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ppt_第1页
DSA+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ppt_第2页
DSA+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ppt_第3页
DSA+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ppt_第4页
DSA+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1 颅内动脉瘤系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 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病因 尚不甚清楚 但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部分 任何年龄可发病 40 66岁常见 80 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 颅内动脉瘤 2 颈动脉与椎 基动脉 大脑血液供应情况 3 脑底动脉环 大脑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后动脉 4 大脑前后动脉供血区 5 6 蛛网膜下腔出血 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 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 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成像基本原理 将受检部位没有注入造影剂和注入造影剂后的血管造影X线荧光图像 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益后 形成数字图像并分别存储起来 获得了去除骨骼 肌肉和其它软组织 只留下单纯血管影像的减影图像 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8 9 颅内及颈部血管性疾病 如动脉粥样硬化 栓塞 狭窄 闭塞性疾病 动脉病 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瘘等 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颅内肿瘤 脓肿 囊肿 血肿等 颅脑外伤所致各种脑外血肿 手术后观察脑血管循环状态 适应症 10 对造影剂过敏者 严重高血压 收缩压大于200 舒张压大于110mmHg 14 66kPa 未能控制血压者 严重肝 肾功能损害及明显凝血功能障碍者 近期有心肌梗塞和严重心肌疾患 心力衰竭及心律不齐者 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未控制者 禁忌症 11 1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2 实验室检查 HBsAg 出凝血时间3 术前24h内做静脉碘过敏试验4 术前一日备皮 多采用右侧股动脉插管 为避免一侧穿刺失败 备皮时需备双侧 范围要大 上至下腹部 下至大腿的上1 3 5 签同意书6 术前6小时禁食 术前30min给予50 GS60ml静脉推注 鲁米那0 1g肌肉注射7 携带病历及有关影像学资料 分管医师陪同 术前准备 12 造影成像 13 开颅手术创伤较大 90年代开展了新的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技术来治疗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是用铂金制成 在微导管的指引下导入弹簧圈 堵塞动脉瘤 其操作性和安全性都很好 现已推广应用在临床之中 弹簧圈非常细 像头发一样 介入栓塞 14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常规过程 右侧股动脉穿刺 置入导引导管 粗导管 将导引导管送入载瘤动脉内 15 16 可脱卸弹簧圈栓塞 17 1脑出血2脑血管痉挛3血栓栓塞4穿刺部位血肿5神经功能障碍6癫痫7弹簧圈断裂与移位 术后常见并发症 18 1 休息与卧位术后绝对卧床休息 24h术侧下肢制动至拔鞘管后6 8h 2 心电 血压监护术后应持续心电血压监护72h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 血压的变化 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 胸痛心慌 出冷汗等情况 3 密切观察神志 瞳孔 肢体活动情况4 局部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术后护理 19 穿刺侧下肢制动24h并保持伸直位密切观察下肢末梢血运情况拔管后应按压30min 绷带加压包扎 沙袋压迫12h 严格控制血压用1 硫酸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