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光明学校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安宁市光明学校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安宁市光明学校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安宁市光明学校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4页
安宁市光明学校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宁市光明学校200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数学测试质量分析报告经过本学期紧张的教学工作,时至今日,教育领域又进入了丰收的季节,在教育局的统一布署下,通过单人单座的严格考试,符合程序的流水式批改和学生成绩的精心汇总下,检测结果对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明显显示。为使我校数学教学和安宁试卷的指导思想有更系统、更客观的认识,继续发扬我校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减少我校数学教学中的弯路,使我校数学教学与教学大纲要求更贴近,更具针对性,现对我校本学期数学教学情况和期末测试结果作出分析。一、数学学科基本情况:数学是在人类反复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根据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自然形成一门学科,蕴含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和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要提高我国全民族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数学教学必不可少。小学是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可使学生从小打好数学初步基础,发展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适应时代需求,对于成为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各年级考试结果分析:我校本次数学考试成绩情况如下图表:安宁市光明学校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成绩统计表2007年1月29日成绩 项目年级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率80-100优良率60-79合格率59以下一年级16815298.591.1100%14491.6%148.3%0二年级13410933.581.697%7858.2%5339.6%6三年级14411048.576.790%7048.6%6041.7%14四年级1311120185.595.4%10277.9%2317.6%6五年级129825164.063.6%2922.5%5441.9%33六年级735707.678.287.7%3750.7%2737.0%9(一)各年级平均分对比如下 (二)各年级优良率对比如下图: (三)各年级合格率对比如下图:(四)各年级及格率对比如下图: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知识点的掌握及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从试卷上反映出,学生知识点掌握较好,是本次检测取得相对理想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基本技能(主要指计算能力)能强;同时具备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富有想象力;95以上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基本达到要求;90%以上的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试卷上的具体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及方法:(1)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中,在教师的教导下,基本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读写姿势正确,课上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积极,课后作业认真完成,有的学生还能课前预习、课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课外学习。(2)学习态度:96%以上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意识较强,能按时质按量完成各种作业,按时进行校内学习,对不理解之处或错误之处能主动向教师提出疑问或待理解后给予改正。(3)学习方法:学生除了有自已的学习方法以外,还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培养的学习方法,有学生互助互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对后进生的辅导;具有动脑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与动手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学习过程。3、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学习方式的转变:(1)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家庭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家庭条件相对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学习用具能基本具备,但在学习时间上相差较大,家庭辅上难以进行;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限制了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使直观教学不够直观,动手操作实物难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刚转学时,在语言交流上和基础知识上存在差距,有时统一教学让困难生难以接受。(2)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改春风初起之际,教师正逐步转变教学观念,逐步转变教师角色,导致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向启发式、引导式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由原来的接受式向合作式、讨论式逐步转变,由以往的死记硬背转变为注重了过程的体验。由于教师努力实现课改教学,师生关系日益拉近,教师逐渐成了学生学习中的全作伙伴。四、本次试卷分析:2007年1月24日安宁市小学数学期末检测题,总体上仍遵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虽然仅一至三年级为课改年级,四至六年级是非课改年级,但一至六年级试题均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思想,课改年级和非改年级命题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的。各年级试卷都考查了学生本学期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基础,重点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知识的现实性,知识点考查的逻辑性、尊重学生不同想法而导致出现的答案不唯一性仍是本次试题的几大特色。本次数学测试题目,与之前试卷相比较,兼具共性和个性。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二、四年级试题中,开放性题目稍有增加,加大了观察能力、归纳演绎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强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思路上更突出了课改精神,融入实际,没有过份追求对数学原理的运用和数量关系式的记忆;题型选取更合理、完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五、六年级试卷与之前试卷相较,灵活性相对缺乏,过于追求数学原理的应用和理解,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显得不够密切。试卷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至六年级的检测题,都使用了一些亲和力较强的激励性语言,学生做题轻松,自信心强。题型上虽有所不同,但检测要求本质上是相一致的。2、命题思想仍立足于知识点,侧重考查其运用,突出实践操作,突出课改精神,各题型平均分约为:基本技能分值在35分40分之间,基础知识在30分40分之间,解决问题题分值在25-30分。3、开放性题目一、二、四年级稍有减少,三、五年级稍有增加。