact analysis has revealed th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he impac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Chinas actual response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InternationalTrade TBT(TechnicalBarrierstoTrade)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目 录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1二、我国对外贸易受TBT影响的现状1三、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TBT限制的原因2(一)我国主要贸易方向2(二)我国出口产业的弱质性2(三)我国曾经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系之外2(四)我国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视不够3四、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选择3(一)实施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绿化”国民经济3(二)构建特色认证、认可体系,确保经济安全4(三)加强信息的收集、分类和研究,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4(四)鼓励企业参与竞争,实现技术壁垒的整体跨越4(五)以市场为依托,构建我国的TBT体系,寻求合理的贸易保护5五、总结5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我国对外贸易受TBT影响的现状 近年来,对中国使用技术贸易壁垒的国家越来越多。日本设置了名目繁多的技术性检验检疫措施,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出口。例如,日本通过改制、修法、强检等手段,进一步强化食品卫生管理,通过技术壁垒限制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意图十分明显。受其影响,2002年中国对日出口57亿美元,增幅为零,占百分比从2001年的35下降至32;2003年上半年同比又下降0.2。据初步统计,目前日方采取的上述措施,已经影响中国23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占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40。此外,欧盟对中国禽肉等动物源性产品的进口尚未完全解禁,俄罗斯从今年开始对肉类产品实行进口配额管理,近年来,加拿大、墨西哥、匈牙利等国均采取了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受国外对中国肉鸡实施技术壁垒的影响,2002年国中国冻肉鸡出口量减少8万多吨,出口额减少2亿美元,鸡农损失2亿多元,影响了105万人的就业。 加入WTO后,我国出口受国外TBT的限制更加严重。据商务部抽样调查,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损失,呈逐年递增之势。2002年,中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此类限制,造成损失170多亿美元,分别高于2002年66、25和110亿美元,仅1997年一年因技术不合格被退回的产品总值就高达6700万美元。1997年至2000年间,因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而受阻的出口产品总值达700亿美元,几乎占了我国出口总额的25%。 从地区范围来看,2002年我国出口企业受TBT限制比例较高的地区是青岛、安徽、江西等;其它出口大省(市)如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北京、天津等地区的出口企业也受到TBT不同程度的限制。从行业出口来看,食品土畜、轻工、机电、纺织、五矿化工和医保等六个行业都手到了较高比例的TBT限制。我国出口额第一位的机电类产品,由于受发达国家在噪声污染、节能、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限制,仅1998年就有20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影响;在纺织产品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纺织品不符合“绿色”要求的覆盖面积大约在15%左右,影响出口近80亿美元。 在农产品方面,我国正是一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卫生和检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例如,茶叶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出口商品,而近些年来,欧盟对茶叶农药残余限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2000年7月1日,欧盟执行新的茶叶农药残余限量标准,新标准不仅扩大了检测标准,且大幅度提高检测标准,严重阻碍了我国茶叶的出口。我国的玩具出口也屡遭挫折,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1999/8151EC指令,禁止销售供3岁以下的儿童使用的、放入口中的、包含磷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聚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产品。该指令直接影响我国每年4亿美元的欧盟玩具出口。据悉,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正在着手制订法令,对PVC玩具加以限制,而我国玩具近一半出口美国,其中含PVC的玩具至少有10亿美元。三、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TBT限制的原因 (一)我国贸易方向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盟这三个技术贸易壁垒的发源地 目前,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据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我国将不得不直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威胁。 (二)我国出口产业的弱质性 我国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由此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以及质量落后。据专家估计,我国产品质量实际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020年,体现在出口商品结构上,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占主导地位,而附加值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仍然占次要地位。随着全球质量水平和档次的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性门槛也随之提高。仅就德国为例,目前应用的工业标准约有15800种,大多数等同于国际标准,而我国技术标准约有70%80%低于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而且我国标准体系混乱,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数目多而水平低下,使企业产品出口不畅。 (三)我国曾经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系之外 在加入WTO以前,我国被长期排除在WTO主持的多边贸易之外,使得我们难以应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一方面缺乏充分、稳定、确切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我国还不能以WTO的贸易争端机制来解决歧视性的、非合理的技术限制,不能享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四)我国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视不够 由于我国宏观管理层次上存在巨大的漏洞,对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手段缺乏了解,不能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宏观上予以指导;再加上技术贸易壁垒本身的不透明性,使得我国出口在改进宏观层次上的指导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四、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选择 中国在经济上正在崛起,其外向型经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受到来自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技术壁垒方面的抑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构成了障碍,但同时也对促使我国经济由量向质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而是机遇。为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扬长避短,建立有自我特色的技术壁垒体系,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只有把跨越技术壁垒上升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才是我们积极的理性选择,才能使我国在加入WTO后真正全面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分享国际市场份额。(一)实施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绿化”国民经济 当前,随着国际环保浪潮的兴起,绿色壁垒已成为TBT新的发展方向。重视环境保护、消费者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要想保持我国出口稳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顺应这一形势。为此,一是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认真协调对外开放与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使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要树立环境竞争意识,把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绿色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与自我健康意识的增强,绿色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将成为国际市场的主流。对此,国家应实施经济“绿化”战略,以积极的“绿色财政”政策,配之以“绿色金融”的实施,给予绿色产业以优惠政策,促进绿色产业的成长;通过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投放,促使其走技术进步、保护生态环境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应把开发绿色产品作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从源头做起,保证加工原材料的质量,切实从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及储运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增加其附加值,坚持走“以质取胜”和“名牌战略”道路,实现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特色认证、认可体系,确保经济安全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对外交往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会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因不同的国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它主要体现在对进口国生态环境的威胁,如废旧物品的转移、过时技术与产业的转移和转基因作物与食品的转移;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本质性的对抗,如产品技术标准应用的不一致性和技术、产品与进口国产品雷同而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冲击等。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面对来自上述两方面的威胁,成了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诸多的解决方案中,产品认证,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体系的建立是实现上述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国家把能否获得ISO9000、ISO14000及GMP认证看作是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此外,还有许多独具国家和地区特色的产品认证,如美国的UL、欧盟的CE以及加拿大的CAS等。目前我国虽然不具备发达国家那样的技术基础,但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分段建立起有自我特色的认证、认可体系。 (三)加强信息的收集、分类和研究,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如同法国的NOREX和英国的THE,我国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是专司我国经济安全的职能部门。它依据有关法律,负责对法定的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检疫,负责监督和管理进出口商品的质量问题,负责卫生防疫和动植物除害,在帮助企业规避国外技术壁垒、信息收集和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可以发挥其它部门难以做到的指导作用(四)鼓励企业参与竞争,实现技术壁垒的整体跨越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技术的生命周期可因市场环境的改变而得以延续。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工业基础较为系统和完善,其技术层次适合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因而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在当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的今天,应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目的国市场的不同,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鼓励企业通过优势产业的转移或技术优势的转移,从而达到:实现技术壁垒的跨越;实现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和促进国内相关的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五)以市场为依托,构建我国的TBT体系,寻求合理的贸易保护 为了国家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安全,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合理有效地保护国内幼稚产业,我国应参照国际规范建立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国外技术壁垒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国外技术壁垒的研究,及时收集、整理和跟踪国外技术壁垒极其措施,建立TBT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并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使他们作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