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钟小练习 中图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钟小练习 中图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钟小练习 中图版必修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 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钟小练习 中图版必修2一、选择题读“气温变化图”,完成12题。1造成图示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增加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c大气中的氟氯烃增加d工业排放的烟雾增加2图示现象将会带来的影响有()。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变得湿润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a b c d解析图示反映了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造成的。全球变暖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蒸发加剧,会变得更加干旱;海平面上升,使港口、航道功能受到影响。答案1.b2.d分析北京空气质量日报,完成35题。观测日期北京市各项污染物污染指数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2月16日1117720991383月2日613219391053月16日321931225004月2日563249792604月15日182132403245月2日37255144763.上述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污染物是()。a臭氧 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4这一时期北京大气首要污染物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是()。冬季燃煤取暖汽车尾气排放北京春季干旱冷锋活动频繁a b c d5为降低上述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北京市采取的措施有()。a限制使用私人汽车 b控制城市发展速度c减少城市人口数量 d大力开展绿化工程解析第3题,酸雨的形成与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有关。第4题,观测时段内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这是由于观测时间是在北京的冬春时节,此时气候干旱,且多大风,造成地面尘埃多。第5题,植树造林可起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答案3.b4.b5.d二、综合题62008年2月28日,中国首次大学生北极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读考察期间获得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冰雪之都”奥斯陆以前2月的平均气温是2 ,而2008年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23 ;去年的几个星期,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再到白令海峡,出现的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材料二北极上空存在臭氧洞,科学家预测未来1520年臭氧洞还将扩大。材料三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冰鸥、贼鸥等极地动物在近20年中数量锐减;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苯等物质使其免疫力、繁育能力每况愈下。在考察期间队员们没有见到一只北极熊。(1)北极上空臭氧洞的出现,会使地球上的生物更容易受到_的伤害。臭氧洞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层。(2)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恶化海水变得越来越咸导致其饮用水源缺乏有毒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考察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危害其生存a b c d(3)根据材料,考察队获取的全球变暖的证据是_;_。(4)为了应对全球变暖,1997年京都议定书提出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01年波恩协议又提出可以用增加森林植被量来抵消二氧化碳排放指标,提出这项决定的依据是_。解析第(1)题,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臭氧主要的作用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使北极熊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另外,根据题干信息,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危害北极熊的健康。第(3)题,根据题干信息,该区域气温明显升高,海洋冰融化,出现无冰地带。第(4)题,因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