开放题目主要题型是填空题和判断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尊重学生不同的看法、答案多样化是本次命题的一大亮点,力求学生思维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特点决定了一、二、四年级学生成绩易得满分,三、五六年级学生不易得满分。4、试题源于生活实际,并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特征,充分体现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5、一、二、四年级试卷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考查,降低了对一些数学原理的刻意追求,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三、五、六年级试卷在这一方面体现不十分明显。6、一、二、四年级试卷难易适中,题量适当,结构合理,避免低分大面积出现,及格率、平均争和优秀率有所上升,三、五、六年级难度有所提高,与上学期期末成绩相比,三率均出现轻微的下滑现象。7、注重试题本土化,许多事件源于安宁的实际情况,再一次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8、一年级、二年级和四年级试卷在试卷结构、出题方向、试卷的编制上与上学期昆明试卷几乎融为一体,更体现了新课改理念,更适合低段儿童的认知能力,三、五、六年级试体总体上有一定的追求数学原理理解的倾向,其中三年级试卷有成为去年昆明试卷提供变式的现象。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五、六年级试题参与了一定的对概念、命题、原理的考查,而一、二、四年级几乎没有涉及;在卷面上明显反映出一、二、四年级大多题目以图形的形式反映出来,而三、五、六年级试卷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反映的特点。一、二、四年级试卷更适应教材版本不同和低中年级儿童认知能力不同的要求,而三年级试卷与教材版本和儿童认识能力有相脱离的轻微倾向。五、考生卷面答题情况分析:一至三年级试卷与四至六年级试卷都可归为以下几种题型:口算题(直接写出得数)、计算题(包括脱式计算、简算、解方程、列式计算)、操作题(动手动脑)、填空题、选择题(众里挑一)、判断题(是非题)、应用题(即问题解决题)。现以抽样形式对我校本次数学末检测情况作出分析。1、口算题(直接写出得数):考查小学数学最基础的技能,主要是各种数的四则运算计算法则的考查,包括简单的脱式计算和简算。(1)抽样调相情况:满分抽样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满分率650292.55.856296%96%80%(2)主要错因:学生答题情况表明,学生审题不仔细、运算符号错看、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模糊、乘法口诀背诵不熟、不注重检查、计算粗心、计算习惯不好和学生对口算题的重视不够的态度是口算题出错的主要原因。(3)主要经验:抽样结果表明,学生口算能力基本功较强,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注生了学生的口算训练。口算是能正确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教学中注重口算十分必要,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计算习惯和认真检查的习惯。2、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学生能否正确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简算、脱式计算、解方程和文字题。(1)抽样情况:满分抽样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满分率225098019.622054%96%40%(2)主要错因分析:四则混合运算主要出错原因在于计算粗心,数字或运算符号搬错、运算顺序含糊、计算方法不对,还有部分学生计算中,不能简算的题目也毫无依据地进行“简算”;对于解方程,有的学生书写格式不规范,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混淆、计算粗心而出错;列式或列方程解文字题,出错原因主要在于审题不仔细,不能选择正确的运算进行列式,或在要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时缺少括号使列错误;用方程解答时部分学生漏设未知数X,解答格式不规范。(3)主要经验: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正确进行计算的保证,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中应注重仔细审题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式子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不能简算的应强调运算顺序,能简算的应依据运算定律进行,要求计算合理、科学,但不能刻意追求简算;同时应培养学生仔细、认真、踏实的良好学习习惯。抽样结果表明,此题及格率为92%,满分率为14%,表现了大部份学生学习中踏实、认真的学习风气。3、动手操作题(动手动脑):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几何的初步知识和方向与路线知识。(1)抽样情况:满分抽样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满分率7502785.567070%72%66%(2)主要错因分析:一是学生读题不认真、审题不仔细,使有的要求没有完成;二是作图能力不强,作图常规达不到要求;三是学生所需的作图工具准备不充分;四是少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没有达到要求;五是学生对此类试题的重视不够,作图不认真,不精确。(3)主要经验:抽样情况表明,我校本题优秀率为14%,及格率为14%,说明学生对这类知识掌握不十分理想,动手实践题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历年试题表明,对该类题型考核的分值有增无减。然而,纵观我校各年级本题的答题情况,此题满分率和及格率较低,失分最为严重。因此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具深度,同时,应调整学生害怕或不认真对待此类问题的不良心态,加强此类问题的强调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4、填空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有关概念、原理的理解。(1)抽样情况:满分抽样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满分率3050103920.7829912%68%0%(2)主要错因分析:对填空题中图形观察不细致,题意理解不透,低年级学生体现比较明显;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解模糊,有的数学原理理解不深甚至不明题意,公式及单位间的进率混淆;计算粗心;部分学生难以从不同形式题目中获取相关信息,低年级学生难于理解以文字的形式反映的题意,而高年级学生又反而对图形形式的题意感到陌生;因教材及许多练习中对知识的强化时,多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填空题练习的机会相对偏少,强化不够,学生在心理上不给予重视,本来可以得分的题目反而失分。(3)主要经验:抽样情况表明,此题优率为16%,及格率为72%,说明我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佳,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部分学生身上不够理想,此题满分率较低,是我校数学成绩难以得到高分的主要原因,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在体现课改的同时,仍应加强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巩固,同时应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5、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辨别能力。(1)抽样情况:满分抽样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满分率10503306.610128%68%6%(2)主要错因分析:审题不仔细,题意不理解;对概念和有关公式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易受错误选项的干扰;学生思维不够灵活,区分与辨别能力不强;对该类题型重视不够的心理使学生粗心而出错;教学中该类题型练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学生的区分辨别能力训练的机会不多,抗干扰能力不强.(3)主要经验:选择题是几乎每年各年级均会出现的题型,考试时该类题型既易得分,又易失分,需要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十分透彻,同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和较强的自信心,各知识之间的区别要清晰、明确。抽样结果表明,此题优秀率为22%,及格率为80%,说明我校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太强,对概念、意义的理解不深,又是试卷中失分较多的一类题型。因学习中该类题型练习机会不多,因此教学中应争取各种机会加强训练,授课中提供多种变式,给予更多的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提高学生的分辨、选择的能力。6、判断题:考查学生对概念、意义和计算公式理解的准确性。(1)抽样情况:满分抽样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满分率7502404.87140%82%16%(2)主要错因分析:审题不仔细,读题时人为的增加或减少命题的字或词,造成对题意的错误理解;对概念意义的理解不准确,或混淆或模糊;与之前一样,教材和多次试卷中涉及的该类问题不多或占的分值不高,没有引起学生对该类题型的重视,从而不深入思考,没有认真面对。(3)主要经验:判断题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解是否准确的有效手段,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学生具有高度敏捷的阅读审题能力,对概念意义及原理有高度精确的理解;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区分辨别、判断推理能力;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高度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抽样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对该类题的得分仍十分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提供多种变式,提供形式多样的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将新知中与易混的旧知识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争到机会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7、应用题(解决问题题):本次试卷中既有从叙述中获取信息,又有从图形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既有补充条件再解答,又有补充问题再解答的考查。但可以看出应用题命题思想都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所需的逻辑推理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1)抽样情况:满分抽样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满分率1850718.514.418056%78%50%(2)主要错因分析:学生难以从叙述中或图形中获取信息,面对问题束手无策;对应用题结构不明确,不能提出合理的条件或问题进行解答;审题不仔细,对题意作出错误的理解,提出错误的假设及算式或方程;学生一体化、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尚未形成,知识间相互割裂,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欠佳;思维上,有的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解题思路,站在问题面前,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有的题目解答成为空白;有的学生对所需公式记忆不牢或相互混淆,使这些学生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却出现了错误的解答;解答应用题时思维不活跃,有的学生毫不理睬题意而按部就搬地运用公式而出错;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比如四年级试卷第七题第5题的第(2)个问题,学生脑海中已经获得不少信息,并且有一定的想法和建议,但不能全面地反映在答卷上;计算不仔细,虽正确列出算式,但由于计算错误而失分。(3)主要经验:在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历年试卷表明,对应用题的考查已经不追求数学原理的死板运用,而是越来越倾向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考查。解决问题题考查面较广,问题结构形式多样化,因此,在教学中,应确保练习形式多样化,既要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既要训练学生解决有结构的问题,又要训练学生解决无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储备知识的质量和数量,帮助学生牢固记忆知识(如公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网络化知识结构;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针对问题从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抽样情况表明,及格率为70%,优秀率为26%,说明教师有教学中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效果相对理想。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动手操作题、判断题、应用题是我校本次检测中失分较严重的题型,我校数学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解决这些题型所需的相关技能的训练。六、今后教学建议:通过本次对我校各年级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考生成绩统计情况及各类型题目的分析,结合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个人得出我校数学教学的启示及复习建议如下: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以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从本次考试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方法是学生答题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1)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掌握合理的数学方法.(2)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以及习题的弹性处理.(3)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4)教学活动要多样化,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知识获得、概括和保持知识.2、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口算和笔算的训练,重视估算的习惯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充分考虑学生计算能力上的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2)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合理地通过操作、观察、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与旧知识紧密联系的新知识,应启发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启发学生动脑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已的独立见解。(3)应用题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4)解题和计算时,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算法或解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5)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际中应用,以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3、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1)低年级学生可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2)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2)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3)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5、结合数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仔细计算、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6、针对各年级测试情况分析,找出自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